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八苦说说(精选75条)

2024-01-08 10:52:15

佛说八苦说说

1、  我疑惑了:“既然欲望是不满足现在想得到更好的,那我所追求极乐也就是一种欲望。但是要到极乐却要摒弃欲望,如果欲望都被摒弃了,还追求什么极乐?如果不追求极乐了,欲望也就不用摒弃了,就成了佛所说的苦海无边,也就是说人生就是苦海,亦无快乐幸福而言。可是即无快乐幸福,那就不存在要追求更好的欲望,一旦欲望不存在了,极乐就出现了,以此推知极乐就是苦海。乐既是苦,苦既是乐,这就是人生。那我所希望的没有痛苦,就是希望没有快乐吗?”

2、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3、       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4、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5、       佛说:握紧拳头,你的手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 

6、                                       佛说缘分

7、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8、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9、生生死死,何时尽?痛苦源于本身,痛苦源于活着。所以人生下来的第一声就是大声的哭泣。 

10、世间烦恼,大多庸人自扰。当我们悟得禅意,就能听见来自天界的梵音,无论走在何处,都能轻颦浅笑,安静从容。

11、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2、       佛说: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 

13、你若是面壁的高僧,我必是殿前那一柱香,焚烧着、陪伴你度过一段静默的时光。因此、今生相逢,总觉得前缘

14、活的同时,已经死了。人得本体随时都是在新生和死去。相对与昨天来说你已经老了,生息代谢的变化人怎么能控制呢? 

15、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6、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17、正如清代康熙年间,宰相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谁也不肯相让分毫。

18、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9、正如佛经上所说:“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万物循环往复,世事沧桑变幻,人生沉浮不定,均在舍得之中达到和谐统一。

20、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21、世间万般都是因果,我们看到别人福报大,会羡慕、会嫉妒,殊不知,人家或许过去世曾种下过布施之因。“起心动念皆是因,当下所受皆是果”,一个人可以不信佛,但不能不畏因果。敬畏因果,多做善业,人生的苦才会少些,福报多一些。

22、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23、“吃苦了苦,享福消福”,有时候,吃苦未必是坏事,我们不要逃避苦难,人生太过一帆风顺,未必是坏事,有句话叫:身不苦,则福禄不够;心不苦,则智慧不全。该还的债要还,该吃的苦要吃,苦难中孕育着智慧之花、解脱之花。其实,纵观这一生,最大的幸福不是拥有多少钱财名利,而是健康平安地活着,看看世间的风景,不生病就是最大的福报。

24、人生八苦指的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老苦: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病苦: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死苦: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爱别离苦: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怨憎会苦:和爱别离苦相对的,是怨憎会苦。求不得苦: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

25、“人之生老病死及世间万物成败,皆为自然规律,忧愁啼哭能有什么用呢?

26、让我们重新开始吧!这个世界只有你和我,我会写一个故事,是关于你和我的故事。

27、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28、                  佛说做人108句道理 

29、人生第五苦——爱别离苦。佛说,爱是追求融合克服分裂的表现,爱上帝是追求精神的统爱情人是追求生命的统一。但爱的本身包含的痛苦是人所共知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30、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31、我们很多人就像这个小孩一样,因为心里有太多的不舍,所以深受其害。

32、一天,佛的弟子问佛,怎样才能成佛,佛看看天,又看看地,最后将双手合口念阿弥陀佛,驾云而去。他的弟子百思不得其解,便坐在地上苦苦参禅,几个月过去了,几年过去了,佛问他,你是谁?弟子说出了自己的法号。佛微笑着离开了。他的弟子还在参禅,其间花开了又落,蝶儿几次完成了蜕变,佛又来看他的弟子,问道,你是谁?他的弟子说,我不是我,我即是我。话刚说完。脚下一团祥云升起,成佛而去。

33、“世间俗人长时间被贪、嗔、痴三种烦恼袭扰,不能自拔。

34、人死之后什么也带不走,晚放下不如早放下。放下负担,才能一路自在。 

35、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36、人生第四苦——死之苦。佛说,死亡也许并无所谓痛苦,死亡的事实给活着的人带来的恐惧远远超过死亡本身。死亡是新生的开始,轮回是下一个生命体的诞生,但死时的留恋是痛苦的。 

