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读音(精选141句文案)
一、曹刿论战
1、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重视神灵);
2、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guì)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biàn),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这篇文章很简短,全文只有222个字,三个段落都有着它们内在的有机联系,构成了一个整体。第一段写故事开端和发展,在略叙背景后就引出实质性的对话;第二段写故事高潮,着重写曹刿在战场上的决断能力;第三段写故事结局。三个段落环环相扣,互相补充、照应,体现作者巧妙构思。
4、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5、答:(1)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6、间(jiàn):参与。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乃:于是,就。见:觐见。
7、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像,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出战斗的经过(可以运用文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或用自己的话叙述)。
8、研读第三部分(第3段)
9、(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反对”语气)
10、又何焉(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
11、(3)合理选材与剪裁:以人物语言描写为重点,凡是能突出曹刿“远谋”的材料则取之,否则舍弃。因此,在选材上,战前与战后详写,而战斗过程却略写;在剪裁上,以曹刿的言论为重点。取舍合理,详略得当。
12、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限4个字)
13、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14、(42)靡(mǐ):倒下。
15、(1)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16、从文学角度看,这又是一篇记述战争的佳作。作者取材精到,构思落笔立意高远,既于叙事中撮取历史经验,又于行文中生动刻画人物形象。曹刿是作者着意刻画的主要人物。他具有卓越的军事智谋和指挥才能,能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沉着、冷静、果断地号令军队,曹刿就是长勺胜战的权威和统帅。
17、其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爱国之心。曹刿当时只是鲁国的一位下层武士,本无机会参与国家大事的商讨和实施。但他凭借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积极参与国家抵御外敌入侵的政治谋划和军事行动,并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
18、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之,凑足音节,无实在意义。
19、(7)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20、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
二、曹刿论战读音
1、宾语前置:何以战?
2、本文对战争原因和战前双方部署等都略而不写,对战争过程也只是用“齐人三鼓”“齐师败绩”“遂逐齐师”十二字做了交代,但对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写得很详尽。本文通过写曹刿对长勺之战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说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好作战时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3、(43)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题目是(教材编写者)后加的。
4、通过学习课文,充分认识到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武器装备,而且与民心的向背,战略战术等都有密切关系。同时鼓励学生将这些道理运用到生活、学习中。
5、写曹刿论述赢得战役胜利的原因,是文章的中心。
6、在战斗刚开始的时候战鲁庄公就要击鼓进军,忘记了自己是弱军之师;齐军一退他就要下令追击,全不知有诱敌、埋伏之事。用“将鼓”“将驰”寥寥数语,便将庄公的鲁莽少谋之“鄙”表现得神情毕现。而曹刿却知己知彼,重视调查研究,在“击鼓”和“逐师”上表现得果断、谨慎、仔细,能够正确地捕捉战机,战胜强敌。通过“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动作写出了曹刿善于观察战场形势,善于抓住战机,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将庄公和曹刿的对比突出曹刿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谨慎果断;远谋的形象。
7、③作者: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而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但史载,左丘明乃姜子牙后裔,嫡系裔孙丘(邱)氏较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
8、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选择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
9、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10、加:戴上(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虚夸(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11、为了表示对他这些观点的包容与兴趣,我问道:“那么,权力职责与巨婴控制,有什么不同呢?”
12、②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13、第二层记述曹刿要庄公作好战前的政治准备,这是第一段的重点。曹刿谒见鲁庄公,劈头就问“何以战”,抓住了作好战前政治准备这一决定胜败的关键问题。鲁庄公在曹刿的一再启发下,依次提出了贵族支持、鬼神保佑和察狱以情三个条件,曹刿否定了前两条,肯定了后一条。在曹刿看来,战争的胜负既不取决于贵族的支持,也不取决于神明的保佑,而是决定于“取信于民”。他认为察狱以情是“忠之属也”,“忠”是尽职于民,于是肯定“可以一战”。曹刿重视民心得失与战争胜负关系的思想,确实比“肉食者”高明。但和今天依靠人民的力量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是有本质区别的。
14、钱锺书先生曾经说:“史家追叙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管锥编》第166页)(屏显5)
15、点拨:从他的鲁莽,缺乏军事指挥才能的角度评价
16、曹刿有“远谋”(长勺之战以弱胜强的原因);
17、全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材、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表向难来锋等略写。这样安排,突出曹刿的深谋远虑。(我们老师讲的,不带湖只基大服会错的)
18、教材对《曹刿论战》的定位会对此文的教学产生重要影响。笔者选取了近年来在杂志和相关网站上公开发表的10个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对课例中选取的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梳理,推论出教师们确定的教学点。
