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母说说心里话(精选85条)
与父母说说心里话
1、记得有一本书上,写了一个孩子,虽有可爱的双亲,却缺少同龄玩伴,感到十分孤独。最后,他结交一位无所不谈的"猫朋友",还借助幻想,结交了一位虚构的朋友——罗兰。他同罗兰平等地交流情感,彼此无微不至地关心……直到孩子为此而离家出走了,才使父母大吃一惊:第一次发现了孩子需要的不仅是父母亲,更需要平等相待的朋友!他的父母的幡然醒悟,他们不仅表示欢迎孩子和同龄小朋友密切交往,还愿意同儿子像朋友一样相处,这不仅唤回了出走的儿子,更赢得了他们从未得到的儿子的信任。
2、不要轻视孩子结交的小朋友,不要有意无意地封闭孩子的同龄小社会,孩子和同龄小朋友交往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3、 所以我们的家庭教育观念需要改变,我们的家庭教育方法需要改变。
4、(2)在家里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在孩子的床头啊,桌子上啊,沙发上啊……凡是孩子经常在的地方都要有书。要经常和孩子讨论书的内容,讨论书中的人物,讨论读书的体会心得,用语言引导孩子。用环境影响孩子,这是潜移默化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看书也不用像上课一样正经八百的,让他们很偶然、很随意地拿到一本书,只要拿起了他就渐渐地放不下了。
5、也许,他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普通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快乐地活着。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人生在这个世上,就一定要成为“天才”吗?一定要优秀吗?我觉得,幸福才是重要的。
6、让我们的孩子和姚明比吗?让我们的孩子和刘翔比跨栏吗?和宋玉比才华吗?和潘安比相信吗?这样比的结果,只会伤了孩子,伤了自己。许多父母都有这么一个习惯,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比较,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人家的优秀,不知不觉地会用其他孩子的优点来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比较,嫌自己的孩子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得不好。“你看人家谁谁谁学习多好,每次都考第一名。”“你看人家谁谁谁多听话,从来不让爸爸妈妈操心。”此类话语也常常出自我们这些做父母们的嘴里。说得多了,孩子的内心就会受到伤害,使得他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树立不了自信心,而且对父母表扬过的同学也会心怀憎恨,无形之中,孩子的心灵被扭曲了,这样的后果是惨重的。可是,我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作用比较呢。考试完,就问考了多少分?在班级里第几名啊?我们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去比人家孩子的长处.你想想,你能比出什么来?不可否认,做父母的,没有谁不爱自己的孩子,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相比,也是出于好心,希望孩子能以他人为榜样,学习别人的优点,超越别人,为父母争光争气。(与父母说说心里话)。
7、 我们没有时间去跟父母说心里话,即使有时间,父母也会让我们去干这干那。就像我为什么那么不快乐,刚做完作业,准备看电视,妈妈又让我去练毛笔字;吃完饭又让我做课外辅导书;看到窗外的小朋友们正在尽情的玩耍,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下午还得上写作课,奥数班,还有什么英语强化班
8、《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孩子也是这样,纵然我们家长给他们的关怀再怎么无微不至,也不是完整的。同龄玩伴之间的交流,是父母无法替代的。同伴之间,有说不完的话,和家长交流,年龄越大越没有共同语言。我们要非常看重孩子和同龄伙伴的关系,我以为有了这种良好的关系,孩子才会健康地成长。我们要多鼓励孩子出去和小伙伴玩,也要欢迎孩子带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就算他们把家里弄得多么乱,也不要生气,只要孩子们玩得开心就好。《爱的教育》这本书相信许多朋友都看过吧,小说中安利柯的爸爸就十分欢迎儿子带同学来玩,并且会抽出时间陪这些孩子们玩,参与他们的讨论和游戏。这样的家长才是明智的。
9、听孩子把话说完,不要扼杀了孩子的表达欲望,更不要误解了孩子。
10、“爸爸,求求您表扬我一次吧!”“恨铁不成钢”的爸爸妈妈们巴不得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色,具体行动上往往会“拔苗助长”。
11、 有的家长在闲谈的时候,也会扯到孩子的老师,不管孩子在不在场,就信口开河。把自己知道的关于老师的事情都抖露出来。对于哪些有损老师光辉形象的趣闻佚事,更是津津乐道。人都有不足,我们也不否认老师有缺点。不过,家长如果经常在孩子面前说起有损于老师的话语,无形之中就会影响到孩子。久而久之,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就不再高大了,老师的话也不再如“圣旨”一样了!孩子的崇敬之心日渐消退,老师讲的课也理所当然地没有以前吸引孩子了!如果孩子失去了对老师的敬畏之情,也就等于对知识没有了兴趣。古人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老师在孩子心目到高大上的形象可以慢慢矮下来,这应该源于孩子自己认识水平、判断能力的逐步提高,绝不能在家长的嘴里轰然倒塌。那样,毁的不是一个老师的形象,而是孩子的一生。我们做家长的,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评判学校或老师,保持孩子对学校和老师的向往、崇敬之情,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百益而无一害。口下留情,给孩子留下一份美好的希望。
12、 您好!每年三八妇女节,我都会送您一份礼物,没想到今年会以这种方式送您礼物。从前您说我送的礼物是小孩子的东西,我想,这封信,给您的就是一件只属于母女间的情意。
13、(3)经常带孩子逛书店,也是一个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做法。万千种类,总有一本能引起他的兴趣。(与父母说说心里话)。
14、发现问题,正视问题,分析问题,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在一个个问题的化解中,和孩子一起成长.
