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外甥说说(精选27条)
两个外甥说说
1、先来介绍介绍背景:小外甥是个男孩,现在7岁多读小学二年级,在两三年前我就听爸妈说他怕鬼,那种怕是不要命地怕:白天无法一个人独处或在一个空间、晚上必要和人一起睡、不敢去关着的门(导致玩躲猫猫他基本没几个空间可躲)、平时连上个厕所都必须有人跟着……而我父母的反应就是说这个孩子怕鬼,还有些调侃说为什么那么大了还怕鬼,笑他说好了要自己睡,但是总要人陪着。
2、“不怕滴,要是你怕你就抓住我的手,来聊你就喊我,我就会保护你,这样她来聊我就一脚踢踢踢她出克。”(做夸张的讲话语气)
3、外甥:哈哈哈,做吗有名字,那我没懂(不知道)。(两个外甥说说)。
4、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有时候你莫名地感觉到很恐惧或者不安,总之被一种情绪和感受包围着,当你有一个机会去描述这个不安的细节时,你会在体验层面感觉到它在逐步清晰或者消散。这个描述和表达的过程,增加了人对情绪的承接(contain)的能力与体验,也有了更多的认识,从而获得一种掌控感。
5、我其实小时候也很怕鬼,尤其印象深刻的经验是看了一部“鬼片”《鬼丈夫》,后来搜资料,人家其实是个琼瑶言情剧,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被我体验成为了一部恐怖片。(两个外甥说说)。
6、“嗯,我们给绘本给她,她就走聊。”接着,小外甥握着我的手,睡着了。
7、小朋友的能动性真强啊,我很好奇:“为什么喊做阿飘?”
8、晚上我给外甥读了几本绘本,临睡前,他又开始叨念阿花。
9、外甥:哈哈哈哈,姨妈你的鬼做吗(为什么)还有名字啊哈哈哈哈
10、在这个故事里,小外甥开始尝试描述一两分钟他感受里和鬼的互动细节,并且在我的支持下和阿花对话,让阿花离开这个房间。而且在他自主“编写”故事的时候,“鬼”并不是个那么恐惧的不可知的样貌,而是一个也要去找妈妈的阿花。第二天,他也开始给自己的“鬼”取了名字。
11、在叙事治疗的理念中,当我们能为一个问题/困扰“命名”和“外化”的时候,我们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力量去面对这个问题。接下来的故事,就是结合叙事的角度,浅浅地和小外甥将“鬼”外化的历程和故事。为了呈现现场情况,这些对话将使用广西桂柳(宜州北山)方言,在括号里做简单标注说明。
12、终于,这个鬼再也不是无从说起、飘忽不定的样貌。他开始有了名字,也有了性别。小外甥说理所当然阿飘是个男的,有五岁半,比他大(这段我当时不太理解还没来得及问)。这两天我们又一起“开发”出来了和阿飘有关的其他故事,等着下次整理更新。
13、“那你可以跟阿花讲一声咩(吗)?你讲:阿花,你出克你滴,这个绘本借给你看,你不要过来好咩,你带绘本自己回去看。”
14、外甥后来嬉笑着走开了,我没想太多,后来也不怎么提到阿花。几个月前,我再次回家过节,小外甥突然又问我:“姨妈你的阿花咧?”啊,我已经忘记了阿花有关的事情,只当作一次偶尔的闲谈和尝试,可是小孩子真的是纯真啊,想来问下我的鬼怎么样了。说实话,阿花这个名字是我临时编出来的,只是想做个示范让小孩能描述下他的鬼。我于是说,阿花有当时(有时候)来有当时不来,你的鬼咧?他又笑着说不知道,带着略有狐疑和嬉闹的神情。
15、“姨妈,我怕,房间黑黑滴,我怕阿花又过来聊(聊是语气助词,来了的意思)。“
16、前两天1月15号,他又和我提起了阿花。某一次我在卫生间,小朋友路过旁边突然叫了一声,我忙问:“做吗(怎么了)?”他说:我还以为你是阿花,黑死(吓死)我了!我于是说:“当然不是阿花了,是我啊。”到了晚上,他闹着要和我睡,我临时去上了个厕所,回来的时候小外甥又说:“你刚才克厕所,我都感觉阿花来了。”
17、“就在你刚才出克的时候,我看见衣柜里头黑黑的,我就感觉以为是阿花来了,黑(吓)死我了。”
18、我:有啊,我喊她做达花,你的鬼咧(呢),你喊做什么?你安(给)个名字给它啊,你想看喊做什么?
19、题图是小外甥黄皮皮最近的绘画作品《大草原》,给大家拜个早年~~
20、第二天白天,小外甥玩着玩着和我说:“姨妈,我的鬼喊做阿飘”。
21、“阿花走聊,她拿了绘本回家,自己坐在家里面看,她想找她的妈妈跟她一起看,但是她又找不到,所以一个人坐在家里自己看绘本。”
22、(以下是约一年前第一次和外甥谈“鬼”的对话)
23、小外甥抓住我的手,被我踢人浮夸的表演逗笑了。
24、我:(接着我又描述了自己其他怕鬼的故事)我的鬼喊做达花(达是语气助词,意为阿花的意思),你的鬼喊做什么?
25、我:其实姨妈小时候也怕鬼,连厕所都不敢克(“克”意为“去”的意思),克了厕所我就怕挨(被)鬼来捉我。(为了表示共鸣,我主动分享了小时候怕鬼的事情)
26、“因为它飘来飘克滴,总是浮在房子上面,所以喊做阿飘。”他后来还嘲笑我:”我的鬼比你的正宗,你滴阿花不像鬼,我滴阿飘更加像鬼。”(内心OS:真是个喜欢赢的小孩啊,连鬼都要比正宗。不过你说的没错,因为阿花是我编的,阿飘才是更“正宗“的鬼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