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阳的心学为何被禁(精选好句70句)
王明阳的心学为何被禁
1、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调靖安主簿,历国子正。有感于靖康时事,便访勇士,商议恢复大略。曾上奏五事,遭给事中王信所驳,遂还乡讲学。绍熙二年(1191年),知荆门军,创修军城,稳固边防,甚有政绩。绍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卒,年五十四。追谥文安。
2、《告谕浰头巢贼》有云:“夫人情之所共耻者,莫过于身被为盗贼之名;人心之所共愤者,莫甚于身遭劫掠之苦……尔等今虽从恶,其始同是朝廷赤子;譬如一父母同生十子,八人为善,二人背逆,要害八人;父母之心须除去二人,然后八人得以安生;均之为子,父母之心何故必欲偏杀二子,不得已也;吾于尔等,亦正如此……吾南调两广之狼达,西调湖、湘之土兵,亲率大军围尔巢穴,一年不尽至于两年,两年不尽至于三年。尔之财力有限,吾之兵粮无穷,纵尔等皆为有翼之虎,谅亦不能逃于天地之外。”王阳明剿匪与他人的不同,在于他从“心学”的根本出发,从天、地、人“三才”一体观和民本主义出发,体现了对天下生民之生存的关怀。
3、王阳明一生致良知,什么是良知?就是不用思考就明白的道理,不用学习就了解的那份“应该”,并不是知识学问越多良知就越多。他的信念是“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4、王阳明是这样回答的,之所以不去孝顺父母,是因为还没有懂得孝顺父母的道理。不行动的原因,是不知道。
5、 在每次风潮的对立面上,同样还有众多的官员付出惨痛的代价,为弹劾刘瑾,从大佬级的刘健、谢迁,到王阳明、杨源等中下层官僚,无比付出了事业、家庭、乃至生命的代价。
6、与新时代的人们所要拥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恰恰相反,阳明心学是理想主义者的思想指南,其实并不太适合于指导现实主义者的具体社会实践。
7、 等到嘉靖帝继位后,首辅杨廷和等一干重臣为了“大礼议”事件,和小皇帝嘉靖公然决裂,朝堂上大规模开撕,皇帝和首辅,你站哪一队?
8、这是发生在500年前的故事。正德年间,天下并非一片光明,那个年代据说是怪诞的、荒淫的、无耻的和腐败的。可是,武宗皇帝毕竟还拥有王阳明这样的大贤,甚至连江洋大盗都还在乎其裆内的那半斤道德。
9、1499年,二十八岁,举进士出身,二甲第观政工部。与七子倡和,是所谓泛滥词章时期。
10、黄绾的《明是非定赏罚疏》呈上后,没有任何结果。王守仁的弟子兵科给事中周延(1499~1561)也上疏抗争,被夺取官职,再上疏抗争,被贬为太仓州判。同年,御史弹劾黄绾结党营私,为辨明清白,黄绾上《沥忠乞休疏》,请求辞官归家。此时世宗还是十分相信黄绾忠心的,下诏说:黄绾一向忠心耿耿,安心任职,不要再提辞官。圣旨到达时,黄绾正在南京礼部侍郎官署中建“退思之堂”,遂改名为“忠诚堂”。
11、何心隐(1517~1579)也提出“性而味,性而色,性而声,性而安逸,性也”,“欲货色,欲也;欲聚和,欲也”的思想,认为这都是常人的正常欲望,应该得到满足,
12、1509年,三十八岁,在贵阳,受聘请主讲文明书院,始揭知行合一之旨。
13、王阳明行至钱塘江,遇到了刘瑾派出的杀手。他急中生智,乘夜色跳入江水,并把自己的衣物留在岸边,制造了投水自杀的假象。浙江官府和他的家人都信以为真,在钱塘江中四处寻找尸体,还在江边哭吊了一场。王阳明潜逃到福建,想隐姓埋名,了此一生,又担心影响家人的安全,只好想方设法避过追杀,到贵州赴任。后来刘瑾倒台,王阳明被重新起用。
14、阳明先生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著扈,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著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王明阳的心学为何被禁)。
15、 王阳明说:“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只要常存养此心,就能经常觉察到心的存在,这就是做学问。已经过去的事,和那些还没到来的事,想它有什么益处吗?这样胡思乱想,只能白白丢失清明的本心。
16、 因此,我们要努力摆脱“走神”,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一种把握现在、专注当下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发自内心的喜悦。
17、 如果把“得君行道”的观念和王阳明的讲学之说加以比较。我们就可以发现,他所提倡的讲学,不仅仅是一种教育形式而已。讲学传统在中国古已有之,无论是孔子的“弟子三千”,还是从宋代兴盛起来的书院教育,都属于绵延不绝的讲学之风。但是,王阳明所提倡的讲学,和先儒的讲学相比,两者之不同,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实质,那就是把“行道”的先决因素从君主置换为了每一个个体,或者说,把这个先决因素从庙堂之上置换到了民间社会。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所谓“致君尧舜上”,无非是幻梦而已。不必“得君”,一样行道。
