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思想主张(精选好句90句)

2023-04-20 03:20:58

卢梭的思想主张

1、所以这个时期的一大教育原则是让儿童的能力与愿望相匹配,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卢梭认为正因为人有太多遥远的谋划,追求那些超过自己的能力、也不是真实需求的东西,而迷失了自己的本性,错过了当下的生活,毁灭了自己的幸福。

2、卢梭强调要儿童从客观的事物中去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直观教育”目的就是依据具体事实教导儿童,使外部的知识和儿童内在的认识能力完全一致。卢梭认为应该按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予以适当的教育方式,以免超出儿童的接受能力。

3、托马斯·霍布斯(ThomasHobbes,1588年4月5日-1679年12月4日),英国的政治哲學家,現代自由主義政治哲學體系的奠基者。

4、我认为,卢梭根据人的生长规律,提出分阶段实施教育的思想是正确的,特别是在十二岁以前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观点尤其重要,更有甚者,英国哲学家、教育学家罗素主张人的习惯和道德教育应该在六岁以前完成,因为“婴儿形成习惯的迅速性令人惊异。他们养成的每个恶习都会成为以后良好习惯形成的障碍。人生初期首先养成的习惯之所以十分重要,就是这个原因。如果最初养成的习惯是好的,日后就可免除无穷的麻烦。不仅如此,最早养成的习惯在后来的生活中还会感到如同本能,它们与本能一样具有牢固的支配权。”(6)虽然我赞同卢梭关于培养儿童习惯的观点,但却不赞同他把人的理性教育和身体发育完全对立起来。诚然,理性的发展需要健全的身体作基础,但身体的良好发展同样也需要理性来促进,这就是“相由心生”的道理。

5、  做老师的固然应当自尊,但也要让学生的自尊心有发挥的机会。

6、A verdadeirafelicidadenaopodeserdescrita,elaesentida.(卢梭的思想主张)。

7、如今的社会,有许多的父母为事业为生活奔波,工作繁忙,连跟孩子相处的时间都没有,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他们认为,努力赚钱是为了孩子,孩子跟着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与跟在自己的身边一样,只要给孩子物质上最好的,便是对他们最好的关心和照顾。殊不知,在这样的物质的爱下,缺失安全感和陪伴的孩子们已不知道爱是什么,他们的成长就如同沙漠的树木,缺乏灌溉,渐渐成为枯木。(卢梭的思想主张)。

8、(名词解释)1762年,卢梭长篇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问世。卢梭在这部构思20年,撰写3年,精思熟虑的杰作中,对当时法国腐朽的政治、宗教特别是教育进行了猛烈抨击。在书中,卢梭集中论述了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全书共四卷,前四卷卢梭以爱弥儿为主人公,分别论述了爱弥儿的四个成长阶段,即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和青春期,第五卷卢梭介绍了苏菲的教育,即女性教育。他对摧残儿童身心的封建主义教育,疾之如仇,无情的揭露了其压抑儿童个性的种种弊端,要求加以根本改造。他还提出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人的构想,描绘了一副培养新人的蓝图。书中提出的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思想,奠定了其在教育史上的显赫地位。

9、主张智育和劳动教育。在学习内容上,要求的有用且能增进人的聪明才智的知识,另一个原则是不要让孩子学习他不能理解的人际关系方面的知识。在智育方法上,卢梭的基本原则是让学生自觉自动的学习,强调儿童从活动中学习。

10、卢梭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方法是这样的:不马上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让他自己去探索、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果你轻易把答案告诉他,他就不会自己去思考问题了,那么孩子的理智也就受到了损害。(8)卢梭明白无误地讨厌书本知识,他曾这样说道:“我对书是很憎恨的,因为它只能教我们谈论我们实际上不知道的东西。”(9)

11、  做有意义的事情,其本身就是对生活的褒奖与享受。

12、②教育内容:把德育和智育结合在一起,认为“教育是具有头等重要性的”;

13、(注:本段图文作者江绪林,原题《卢梭摘要》)

14、让・雅克・卢梭是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以及古典自然法学派代表,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15、最后,自然人还是自食其力的人,他靠自己的劳动所得为生。

16、反对宋学中“理在气先”的理论,认为“理”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而是“气”的运动规律,认为“气质人心是浑然流行之体,公共之物也”。具有唯物论的特色。“盈天地皆心也”的观点又有唯心论的倾向。

