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借荆州的下一句是什么(精选128句文案)
一、刘备借荆州的下一句
1、刘备借荆州,时笑祖架房新赶职欢北有借无还。刘备借荆州是三国时赤壁之战后的历史事件,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服映节类传处析黄皮众济权三家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孙权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刘备得到荆州南部四个郡。刘备屯兵公安,不利于发展,便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的南郡,东吴鲁肃劝说孙权暂时将南郡借给了刘备,于是刘备便有了荆州五郡,北头优晶难理要粉查触钟抗曹操,东和孙权,得益州,建立了蜀汉基业。后来,刘备得到蜀川后并没世五让让有交还南郡,后来在孙权发兵、在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交还部分,即只将长沙、桂阳两郡当作南郡还给治制括沿袁件杨预河力了孙权。
2、赤壁之战,以曹操的失败和孙刘联盟的胜利告终。
3、与其说刘备借荆州,不如说是孙权默认刘备在荆州土地上自行发展罢了。孙权能容刘备在荆州发展,多也是听从鲁肃的建议。在刘备这边,就更不存在“借”这一说了。刘备在公安向南发展,凭借的是战后的努力以及战中的一些小心思(比如留了部分主力未派往前线)。
4、“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是一句民间歇后语,来源是三国时期的一段历史故事。
5、南方的逐渐富庶是在宋朝之后,之前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以北方为主,所以孙吴在江东地区的发展速度是远远不及北方的曹魏和富饶的巴蜀。
6、分析到此,可以清晰看到,“刘备借荆州”典故能为我们“借”来不少宝贵启示:
7、投稿邮箱:jjsqxx@1com
8、《江表传》:“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
9、这种路线和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方略其实是一样的,虽然明面上说要攻打曹操,但未尝不可东取孙吴,最终划江而治。只不过碍于孙刘联盟,这种路线明白就好,不好说出来。
10、油江口是长江南岸的一个小地方,属南郡,位于江陵沿江而下约百里的地方,归南郡太守周瑜管。南郡有三分之二在江北,三分之一在江南,在江南的部分,至少五分之四是荒无人烟的山区,孙吴一连得了3个郡,作为另一个战胜方,刘备只得到了小半个南郡,他这个荆州牧也就在油江口一带说话管用,确实不公。
11、建安50年,刘备陪妻子回家探望亲戚,到江东见孙权时,提出让东吴让出江陵,孙权当时并未给与回复。刘备回荆州后,鉴于江陵为荆州咽喉,他发誓一定要拿下江陵,便有武装夺取的打算。不久,周瑜病死,鲁肃为巩固联盟,建议将江陵“借”给刘备。孙权亲攻合肥虽已失败,但此时仍视曹操为主敌,仍需孙刘联盟,特别是鉴于若刘备从上游攻江陵,便不好防守这一事实,便将江陵借给了刘备,这就是“刘备借荆州”的历史典故
12、早在赤壁之战前,周瑜便向孙权阐述了自己的战略方针:攻取荆州,兼并益州,而后消灭盘踞汉中的张鲁,连结马超等陇西势力,一旦时机成熟,即从汉中、襄阳两个方向出师北伐,则天下可定。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周瑜的眼光,这个观点颇似一出东吴版的“隆中对”。
13、实际上,从正史记载来看,这其中并没有这许多曲折。韩玄也并未被魏延所杀,而是举城投降了刘备,自然黄忠也投了刘备。《演义》中,罗贯中老师编造了这样的情节,也是意在阐述黄忠的有情有义,不过很可惜这并不是史实。
14、由上可知,荆州问题完全是孙权在无理取闹,刘备占有荆州也曾付出巨大牺牲和努力,并非依靠孙权的恩赐。反而是孙权出尔反尔,反复无常,最初想让刘备镇守荆州,替他看大门,充当防御曹操的第一道防线,形势稳定后又后悔,怕蜀国据有荆州会对他造成威胁,才一再向刘备索要荆州。刘备拒绝归还荆州,毫无理亏之处。
15、刘备字玄德,因曾任豫州牧,所以,为避免直呼其名,不礼貌,也称之为刘豫州。刘备创业之初,兵少将寡,牺身之地缺乏,当时荆州新败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曹操败于孙刘联盟。曹败引军北还,孙刘开始争夺荆州地盘,但刘备势弱,为有立足之地,借东吴之势占有荆州。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物产丰阜,是战略重地,东吴势大于刘备,借势讨要。刘备为应对北方曹军,不好得罪东吴,釆用拖的办法应付东吴。所以有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的谚语。
16、据《三国志·鲁肃传》记载: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鲁肃规划当中,“三分天下”的主人公是曹操、孙权和刘表,进军的路线是先灭刘表取荆州,再灭刘璋取益州,最终和曹操二分天下,完成一统。
17、只是,由于江陵在孙权手中,刘备向益州发展就无路可行,这才是刘备借荆州的最大目的(当然还有其他好处)。
18、歇后语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吧,通过一句诙谐幽默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用到一些有意思的歇后语,今天我们就来试试歇后语吧,图中给出上半句,你来猜下半句哦!看看你会几个?
