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名言20句(精选141句文案)
一、十句孟子的名言
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2、出自《孟子·尽心》。养心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节制欲望,做到清心寡欲。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下》
5、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下》
6、出自《孟子·尽心下》。在和平之年能够积累财富,等到了荒年便不会有所窘迫,平时能够注意道德修养,在乱世中也不会感到迷惑。
7、孟子说:“有的。”
8、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9、(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10、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1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2、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
13、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1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15、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1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7、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最终亦会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而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18、我认为,不朗诵——大声朗诵,无法感受到《孟子》那种如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的气势。
19、出自《孟子·告子上》。高明的木工师傅教人,一定依循规矩,学习的人也一定要依循规矩。这句话强调做什么事都有规矩,只有严守规矩才能把人教好、把事做好。
20、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二、孟子的名言20句
1、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2、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
3、有好的时机,不如有着好的环境。有着好的环境不如人们能够同心协力。
4、出自《孟子·滕文公上》。舜,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人?有作为的人也会像舜一样。
5、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 之以手者,权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6、急于前进的人,往往也会先后退。
7、人这一生,别失了三点“气”
8、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9、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10、孔夫子说的话,我深有感触。戚戚是指内心有所触动,心中产生了共鸣。
11、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
12、《孟子》10句名言,经典睿智,看完受益一生!
13、(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4、解释成现代白话文就是: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说明有人才有家,有家才有国,这就是天下的基础。
15、养心莫善于寡欲。(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16、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
17、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18、译文: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19、(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20、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孟子.离娄上》
三、十句孟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1、孟子学说中的经典名句很多,但笔者遴选出来的十句算是经典中的经典,读懂它,足够我们享用一生,智慧一生。
2、方寸之木,高于岑楼。——《孟子·告子下》
3、(译文) (孟子说:)“语言浅近而意义深远的话,这属于善言;运用简单但影响广泛的方法,这属于善道。君子的语言,看去平平凡凡但都含着很深的道义;君子的操守,以修养本身入手进而达到使天下太平。 一般人的毛病就在于放下自己的田不去种而来耕别人的田——对别人要求十分严格,可自己承担的却很少。”
4、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5、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6、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
7、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8、(译文) (孟子说:)“如果西子施身上沾了肮脏,别人走过她身边时也会掩着鼻子;虽然是个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戎沐浴,也一样可以祭祀上帝。”
9、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10、(译文)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11、简评:我们每个人自性中所具的智慧德能,都是一样的,只是被妄想执着障碍住了,只要通过修正,除掉障碍,我们人人都可以具备尧舜那样的智慧和德行。
12、佛说:余生,请做一个快乐的傻子!
13、完全的相信书本,还不如没有书本。指读书不应当盲目的相信书本内的知识。
14、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15、(译文)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保持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16、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告子上)
17、(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18、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9、仁,据孟子解释,就是“人心”。怎样才算是仁呢?根据《孟子》一书可以概括为:第亲民。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第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第尊人权。孟子公开宣扬“民为贵”、“君为轻”的口号,提倡在一定的范围调和统治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第同情心。要求统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办法来治民。认为这样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第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对一切残民以逞的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谴责,力图把现实的社会发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轨道上来。
20、(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把什么话都轻易地说出口,那便(要出现很多错处,对他就)不足责备了。”
四、十句孟子的名言翻译
1、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2、对于孟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么有关孟子的名言警句哪里有呢?接下来是我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孟子名言警句(精选50句),欢迎阅读。
3、君子以仁存心,以心。
4、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
5、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
6、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之是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并称“孔孟”。下面是整理收集的孟子中的名言警句,欢迎阅读参考!
7、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8、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9、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0、(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1、(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2、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13、(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1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6、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7、(17)仁则荣,不仁则辱。
18、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9、孟子·勤奋·哲理
20、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
五、十句孟子的名言名句
1、《孟子》20句经典名言,句句励志,精辟有内涵
2、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3、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孟子·尽心上》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8、(译文) (孟子说:)“人们有句口头常言,都这样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9、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10、杨子主张为我,就算拔下一根汗毛以便利于天下,他也不做。墨子主张兼爱,就算头顶脚跟都磨秃了,只要能利于天下,他也要做。
11、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12、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孟子·尽心上》
13、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14、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15、(感悟)只有走出舒适圈,才能有所成就。
16、(译文) (孟子说:)“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人民却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待人以礼对方不报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取得效果,都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会归顺你了。”
17、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离娄下)
18、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9、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20、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1、(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出自《孟子·离娄上》出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出自育兰花试知《孟子·梁惠王上》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出自《孟子·告子下》4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出自《孟子·公孙丑上》5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出自《孟子公孙丑上》6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出自《孟子.告子上》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自《孟子。离娄》8养心莫善于寡欲。出自《孟子·尽心下》9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限商着;君正,莫不正。来自出自《孟子离娄上》10其进锐者,其退速。出自《孟子·尽心上》
4、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而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5、一个人如果能不被饥饿和口渴妨害他内心的判断,就不会为自己不如人而觉得忧虑了。
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出自《孟子·尽心下》。不信任贤德的人,国家就会空虚。不讲礼义,上下关系就会混乱。没有好的政事,国家的钱财就会不足。
8、出自《孟子·离娄下》。那些伟大的人,都是一些童心未泯的人。
9、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0、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轲《孟子·告子章句上》
11、(4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2、(译文) (孟子说:)“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13、人民处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主在最后。
14、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5、治理国家不去违背耕种的时节,这样便会有吃不完的粮食。不使用细密的渔网去捕鱼,这样鱼类便吃不完。
16、饥饿的人不会去挑选食物吃,口渴的人也不会去选择饮品去喝。
17、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8、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19、 其进锐者,其退速。
20、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1、仁德可以战胜不仁德,这就犹如水可以战胜火一样。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3、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4、(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章句上》
7、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8、(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9、人无廉耻,王法难治。
10、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1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1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
13、孟子·励志·古代·哲学
14、译文:有德才的人便是能保持那种婴儿般天真纯朴之心的人。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6、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孟子•滕文公上》
17、饥饿的人,能吃到食物就感到是美味,口渴的人,能喝到水就感到是甘甜。
18、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译文: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五节》。
19、只有利益的交接来相互对待,都是这样而国家不亡,是从来没有过的呀。孟子认为人们之间应具有仁义关系,互相以仁义相待,如果只有利益的计较和考量以至争夺,关系必然破裂,国家必定灭亡。
20、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3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