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错了的说说(精选51条)

2024-01-07 10:59:34

做错了的说说

1、“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或是“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你会怎么选择?”让他有机会检视自己的判断。

2、他也没多想,五岁的小姑娘,难不成还能闹翻天?我起初也确实挺乖的,就自己坐在床上玩娃娃,但玩着玩着就无聊了,于是忽然想了个主意——我可以四脚着地、闭着眼睛在床上爬,能摸到床边还不掉下去,就算我赢了。

3、在最近的入门课堂上,不止一次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想必不少新手,曾经或者现在、或多或少地都被这样一个问题困扰过。

4、如果从成人的眼光来看,这是一个多么非常奇葩的想法!我现在也回忆不起来,为什么小时候的自己,就是觉得这么合理,还自己给自己定输赢的规则(这不就是孩子的世界么)。

5、如果我小时候,我爸能冷静下来,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发生了什么?你有没有摔疼?”我或许就不会对那时的疼痛、尴尬那么记忆犹新,而是只记住一个关怀我的爸爸。

6、你是不是瞎啦?!为什么走路的时候自己不看着?!

7、所谓原生家庭的影响是怎么来的?不就是这样来的吗。

8、当现实与过去交织在一起时,我们常常会陷入一种不明不暗、不真不假、似有似无的困顿状况中,这种感受让我们不坚定、无法挪动,看似我们缺少的是一个答案,实际上我们缺少的是一条通往答案的道路。

9、但话说回来,谁又能不犯错呢?就连我们成人都有出门摔跤的可能,更何况孩子呢?

10、包括因为我爸听到哭声着急赶来,厨房没有关火,晚饭烧糊了,这件事也算到了我头上。(做错了的说说)。

11、(吼叫)面对孩子犯错,不发脾气有那么难吗?

12、这个时候,我们自己对做得正确与否的结果判断完全来源于妈妈,因为我们没有受过教育。‍

13、(礼貌)孩子不打招呼就是不礼貌?请别再逼孩子了!

14、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许多成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太快下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孩子。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

15、开发,就是要从没有到有,从看不见到看见。对于有困惑的新手来说,能够迎着问题,去开启自我了解、自我认知、自我突破之路,是他们真正需要的瑜伽学习。当走上这条道路的时候,你所有的期待都将被合理正视,你合理的期待终将获得正向反馈。

16、爸爸妈妈都不在旁边,他们让我自己玩,我就自己玩,已经努力去按照他们的要求做,但结果却搞砸了。我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玩个游戏,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觉得自己做错了,很自责,又觉得很伤心,因为整晚上也没有人安抚我,问问我怎么样。

17、  如此练习几次,孩子就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需要我们操心。愿每位家长在孩子成长的岁月里,陪伴孩子的不是训斥和打骂,而是作为家长应当给予孩子的某种能力和关心。每位家长多些耐心,多些思考,多些关怀,我相信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都会收获良多,健康成长!

18、是不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忘记,孩子这时同样需要被看见、被关心、被理解?

19、如果小女孩在火车站踩错那一步,妈妈的第一反应,是把她抱到一个人群比较少的地方,先查看她是否有受伤,问问孩子是不是很疼?然后再说:

20、再看那个妈妈时,我又像看到一面镜子,很想停下脚步来审视自己——我在孩子眼里,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21、你刚才走路不注意脚下,踩空了,你也很害怕吧?

22、妈妈不一定每次都能帮助你,所以希望下次你能够注意力集中,保护好自己。

23、一群年长女性在旁边七嘴八舌批判我爸:“你怎么能把孩子自己留在屋里呢?”、“你心也太大了!”、“这样当爹不像话!”;

24、火车进站后,乘客都排队走出车厢,急匆匆往出站口涌,人流十分拥挤。我路过一个车厢门的时候,正好看到一个妈妈急匆匆牵着女儿要下车,小姑娘看身高至少5岁了。我只是路过扫了一眼,也没在意,正要继续往前走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声——“哎呀!”

25、孩子已经知道自己做错了,甚至还被吓得不轻,我们何必还要咄咄逼人呢?