19、可是,这并不能满足孙权的野心,谁都知道荆州的战略重要性。鲁肃曾向孙权这样描述荆州:“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诸葛亮在《隆中对》里也提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所以荆州这块地儿没有谁不想得到,曹操想得到,因为他想要统一全国;刘备想得到,因为他要立足发展;孙权想得到,因为他要全据长江。
20、由于刘备久居荆州,和荆州人士关系不错,因此归附刘备的荆州人日益增多,公安一地已经难以容纳,所以刘备上表表奏刘琦为荆州刺史,率军夺取了江南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
二、刘备借荆州的下一句是什么
1、“刘备借荆州”,是三国历史中的著名事件。
2、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他原本是荆州牧刘表的中郎将,和其侄刘磐一起驻守长沙攸县(今湖南湘潭境)。《三国志·黄忠传》记载:
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4、此事虽是记载于史书之上的,其真实性也有待考证。但是若真有此事,说明曹操心中确实发慌了,也侧面反应鲁肃的决策之正确。
5、荆州不是一座城池,而是很大一块地方。东汉划天下郡国为十三个州,荆州便是其中之它包括荆南四郡,即长沙郡(今湖南东北部)、零陵郡(今湖南西南部)、桂阳郡(今湖南东南部)、武陵郡(今湖南西北部),和荆北三郡,即南阳郡(今河南西南部),南郡(今湖北西部)及江夏郡(今湖北东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稍有实力的州郡长官无不称霸一方、割据自守。
6、有借无还,再借很难,人与人相处,需要帮助和信任,你需借人东西,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但是你借了迟迟不还,下次再借都没有那么容易。
7、但孙权还是不满足,公元219年,关羽从南郡出发,北伐襄樊,势如破竹,威震华夏,可以说“隆中对”设想的实现指日可待,然而此时孙权方却背信弃义,派兵偷袭,这样,荆州除了南阳后,其余六郡全倒了孙权手里。当初孙刘联合抗曹,以东吴力量为主,周瑜设计谋火烧赤壁大胜曹军,诸葛亮却趁机夺了荆州。东吴派人来要,刘备听从诸葛亮建议,借口暂借荆州,等谋取西川以后就归还。但夺取西川以后,却一直让关羽守护荆州,并无归还的意思。这就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的由来。其实荆州本是刘备同宗兄长刘表的地盘,当初刘表让刘备,他却不肯要。认为从别姓手里夺回才名正言顺。刘备借荆州的歇后语是有借无还、一借不还。
8、所以说,孙权借荆州,其实借的只有南郡,而且在形式上也不是借,而是给,对此史籍上的记载是:“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三国志.鲁肃传》)就是说曹操听闻孙权给刘备土地使其成就大业,惊得手中的笔都掉到了地上。
9、周瑜死后,鲁肃继任其职。鲁肃是坚定的联刘派,主张尽一切努力维系好孙刘联盟,共同抗曹。他提出,东吴的最大敌人,是曹操。而曹操眼中的最大对手,亦是东吴。可以预见,曹军决不会因为赤壁之败,就在以后停止对东吴的军事行动。
10、这虽然只是一场并不美满的政治联姻,可是对于北方的曹操——了不得啊,孙刘这下更难啃了!