17、(2)给儿童充分的自由:遵循自然天性的教育。成人的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和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具体的要求就是教育要符合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要因材施教。

18、苏菲很忧郁,也不允许爱弥儿行使做丈夫的权利,直到一次苏菲用令人害怕的语言说,“爱弥儿,住手,你要知道,我不再是你的了,我已经和另外一个人同宿过了,并且已经怀孕了;你在我这一生都不能再接近我的身子了。”(753)

19、总之,自然教育理论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和评价自然教育的思想,切忌生搬硬套。 

20、第在社会契约制国家中,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

21、(3)感官训练:卢梭主张,首先是发展触觉,因为触觉不仅能提供事物的形象和表面,而且比其他的感觉更为可靠;其次是发展视觉,最后发展听觉。

22、卢梭的主要著作有《论科学与艺术》(1750年)、《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年)、《新爱洛绮丝》(1761年)、《社会契约论》(1762年)、《爱弥儿》(1762年)、《忏悔录》(1766-1770年)。

23、并且借爱弥儿未来妻子苏菲的教育,论证了女子教育的革新。全书反映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述性善论。其思想对后世许多教育家都有启发和影响且本书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系统提出了新的儿童教育观,从而在教育史上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24、  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

25、卢梭反对用襁褓把婴儿束缚得太紧,因为婴儿正处于快速生长期,紧密的包裹会妨碍婴儿的生长发育。一方面卢梭反对母亲对婴儿放任不管,把养育婴儿的任务完全委托给保姆,他主张用母乳哺育婴儿;另一方面他也反对母亲溺爱孩子,他称溺爱孩子的母亲为“残酷的母亲”:“由于她们使孩子沉浸在温柔舒适的生活里,所以实际是在给他们准备苦难。”(4)

26、该书共分五卷。前四卷以爱弥儿为主人公,提出儿童成长的自然的重要时期,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第一卷,着重论述了对两岁以前的要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自然发展。

27、第二卷,着重论述了对2岁~12岁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卷,论述了对12岁~15岁的少年进行智育教育。第四卷,着重论述了对15岁-20岁的青年进行德育教育。

28、本次讲座将系统介绍卢梭的思想,以及对于后世的影响。讲座有助于听讲者更好地理解这位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及其对于社会变革和浪漫主义文学所带来的影响。

29、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教育的对象是自然人:“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怎样做人,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在我们中间,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我认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

30、卢梭认为儿童接受“人的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家庭教育,他认为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照顾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因素。“既然真正的保姆是母亲,则真正的教师便是父亲。愿他们在尽责任的先后和采取怎样的作法方面配合一致;愿孩子从母亲的手里转到父亲的手里。”“不能借口贫困、工作或人的尊敬而免除亲自教养孩子的责任。”3卢梭认为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反对父母以各种理由拒绝履行教育孩子和抚养孩子的任务。他对那些放弃亲自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父母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说:“满身铜臭的人,你以为用钱就可以给你的儿子找到一个父亲吗?你不要犯这样的错误了,你给你的孩子雇来的找个人,甚至不能说是教师,他是一个奴仆。他不久就将把你的儿子培养成第二个奴仆。”1可见卢梭认为家庭教育应该在父母的心目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只有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才可能将孩子教育好。

31、卢梭关于社会的学说包含着对人类文明的反省,他克服了启蒙学者盲目的社会进步观。在其第一篇论文中,他对第戎科学院征文题“科学和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化风俗”做了否定的回答。在他看来,文明与自然、理性与自然本能相比,是一种蜕变,甚至是堕落。

32、有了技艺就可以对财富保持自由。卢梭说“我要求你的不是才能,而是一种手艺,一种真正的手艺,纯粹的机械的技术,做的时候是动手而不是动脑,这种手艺虽不能使你发财致富,但有了它,你就可以不需要财富。”(263)卢梭主张学一门诚实的手艺,宁可做鞋匠而不做诗人。最合适的是木匠。掌握了它们之后,爱弥儿就要掌握物品的交换、了解银行和政府的大致功能,从而初步将自己所学习到的技艺和知识形成一个整体,卢梭说要通过一种利益的方式去理解这一切环节,而不要用道德原则。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在大自然中学习真正有用的知识,也同时能使他的理性和判断力不断得到锻炼。