18、1500年,二十九岁,在京师,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到直隶、淮安审决积案重囚。游九华山,出入佛寺道观。
19、1519年,四十八岁,六月,奉命勘处福建叛军,至丰城,闻宸濠反,遂返吉安,起义兵。旬日平宸濠。与前来平叛的宦官周旋。
20、善用阳明心学的前提是大量读书(知识和经验积累),而相比天才,对凡人来说,大多数读书行为都只能算是“死读书”。机械地套用阳明心学来“经世致用”,则容易陷入主观唯心的陷阱。
21、 那么,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嫉恨心学呢?根本原因在于,心学其实正在对现实世界的权力体系带来挑战。王阳明在回复那些说他“病狂丧心”的指责时,也毫不客气。他说,他乐见“致良知”之学见成效,如此,“则仆之狂病,固将脱然以愈,而终免于丧心之患矣,岂不快哉!”
22、1504年,三十三岁,在京师,秋季主考山东乡式。九月改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
23、王阳明的回答用现在的话来表达就是:你没有看这朵花时,这花就和你的心一样是寂然,像是没有存在过一样;当你来看它时,它的颜色才在这时明明白白地展示在你的面前,这样便知道这朵花并不是独立于你的意识而存在的。
24、圣贤书让王阳明脱胎换骨,21岁时他在杭州中举浙江乡试。然而,22岁时他却在京师会试中落榜了,这还不算,三年之后的科举考试,王阳明再次落第。他的状元父亲开导他说,“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他坚定豪迈地笑笑,回应可谓语出惊人:“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
25、王阳明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要求从“心”获得理,夸大了“心”的重要性。
26、陆九渊主张心,二程和朱熹主张理。后来明朝的科举选择了程朱理学,而陆九渊的心学坐冷板凳去了。所以,程朱理学经过科考那么多高材生的丰富和细析,几乎无法突破。而陆九渊的心学,才存在发展的潜力,王阳明当然投资潜力股。
27、 1527年,王阳明再一次因军务受命于朝廷,前往两广平叛。这成了他最后的征程。当时他原本就有病在身,平叛完成后,病情恶化。次年,他在回程路过江西时,病逝于舟中。临终前,留遗言于弟子:“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28、心学发展到最后,可能已经不是王阳明想要的那个结果了,王阳明的心学是为封建帝王服务的,而后期的心学是反封建的。但后期的心学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进步的一个思想潮流。但是这种思想触动了大明朝廷的利益,所以太注定被灭亡。明朝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思想非常禁锢的一个朝代,从海禁到八股,从户籍政策到特务制,从程朱理学到重用太监……可以说是老朱家自私、精明到了极致的表现。
29、1527年,五十六岁,在绍兴。四月邹守益刻>于广德州。九月出征思田。天泉证道,确定四句教法。
30、 简单来说,就是活在当下的时刻,专注眼前的事情,不要胡思乱想。专注于当下的人,不对过去做无谓的得失计较,对于未来尚未发生的事情,也不做杞人忧天的担心,他们的心宁静而清明,所以他们是快乐的。
31、就像三毛说过一句话,“爱是藏不住的,闭上嘴巴,眼睛也会说出来”,一个人如果爱了,那么他的行动会自然跟上,在眼睛里,在眉梢上,在一言一行里,这是无论如何也藏不住的,也是控制不住的。
32、1506年,三十五岁,上封事,下诏狱,谪贵州龙场驿驿丞。
33、感悟:《论语》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立志一定要高远,如果一个人把终生的目标定在荣华富贵上,那么他成功的时候就是他失败的时候。王阳明早在孩童的时候就立志做圣贤,的确有圣人的气概。
34、1508年,三十七岁,至龙场。大悟格物致知之旨。
35、 其实,王阳明这会要是站出来,支持嘉靖一下,按他的资历,大明内阁轻松进入,绝对的核心班子成员,人就不!此时的王阳明说过,自己已经到了狂者境界,不会曲学阿世,不会拍人马屁,更不会为了他看不上的这些事去附会。
36、1514年,四十三岁。在南京教人存天理去人欲。
37、 王阳明在龙场的时候,跟他去的随从都相继病倒,只有他自己安然无恙。王阳明自己说:“我来龙场两年,也被瘴毒侵害,但是我却安然无恙,这是因为我始终保持了积极的情绪、乐观的心态,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悲悲切切、抑郁哀愁。”
