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母亲的诗句古诗大全119条
思念母亲的诗句古诗
1、思念母亲的诗词
(1)、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2)、母亲已经去世七年了,现在我仍然是孑然一身。
(3)、《岁末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母别子》(唐)白居易——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4)、一间茆屋何所直,父母之乡去不得。——王建《古从军》
(5)、译文:想想你们是乳燕的时代,也同样远走高飞,抛弃父母那时父母多么挂念,今天你们应有体验!
(6)、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7)、今跪地门三叩首,连天春草也凄凄。南山祭母秋雨连绵近月半,四城八镇水成泛。
(8)、思母——元代:与恭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9)、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唐)白居易
(10)、 母亲是永远未完的省略号,母亲瞭望的目光是我终生走不出的牵挂,是我常年漂泊在外夜深人静的思念。母亲的目光是我三十岁以后的摇蓝一一村北的房檐下,母亲泪眼汪汪,目送我背着伤痕重叠,走出饮烟,走向西北边关,一步步,一段段,辛酸积心酸。张家口南站,绿皮火车吐白烟,一声声长叹,将我摇渡到胡杨的家园。
(11)、昨天2021年5月15日星期母亲的子孙们又象吃年饭一样团圆欢聚了一天。桌上最让我想起的就是处在远地未能回家而缺席的人,自然怀念已故的父亲母亲和其他的亲人。昔日往事,母亲的生活片段让人心潮起伏,难以平静。
(12)、(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译文:母别子,子别母,白天的阳光似乎都因为悲伤而失去了光彩,哭声中无限凄苦。
(13)、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14)、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 唐.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5)、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送陈秀才》
(16)、译文: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17)、《谁氏子》(唐)韩愈——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代北州老翁答》(唐)张谓——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18)、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译文:爱子之心是没有穷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及时归来。
(19)、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
(20)、赏芳时节清明日,清明把酒释别愁。《清明祭诗》
2、思念母亲的诗句古诗大全
(1)、2018年9月2日注: 母亲拾麦也有名气。从兴乐坊到团部、或五连、或石桥,别说拾麦,光这一来回步行的路程就够你呛了。记得有一回我随同母亲拾麦,不知鸡叫几遍出门到了团部天才发亮。
(2)、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译文:乌鹊啼叫发出聒噪的声音,在昏暗的高大树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节日里哭泣?风吹动空旷野外中的纸钱,纸钱飞舞,陈旧的坟墓重重叠叠,上面已经长满了绿草。
(3)、又要流离他乡,表达了父母的不舍之情。(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4)、译文:表达游子回乡见亲人时的思念愧疚之情。
(5)、译文:今夜过后,明天又是新的一年,我又将增添一岁了.异乡作客,正逢大年除夕,思乡情切,更觉凄苦.想念母亲的诗句有哪些关于“想念母亲”的诗句如下;《劝孝歌》(清)王中书——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6)、与恭出家之后未久,其父见背,唯留老母贫苦独守。恭公虽系出家之人,亦不能有负亲恩。虽然自己过的也是清贫淡泊的生活,仍时时接济老母。现在母亲也走了,留下的只是满腔怀念。这首诗并没有华美的词藻,只是用极普通的词语,叙述极平凡的往事。然而,诗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孺慕之情读来令人深为感动,惋叹不已。
(7)、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8)、余光中曾自言:“中国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余光中与妻子范我存结婚61年,两人相知相惜,互信互补。作家张晓风曾形容,余光中是众人汲饮的井,而范我存,就是那位护井的人。
(9)、这幸福,是一种为使儿女免受苦难的幸福,是要把母亲的乳汁、血和爱全部灌到儿女身上的幸福。母亲的眼神里透出一种最大满足的光芒。
(10)、中秋节夜半人无眠,枕边看月圆。听风推锦户,闻露打琉檐。
(11)、注:我站立夜的星辰下,迷惘啊,为什么这么多的星星?为什么星星这么多?这叫我怎么数得完,这叫我怎么数得清?母亲啊,帮帮我吧!