11、刘备借荆州歇后语背后故事
12、至此,刘备与孙权的荆州问题暂告解决,尽管不算公平,但不管怎么说,双方的旧账确也一笔勾销,因而也就谈不上此后谁欠了谁的情,谁该还谁的债的问题了。
13、鲁肃考虑得更加长远,赤壁大败后曹操把主攻方向放到了东线的合肥,目前正整顿人马以谯县、寿春、合肥等为基地向孙吴发起攻势,荆州虽然重要,但当务之急是全力以赴保东线,现在没有力量增兵荆州,所以不能和刘备闹翻。只要孙刘联盟在,曹操就不能不有所忌惮,在荆州一线就得保持足够的兵力,这样东线的压力可以减轻。
14、中共晋江市委d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15、三国时期曾经三次“分荆州”刘备借荆州为第二次。长话短说,周瑜死,而鲁肃继。主张借“荆州”与刘备。孙权也同意“分荆州与来自刘备”。同时孙权分长沙为汉昌360问答郡。这个时候刘备的荆州范围如下:宜都郡(改临江郡为宜都郡)、南郡、零陵郡、长沙郡、粉在力地候百氢桂阳郡
16、刘备摔阿斗 —— 收买人心
17、三思而后行,不啻是谨慎处事、大胆创新的法宝。
18、这一方略的威力从曹操汉中和荆州两线就能看出来,汉中地区曹操折损了夏侯渊,荆州地区因为关羽的进攻,折损了于禁。
19、刘备的江山 —— 哭出来的
20、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千秋远
三、刘备借荆州歇后语
1、解释:刘备在起事之初曾向东吴暂借荆州立足,后来刘备羽毛丰满与魏,吴成鼎足之势,也终未归还荆州,事实上刘备借荆州是子虚乌有的事情。所以这个歇后语是用来比喻借故占用,拒不归还的人。
2、(唐僧)念佛——一本正经。
3、历史迷聚集地,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4、既然是荆州牧,那就得有像样的治所。但偏偏,荆州原本的治所——襄阳,在曹操手里牢牢捏着!而荆南四郡的位置,做治所又不太合适。
5、所以在《三国志》之《蜀书》部分中,是只字看不到“借”这个字眼的。而在《三国志·吴主传》中,却有这样的记载:
6、说的就是:周瑜千辛万苦打跑曹军,结果为人作嫁,城池尽被诸葛亮偷袭占领。其余江南四郡,兵力空虚,也被诸葛亮手到拿来。周瑜因此被气得吐血。
7、至此曹刘孙三方分割了荆州,其中曹操占据了南阳郡和南郡少数地带;出力最多的孙权获得了大半个南郡、半个江夏郡和长沙郡少数地带;而刘备获得了半个江夏郡、小半个南郡、长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成了赤壁之战后的最大受益者。
8、在荆州的土地归属中,孙权与刘备没有所谓的“借还”关系,只有利益上的交换。荆州部分土地,本就是刘备凭本事打下来的,为何要“借让”呢?后来孙权让吕蒙偷袭荆州,才是真正的背盟弃义。
9、赤壁大战以后,曹操大败,留下曹仁镇守南郡,乐进镇守襄阳,自己率军回许昌。周瑜趁势率孙刘联军攻打南郡,经过一年激战,终于夺取了南郡。不过此战刘备也出力不少,所以周瑜将南郡南部公安让给刘备驻守。
10、最终,孙权并未采纳周瑜的提议,而是接受了鲁肃的建议。
11、刘备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使其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以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守江北;以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后转在南郡;以偏将军赵云为桂阳太守。
12、刘备确实面见孙权以求立足之地,孙权也确实分公安之地予刘备发展。所谓的刘备“借荆州”,自古以来便是争论的话题所在。
13、刘备在荆州逐渐丰满了羽翼之后,便把目光瞄准了西面的益州。益州的主人刘璋,和刘备同宗。那么,刘备这样一个公认的仁义之君,将如何一步步夺取同宗室人的领地呢?请关注后文。
14、谚语:民间流传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
15、长江虽然是天险,但也将东吴锁死在了东南一隅,只能慢性死亡。
16、孙权一方的优势在于,曹操北撤后,荆州的重镇南郡还在曹军大将曹仁控制之下,周瑜带领一路人马,经过一年苦战,方才占有南郡。
17、荆州该是刘备的,江陵和南郡当然也是。只不过江陵被周瑜占著,得去讨要而已,因此,《资治通鉴》就不说‘从权借荆州数郡’,而使用‘求都督荆州’的说法”,“刘备要江陵,只能说是索荆州。”
18、(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19、《三国志》吕蒙传:“(鲁肃)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