37、人生这一场,看破了不过是一个过程而已,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不得不来,走的时候也是不得不走,生老病死、概莫能外。没有人能永远地存在、永恒地快乐,因为一切都是无常的,都是在不断变化中,佛家讲“法无定法”,谁也不能预料到未来会发生什么,快乐不会永恒,痛苦也会有尽时,关键在于我们面对一切无常苦恼的心态,所以要修行、要炼心,要觉悟。

38、       佛说: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方能包容万物。 

39、他来到耕种者的家,见到死者母亲,便说道:“你的儿子已经死了,他的父亲让我捎话说,准备一个人的饭就行了。”

40、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41、       佛说:凡事都有定数的,不能强求。 

42、除了生死是大事,其他都是小事。连生死都能看透的话,还用担心看不透人生百态吗?

43、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44、而儿子的手之所以卡在罐子里拿不出来,是因为他手中紧握着一把糖果,他舍不得放下。

45、10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46、佛在菩提树下跌坐羽化,那是一个大放弃,是一次大割舍,唯有放才有得,得而知放,放而复得,在反反复复之中,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物质的轮回,更是精神境界的提升。在轮回与提升之中,我们会恍然大悟,得即是失,失即是得。道家也曾讲过无欲无为,儒家也曾说过“中庸”。构成中国文化的三大主流意识竟不约而同的从不同侧面阐释了无上的佛理,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佛、道、儒的思想其实就是对人性的阐释。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47、尘世之人看不透生死无常,常常懊恼、痛苦甚至痛不欲生,无以自制。”

48、       佛说:人就是苦今生修来生。 

49、人生总是苦乐参半,知其乐,忘其苦。明其心,苦其志。追其型,忘其意。所说,所想,所做,所为,所用,所弃,所喜,所怨,所忧,所虑。皆为人之五行,心志之所发。那么人生百味有多少是苦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坎坷迷离,伤痛落失,众叛亲离,流离失所,凡此种种都为苦之表象。纠其根源与禅说不近相同,看看佛教所说的人生八苦,了解人之痛苦之源。 

50、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51、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有的人只会拿得起,却放不下,只会徒生烦恼,疲惫不堪。

52、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张英大人阅过来信,释然一笑,大笔一挥,曰:“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53、佛家有句话: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这一生,看似拥有,其实不过是暂时使用罢了,最终什么都带不走。唯一能带走的就是这一生的善恶之业,决定着下一世的轮转。所以愚痴的人总是在拼命地索取,而智慧的人懂得修善业,不是索取而是布施。

54、本人没有读过佛经,但略通佛理,有人说佛是虚幻的,但谁又能说你的心中不曾有过佛呢?

55、知音也许就是长长的一生里最短暂的拥有,最漫长的离情。时与空的距离无法阻止千年前注定的一场聚会。

56、如果伤心得饭也不吃、觉也不睡,什么也不干,那不跟死人一样?活着的意义就不大了。

57、人生第八苦——五阴过盛苦。佛说,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假象,就会迷失自我,陷入痛苦。世人常常为表象所迷惑,因而深陷其中。

58、“生亦何欢,死亦何惧”被世人常道,却难以做到。

59、10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60、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61、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62、人活百年,匆匆而逝,何不放松心态,享受大好年华呢?

63、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64、   我迫不及待:“佛呀,你不是苦渡众生吗?为什么不能给我启示?”

65、       佛说: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开,放下的越多,拥有的就越多。 

66、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67、婆罗门心里暗想:“儿子被蛇咬死,竟不悲哀,反而想着吃饭,这人真没人性!”

68、       佛说: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着于生灭,心便能安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悦。人因企求永远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69、书中记载此人叫孟敏,字叔达,求学十年之后,就名闻天下。

70、你路过我家时,请替我捎话给我家人,说儿子已死,不必准备两人的饭菜了。”

71、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72、你经历的这一切不过是一段妄念,一场幻觉罢了,何苦执着于其中呢?

73、10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74、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佛说说心里话(精选32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