38、 当时几乎所有的朝臣都面临这个艰巨的站队问题。
39、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正所谓“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传习录》)。而“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对此,王阳明说:“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传习录》)
40、 曾经有人向马祖禅师请教如何修行,马祖禅师答:“饥来吃饭,困来眠。”这个人就很奇怪,说:“其他人也是这样做的啊,难道他们和你一样用功?”马祖回答说:“不是的,他们吃饭的时候想着睡觉,睡觉的时候想着吃饭,而我,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所以不一样。”
41、李贽(1527—1602)比他们走得更远,他公开对理学进行了反叛。他不仅以理论建构,更主要的是亲身践行,他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鼓吹“成佛征圣,惟在心明,本心若明,虽一日受千金而不为贪,一夜御十女不为淫也”,鼓励人们可以有人欲、私心,因而被统治者目为离经叛道。
42、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6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7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43、而一个在文学方面或者理学方面有着重大成就的人,不代表他能够在处理国家的重视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而且我们现在都很尊崇王阳明,不代表在王阳明所处的那个时代,他们的那个皇帝,能够真正的欣赏王阳明。
44、根据这种观点,一个人如果真的知道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同样,坏人作恶,原因也是对于善的无知,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善。
45、英宗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朝廷赔款求和。这件事在王阳明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他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1486年,15岁的王阳明出居庸三关,考察边患、察看地形、谋划防务,跟北方少数民族学习骑马射箭,刻苦勤练,箭术一流,可以做到“逐胡儿骑射,胡人不敢犯”。
46、而王阳明主要的成就是在理学方面,他的心学对于后世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所以大家把王阳明和孔老夫子并列为两个圣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这些并不能够让他成为内阁中的一员,因为按照明朝的官员选拔制度,一个大臣能够被选,为内阁中的一员是有一定的门槛的,只有符合这众多的条件才有可能进入内阁。
47、 那么,在以上三人之中,谁又更胜一筹呢?浜隆一郎认为,应该是王阳明。这是因为,王阳明不仅有赫赫事功,而且“学问是三人之首”,“是继孔孟之后,与朱熹齐名的旷世大儒。”以此而论,王明阳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立德、立言、立功皆完美者。然而,在一开始,王阳明却是时人眼里的一名疯癫少年。
48、 嘉靖帝和杨廷和两派都斗得头破血流、血流成河了,你这还“无端礼乐纷纷议”,哪一派听到这诗都不开心啊。
49、1521年,五十岁,在江西。始揭致良知之教。五月,集门人于白鹿洞。六月升南京兵部尚书。九月归余姚,封新建伯。
50、经父亲的周旋请托,几个月后,朝廷裁决王阳明出狱,谪贬至贵州龙场做驿栈驿丞。王阳明从京城回浙江老家做赴谪准备,刘瑾派出的锦衣卫一路尾随追杀至钱塘江边。王阳明制造跳江的假象,江边遗下衣服鞋子和绝命诗,如此才得以逃脱追杀。
51、看到此花时,花就会进入人的意识之中,心就会对这朵花有感通,它就存在人的意识之中,所以说“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52、面对忍辱负重、进退维谷、凶险异常的局面和处境,王阳明只能从自己的内心获得力量,用良知和本心指引自己的选择和担当。不得不说,这颇似释家“忍辱波罗蜜”的一种诠释。他后来感慨说:“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53、王阳明创立阳明心学后,弟子和再传弟子无数,著名的有王畿、王艮、颜山农、何心隐、李贽等,信徒很多。但是张居正为什么要封杀阳明心学呢?他甚至杀掉何心隐,这得说说缘由。