15、 缺乏与同龄同伴交往交流的经历,不能融合于同伴群体的孩子,就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的问题。他们常常被排斥在群体之外,不能获得心理需求的满足,如被接纳、被尊重、被赞赏、被帮助、被信任等等。他们没有相应的荣誉感、合作意识,他们也学不到很多群体生活的规则和人际交往的技巧。群体带给他们的不是向往,而是恐惧。因此他们会远离群体,逃避交往,将自己封闭起来,或者我行我素,肆意妄为,从而扭曲孩子的心灵,影响孩子的一生。
16、 还有一次,上学前班的时候,我就下定了决心:要努力、要有自信;我时时刻刻都记得我自己下的决心,果然,到了期末考试,我的了双百分。拿到试卷那一瞬间,激动得眼泪水都飙了出来。正当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您的时候,您也十分高兴。对我说:这次你虽然考得了双百分,妈妈也很高兴;但是你知道这双百分是靠你的什么成就得来的吗?是靠你的努力。如果你不继续努力,你以后还能保证可以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吗?我还铭记着你的一句话:‘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哦!
17、 妈妈,您发现了吗?我很害怕和您在一起的时候。因为您只要看见我,就会喋喋不休地唠叨个没完,随时随地都能听到您80分贝的吼叫声。因为高度的紧张,我的脑子就更不听使唤了,结果往往很简单的知识也会出错,更不用说提高成绩了。为此,我苦恼,我彷徨,可依然无济于事。
18、 我也知道,这种方式会使您更加劳累,更辛苦,我不会忘记您额前有豆大的汗珠,却微笑着同我奶声奶气的诉说着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与困难。然后笑着对我说一句:别怕,乖乖,我相信你能够克服它,加油!
19、一位四年级的儿子在给妈妈的信中写道:“每天早晨六点钟,你就把我从梦中推醒,让我听英语磁带,听着听着,那一个个单词仿佛变成了一只只小蜜蜂嗡嗡地向我飞来,我又进入了梦乡。忽听一声怒吼‘这样睡懒觉,怎能成得了大器?’妈妈,我还是个孩子呀!需要多睡一会儿。”
20、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要打断孩子的叙述,让孩子把话说完,不要扼杀了孩子表达的欲望,更不要误解了孩子。
21、妈妈,我很感谢你给我独立的机会!记得有一次,我们全家早上吃了一个早饭,你把饭碗都拿到了洗碗台前,正当你要洗碗时。我说:“妈妈让我洗吧,不用你操心。现在,我已经不是以前的小孩子了,我现在长大了,让我来洗吧。”你说:“好吧,你终于长大了,你真是一个乖巧的孩子。”我想对妈妈说:“正是在你的鼓励下,我学会了做很多家务,我觉得自己独立了呀!”
22、许多家长都害怕自己的孩子出问题,可是事实告诉我们:没有问题的孩子是没有的,没有问题的一天是过不去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大大小小的问题。问题才是孩子成长的阶梯
23、 如今的莘莘学子啊!整天就忙着学习、做作业、应付考试。哪有时间去跟父母沟通及了解他们的想法呢?
24、每一个孩子都是有“问题”的,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也都是有“问题”的。
25、爸爸妈妈,感谢您一直以来的爱,感谢你的关怀与教育,也感谢您带我来到这个世界。我知道,有时我的任性,不听话,让您担心难过,对不起!以后我会慢慢改正,我也会好好的孝敬您!
