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古诗词杜甫63条
春晓古诗词
1、春晓古诗词王维
(1)、少:上面与“小”不同,第一笔是竖,没有钩。
(2)、这首诗写的是春日早晨的景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二句是说:春天夜短,睡着后不知不觉中天已亮了,到处是鸟雀的啼鸣声。这两句诗抓住春晨到处鸟鸣雀躁的音响特征,渲染出一种春意醉人的意境,烘托了春晨中一片盎然的生机。
(3)、孟浩然《春晓》这首诗,不仅朗朗上口,而且诗意悠长,是很多孩子的一首启蒙唐诗。
(4)、因此,即使可以睡到自然醒,即使可以听到悦耳的鸟鸣,孟浩然还是难以静下心来,在这惬意的春天清晨,所想到的,却是昨夜窗外的风雨,以及遍地无情的落花。
(5)、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春天的画,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6)、全诗的意思是: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7)、同一首古诗,不同的唱法,它所表现的意境也大不相同,请同学们欣赏当代著名男作曲家阎勇老师作曲的三拍子《春晓》(11:出示三拍子《春晓》曲谱,播放链接视频)
(8)、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9)、对于春天也是如此,当我们为失去它而感到恐惧时,我们正在把它失去。
(10)、李白的亲密好友,志同道合。诗歌典雅亮丽、超凡脱俗,属唐时诗歌史上的风流人物!
(11)、这首诗有伤春惜花的意味,字里行间也难免渗入诗人淡淡的身世之感。但是,整首诗所展现的,仍然是一幅愉快美好的春晨图画,它清新活泼而并不哀伤低回。同“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惜春常怕花开早,更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相比,这首《春晓》的调子要欢快得多。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尽管他仕途不遂,以布衣终老,但当时整个民族、阶级、国家正处在欣欣向荣的社会氛围中,他的诗仍然具有“盛唐之音”爽朗明快、优美健康的特点。
(12)、唱准合唱部分跨小节连音的时值以及与下一拍音连接节奏的准确性。
(13)、到了古诗新唱的乐趣。请同学们上网找一找,看还能不能找到有关《春晓》的其它唱法,学一学,唱给同学听。(12:出示结束语幻灯,播放范唱第1段—触发器)
(14)、学习歌曲合唱部分(7:出示合唱部分,二部范唱音乐)
(1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6)、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17)、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18)、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19)、但是,任何人都知道,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本是自然规律,不会因为诗人的惜春,多停留片刻;也不会因为春日的美好,让它常驻人间。
(20)、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春晓古诗词杜甫
(1)、他自幼读书学剑,学得了文武艺,自然想卖与帝王家,只是,在仕途之上,却步履维艰。
(2)、第一课时使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图意,明确字词的意思。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三句采用插叙的方法转写夜间听到风雨声,这样写的好处是富于变化。徐增《而庵说唐诗》已指出了这一点:“做上二句便煞住笔,复停想到昨夜去,又到花上来,看他用笔不定,瞻之在前,忽然在后矣。”先写今天早晨,再写昨天夜里。先写快乐,再写担心。短短的二十个字,显得曲折有致。写昨夜的风雨声,实际上也写了昨天风和日丽,百花齐放,令人赏心悦目。正准备今天继续欣赏时,忽然记起昨晚听到的风雨声,自然令人关注起繁花的命运来。
(4)、(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认识的生字,读正确。
(5)、辞官归隐,是一种心境;求官不得,则是另外一种心境。
(6)、学习前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7)、《而庵说唐诗》:做上二句便煞住笔,复停想到昨夜去,又到花上来,看他用笔不定,瞻之在前,忽然在后矣。或问:何不写“夜来”在前?曰:看题中“晓”字。“处处闻啼鸟”下若再连一笔,则便不算晓矣,故特转到晓之前下“夜来”二字。“风雨声”紧跟上“闻”字,“晓”字便隔寻丈。其作“晓”精微有若此。
(8)、③屏幕上依次显现四句诗表现的画面,学生看图吟诵,体会意境。春晓教案篇2一年级教案:春晓。
(9)、自选教材:简谱版合唱歌曲《春晓》第一段(不含结束句)第一课时
(10)、所以,孟浩然一直拥有出世之心,可是造化弄人,到最后连个副科都没提。
(11)、《春晓》前两句,充满了春日的慵懒;但是后两句,却流露出诗人的忐忑。
(12)、《春晓》前两句,充满了春日的慵懒;但是后两句,却流露出诗人的忐忑。
(13)、布置作业:抄写字词。春晓教案篇3教学目标:
(14)、元稹很擅长写古今体艳诗,他的这类诗语浅情深,很能吸引人。《春晓》一诗,尤引人注目。科学院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还特别指出:“这诗是《会真记》的张本,值得在文学史上着重提出的。”
(15)、(本文节选自《千家诗赏析》,中华书局出版。标题为编辑所拟)
(16)、解题:从图上看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色?
(17)、孟浩然隐居,虽然不知道是不是也想走终南捷径,但他的出世之心,却是人所共知的。
(18)、《春晓》这首诗,是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的诗作。
(19)、在这么美丽、这么可爱的春天里你最想干什么?
(20)、这是一首春晨即兴之作。诗人通过对春天风、雨、花、鸟的具体感受,描画出了一幅明媚优美的春晓图,表现了对春光的珍惜,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3、春晓古诗词图片简笔画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古诗。你会用怎么样的心情来读呢?(配乐)自己在座位上练读。
(3)、作者孟浩然(698年—740年),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著名诗人。
(4)、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所注的汉语拼音朗读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注意读准下列字音:“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jué;“啼”是第二声。读后可以说说诗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5)、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6)、简单提示古诗词部分的注意点(7:链接出示第6张A段曲谱,顺序提示,1段范唱音乐)
(7)、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有顺序地叙述图意。
(8)、我们其实经常如此。欢聚之时,恐惧于离别;得到之时,又恐惧于失去。
(9)、《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下面带给大家的是春晓书法作品楷书,希望你们喜欢。
(10)、(1)出示挂图,观察:地上有什么?作者想到了什么?
(11)、孟浩然隐居,虽然不知道是不是也想走终南捷径,但他的出世之心,却是人所共知的。
(12)、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13)、前两句描写爱春之情,因为春天睡觉舒服,温度适宜,没有蚊虫,而且醒来之后,还有悦耳的鸟鸣,让人心情舒畅。
(14)、孟浩然隐居鹿门山,在时间上有两个说法:一说与张子容共同隐居,那时23岁;一说是孟浩然40多岁时,在仕途无望后,慕庞德公之名,开始在鹿门山隐居。
(15)、而诗人之所以忐忑,就是因为他知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春日的韶华,总会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风吹雨打,就此无影无踪。
(16)、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17)、翻译: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18)、当然,也可能两种说法都是真的,孟浩然在鹿门山置办了一处房产,闲余时间便过去住住。
(19)、记得泰戈尔有句话: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将错过群星。
(20)、《唐诗广选》:顾云:真景实情,人说不到。高兴奇语,唯吾孟公。
4、春晓古诗词诵读
(1)、诗歌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然后运用想象的思维方法,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构思非常独到。诗歌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却又耐人寻味:不知不觉的又来到了一个春天的早晨,不知不觉的又开始了一次花开花落。思想着这一年一度的春色,人生的感慨便会油然而起,或淡或浓地萦回心头。
(2)、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3)、(因为是低年级的学生,因此只要学生能抒发自己的感受就行,不作诗体、压韵等各方面的要求,能写一行的写一行、能写一句的就写一句,不作限制。)春晓教案篇4教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