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太空为什么叫太空)
太空为什么叫太空?
太空之所以叫做“太空”,是因为太空是极高的天空,而“太”这个字在汉语词语里有“高、大、极端、最”的意思,所以人们将非常之高的天空称之为“太空”。
太空的面积有多大?
无限大
整个宇宙的大小可能为无限大,但人类可观测范围为930亿光年。宇宙分为银河系、太阳系及无数个星系,银河系具有几千亿颗恒星和大量星云,以及星际气体尘埃,是太阳系所在的星系。
银河系呈银灰色环形状,太阳系又包括行星、卫星以及小天体,太阳是太阳系唯一的恒星,即依靠自身发热反应产生能量的天体。
宇宙在物理意义上被定义为所有的空间和时间及其内涵,包括各种形式的所有能量,比如电磁辐射、普通物质、暗物质、暗能量等。
在各种多重宇宙论中,一个宇宙是一个尺度更大的多重宇宙的组成部分之一,各个宇宙本身都包括其所有的空间和时间及其物质。
太空和宇宙区别?
太空和宇宙的区别是:
1、范围不一样
太空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大气层空间以外的整个空间。宇宙所涉及的范围是有层次结构的、断膨胀、物质形态多样的、不断运动发展的天体系统。
2、层次结构不一样
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例如行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都围绕中心天体太阳运转,构成太阳系。太空则没有用到层次结构这一说法。
3、状态不一样
宇宙是不断膨胀的天体系统,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并经过不断的膨胀到达今天的状态。
有研究认为宇宙的直径可达到920亿光年,甚至更大。太空只是随着宇宙的膨胀而发生改变,例如温度不断降低,太空已成为高寒的环境,平均温度为零下270.3℃。
4、起源不同
宇宙在爆炸之初,物质只能以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
5、含义不同
太空是由无极元和能量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物质的,存在时空概念并存在于宇宙内部的一个有限的,有着开始和结束的整体事件,是易学中的太极世界。
太空这个词的来源?
“太空”这个词的由来是因为在人们看来,宇宙的空间非常大,甚至超过了人类已知的范围,因此被形容为“太”字所表示的“高、大、极端、最”的意思
。同时,“太空”也意味着这是一个极端广阔、极端神秘、极端未知的区域,人类对它的了解还非常有限 。
太空是指多高的天空呢?
高于海平面100千米以外属于太空。以离地球海平面100千米(约62英里)的高度为分界线,称为卡门线。卡门线以美国科学家西奥多·冯·卡门的名字命名。自宇宙大爆炸以后,随着宇宙的膨胀,温度不断降低,当前,太空已成为高寒的环境,平均温度为零下270.3℃。
位于瑞士日内瓦的国际航空联合会定义了大气层与太空的界线:
高于海平面100千米以外属于太空。以离地球海平面100千米(约62英里)的高度为分界线,称为卡门线。卡门线以美国科学家西奥多·冯·卡门的名字命名。自宇宙大爆炸以后,随着宇宙的膨胀,温度不断降低,当前,太空已成为高寒的环境,平均温度为零下270.3℃。
地球物理学家将大气空间(或称为空气空间)分为5层。对流层,海平面至10千米。对流层有浓密的空气,称为浓密大气层。浓密大气层随高度增加,空气越来越稀薄。平流层,10-40千米之间。中间层,40~80千米。80-370千米为热层,属于电离层的下部。外大气层,370千米以上的空间,属于电离层的上部。从地球表面到100千米的高度,随高度增加,空气越来越少。地球上空的大气约有75%存在于对流层内,97%在平流层以下。热层的空气密度为地球表面的1%,在外太空1.6万千米高度空气继续存在,甚至在10万千米高度仍有空气粒子。因此,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没有明确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