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代名言148条
经典古代名言名句
1、古代名言大全摘抄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2)、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7)、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8)、1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明末黄宗羲
(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10)、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1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12)、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13)、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14)、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15)、1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16)、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17)、1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18)、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9)、文情不厌新,交情不厌陈。能存先昔友,留示后来人。汤显祖
(2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经典古代名言
(1)、1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5)、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矣。(《孟子》)
(6)、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刘禹锡·唐)
(7)、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8)、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9)、白话文:书籍很多感情就像旧相识一样,早晚开心忧虑都会相见。
(10)、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11)、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
(12)、1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14)、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
(1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6)、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
(17)、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过则两过都免,一不认过则两过不免。吕坤作文素材指导:友情的古代名句君有奇才我不贫。-(清)郑板桥
(18)、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古人的名言警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9)、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20)、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二首(曹操·东汉)
3、经典古代名言名句摘抄
(1)、1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2)、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清)蒲松龄
(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唐)古代经典名言名句3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
(4)、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欧阳修·北宋)
(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8)、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9)、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朱熹·宋)
(10)、2) 最后,女娲的双手都麻木了,她站起来,顺手从附近折下一根长长的藤蔓,伸入泥潭中,蘸上泥浆用力向地面挥洒。
(1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3)、10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1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15)、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1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7)、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1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9)、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2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4、古代名言100句
(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4)、1愿得此躯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0)、1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晋·陆机·文赋)
(11)、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
(1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13)、1倚势凌人,势败人凌我;穷巷追狗,巷穷狗咬人。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重订增广》
(1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15)、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登楼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16)、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17)、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18)、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19)、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非人也。(《孟子》)
(20)、把意念深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起,何事不可做。吕坤
5、古代精典名言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3)、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4)、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古人的.名言警句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7)、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8)、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卢梅坡·北宋)
(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0)、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汤显祖
(11)、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也!
(12)、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杜牧)
(13)、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唐·杜甫)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5)、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16)、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17)、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18)、1巨壑虽深,兽知所避;烈火至猛,人无蹈死。宋苏舜钦
(1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2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500句千古绝唱,古代名人名言,经典词句诗歌!写作的极佳素材,赶快收藏吧!
(3)、1 家庭教育丨一位教师父亲写给女儿的家书,为何惊动了教育部?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8)、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9)、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12)、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芳心苦(贺铸·北宋)
(13)、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东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14)、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6)、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17)、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18)、古人经典名言名句大全_古代名言名句大全相关文章:
(1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20)、奔走揖拜之日多而公务填委,简书酬酢之文盛而民事罔闻。时光只有此时光,精神只有此精神,所专在此,则所疏在彼。明吕坤
(1)、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3)、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对象,它思接万载,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马克·布洛赫
(4)、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5)、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6)、读书使人寡过,不独明理,此心日与道俱,邪念自不得而乘之。吕坤
(7)、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8)、2 文学典故丨记下这100个文学典故,立刻让你读懂半个中国!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2)、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3)、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罗贯中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知缘斋主人
(16)、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1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18)、《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1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0)、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史记)
(1)、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2)、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苏轼
(3)、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4)、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叶绍翁·南宋)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7)、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咏石榴花》
(8)、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