20、徐庶字元直,刘备最初的最重要的谋士,曹操派兵征讨刘备时,为刘备出谋划策,后来被曹操调查侦知,假冒徐庶母亲的名义,用计赚走徐庶,徐庶明白情况后,不好意思再返回刘备处,遂留在了曹营中,但暗中发誓,不为曹操设一谋,所以,叫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四、刘备借荆州的下一句谚语
1、从刘备的角度来看,他没有向孙权“借”荆州,荆州本来就是刘备等人拥有的地盘,此次不过是重新拿回罢了。
2、为了彻底消灭刘备势力以及消除江东孙权隐患,曹操在没有十足准备下出兵攻打孙刘联军,结果遭遇了赤壁之战的惨败。赤壁之战后,曹操仅保留了襄阳郡和南阳郡,剩下的南郡、长沙、武陵、零陵、桂阳都丢了。但是作为赤壁之战主力的孙权只得到了半个南郡和半个江夏郡,其他四郡全被刘备给控制了,孙权难免不开心。
3、这句话我们来看,总感觉有些不对劲。孙权为什么要推举刘备为“荆州牧”?荆州岂能是轻易能交予别人的?
4、刘备借荆州,下一句就是有借无还。说明了是刘伟当时跟刘表借出了京东,在刘宝死后,他占领全知气市阳养初了荆州,根本就没想免凯财边卷热张全乙到归还。
5、如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中,描绘了“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的故事。
6、周瑜死后,东吴的鲁肃基于战略考虑,他劝说孙权将东吴占据的部分荆州“借”给刘备,好让刘备站稳脚跟,与东吴一起抵御曹操。孙权想想也对,就把荆州的南郡“借”给了刘备,一是迫于曹操南征重心偏于淮南的形势(“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二是为让刘备顶替东吴在荆州方面面对曹军锋芒,三是东吴半个南郡在刘备与曹操襄阳的包围之下、孤军深入。(“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余人,与俱到夏口。”)
7、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8、《三国演义》中的“战长沙”是这样写的:关羽奉刘备之命取长沙,在城下和长沙太守韩玄部将黄忠在缠斗过程中,互相敬佩对方,乃至于在战斗中“有所保留”,不愿伤及。
9、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上说:刘备在起事之初曾向东吴暂借荆州立足,后来刘备羽毛丰满与魏,吴成鼎足之势,也终未归还荆州。比喻借故占用,拒不归还。说明了是刘伟当时跟刘表种北借出了京东,在刘宝死后,他占领了荆州,根本就没想到归还。
10、后来,刘表逝世,没有将荆州交给长子刘琦,反而是立幼子刘琮为荆州之主。
11、刘备三顾茅庐 —— 尽找明白人
12、拥有南郡后,孙权便控制了西起夷陵(今湖北宜昌)、东至寻阳(今江西九江)的长江防线。
13、民间有个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给世人的印象是,刘备在耍赖,借东西不还。人们错认为他借的是整个荆州,事实并非如此。东汉末年,刘表占据荆州。荆州地处长江中游,这里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而且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西可以进取益州,向东可以进击江东。
14、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攻克南郡之战并非周瑜一人功劳,《吴录》记载,刘备和张飞都参加了此战,刘备还献上妙:“使张益德将千人随卿,卿分二千人追我,相为从夏水入截仁后,仁闻吾入必走”。更何况,荆州的其他几个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都是刘备打下来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刘备也不理亏。
15、江东内部对此事的看法出现严重分歧,身在江陵的周瑜听说刘备到了京口,写密信给孙权说:“刘备是个枭雄,又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熊虎之将,不会久居人下。我建议把刘备留在吴地,给他修宫室,让他整天吃喝玩乐,使他与关张二人分隔起来,我趁机发起挑战,大事可定(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
16、有了荆南四郡,有了治所公安,这点地盘,在乱世安身立命足够,可要争霸天下,却是远远不足。怎么办?继续借!
