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尔德林(请从情感传奇的角度谈谈对塔里尔的感悟)

2024-01-03 10:26:14

请从情感传奇的角度谈谈对塔里尔的感悟?

作为欧洲“新浪漫派”的一员,他和荷尔德林、诺瓦利斯、特拉克尔、格奥尔格齐名,他们均以书写人的孤独、死亡、虚无、腐朽、黑夜等主题而著称。

所以,欧洲的存在主义思想家喜欢以他们的诗歌作为分析材料来阐释自己的思想,尤以海德格尔为甚。

里尔克的诗歌既以语言旖旎多姿、意象丰富奇崛而著称,又因存在主义的哲思介入而意蕴深邃辽远而壮阔。

静默是什么意思?

静静是古代文献中的一位姑娘。《诗》中“静女其姝”说的就是她了。不过静静这个称呼,大概可以追溯到《礼记》中《大学》一篇。其中的文字是这样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简单说,止,就是居住的意思,文艺一点,就是栖居。所以《诗》说:“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又说:“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这是说,鸟住那儿,大家伙住这儿。荷尔德林诗说:“Voll Verdienst, doch dichterisch,/ wohnet der Mensch auf dieser Erde.” Wohnet就是止的意思,所以一种通常的翻译是:充满劳绩,人,诗意地“止于”这片大地之上。但其实verdienen是挣钱的意思,也有信贷的意味,这就是说:付足了首付贷足了款,人在这大地上就有地方住了——这仍然是一件“诗意”美好的事情。《大学》这段话的意思也是相仿的:有房了,能有地方住了,就可以先后有定定、静静、安安、虑虑四个姑娘。这样以后,就可以得到很多很多了。所以《大学》接着说:“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显然,下一件事就是去参加健身活动了。这一句读,我是在蒋寅先生《金陵生小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读到的,转眼已经八年多了。蒋寅先生在讨论中引述了一位学者的看法。他认为这个文本,句末夺一得字,就是说最后应该是“而后能得得”,仿佛觉得“得得”是第五位姑娘。这种理解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古兰经》说:“……你们可以择你们爱悦的女人,各娶两妻、三妻、四妻;如果你们恐怕不能公平地待遇她们,那末,你们只可以各娶一妻……”这里的“各娶两妻、三妻、四妻”,和而后能静静、安安、虑虑差不多是一个意思。换而言之,先圣早就教导我们,四个姑娘是好的。怎么还能有一个叫“得得”的姑娘呢?蒋寅先生讲的这位学者,还提出了另一种可能的句读法,大体是这样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按照这位学者的理解,句末衍了一个“得”字……于是他就困惑了,《大学》这段话,到底是夺一字还是衍一字呢?其实,只要他明白了这里说得是姑娘,就会发现虽然句读有所不同,但基本精神还是一样的。第一分句中的“有”,就是存在的意思,相当于海德格尔哲学中的Sein,也就是英文中的being。通俗地说,这段话是讲,有了住的地方以后,就是一种存在的状态了,可以有很多很多。有些什么呢?有定定、静静、安安、虑虑这四位姑娘呀。句末的“得”,是总结全句,表示这些都得到了。今天广东话中,还会有“得”来表示“好的”,不行就说“唔得”,也是源自古典文献的用法——就像“问渠那得清如许”中的“渠”不是水渠的意思,就是现在广东话中的“佢”,是人称代词“他”的意思。于是,大家一定要问了:为什么平时要说想静静呢?而不是想定定、安安、虑虑这几位姑娘?原因可能和另一个人有关。我们知道,在汉朝的建兴、延熙年间,有一位很伟大的思想家叫王弼。他在注《周易·复卦》时说:

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语息则默默,非对语者也。

以前人们说,这段话反应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是乱讲。这大概是说,他做事累了,就想和静静在一起——静静这个姑娘,不是那种要一直为她做事的人;他说话累了,就想和默默在一起——默默这个姑娘,不是那种要一直陪她说话的人。默默,今人也写作陌陌,那是后话。所以,自那时候开始开始,人们就开始说,“我想静静,我真的在想静静!”如果静静这个名字反映了男权社会下对女性的规约,“我想静静”则体现了男权时代下男性的一种疲惫。这大概也是“我想静静”比较流行的原因。

诗意栖居出处?