33、第政府是人民行使主权的一种工具。政府是公民和主权者之间的中介人。

34、  为了使一个青年能够成为明智的人,就必须培养他自己独立的思想。

35、第三点,卢梭主张在道德教育方面最重要的一条是“绝不损害别人。”(115)。教人为善,如果不以这个为基础,甚至是虚伪而有害的。在卢梭调教下,此时的爱弥儿“是一个孤独的人,他很少同别人一块儿生活,因此沾染他们偏见的机会也就不多。”(124)就这样,爱弥儿长大为成熟的儿童也并没有牺牲快乐的时光,他的理智得到了发展,也享有了身体所允许的自由。

36、卢梭思想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从政治上说,他在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方面有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从哲学上说,他对德国古典哲学也有重要的影响;黑格尔认为休谟和卢梭是法国哲学的两个出发点。

37、最终牧师把各种宗教都看成有益的制度,而真正的崇拜是心的崇拜,“真正的心就是神灵的殿堂,不管你在哪一个国家和哪一个教派,都要以爱上帝胜于爱一切和爱邻人如同爱自己作为法律的总纲。”(454)在一个很长的注解中,卢梭比较了宗教狂信和无神论,并认为前者较好。“宗教的狂信尽管是容易导致血腥和残酷的行为,但不失为一种强烈的热情,它能鼓舞人心,使人把死亡不看在眼里,赋予人以巨大的动力,只要好好加以引导,就能产生种种崇高的德行;反之,不相信宗教,以及一般的好辩的哲学风气,却能斫丧人的生命,使人的心灵变得十分脆弱,把所有的热情都倾注于低级的个人利益和卑贱的自身,一点一点地败坏整个社会的真正基础。无神论之所以不造成流血行为,并不是由于爱好和平,而是由于对善漠不关心。”(455)

38、在自然教育的具体实施中,还提出了针对德育、智育的一些举措:

39、在自然状态中,人类在为自己的生存而与自然作斗争中和睦相处,并在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形成了良好纯朴的德性。而文明的发展摧毁了这些原始的德性,人变得越来越聪明,而私有制却使人的心灵变坏。

40、《爱弥儿》细腻生动的想像力、感人至深的情感和语言、爱欲与自由的对峙、宗教意识的灵性沉迷与斯多葛学派自然与命运意识的宁静之间的张力、对凡俗和政治的尊重和最终放弃……在卢梭的《爱弥儿》那里,柏拉图的《理想国》复活了,而且以更真实的方式——复活是因为同样借助独白或对话的文学体裁,不过在卢梭这里也具有独特的特征即将不同的概念框架都纳入同一个叙事中而不至坍塌;更真实是因为活生生的爱弥儿的经验代替了哲人的谈论,而诸如斯多葛的命运意识、基督教等后柏拉图时代的资源被引入其中。

41、卢梭所说的自然人也就是摆脱封建羁绊的资产阶级新人。

42、另外,也不要通过恐吓甚至打骂孩子的方式来体现大人的权势,让幼儿服从大人,这会让孩子养成被奴役的习惯。

43、卢梭给爱弥儿讲了他自己信仰的故事:忘记了宗教、逃离异乡、良心近乎泯灭的少年卢梭为萨瓦(Savoyard)省的一个有品德的牧师所搭救和帮助,心灵被唤醒,追问牧师。萨瓦牧师说:“心灵的宁静,在于把所有一切扰乱这种宁静的东西都不放在眼里。事事把生活放在第一位的人,是最不会享受生活的。而一个人如果汲汲与谋求幸福,他往往会落得极其不幸。”(375)在这番具有斯多葛色彩的话语之后,牧师陈述了自己的信仰观念,这就是有名的“一个萨瓦省牧师的信仰自白”。这里其实全面陈述了卢梭的宗教观念。

44、StillLifewithBible,1885-VincentvanGogh

45、关于爱弥儿的信仰,卢梭说“我既不叫他加入这一派,也不叫他加入那一派,而是让他自己正确地运用他的理智去选择。”(368)如果爱弥儿不加反思地信仰某种宗教,他认为那只是做了特定的宗教信仰的奴隶。

46、从《爱弥尔》中,可以看出,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自然人,即他所谓的“依照自然的顺序”“信任自然”“以自然为唯一的圣经”“遵从良心者即是遵从自然”。

47、卢梭的教育哲学,因主张教育内容和方法要遵从和发展每个人天然的本性,所以被称为自然主义教育,那么人的天然本性究竟是什么呢?