(12)、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1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14)、原文: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15)、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16)、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17)、原文: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18)、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19)、淮岸濮山空缱绻,巴陵湘水共伤悲。西风回转相愁绝,血雨冰心同泪飞。
(20)、南山祭母连天秋雨骤,世路鸦声瘦。人在短松冈,寸心冰冷透。
3、思念母亲的诗句短句
(1)、浣溪沙·端午节南山祭母诀别娘亲一百天,几回梦里泪流干。今携粽子祭南山。
(2)、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 —— 唐.卢仝《示添丁》
(3)、译文: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
(4)、这满足,比她自己的满足更充实。这满足,是一种全身心的付出,是一种生命的闪光。
(5)、《谁氏子》(唐)韩愈——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6)、 母亲永远是感叹号,那是挺立,那是脊骨,那是帆杆,那是一座耸立的山,我在母亲的感叹号里,扛起了打压,踏平了坷坎,挑起了风雨一肩,堂堂正正,不歪不斜。母亲的感叹号,将她的三儿感叹成了西北胡杨男子汉。
(7)、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8)、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9)、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1)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10)、译文: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11)、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12)、原文: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13)、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徐熙《劝孝歌》
(14)、“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母亲对儿子的爱心没有止境,儿子及时归来使母亲惊喜万分,首联上句直写母亲的爱心,下句写久别的儿子岁暮之际回家团聚时母亲的喜悦心情,一个“喜”字,包含了母亲对儿子无尽的关怀和怜爱、思念和期望,是上句的最好注脚。
(15)、吴越新征集的兵马冒着鄱阳湖上的大雪,要西上征讨胡虏。吴地的官军在上辽津渡水,黄云惨淡。
(16)、译文:老翁的三儿子刚刚成人,又面临被征入伍的威胁。又要流离他乡,表达了父母的不舍之情。
(17)、我惭愧地低下头,怕您担心,不敢对您说起我在外漂泊的种种艰辛。
(18)、(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译文:老翁的三儿子刚刚成人,又面临被征入伍的威胁。
(19)、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20)、千里两相望,无时不泪涟。西江月风送金幡银练,云乘仙鹤神騋。
4、思念母亲的诗句古诗名句
(1)、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我能赶在过年前回家,母亲是多么地高兴啊!
(2)、千里两相望,无时不泪涟。怀念母亲棘人远在异乡客,诀别娘系已五期。
(3)、译文: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4)、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5)、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译文:我多少次坐在花下吹箫,银河红墙对我来说是那样的遥远。
(6)、原文: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白话文释义: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7)、因为每针每线都饱含老母亲对我满满的爱,为人子怎能忍心拆断这爱的丝线呢?
(8)、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译文:北风吹着胡马占据着汝州的鲁阳关。
(9)、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10)、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11)、愿天堂的妈妈一切安好,若干年后一个宁静的夜晚我和您还能见面。
(12)、独把离觞到黄昏,梦到南山深处见娘亲。怀念母亲棘人远在异乡客,诀别娘系已五期。
(13)、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译文: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
(14)、里面有我的“马”我的“牛羊”还有我的“土地”呢
(15)、《谁氏子》(唐)韩愈——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16)、《慈母爱》(元)杨维桢——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墨萱图》(元)王冕——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17)、接着的四联,叙述了双燕辛劳抚育幼燕的经过,深刻地反映了父母养育之恩的伟大。两只燕子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虽然“青虫不易捕”,但听到小鸟“索食声孜孜”,为了孩子们能吃得饱,它们不怕艰难与危险,甘於牺牲,四出寻找食物。日复一日的劳碌奔波,使得它们“觜爪虽欲敝”,但还是“心力不知疲”,不辞劳苦的“须臾十来往”,如此折腾,仅仅是因为“犹恐巢中饥”。
(18)、几见泉沽方惜水,长闻人去知感恩。描写对逝去母亲的怀念的诗词七绝——怀念母亲(母亲节献诗)岂料山阿早覆颠,牵魂绕梦几经年。
(19)、我去南山飨酒来,竹鸣孤冢把娘喊。风鸦知意同相悲,恨满长天肠寸断。
(20)、(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译文: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
5、思念母亲的古词
(1)、(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译文: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2)、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天天,母氏劬劳。——《诗经》
(3)、风鸦知意同相悲,恨满长天肠寸断。怀念母亲夜雨潇湘灯火昏,清明时节鹒(gēng)声闻。
(4)、唐朝诗僧舆恭的《思母》:“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5)、《短歌行》(唐)王建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6)、一处新居三尺内,数莺低泣短阶前。端阳幽晦楚云盘。
(7)、我想:应该是爹娘你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我这远行的儿子吧,天天倚着门在盼望着我早日归家。
(8)、译文:今夜过后,明天又是新的一年,我又将增添一岁了.异乡作客,正逢大年除夕,思乡情切,更觉凄苦。.。关于“想念母亲”的诗句有哪些关于“想念母亲”的诗句如下;《劝孝歌》(清)王中书——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9)、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10)、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11)、释义:十五岁正是穿采衣(未冠者之服)的年龄,和母亲住在一起,在母亲面前侍奉左右,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
(12)、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13)、静贤,女,80后,四川泸定人,彝族,四川甘孜州作家协会会员,晋中诗歌协会会员,中国网络诗歌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散见各大媒体、报刊、杂志。于2015年,被国际城市文学组织部评为《优秀诗人》,被中国草根杂志社评为《十大诗人》,2017年,被聘为《仓央嘉措诗社》签约诗人;《中国网络诗歌》签约诗人。
(14)、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慈禧《赠母亲的诗》
(15)、《墨萱图》(元)王冕——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16)、三四句说御寒的冬衣缝得针脚细密,问候的家信墨痕尚新。这两句诗极力突出母亲对儿子的关怀和思念:细细缝好御寒的冬衣,时时捎去嘘寒问暖的家信。那一针一线,一字一句中蕴涵了多少慈母的爱心。一个“密”字,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一个“新”字,道出了母亲心中的思念和关怀。
(17)、天堂里的妈妈,母亲节就要到了!女儿想你了!愿您在另外一个世界没有烦恼!没有痛苦!只有快乐!只有幸福!