19、副手提出意见、主帅作出决定
20、读出正确语气,积累文言词汇。
三、曹刿论战古今异义词
1、学习课文的结构的详略安排。
2、我觉得,他讲的属于大白话,不仅形而上学,且偏离我想要讨论的话题。于是,我找了一个借口,把话题拉回到《曹刿论战》。
3、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限四个字)
4、以:凭借(何以战)按照(必以信)
5、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6、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分析一下克敌制胜的关键是什么?教师板书课题、出处
7、鄙:鄙陋,目光短浅。
8、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9、②采用学生自由提问的形式,学生向老师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10、于是追击齐军。
11、这篇文章虽然短小,却是当时“春秋笔法”的典范之作。寥寥数语就将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刻画出来,也对战争的成败进行了分析。文章剪裁精当,详略有至,以人物语言描写为主,兼顾动作的刻画,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是本文最大的特点。
12、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13、点拨:项羽的残暴和不善用人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
14、最后,学习文言文,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文化的主要方面,是文言文所传达的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意与思想,即所言志所载道。《曹刿论战》还有一点与众不同的教学价值是可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也可训练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齐国侵略鲁国,齐强鲁弱,鲁国形势岌岌可危。作为一介布衣的曹刿真正做到“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挺身而出,这一举动穿刺曹刿的高大形象,揭示爱国主义思想,令人钦佩、敬仰。另外,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可以发现,鲁庄公虽然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不是一个昏君。我们可以通过教学,不仅可以改变人们对人物的片面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客观地看待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
15、这一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写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开头先点明事态发生的时间,接着指出的是“齐师伐我”,说明战争是由齐国进攻鲁国而引起的,鲁庄公准备抵抗。以上对形势扼要的介绍,为曹刿的请见、论战交代了必要的背景。大军压境,曹刿准备参战,作者通过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一方面揭示了鲁国当权者鄙陋寡见、尸位素餐的情况,为后文鲁庄公在作战中不察敌情、急躁冒进作了铺垫;另一方面显示了曹刿关心国事,同时也暗示了他是一个有远谋的人。
16、上学期间,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文言文曹刿论战全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7、必以(古义:实情今义:感情)
18、忠之也(古义:类今义:同一家族的人)
19、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师,军队。
20、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是本段重点,通过“何以战”发问,交代了鲁庄公的战前准备及曹刿的意见(屏显2):
四、曹刿论战出自哪本书
1、庄公说:“有吃有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不能周遍,百姓不会服从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不敢擅自增加,祝史的祷告一定反映真实情况。”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情:实情,也可解释为真情、诚心。
4、曹刿(guì)又何间焉(jiān)肉食者鄙(bǐ)牺牲玉帛(bó)小信未孚(fú)
5、学术界普遍认为《曹刿论战》不仅仅记载了一场战争的胜利,还体现曹刿进步的战略思想,蕴含着我国古代人民浓厚的民本主义思想。战争的胜负不是靠少数上层统治者的施惠,不是靠神的保佑,必须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
6、(6)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
7、曹刿论战:题目是(教材编写者)后加的。
8、《曹刿论战》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以下是我整理的曹刿论战原文及主题背景,欢迎参考阅读!
9、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可,可以。以,凭借。
10、相关文学常识:长勺之战的背景,《左传》的相关知识。
11、一战(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行)
12、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以,把。人:指鲁庄公身边的近臣或贵族。
13、省略动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4、遍:一作“徧”,遍及,普遍。
15、①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
16、在这里,曹刿的判断,更多地属于是价值判断与情感判断的性质,而不是对“能否一战”的事实判断,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事实判断,比如,对庄公作出是“值得相助”、“可以相助”和“能够接受相助”的判断。
17、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18、答:有:赤壁之战、牧野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巨鹿之战、城濮战役。
19、红四方面军下面的人见中央连夜走了,还对四方面军设下了警戒,问要不要打?这个问题到了陈昌浩和徐向前面前,徐向前第一时间就说:“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叫他们听指挥,无论如何不能打!”
20、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
五、曹刿论战拼音版原文
1、其语言积累。本文有一词多义,也有通假字,还有古今异义词,如“齐师伐我”中的“师”字、“肉食者鄙”中的“鄙”字,这些词的古今意义有天壤之别。另外,本文成语“一鼓作气”积累,比喻义在现代经常用,有必要教会学生运用它。这都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在文言文字词语句的教学处理原则上,可有如下四种方法:放过、突出、深入、分离,也要有不同教学方法的选择。
2、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3、(10)鄙:鄙陋,目光短浅。
4、导语:《曹刿论战》以曹刿为主、鲁庄公为宾,通过他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采取的战略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等。下面是译文,欢迎参考!