48、《爱弥儿》一出版就在欧洲引起了轰动,由于书中有的观点在当时比较激进,卢梭因此流亡国外,这本书也成为了禁书。据说,书虽然被禁,当时的法国王室却根据卢梭在书中的主张,鼓励后来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学习手艺,所以路易十六后来精通制锁、开锁,成了著名的锁匠皇帝。他还觉得法国的断头台刑具不太好用,亲自做了改进,没想到在法国大革命中,他自己就做了断头台的刀下鬼。

49、第主权是一个整体,它不可被分割、转让和代表。因为主权体现人民意志,它是公意的运用,是集体的生命。

50、1762年,卢梭发表了《论社会契约》。书中发展了他在《爱弥儿》结论中所概括的政治原则。他试图回答是什么强迫一个人服从另ー个人,或一个人凭什么对另一个人行使权力的间题。他的结论是——只有一种为全体人民所自由地接受的契约能使一个人既受社会约束,又保留其自由意志。在分析了罗马共和国的作用后。他得出了“世俗的宗教”是一种政治上的需要的结论,这样的宗教包括两个教义:对一切宗教的宽容和上帝对善良公民的奖励;对坏人的惩罚。 卢梭“社会契约”思想与洛克的异同。 洛克,1632-170英国著名哲学家,1688英国革命的倡导者。他早于卢梭百余年提出了有关“社会契约”的思想。毫无疑问,卢梭受到了这个伟大先驱的影响。但是,这两个人在“社会契约”问题上,是有明显差异的。

51、卢梭在《爱弥儿》中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论思想。他是一个对新的社会制度充满幻想的思想家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他认为理想国家中的教育“必须给了人民的心灵以民族的形式”其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改变现存制度及其教育,主张国家掌管学校教育,“设立一个最高行政院为教育的最高管理机构”,此外,卢梭认为体育是教育里最重要的部分,不仅对儿童身体有益,而且对道德培养有重要影响。

52、学习的目的不是教给孩子很多东西,最关键的是培养他求知的兴趣,教他以研究的方法,锻炼他持久的注意力。“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此外爱弥儿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读《鲁滨逊漂流记》,卢梭希望他所学的东西,首先是一个人漂流到荒岛上以后能自食其力的各种技艺,比如农艺、炼铁、刀工、木工。对一个自由的人来说,能直接派上用场的铁、玻璃比炫耀性的黄金和钻石价值更大。在选择职业时卢梭的一句话,应该可能引起不少现代人的共鸣,他说凡是待在房间里坐着做的职业都是败坏身体的。

53、第人民是立法者,立法权属于人民。人民立法的原则包括法律意志和法律对象的普遍性。法律意志的普遍性即任何个人无权颁布法律,只有主权者才可以颁布法律;法律对象的普遍性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4、卢梭在政治方面提出的“社会契约论”,被认为超过了英国的经济自由主义和孟德斯鸠的实证论。他的这方面理论,确实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罗伯斯庇尔等法国大革命的领袖,是他的热烈拥护者。但不容否认,卢梭的这一理论,与洛克几乎同名的理论,有很大不同。

55、拿破仑曾评价卢梭说,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

56、  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57、为了阐述自己的教育主张,卢梭虚构了爱弥儿这个男孩,爱弥儿是个孤儿,他在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下顺从自己的天性,从一个小婴儿长成一名快乐自由的年轻人,成长为一名有思想有担当的公民。可以说爱弥儿就是卢梭思想的产物,所以他也被卢梭称为“我的儿子”。

58、  在寂寞无聊中,一个人才能感觉到跟有思想的人在一起生活的乐趣。

59、第主权是一个整体,它不可被分割、转让和代表。因为主权体现人民意志,它是公意的运用,是集体的生命。这种共同意志是不能分割、转让和代表的。

60、第人民主权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卢梭认为,从社会契约中诞生的人类共同体是一种普遍的善,具有道德上的崇高性,因此对共同体的限制也是不必要的。社会契约的结果不是人民将自己奉献给君主,而是人民之间相互奉献。

61、这一时期应该以身体的养育和锻炼为主,他认为良好的体制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主张将婴儿送往乡村,而且主张妇女到乡村去分娩,自己哺乳孩子,家庭教师也必须跟随儿童到乡村去,并且由受过良好教育、不重金钱名利的尽可能年轻的人从事这一职业。