17、1)分南岸狭小之地给刘备。
18、(来源:晋江歇后语例话)
19、东吴方面,认为赤壁之战乃其大部分功劳,至于刘备,仅仅起到了辅助作用。所以战后东吴方面是这样做的:
20、曹操由赤壁退到了南郡的郡治江陵,而不是向北方逃跑,说明他不想放弃荆州,但孙权、周瑜、刘备动作很快,迅速扩大战果,周瑜、刘备指挥孙刘联军追到江陵,孙权同时又走出一步好棋,于建安十三年(208年)12月亲自率队开辟了东线战场,出击曹军控制下的合肥。
五、刘备借荆州的下一句是
1、可见,刘琦的离世,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刘备,又得地又得兵,而且还获得了“荆州牧”。这里为何加了引号呢?因为不正统,这个荆州牧乃是众人推举的,其实并不作数。
2、真正出现问题的是赤壁之战以后。
3、孙权占有江夏一部分及长沙一部分(都是它们的东部),另外还占有南郡首府江陵(即现荆州市)。
4、我方为金台新媒体联盟核心成员
5、刘备对孔明 —— 言听计从
6、然而刘备的回答是:“等我取得凉州后,一定奉上荆州。”不过这个时候局势变了,曹操进取了汉中,刘备的益州很危险,就派人去和孙权谈判。
7、《三国志》程普传:“周瑜卒,代领南郡太守。权分荆州与刘备,普复还领江夏。”
8、刘表死前,曾调其长子刘琦镇守江夏,之后刘琦和刘备合兵一处共同抗曹,江夏成了刘备的落脚地。而荆南四郡,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个郡的太守分别是刘度、赵范、金旋、韩玄,他们名义上服从汉朝中央政府的领导,实际上处于割据自立的状态。
9、面对颇具战略重要性的荆州,刘备向孙权借荆州无疑是“肉包子打狗”了。
10、2)周瑜欲将刘备“锁死”在吴地。
11、而正好孙权也担心打不赢刘备,于是双方达成协议: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三郡以东属于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于刘备,刘备和孙权各占三郡。
12、油江口听起来总是一个小地方,不适合把荆州的治所放在这里,刘备便改油江口为公安,作为自己的大本营,此地即今湖北省公安县。但公安毕竟太小了,刘备想自己这个州牧手里至少也得有一个郡吧,他决定亲自去面见孙权,当面提出把南郡的其它地区也让给他。
13、参考资料:《三国志》《廿二史札记》
14、小说以周瑜一番话,将此场景表现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吾等用计策,损兵马,费钱粮,他去图现成,岂不可恨?”
15、赤壁之战后,孙权立刻派周瑜进攻南郡,但遭到了曹仁的顽强抵抗。在此期间,刘备一方面派兵帮助孙权攻占了部分南郡,另一方面占领了处于政治真空的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郡。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攻克南郡治所江陵,基本将曹操的势力赶出了荆州六郡。
16、“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这句谚语中国人应该都很熟悉,不过这个说法其实真的有点冤枉刘备。历史上刘备借的其实是荆州下属各郡中的南郡,而不是荆州全部。东汉时期荆州共有七个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后来又陆续设立了几个郡,最多的时候更是有十二个郡之多。
17、俗话说“人的胃口一旦被撑大,就再难瘪回去了”,这句话用在刘备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
18、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魏军主力在汉中和刘备作战,驻守荆州的关羽积极配合刘备的行动,亲率荆州主力进攻魏军占据的樊城和襄阳,击败曹魏大将曹仁并乘机围困襄阳、樊城,曹操四处抽调兵力去解襄樊之围,其中包括于禁所率七军、徐晃军团、张辽军团等。关羽巧妙利用汉水暴涨的时机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中原地区遥相呼应关羽北伐,关羽威震华夏,曹操差点打算迁都躲避关羽的锋芒。
19、周瑜欲扣押刘备,鲁肃不同意、且劝孙权分荆州之地给刘备——这两件事,出发点都是为了孙吴的长远而考虑。只是,周瑜的建议放在当下,并不成熟。可见,鲁肃还是比周瑜的筹划更长远。
20、不过,好景不长。正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没过多久孙、刘两家的矛盾便凸显出来。
1、后来刘备夺取益州,曹操夺下了汉中,刘备倍感压力,于是与孙权达成“湘水之盟”,以湘水为界,将长沙、江夏刘备占据的一部分、桂阳让给孙权。于是荆州就变成了曹操控制南阳,刘备控制南郡、武陵、零陵,孙权控制江夏、长沙、桂阳的局面。