54、谣言是对人、对事、对社会事件的一种不确切信息的传播。谣言的功能总是消极的。它可以伤害个人,伤害群体,伤害社会,伤害国家,在许多情况下,流言蜚语往往成为不诚实的人的政治斗争的手段和工具;它可以使原来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变得互相猜疑、倾轧、紧张。
55、1505年,正德皇帝继位。正德皇帝是明代最风流成性的天子,他荒淫无道,整天与一帮太监混在一起,游山玩水,酗酒逞强,把朝政当儿戏,只听任刘瑾等宦官胡来。刘瑾狐假虎威,朝政大坏,凡有良知的官员痛心疾首,但大部分官员选择了趋炎附势。正德元年(1506年)冬天,正直官员戴铣、薄彦徽等20多人上书正德皇帝,要求严惩刘瑾一伙人,结果反被打入死囚。
56、 心学,为维新之学。讲学,为造就新民、新社会。
57、 在赣州的时候,陈九川病倒了,王阳明对陈九川说:“生病这件事,正确面对它确实很难,你感觉如何?”陈九川说:“这方面的功夫,确实很难。”王阳明回答说:“经常保持快乐的心情,就是功夫。”在王阳明看来,保持快乐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通过智慧和修行就可以获得的能力。
58、心学之思|王阳明:三观,是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
59、宋明理学遵从的文本自然是儒家经典,尤其是“四书”。“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其中,《大学》《中庸》原本只是《礼记》中的两篇文章,后来独立出来,最终被朱熹并提为“四书”。朱熹花费了极大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四书”,最后形成《四书章句集注》,元、明以后成为了科举考试的官方指定“参考书目”。换言之,明代不论是学术研究,还是科举考试,使用的都是程朱一派整理的文本。
60、1517年,四十六岁,正月至赣,二月平漳,十月平横水、桶岗等地,行十家牌法。
61、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62、 王阳明正是通过他自己的智慧,在逆境中保持了快乐的心境,在毒瘴之地生存了下来。而且还修身治学、德业兼进,最终在龙场悟道、创立心学。
63、阳明心学的起点是“龙场悟道”,它奠定了王学的基石,并构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倘若不经此“大彻大悟”,王学恐怕很难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
64、1519年,居住在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举兵叛乱。蓄谋已久的宁王组织了十万大军,顺江而下,势如破竹,准备一举拿下南京,自立皇帝。时任赣南巡抚的王阳明奉命阻击。他采取围魏救赵战术,直接攻打宁王的老巢南昌。宁王首尾无法兼顾,只好回师救援,双方大战于鄱阳湖上。期间,王阳明下令将写有“宸濠叛逆,罪不容诛;协从人等,有手持此板,弃暗投明者,既往不咎”字样的免死牌,扔入鄱阳湖中。到后来,叛军几乎人手一块,军心哗变。朱宸濠仰天长叹:“好个王守仁,以我家事,何劳费心如此!”就这样,在短短30多天的时间内,一场危及江山社稷的叛乱,几乎是在王阳明的谈笑之间就灰飞烟灭了。
65、 其好友湛甘泉曾写道,王阳明在青少年时期有“五溺”,即“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时人视之为不务正业。
66、 27岁那年,他再次参加会试,考中进士。几年后,正德皇帝即位。在新君改元之际,时为兵部主事的王阳明想要劝说皇帝“正心”。他上书一封,题为《乞侑言官去权奸以彰圣德疏》。其中的“权奸”,直指的是正德皇帝宠信的太监刘瑾。而刘瑾正在权焰日炽,他不会因此倒台,迎来巨祸的反而是王阳明。
67、王守仁的哲学思想为心学,主要内容为“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天理即是人欲”。他反对朱熹的“格物致知”,倡导“心外无物”,认为为学“惟学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学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之者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而已。”
68、1497年,二十六岁,寓京师,苦学诸家兵法。想借雄成圣。
69、刘宗周说:“今天下争言良知矣。及其弊也,猖狂者参之以情识,而一是皆良超洁者荡之以玄虚,而夷良于贼。”王夫之强烈反对王阳明,认为王学使人任性而废学,对导致明朝亡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认为“陆子静出而宋亡”,王守仁为“祸烈于蛇龙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