62、他认为一个人的儿童时期对他的一生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不能用各种枷锁东缚儿童,阻碍他们自然本性的发展。这是卢梭的根本立场,也是他独具思想的教育学说的重要原则。

63、所以在教养2-12岁的儿童的时候,教师本人就应该是一个模范,要有仁爱之心、保持淳朴、谨言慎行。“造物主把这个世界造成了人类的第一天堂,你在这个世界上要小心,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101)

64、(1)他确立了一种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成为新旧教育的分水岭。在西方教育史上,卢梭第一次鲜明的把儿童放在了教育的中心位置,有力地改变了儿童在受教育中的被动地位,其思想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对我国当前的中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仍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65、卢梭认为,惩罚一个罪犯乃是一桩个别的行为,而且这种惩罚不属主权者,它是主权者只能委托别人而不能由自己本身加以执行的权利。卢梭主张对罪犯实行赦免或者减刑制度,但是应当持谨慎态度,因为频繁的赦免就说明不久罪犯就会不再需要赦免了,人们都会看得出来那将会把罪犯引向哪里。所以,国家的统治者应当极少实行赦免或减刑制度。至于对一个已受法律处分并经法官宣判的罪犯实行赦免或减刑的权利,则只能是属于那个超乎法律和法官之上的人,即只能属于主权者。卢梭反对频繁使用刑罚,反对严厉的刑罚,而主张对公民进行教育,使公民自觉守法。他指出:“刑罚频繁总是政府衰弱或者无能的一种标志。决不会有任何一个恶人,是我们在任何事情上都无法使之为善的。“卢梭认为:“在一个政绩良好的国家,刑罚是很少见的,这倒不是因为赦免很多,而是因为犯罪的人很少。唯有当国家衰微时大量犯罪的出现,才确保了罪犯不受到惩罚。”在卢梭看来,虽然政府不是法律的主宰,但它是法律的保护人,并拥有无数的手段去启发人们爱护法律,一个真正的政治家是知道如何防范罪恶的,他的统治所驾驭的是他的人民的意志,如果他能保证人民个个品行端正,他就再没有什么事情要做,而他那辛勤完成的杰作即法律就得束之高阁了。

66、其实,洛克的思想,又受到英国更早的哲学家霍布斯的启发。霍布斯1650年出版了《利维坦,或教会国家和市民国家的实质、形式和权力》一书。他指出,国家就像《圣经》中代表邪恶的巨型海怪利维坦。国家的身体,由所有的人民组成;国家的生命,则起源于人们对于一个公民政府的需求,否则社会便会陷入因人性求生本能而不断动乱的原始状态。霍布斯主张,人民不能违背与国家签下的社会契约;但当“利维坦”无法保护人民时,社会契约便等于无效。

67、真正的幸福是无法描述的,它是可以感受到的。

68、萨瓦省牧师的信仰自白以反省的方式展开,首先宇宙的运动有某种外在原因,“所有一切…是只能来自一个自发的、自由的动因…没有哪一个真正的活动是没有意志的。这是萨瓦省牧师第一个信条。”(389)

69、如果让教师自己去选择正确和有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谁能保证教师的选择就一定是正确和有用的呢?比如卢梭自己的选择在我看来就是错误的,他认为市场上越没有价值的技术反而越重要,因为农产品价格最低、工业品次之、奢侈品价格最高,所以农业比工业重要、工业比奢侈品行业重要。按他这个标准,现在的理论物理学、芯片技术都处于不重要的地位,他绝不会让他的爱弥儿去学习这些知识。

70、  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

71、(1)自然教育的基本含义(2016年已考)

72、在人性论问题上,卢梭认为人性善。卢梭秉持“性善论”的观点,这是其整个社会发展观的一部分。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同时,他还强调“良心”在使人为善中的作用。他认为,良心能够指导人判断善恶,引导人弃恶扬善。为了祛除恶劣的教育对人良心的污染,最好的办法是让儿童及早远离乌七八糟的城市社会,到接近自然的农村生活。

73、按照卢梭的划分,教育的第二阶段是十二到十五岁。在十二岁以前卢梭不主张对儿童进行积极的理性教育,只关心儿童的身体成长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在接下来的阶段,卢梭准备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理性教育了。卢梭对孩子实行的理性教育,不是纯粹的知识灌输,他更重视能力的培养。卢梭认为,知识是无限的,而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如果以知识为教育追求的目标,那么即使花费毕生的精力也不可能获得全部的知识,何况很多知识还是错误的和无用的,学习这些错误和无用的知识,又会浪费人宝贵的生命。所以,卢梭要教给爱弥儿的是有用的知识和学习的能力。在卢梭看来,能力比国王的王位还要重要。(7)

74、如引文所述,卢梭认为人类的文明可能给人类带来负面的影响,在城市的灯红酒绿和人情世故中,如何将一个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真正能活得自由自在而又有德性的人?