5、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
6、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重视“肉食者”);
7、战胜以后,鲁庄公问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崐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后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完了。他们的勇气已经完了,我们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但大国难以捉摸,恐怕有埋伏,我看到他们战车的车轮痕迹很乱,望见他们的军旗也已经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8、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如下:
9、下面从写作背景、主题、人物形象分析、写作特色、文本考据和其他解读视角六个方面,对《曹刿论战》一文进行综述。
10、《曹刿论战》所涉的长勺之战,应当是取材于历史事实,具有可信性;然而,《曹刿论战》的内容,则属小说故事,不足为信。并且,就左丘明所讲的《曹刿论战》这则故事而言,不同的阅读者就会有不同的解读,甚至会有与左氏所理解、所要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的解读。如果,你想看到不一样《曹刿论战》,就请跟随本文,从另外一扇窗打开它。
11、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
12、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
13、(1)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整个战争过程紧扣“论”字,在人物对话和言谈的语言描写中,巧妙衔接过渡,最终完成。如由“其乡人”的劝阻,写曹刿决意拜见鲁庄公的原因;由“何以战”展开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写战前之“论”;由“战则请从”过渡到第二部分的战时之“论”;由“既克,公问其故”承上启下,引出战后之“论”。
14、默读第一段,此段涉及到哪些人和事?曹刿战前之“论”的内容及用意何在。
15、第曹刿确实认为,庄公回答的第一件事即“衣食必分人”,以及第二件事即“祭品不敢有加”,均属于上层官僚之间的事情,而与底层民众的生活无关;唯有第三件事情,即“察狱有情”,才与底层民众的生活有关。
16、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文的朗读、翻译和分析基本上都是由学生完成的,教师只是做了相应的一点点拨,充分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17、战争不仅是政治、经济、军事的较量,更是统帅者意志与谋略的博弈。作为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如果能将课文中充满智慧的思想让学生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也是很有好处的。
18、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19、答:只有尽心尽职才能取信于民,只有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才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20、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1、曹刿论战中曹刿的性格特点是勇于进言、有勇有谋、爱国。
2、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3、课例综述的讨论与分析
4、肉食者,未能远谋(古义:目光短浅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
5、再:第二次。竭:(士气)枯竭。测:估计,推测。伏:埋伏。靡(mǐ):倒下。
6、第二次,是十多年前。听闻读小学的儿子在背诵“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课文,感到似曾相识,于是借其课本一看,原来就是《曹刿论战》,才得以重新阅读这篇文章。这次,记住了两句话:一是“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二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其次,对于战争背景的讲解,也逐步在教学建议中强化起来。“不止于讲战争的背景”知识,还要求教师“讲一些有关问题”,这还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丰富主题思考。由此可见,以“文”带“言”,“文”“言”并重是文言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8、第三段:从“既克”至结尾
9、启示:可以从以下角度来谈:
10、全文紧扣“论”字展开齐鲁“长勺之战”全过程,突出曹刿的“言论”(对话与言谈)在此次战争中的作用。其中,第一段写战前之“论”,第二段写战时之“论”,第三段写战后之“论”。
11、《左传》而外,左丘明又编撰《国语》。此书应系左氏失明后而作,其材料与《左传》相表里,又互为补充,同为关于古代历史文化的经典要籍。可能在《左传》、《国语》完成不久,约于公元五世纪中期偏前,左丘明逝世。
12、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起来。
13、写曹刿指挥鲁军战胜齐军的经过。
14、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下车,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15、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fú)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fú)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6、本文的“记言”反映了左丘明的史笔也是诗笔,故而《左传》虽是史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读《左传》,读《史记》,读一切历史著作,当作如是观。
17、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8、狱:(诉讼)案件。
19、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20、不能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1、③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2、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明确)《春秋》:“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屏显4)
4、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今义:为正义献出生命)
5、表310则课例教学点选择分析表
6、应当肯定,徐帅的回忆是客观真实的,然而它仍然徐向前的个人视角。虽然记录的是当时的场景及陈昌浩与徐向前两人的行为,但仍然是以徐向前的个人行为及心理活动为主。根据当时的职务关系,陈昌浩是主帅,徐向前是副手。对前线报来"中央红军连夜走了,还对四方面军设下了警戒,要不要打?"的请示,陈昌浩与徐向前是共同面对、一起处理的,结果是两人意见一致,最后陈昌浩拍板作出决定:不打!
7、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8、(2)善于纳谏。不仅见,还有问必答,有求必应。(3)礼贤下士。打仗时还让他同乘一辆战车。
9、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10、《经》文只有13个字,而《传》文却是一篇222个字的完整文章。可见《春秋》记事过简,如同“新闻标题”,而《左传》则较详,如同“新闻报道”。《左传》与《春秋》互为表里,相待而成,被称为《左氏春秋》。
11、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才能取胜。
12、省略主语:对曰:“小信未孚,民弗从也。”(省略了主语“曹刿”。)
13、(19)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14、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15、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无实义。
16、解题。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鲁庄公、曹刿、乡人)从题目看,主要人物是谁?(曹刿)文章主要内容是在记叙一次战争的经过吗?从题目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论”)文章记叙的是哪一次战争?(长勺之战)
17、辙(zhé):车轮碾出的痕迹。
18、“史蕴诗心”说(想象与虚构)
19、《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20、(学生有赞同的,有反对的)
1、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