26、 妈妈,我多么希望您能像以前一样,多爱我几分,给我温暖,让我时时刻刻感受到您的爱;多一些空间,给我自由,让我像蓝天中的.小鸟,可以自由飞翔;多一些鼓励,让我充满自信。我想,只要没有了烦恼,放松了心情,我还会回到那个自信、活泼的我。
27、 如果说有人用纯洁、无私、伟大来形容母爱,我觉得都是非常合适的,我觉得朴实更合适。我认为那些形容母亲的词都是非常非常恰当的,很准确地表达了我的心声。现在,我还觉得您是我心灵的依靠,一个用来呵护心灵的养吧。您也知道,我如果有话闷在心里,会很烦很恼很难受的,特别是一些让我跟到很不悦的话,回事我犹如一座待发的火山。我需要一个能听我倾诉的人,稍稍点拨我一下,而不是火上浇油。所以,我十分感谢您这些年来对我的呵护,谢谢您!
28、 我有一个爱我的妈妈,自从我哌哌坠地,她总是时时刻刻惦记着我,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顶在头上怕飞了,在感受您这份母爱的同时,我又感觉到了生活的单调和压抑。
29、一位三年级的小女生在给爸爸的信中写道:“我战战兢兢地把期末考试卷交给你时,你的眼睛死盯着那可怜而又孤独的82分,立刻满脸怒气地吼叫‘再这么下去,我看你考重点大学是没有希望了。从今天开始,每天多做一套AB卷,多读半个小时书,写不完就别想吃饭。’爸爸,你不给我饭吃,我没有力气上学,更考不到高分了。”
30、时间都是飞逝地,这句话确实一点都没错。我过了很快乐的童年生活,好伙伴也不少,她们都对我很好,喜欢和我一起聊天,玩耍。跟她们在一起的日子好快乐,那种快乐,是心底里的!
31、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天才”,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什么是天才?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布赞门说过:“婴儿出世的那一刻,就真的已经是才华横溢了。仅仅两年时间,他就学会了语言,比任何一位哲学博士都要好,并且,到3岁或4岁时,他在语言方面就是一位能手了。”在布赞门看来,每个孩子一出生,除非他有天生的智力障碍,否则就是一位等待发现,等待发展的天才。再退一步说,像周舟那样的孩子都能有自己的天赋,何况是我们的孩子呢?
32、 孩子无论做作业还是其他事情总是磨磨蹭蹭、丢三落四……
33、我们把孩子当天才,孩子就有可能成为天才。相反,如果我们把孩子当成笨蛋,孩子也有可能成为笨蛋。聪明的父母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培养孩子的天赋。千万不要忽视了孩子的潜力,一个对自己充满信心的孩子,一定会有更远大的理想抱负,一定也会有更突出的成就。心理暗示的作用还是不可小视的。
34、一位女生在信中写道:“你们希望我在各方面都比别人高一筹,不辞劳苦地送我参加那么多的兴趣班。可是,你们知道吗?我对其中的很多班并不感兴趣,是你们非逼着我学不可的。看着你们一天天地衰老,双鬓又增添了一丝白发,我真的不忍心扫你们的兴。让我选择自己喜爱的兴趣班不是更好吗?”
35、虽然你并不喜欢,也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看儿童节目。
36、 妈妈呀,您还记得小时候给我讲过《燕子妈妈》的童话故事吗?燕子妈妈非常疼爱她的孩子,她想教小燕子学飞,可下雨了怕它们淋了,不让学,起风了,又怕它们吹感冒了,又不让学。最终小燕子没有学会飞,一常暴风雨过后,燕子妈妈出去觅食时小燕子因不会飞,而惨死在鸟窝里。亲爱的妈妈,您不觉得和燕子妈妈很相似吗?如今。女儿都十一岁了,我想学会自强自立多希望我能像小鸟一样独自翱翔在湛蓝的天空啊!