诗意的栖居”,最早出自诗人荷尔德林的诗作:“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之上”,因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借用并赋予其哲学内涵而闻名。

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的栖居”,是想明白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解释人的“本真”的存在是什么,并非指物质层面上的东西;过分的追求物质的东西就会让人的生活失去“诗意”,从而陷入苦闷。这里的“栖居”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占有居处,或者是物质性获得的筑居,而是为了获得与心性相通的、使自己心灵得到安置和张扬的精神居所,是关于人生境界的至高情怀。

茨威格小说三大师是什么?

《三大师》论述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斯妥耶夫斯基。

在《三大师》中,茨威格把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看做是叙事文学的天才,是百科全书式的作家。他在论述他们时,不是泛泛而谈,面面俱到,而是紧紧抓住他们最本质量重要的,是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东西,是他们各自生活和创作中举之则目张的纲。

在《三大师》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篇幅最长的一篇,也是茨威格怀着强烈的激情写成的。一九一六年二月八日,他在致赫·黑塞的信中称,这本书凝聚着他三年的劳动和心血。

这三位小说家中的每一位都有自己的领域。巴尔扎克是社会的世界,狄更斯是家庭的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和万有的世界。把这几个领域相比较便显出了它们的差异,但从不能用价值判断来重新解释这种差异,或者以个人的好恶去强调一个艺术家的民族因素。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1928年应邀赴前苏联,与高尔基结识,且完成了由三本书组成的作家传记《世界建筑师》:《三位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与魔的搏斗》(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三位作家的生平》;出版了由12篇人物故事组成的集子《人类群星闪耀时》。

2、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在巴西自杀。

茨威格创作特色?

姓名:斯蒂芬·茨威格

出生年代:1881-1942

名人职称:作家

名人国家:奥地利

茨威格,S.(1881~1942)奥地利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企业主家庭。1899年中学毕业后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皙学和文学。1903年获博士学位。16岁就在刊物上发表了处女作。1901年第一部诗集《银弦》出版。1911年出版的小说集《初次经历》写少男少女青春期萌动的心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亡瑞士,他的第一部反战剧《耶利米》也在瑞士首演。战后他目睹人民的灾难和社会道德沦丧,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深入探索人的灵魂。他的作品匠心独具,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社会批判的成分也增加了,尤其是“以罕见的温存和同情”(高尔基语)塑造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马来狂人》(1922)、《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192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922)、《感情的紊乱》(1927)等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

1933年希特勒上台,茨威格于次年移居英国。1938年入英国籍。不久离英赴美。1940年到巴西,时值法西斯势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遂于1942年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他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1942)、小说《象棋的故事》(1941)以及未完成的长篇传记作品《巴尔扎克》都在作者死后先后出版。1982年在作者的遗稿中又发现了一部长篇小说的手稿《富贵梦》。

斯•茨威格[奥地利](Stefan Zweig)

奥地利的历史学家把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作为奥地利二十世纪的开始,随着一个新的世纪的到来,必将是旧的艺术观念、审美情趣和价值标准的嬗变。“青年维也纳”正是文学领域里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思潮的代表者,它在世纪之交的文坛上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是一个无形但又实际存在的文学团体,有如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出现的“青年德意志”一样。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这样一种愿望:给奥地利一种具有欧洲地位的文学。茨威格的文学意识和艺术情趣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和文学思潮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881年,斯•茨威格出生于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犹太人,家道富有;

1898年,17岁的茨威格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首诗;

1900年,已有200首诗歌问世;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哲学;

