华服节的说说(精选27条)
华服节的说说
1、这段历史凡是参加汉服运动的同袍都了然于心,并且为之扼腕长叹。为什么大家都对这个悲惨的历史如此念叹,无怪乎这种天翻地覆的折腾让华夏民族夷狄化,让华夏衣冠胡服化。
2、两重心字罗衣:沈雄《古今词话》谓为衣领屈曲如心字。
3、南朝《宋书》中写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曾在正月初七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殿前梅树上一朵梅花,恰巧落在公主额上,额中被染成五出花瓣状。宫中女子见公主额上的梅花印非常美丽,于是纷纷剪梅花贴于额头,这种梅花妆很快就流传到民间,成为当时女性争相效仿的时尚。
4、更令人欣喜的是,中国华服日定在了汉族祖先轩辕黄帝圣诞之日。我们知道,轩辕黄帝是伟大的华夏文明的开创者,是华夏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是所有中华儿女都应该虔诚缅怀的神圣祖先。把汉族的祖先诞辰日作为中国华服日,其用意已经不言自明了。
5、莫比寻常缯与帛。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6、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全国同袍争论不休,甚至要抵制“中国华服日”的缘由所在。任何一个运动,一旦概念问题没有形成共识,很容易会造成运动中持不同意见的实践者相互决裂,甚至相互抵制。比如,辛亥革命时期,革命阵营就有各种派别,以及其他派别,相互有隔阂,造成革命力量的不统一。而今的文化复兴运动,同样如此,达成一种共识,甚至相互理解,避免历史教训,是需要缜密思考的。
7、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华夏贵胄,炎黄子孙,在祖先圣诞这一天举办华夏衣冠文化活动,让礼乐衣冠文明再照汉土,是对轩辕黄帝肇基化元、开创文明、威服四夷之赫赫之功的至诚礼赞。
8、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9、(来自团中央的微博:吉林共青团已经等不及了,直接为大哥的华服日唱起了《汉家衣裳》这首歌!那就看下面介绍吧)
10、这首词用立春日特有物景和风俗,抒发时不待我的感慨,并通过象征隐喻,寄托故国之思。
11、白大诗人在讽谏时却不经意地给我们留下了汉服的珍贵资料,“江南春水色”该是多美的颜色!
12、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13、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去年中使宣口敕,
14、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15、满城山峦叠彩,四野果蔬飘香。在这秋高气爽的黄金时节,迁西县2019年第一届汉服时尚文化节不负期待如约而至。10月1日上午10时,在迁西县东莲花院乡花乡果巷特色小镇花海隆重开幕。本次活动采用传承汉服文化的形式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16、天上取样人间织。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17、其实很简单,华夏民族经过几代先祖的创业,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文明的民族,华夏民族以其高度发达的礼乐制度享誉全球。而此时得华夏衣冠也就脱离了感官之美这样一个低层次的概念,而上升为与华夏礼乐制度相统一的文明之服饰。
18、这个美好的期许,与同袍的不懈追求形成强大的正能量,正在在新时代以和平的方式,以不干涉各民族文化发展的态度,以化民成俗、己任天下的气魄影响中国当今任何一个热爱和平的中国人。
19、很明显,地球上除了汉民族服饰之外,找不到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是与华夏之道完全吻合,并且虚心坚守这种衣之“大象”的。华服是华夏之道的载体,很明显,只有汉服与华服是同义词。
20、很多人刚看到团中央的“中国华服日”宣传海报,发现没有一个地方提到汉服,甚至还出现了少数民族服饰。于是乎产生了纠结,认为这是一场中华民族各族服饰大杂烩,汉服仅仅是五十六分之一。这种顾虑是可以理解的。
21、这书杨妃留下唯一的诗篇。张云容是其侍儿,擅跳霓裳羽衣舞。大约是与其惺惺相惜才写诗相赠。以其诗句措辞和意象,不难想象霓裳舞舞姿之美服饰之华。
22、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23、同袍与团中央的小伙伴们沟通之后,也证实了这个信息。如果以国家级单位名义举办汉服日,在当前民族形势下,势必会对民族团大环境结造成一些影响,为了避免这种影响,团结各民族,团中央在领导的指导之下以“华服”出帖。
24、出于这种畸形的心理,除了汉族之外,其他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大多被清朝统治者旗装化。自满清之后,几乎找不到原汁原味的各民族服饰了。天下服饰皆在旗装体系之内摇摆,让华夏衣冠不能在中国生存。
25、为什么我说,同袍应该团结起来,万众一心去参与“中国华服日”的活动中去。一方面团中央对汉服复兴的一片拳拳之心,是可以感觉到的。否则他不会煞费苦心在这样一个日子专门去邀请各路汉服团体。很明显,团中央的小伙伴们对民间汉服运动很熟悉了,就连同袍自己都听而未闻的种地汉服团体,甚至带有民族本位特色的汉服团体都在被邀之列,意义已经很明显了。
26、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