26、所以就非常生气地训斥了我,一直在说:这么大的孩子,怎么好好的自己还能下床?为什么这么傻,要这样做?我不过走开一会儿,你就要出幺蛾子,太不像话了!哪有小女孩这么调皮,你怎么一直不听话……等等。

27、上个月我在美国上课,跟随儿童心理疗愈大师——TerryKottman博士学习游戏疗愈。Terry有超过30年儿童心理咨询的经验,接触过数不清的孩子,其中大部分在常人看来是“行为有问题”的。

28、所以,当有一个想法出现的时候,看看背后的动机和成因是什么,可能就会有一些线索。

29、我呢?我当时就觉得疼啊,然后特别委屈、沮丧。

30、我相信,没有一个负责的爸妈会“看不到”、“不关心”孩子,但就像那句“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和孩子一起玩得高高兴兴的时候,我们付出的关心和爱意自然不少,但当孩子调皮、犯错,惹我们生气的时候呢?

31、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先表达关心和理解,并不代表溺爱,而是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对你感同身受,不要害怕,我们相信你下次能做到更好,然后再一起讨论下次怎么做也不迟。

32、小时候,妈妈教我们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比如穿衣吃饭、对人有礼貌,我们做对了,妈妈会表扬说“你做得太棒了”,如果我们弄砸了,妈妈则会马上帮忙纠正“你应当这样做、不要那样做”。

33、2011年,有个小女孩跌下北京站的月台空隙,被救上来后哇哇大哭。即使只是踩空了,孩子其实很后怕。

34、其实,无论是火车站的妈妈,还是当年初为人父的我爸,他们都没有做错什么,只是迫切地想要保护自己的孩子,担心危险还会再次发生。他们做的这些只是出于爱。

35、我看到这个小姑娘,在妈妈心急火燎训斥自己的时候,又畏惧又委屈,妈妈一个高亢的声调,都能吓得她浑身一缩,真是让人有些心疼……

36、随着长大,我们进入小学、中学、大学,我们不断学习新的技能、获得更多教育,穿衣吃饭早已不需要别人再教我们,但我们依然需要面临各种学习,这个学习的过程很重要的是学习方式的“进化”:我们从小时候依赖妈妈、依赖外界,转为成年后不再依赖别人,而是可以发展出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实现独立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37、就像我们找到外在道路一样,我们要在内在发展出类似眼睛、耳朵、鼻子这样的器官,可以看、可以听、可以嗅,当我们建立起这样一种“触觉”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听到、嗅到那个通往答案之路,那时我们就被换上了一副全新的“头脑”。

38、所以长大成年后,当我们回忆童年,常会发现,快乐的瞬间在脑海中只留下浅浅的吉光片羽,最记忆犹新的往往是不开心的事。

39、当孩子做错事情,我们的目的不是训斥,打骂,而是让孩子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这件事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换一种方式。

40、的确,孩子没有那么小心眼,不会因为爸爸妈妈的一句话,就不爱我们了,或者一辈子一蹶不振、亲缘疏离。但如果我们当家长的不改,一直是这样说,这样做,那么对孩子来说,就会变成一年365天,每天都要面对的环境,日积月累就会造成伤害。

41、都说原生家庭给孩子的影响根深蒂固,会伴随一辈子。也许有爸妈会觉得,至于么,小孩子难道就这么玻璃心,我都不知道怎么说话了。其实我妈也这样说过。

42、但孩子却感受不到。在孩子眼中,只有怒气冲天的狰狞面孔,和极具威胁性的话。

43、当然,我们每个人的教育都会从“妈妈说了算”的那个阶段开始,但随着我们成年,大多数人都不希望自己永远当“妈宝”,我们也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都这么大了,还管我。‍‍‍‍‍‍‍‍‍‍‍‍‍‍‍‍‍‍‍‍‍‍‍‍‍‍‍‍‍‍‍

44、既然当初做了那样的决定,就算后悔也无济于事。

45、那么,孩子的满眼委屈和畏惧,是不是会变成努力点头的回应?

46、当时是夏天,院子里有很多邻居在乘凉,哭声不仅唤来了我爸,还引来一大帮阿姨、姑姑、奶奶来围观。

47、心理学里有一个观点,人更倾向于记住不快乐的记忆。

48、结果就是,我爬着爬着,呱唧就掉下了床,还摔得很重,放开嗓子就哇哇大哭。

49、而我爸则在进行苍白的辩驳:“我去做饭了呀!”、“我也没想到她会摔着自己呀!”、“刚才玩的好好的呀!”……但一轮轮败下阵来。

50、很多人总是后悔以前做过的事,而我却认为后悔做了没有什么,如果遗憾没做那就真的后悔了。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做闺蜜吗说说(精选41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