190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银弦集》,收录50首诗歌;

1902年,转入柏林大学攻读哲学;维也纳《新自由报》刊出了第一篇小说《出游》,取材于《圣经》;

1902年,出版了《波德莱尔诗文集》;编选了《凡尔哈伦诗歌集》;

1904年,大学毕业,以《泰纳的哲学》取得博士学位;出版第一部小说集《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收录《雪中》、《出游》、《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和《生命的奇迹》四篇小说;

1905年,发表了专著《魏兰》;

1906年,第二部诗集《早年的花环》问世;

1907年,第一部诗剧《泰西特斯》发表,次年上演;

1910年,发表专著《艾米尔•瓦尔哈伦》;

1911年,结识弗洛伊德,并一直保持友谊;悲剧《滨海之宅》问世,次年上演;第二本小说集《初次经历—儿童国度里的四篇故事》出版,收录《朦胧夜的故事》、《家庭教师》、《灼人的秘密》和《夏天的故事》;以青春萌发期的儿童视角去观察为情欲所主宰的成人世界,去探索去描绘为情欲所驱使的人的精神世界,这成为他此后作品的一个基调,他把这部小说集称为他“链条小说”最初的一部;

1912年,独幕剧《变换不定的喜剧演员》问世,同年上演;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发表《致外国友人的信》;

1916年,在莫扎特故居萨尔茨堡购买了房屋;结识女作家弗里德利克•封•温德尼茨;创作了戏剧《耶利米》,取材与《圣经•旧约》中的《耶利米书》;

1918年,发表文章《信奉失败主义》、小说《桎梏》;一战以奥德失败告终;

1920年,与离异并带有两个孩子的温德尼茨结婚;

1922年,出版“链条小说”的第二本小说集《热带癫狂症患者》,收录《热带癫狂症患者》、《奇妙之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芳心迷离》等,写成年期的情欲,展示由情欲所控制的成年男女的心态,它们在潜意识的驱使下犯下了所谓的“激情之罪”;

1926年,发表文章《匆忙的静中一瞥》;

1927年,第三本小说集《情感的迷惘》,收录《情感的迷惘》、《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颗心的沦亡》等六个短篇,写老年期的情欲,主人公都是历经沧桑的过来人,这些人在情欲的驱逼或意外打击时心灵的震颤和意识的流动;

1928年,完成了由三本书组成的著名的作家传记《世界建筑师》:《三位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与魔的搏斗》(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三位作家的生平》(卡萨诺瓦、斯汤达、托尔斯泰);出版了由12篇人物故事组成的集子《命运攸关的时刻》;

1929年,历史人物传记《约瑟夫•福煦》;

1931年,出版《通过精神进行治疗》;

1932年,历史人物传记《玛丽•安东内特》;

1933年,被纳粹驱逐出故居,开始流亡生活;妻子介绍一位流亡的犹太少女夏洛特•阿尔特曼做秘书;创作出《看不见的收藏》、《日内瓦湖畔的插曲》、《旧书商门德尔》、《巧识新艺》等作品;

1934年,历史人物传记《鹿特丹人伊拉斯谟的胜利与悲哀》;

1936年,发表以中世纪的宗教改革为背景的传记《卡斯台里奥反对加尔文》;长篇小说《心灵的焦躁》,1940年被搬上银幕;

1937年,与妻子分居,次年友好地离婚;

1939年,二战爆发,奥地利被侵占;失去国籍;与阿尔特曼结婚;

1940年,加入英国国籍;与妻子一起自杀。

遗作:重要的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1960年被拍成电影,搬上银幕;

自传《昨天的世界》;

未完成遗作:两卷本《巴尔扎克》、《蒙田传》

斯•茨威格一生著有12部传记、9部散文集、7部戏剧、6本小说集、2部长篇小说(一部未完成)以及1部自传。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格尔曼斯帕罗名字来源是什么?(精选109个)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