37、让孩子像草一样自由生长,拔苗助长,只会害了孩子一生。试问每年的少年科技大的学生今何在?凭一纸试卷来选拔的天才,又有多少意义呢?未来是孩子的,只要我们相信孩子、尊重孩子、激励孩子,他们就一定会还给我们一个奇迹。
38、 现在的我们总想以自己的力量去闯世界,去干一些伟大的事,而父母总会阻止我们,怕我们受伤,为此总会发生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为什么说这个矛盾不可避免呢?就因为太缺乏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矛盾积深了,可能会引发一些完全不必要的后果,比如:离家出走,自虐
39、 为了生活,谁都在忙,如果因为我们的忙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莫大的影响,那我们的忙碌还有什么意义?再忙也不要忽略了孩子。陪伴,才是最好的成长。
40、人生在世,从没有哪两个人是一样的,各人有各人的天赋,各人有各人的性格,各人有各人的能力。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让孩子和自己比,孩子有了进步就应该及时鼓励。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已经尽其所能,父母就不要再提出过高的要求。
41、当我们逼着孩子去参加这样那样的特长班的时候,我们有没有问过孩子是否喜欢?孩子的兴趣特长不是我们饭后的话题,也不是我们炫耀的资本?作为家长,我们要牢记,兴趣是孩子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发现孩子喜欢什么,而不是逼着孩子喜欢什么!我的孩子一直没参加过什么辅导班.我们问过他喜欢什么?音乐、美术、书法、武术、他都摇头。直到今年,他说,爸爸,我想学乒乓球,我说好!就打乒乓球去了,就这么简单。每天下午去打乒乓球,你想带他去旅游,他都不去。我每天送他去,看一会儿,接的时候提前去,再看一会儿。有时吃过晚饭,和他一起到公园打一会儿。我很高兴地发现,我已经不是他的对手了。你给孩子一个自由选择的机会,他一定能给你一个惊喜。
42、 我知道,做母亲很难,做一个女孩子的母亲更难。您当一个母亲不容易,不过,我想,我也应该是给您带来了快乐的。
43、 妈妈,乌鸦也知反哺呀!您的行为我可都记着哩!我不会忘记您对我的教诲,哪怕是幼儿时的一句安慰。妈,您辛苦了!
44、 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同伴交往也为儿童提供了向他人学习的机会。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怎样对待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怎样对待敌意和专横,怎样对待竞争与合作,怎样处理个人与小团体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父母所无法为孩子提供的。
45、 我们做家长的都有这样一个体会,有时候我们要求孩子去做什么事情,孩子总是拖拖拉拉的,如果同样的事情由老师来布置,孩子们的表现会判若两人,积极得不得了。为什么呢?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老师是高大的,是神圣的,老师是知识的化身,老师懂得多——我们也可以说是人天生的求知欲使孩子对知识的传播者——老师产生了本能的敬畏和崇拜。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们反驳家长说:“我们老师说的!”“我们老师让我做的。”似乎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的话就是圣旨,老师的话就是真理,是不容置疑的,更是不可改变的。孩子的年龄越小,这种现象就越普遍,越严重。
46、“妈妈,您欠了我三碗鸭血粉丝。”“一言九鼎”“曾母杀猪”这些典故很多爸爸妈妈肯定是知道的,可是在“诚信”两字上却让孩子为难了。
47、 妈妈,一直以来,都是您给予我的关心和照顾,给我希望。而我却从来也没有跟您说过一声谢谢!,反而是三番四次的顶撞您,这让我感到惭愧万分。
48、不懂得孩子,就培养不出好孩子!爱孩子是一种本能,连老母鸡都会做!但是如何去爱,却是一门伟大的学问!我们中间的大多数都没有受过任何"职业训练",完全是"无证上岗",而一旦上岗,如果我们不转变观念,还在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可以做父母,许多家庭冲突、人生悲剧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49、感悟:人的心灵成长与知识吸收必须是同步的,如果单单注重了知识的接受,而忽略了心灵的成长,我们看到的就是弱智的孩子,只会学习,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懂得人情世故,后来他会有非常多的困惑,所以我们不要只看孩子的学习分数,也不必为那些暂时有成绩的孩子沾沾自喜。
50、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我们的任务就是发现。
51、爸爸、妈妈,我有一整个肚子那么多的心里话想跟你们说,但是,我总是没有机会说出来,今天,我就借写作文的机会,把我的想说的心里话写出来吧!
52、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思想来自于阅读”。人在各个领域的提高都离不开阅读。现在,科学发达了,网络进入了千家万户,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传统的纸媒阅读变成了声光影的电子阅读,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书本。但我们可以肯定,无论科学多么发达,网络多么普及,也永远不会取代了纸质的媒体。书,还会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53、这是我与大家交流的第一个方面——不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观念,教育孩子就无从谈起。想当然地去做,可能会事与愿违,出力不讨好。
54、爸爸妈妈,有些话我很想对你们多,但一直都没有说出口!