(18)、野草一夜间又随风生长出来,刚过一年的小路就消失了。清明后梨花会生长,到这个季节我很思念你。
(19)、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思念天堂母亲古今诗守孝不知红日落,思亲常望白云飞。
(20)、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燕诗示刘叟》白居易
(1)、《劝孝歌》(清)王中书——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2)、每次,我都是坐车,冉家村下车,过一排高杨树,回村
(3)、《除夜作》(唐)高适——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4)、白话文释义:母别子,子别母,白天的阳光似乎都因为悲伤而失去了光彩,哭声中无限凄苦。
(5)、《代北州老翁答》(唐)张谓——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6)、真是“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给我添了多少愁发。
(7)、今天是母亲节,一首《屋檐下的思念》献给天堂里的母亲,母亲啊我想你了,你能听见我的呼唤吗?!
(8)、 我望着星星,把母亲望成了一首又一首经典的诗句。我还没长大,永远长在娘的目光里一一一成了永无休止的无题无韵之诗。
(9)、新妇来了不满足,就要丈夫抛旧妇;她是他掌上的莲花,我却是他们眼中的钉子。喜新厌旧是俗世的常情,这本来也不足为悲,我就要收拾行装,无奈地离开。但悲伤的是,留在丈夫家的,还有两个亲生的小孩。一个才刚刚会扶着床沿走路,一个才刚刚能够坐起来。坐着的孩子啼哭,会走路的孩子牵着我的衣服。
(10)、那段日子,我上班,母亲总用目光送我出门;下班,母亲总会笑盈盈地开门迎候。人近中年的我,重又沫浴母爱,而这在童年的我,却是少有的。
(11)、释义:没有父亲叫我依靠何人?没有母亲叫我仰仗何人?
(12)、 母亲的目光从此成了遥远遥远,我把伤痕烧炼成钢钎,凿锤了整整三十八年。我在母亲的目光里,啃咬西方牛津哲学词典,翻新人生的终极内涵。娘用目光,激励我眉批中外比较文化书页,开拓思维空间。白云捎来娘的目光,贴在新疆的蓝天上,我把蓝天的目光想念成星星,让母亲欣赏我还在哲学里成长。母亲在目光里搜索到了孙儿孙女,搜索的孙儿孙女一天比一天出息,母亲喜欢出了泪滴。
(13)、除了思乡之外,对远方的爱人或亲人的思念在思念诗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古诗中常常借“红豆”“蜡烛”或者“流水”等意象来表达自己对远方爱人或亲人的思念。诗中还常用到双关的修辞手法,比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中的“晴”通“情”;“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中的“莲子”通“怜子”,是喜欢你的意思;李商隐的《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则是谐音“思念”的“思”;“柳枝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柳”就是谐“留”。谐音的运用,不仅让诗歌具有含蓄美,同时也将诗人的感情和美丽的景色联系在一起,做到情景交融。
(14)、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15)、慈乌夜啼——唐代:白居易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16)、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17)、清明时节向天开,雨漫边庭湘岱。游子一心伤别,相思千里成灾。
(18)、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译文:小路可真是细长!高桥不用倚扶吗?远处山上的枫叶朦胧色淡,麦田边的小屋显得很孤独。
(19)、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