75、卢梭不仅认为人性本善,而且深信人的心灵中存在着认识世界的巨大能量。他承认感觉是知识的来源,他说,所有一切都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入人的头脑的。所以,人的最初理解是一种感性的理解,正是有了这种感性的理解作为基础,理智的理解才得以形成。感觉是人知识的原料。因此,理性使人认识事物的前提是感觉器官的成熟,应该加强儿童的感官训练。

76、在一个小岛,爱弥儿遇到在岛上做修女的苏菲,苏菲已为之前的过错忏悔,爱弥儿也原谅了她并非出于本心的过错。故事的大结局依然是童话式的还是王子与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77、他指出《鲁滨孙漂流记》是实施儿童教育最理想的教材。他说:“教育儿童并不是要读文学名著,而是要认识自然,感受自然。”即通过阅读自然书籍了解外界知识,而不是以抽象的文字、语言去获得知识。

78、谈到启示宗教。卢梭认为启示宗教和教理是令人迷惑的。“我们对上帝的深刻的观念,完全来自理性…由人来启示,是一定会贬低上帝的。”(426)牧师转向自然之书,“我决定:我既不接受启示,也不否认启示。…我在这个问题上始终保持一种敬而疑之的态度。”(446)不过,牧师也借着比较柏拉图之死与耶稣之死,特别表达了对《圣经》和《福音书》的认同和喜爱,因为没有一个人像耶稣那样教导和实践了高尚纯洁的道德。(447)

79、他的《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名著《社会契约论》成书还要早一百多年。虽然,作为资产阶级最卓越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所提出的民主主义思想,比黄宗羲的更为彻底,更为系统。

80、实际上,“消极教育”就是与传统的教育相反,使成人、教师在教育中的中心位置让位于儿童的自主发展;儿童不再是被动受教,教师也不再主宰一切。

81、做了工人之后,爱弥儿就能体会到社会的不平等,也快要脱离孩子状态了。爱弥儿已经成了具有行动和思想的人,“还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他教育成和蔼与通情达理的人,也就是说,用情感来使得他的理性臻于完善。”(275)

82、  两者最大的不同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不同。

83、第政府是人民行使主权的一种工具。政府是公民和主权者之间的中介人。主权是一种精神力量,政府则是一种行动力量。人民把权力给政府,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是人民的仆人。政府借助人民的力量,按照人民的意志活动,人们可以限制、改变或收回委托管理的权力。

84、“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在社会契约中,每个人都放弃天然自由,而获取契约自由;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只有每个人同等地放弃全部天然自由,转让给整个集体,人类才能得到平等的契约自由。

85、卢梭直言不讳地说,我对书是很憎恨的。在书本产生之前,人的自然天性是会对世界产生好奇心的,卢梭认为教育者要做的不是直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是巧妙的提出一些问题,或者设置一些有实际用处的场景,引导他从真实世界开始学习。比如太阳的升落或从在森林中学习辨认方位开始学习天文学;从自己住的地方的路线、村镇与河流开始学习地理学;让孩子会制作地图而不仅仅是会认识地图;从看到魔术师用磁力鸭子变魔术,开始带孩子体验磁铁的神奇开始学习物理学;从鉴别酒的真假开始学习化学。

86、(2)自然后果律:当儿童犯了错误和过失后,不必直接去制止他们或惩罚他们,而让他们在同自然的接触中,体会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自然后果,使儿童服从于自然法则,结合具体事例使他们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受到教育。这就是“自然后果法”。

87、第人民主权的实质是“公意”的体现和运用。“公意”不同于“众意”,它代表的是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是所有人的共同利益与意志表达的结果。

88、“我的年轻的朋友,你从今以后要对戏台上的人物表示宽容,因为你现在已经变成了这种人物当中的一个了。”(677)

89、①教育目标: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培养忠诚的爱国者;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人性的弱点经典语句(精选好句41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