55、 在此,送您一朵康乃馨,并说一声:妈,八妇女节快乐!
56、以前,你们都在国外忙碌着,我便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奶奶很疼我,我也很爱奶奶。但是,我还是觉得少了母爱和父爱,看着家长会,别的同学,都是爸爸妈妈来,而我,却每次都会换一个,都是谁有空,谁才可以陪我去!有时候,是姑姑陪我,我很谢谢姑姑对我的照顾,每天送我去上学,姑姑很辛苦,要照顾表妹还有表弟,而我,还要麻烦姑姑,我太不懂事了!所以,自己有时候也会好好反省。小表弟很可爱,所以,我会懂事的在姑姑忙的时候,帮忙照顾小表弟,那段日子,我真的很开心,童年,小伙伴的陪伴和笑声,都回荡在我耳边,幸福绕在我身边。
57、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爸爸,妈妈,在此我先对你们说一声谢谢!为的是感谢你们的养育之恩,我还要道一声,你们辛苦了,为的是感谢你们为了我奔波劳累。
58、 从小的我,就一点儿也不努力,很多事情都不如其他小朋友做得好。可您却从没有怪罪于我;例如,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的写字速度要比其他小朋友的慢上好几倍,字也不如其他小朋友写得工整、规范。记得有一次,老师教小朋友们写?),老师脱口而出的竖弯钩,可我不认真听,就把它当成了阿拉伯数字的5字,而且还自作聪明的把上边的那一小横改为了一小钩,然后东添西添的放到了5的尾巴上。当时,我只见老师不声不响地看着我,似乎要对我大发雷霆。从老师的眼睛里,我似乎看到了一句话:一个不努力、不争取时间、动作又慢条斯理的学生,你就像一堆没用的垃圾!看着老师的眼神,又留意着自己的一举一动,我心虚的低下了头。回到家后,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您,当时,我已经做好了挨骂的心理准备;没想到,您不但没有责骂我,还用和蔼的语言来安慰我,那时,我真的感到很欣慰、很幸福。
59、有的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最好在每个方面都胜人一筹。这是人之常情,也无可厚非。我们一旦有了孩子,做了家长,就把我们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想让孩子去完成,光宗耀祖的责任要让孩子去承担……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承载了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太多的苛求。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全面优秀的天才”。语文成绩要好,数学成绩要棒,英语要名列前茅,理化要力争三甲,史地生也不能落后……成绩差了,成绩退步了,就好像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许多孩子从入学的那一天,就像个木偶似的连轴转,被动地去参加家长安排的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要知道,孩子就是孩子,他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过多的要求会让他们反感讨厌,过重的负担会让他们望而却步,甚至破罐子破摔。当有一天,他不再屈从于我们的安排,倔强起来,我们与孩子的矛盾冲突便会接踵而来,我们的“超人梦”也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裂。
60、这种想法,奶奶不阻止我,因为奶奶总是顺着我!
61、随着我们的长大,家里多了个挣钱的人,所以你们就不用太辛苦了。
62、 为什么我要取跟父母说说心里话这个题目呢!因为我认为,作为子女的我们该跟父母说说心里话沟通一下,让父母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心声,我们也得了解父母心中的想法。
63、天下哪有生来就懂事的孩子呢?天下哪有生下来就不懂事的孩子呢?孩子不仅需要好的朋友、好的老师,更需要好的父母!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是需要每个父母重视的。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孩子观呢?孩子是什么?应该成为什么?我们常说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家长满意的教育,让社会满意的教育。我们何曾想过我们的孩子,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满意不满意?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喜欢不喜欢?我们今天最缺少的恰恰是“孩子需要的”、“为了孩子的”教育。
64、 现在的大人都在忙,忙着打工赚钱,忙着晋级升迁,忙着打麻将垒长城,忙着逛商场喝闲酒……与孩子在一起,反而就没有时间了。
65、今年,我快要11岁了,不论什么时候,我都会记得你们。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是一颗即将盛开的花蕾,你们是那遮风挡雨的绿叶,有你们在,我就有力量。
66、一位女生在信中近乎哀求地写道:“爸爸,我无论做什么事情,您都要挑出毛病来,从来没有表扬过我。爸爸,求求您就表扬我一次吧!”
67、妈妈爸爸,我也想对您说声我懂了!我知道您教我做人的道理,不为别的,只想让我成为一个好人,就像红烛只是想照亮别人出发点,就这么的单纯。
68、一个被包办代替的孩子的潜能是不可能得到发挥的
69、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巴老师经常向儿子“讨教”。她常常这样对儿子说:“你们的这块知识很好啊,妈妈很感兴趣,却又不懂,你能给妈妈讲讲吗?”看到妈妈如此谦虚,儿子往往很积极。在给妈妈讲解的过程中,儿子提高很快,不知不觉中,就复习巩固了要学的知识。巴老师的儿子有些胆小。学滑旱冰时,总是进步很慢,在家里,扶着柜橱、沙发等慢慢滑行,总是离不了“拐杖”。巴老师就自己穿起旱冰鞋,让儿子当教练,指导妈妈练习。几天后,儿子学得很好了,妈妈却没有多少进步。儿子为妈妈遗憾,但妈妈很为儿子高兴。在学滑旱冰的过程中,巴老师巧向他示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从巴老师的向孩子示弱的故事,我们会受到很多的启发。示弱,其实是一种智慧,让孩子在超越父母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70、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在他的《教育孩子四十条》中,有这样一条:“从来不要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当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出自于内心,让孩子以出类拔萃的人物为榜样,向他学习,这对孩子的发展自然也是有益的。但用挖苦的口气,拿他人的长处来贬低自己孩子的做法却是完全不对的。孩子尽力了,千万不可一再地苛求他们。因为,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个性,每一个孩子也都应该从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做别的孩子的复制品。
71、 当我们双休日把孩子撵进辅导班或者逼着他们去学所谓的特长的时候,有没有问过孩子的感受呢?如果让我们工作了一星期,再去单位加班做那些自己都不喜欢的事情,是不是和孩子们的遭遇是一样的呢?感受呢?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由家庭问题造成的,虽然表现在孩子身上,但根子却在成年人身上,在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身上,要想治好孩子的“病”,我们得先“吃药”。因此,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和社会必须回答的问题,更是每一个家庭必须正视的问题。它需要每一个家庭来回答,需要每一位家长来回答!孩子的教育在学校,孩子的素质却在家长!没有我们这些家长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孩子的高素质。
72、 妈妈,虽然我在一天天长大,可成长的快乐却一天天减少。您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您对我的态度和以前截然不同了。就拿最近的数学小测验来说吧。这一次我的成绩很不理想。这要搁在以前,您总会安慰我: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却不同了,您一见成绩就大发雷霆。我委屈地说:妈妈,您以前不是总安慰我吗?这次可没等我说完,您已经开火了:以前是以前。以前你还小,现在都多大了?你太让我失望了!
73、 幸福地活着,只要不妨碍他人,就算不得自私自利,因为这是一种权力。
74、比如我,在数学方面近乎弱智.现在一般的六年级的数学题,难一点,就转不过弯来.崔永元不是也说,对于他来说,数学就是风湿病,就是关节炎,就是高血压……之类的话么?人生来是有差异的,所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我们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
75、 妈妈,你放心吧。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鼓励以及安慰,谢谢您对我付出的一切一切。妈妈,我想对您说:您辛苦了。
76、一位男生在信中写了这件事:有3个星期没有回外婆家了,这个周六晚上妈妈说明天带我回外婆家,我高兴得一夜睡不着觉。可是第二天,妈妈又改变了主意,说是有人请我们吃饭,我可真是失望呀!“真的希望妈妈以后不要哄我,说话算数。”
77、初一的思品在中考中一般只占5-10分左右,所以适当调整一下,是我们的决策。
78、其实,要想消除这种现象,父母最好的办法是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较,要转过头来,关注自己孩子每一个微小的进步。
79、以上,就是我与大家共同交流的内容,其中有我自己的体会,也有别人的观点。
80、成绩也是如此,如这次初二使用的是初三的试卷,我们准备两年学完初三的内容,初二参加会考,初三除少数学生在学习思品外,其余学生的学习时间将分给语数英三大基础学科。
81、注意一个词语“帮助”孩子选择,不是“代替”孩子去选择,选择之后,还要鼓励,引导孩子“坚持”下去.
82、 妈妈,我不敢面对面地跟您说,于是写在纸上放在了您的枕头边,希望您能理解我。
83、 孩子喜欢上了班里的同学,整天神情恍惚……
84、稍微一想,我们就会明白,人的个性差异是很大的,有些事不是谁都做得了的。所以最好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那些出类拔萃的人相比。别人的特长和优点,也不是自己的孩子想学就能学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