2、在社会心理学里有一个重要的心理效应——“登门槛效应”,也叫“得寸进尺效应”。
3、《三国志》鲁肃传:“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借之。”
4、(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5、无论是“同盟军”还是“战略伙伴”,在“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语境下,都不可一味信任、盲目乐观,自己不害人,未必就能换来别人不害你的结果;
6、当时,荆州刺史名叫王睿。关东诸侯讨伐董卓时,王睿被长沙太守孙坚所杀。王睿死后,董卓以汉献帝的名义,命刘表接任荆州刺史。但当时荆州的州治,也就是刺史衙门所在地南阳郡的宛县(今河南南阳)被后将军袁术占据。袁术和董卓是死敌,他岂能允许董卓任命的荆州刺史到宛县上任?所以,刘表只好将荆州州治迁到南郡所属的襄阳县(今湖北襄阳),并在此新设了一个刺史衙门。
7、刘备立足于荆州后,表举刘表之子刘琦为荆州牧。这看似很顺理成章的事情,却能展现刘备情商之高。刘表去世,其子刘琦继位乃是正统,这样做不仅利于刘备在荆州发展羽翼,而且对于其扩张地盘起到促进作用。
8、有鉴于此,孙权曾经借过小部分的南郡给刘备,使得其城池完整,但这背后另有目的:
9、本篇文章作为的最后一篇,简单地阐述了荆州作为刘备地盘的“合法性”,以及广泛流传的刘备“借荆州”是否确切属实。
10、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殖见纪洋西十增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2三天住益反21年9月22日-223年6月10日)、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歇后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11、由于荆州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刘备早有图谋,欲凭此为立足点,既可北抗曹操、西取益州,还能东击东吴,为蜀汉政权的建立与巩固铺下关键的伏笔。
12、孙权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驻守江陵;程普为江夏郡太守,驻守沙羡;吕范为彭泽郡太守,驻守柴桑。这个彭泽郡是之前没有的,为孙权新设。
13、荆州七郡”中的南阳郡原是张绣的地盘,在官渡之战前就被曹操控制。但由于赤壁的快速战败,曹操没能牢固控制原属于刘表的荆州六个郡。因此在曹操回到北方后,江夏郡的孙权与刘备便开始抢占荆州另外六郡,影响深远的“荆州问题”也由此发端。
14、退一步讲,曹操是名义上还是大汉丞相,刘备是汉室宗亲,他们占据荆州都有道理可说,孙权不过一军阀,拿什么来“借”荆州?在大义上这也说不通。
15、相反,刘备曾经投奔过刘表,为刘表守御疆土,名义上二者是兄弟,实际上双方为君臣。刘备的势力也是在这一时间得到了极大发展,形成了其称霸路上的班底,诸葛亮、马良等人都是在此时收于麾下。
16、姜太公,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昆仑从师学成下山时,据说已年逾古稀,故称太公。商未纣王帝辛无道,内外交困,国器崩坏,而西歧在西伯候姬昌(史称周文王)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物阜民丰,姜太公为引起周文王重视,垂钓于周文王必经的渭水之滨。但姜太公垂钓的鱼钓是直的,没有迴弯,没有倒锋。在与周文王对答中,被周文王重视,聘为谋臣。故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传说。
17、(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18、出处:刘备借荆州典故:据悉,建安50年,刘备陪妻子回家探望亲戚,到江东见孙权时,提出让东吴让出江陵,孙权当时并未给与回应。刘备回荆州后,鉴于江陵为荆州咽喉,他发誓一定要拿下江陵,便有武装夺取的打算。不久,周瑜病死,鲁肃为巩固联盟,建议将江陵“借”给刘备。孙权亲攻合肥虽已失败,但此时仍视曹操为主敌,仍需孙刘联盟,特别是鉴于若刘备从上游攻江陵,便不好防守这一事实,便将江陵借给了刘备,这就是“刘备借荆州”的历史典故。(荆州,古称“江陵”,湖北省地级市,是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所在地)
19、但有意思的是,《三国志》中每当孙权提及此事,都不说给,而是借:“(鲁肃)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三国志.吕蒙传》)因为孙权很清楚荆州对东吴的重要性,他不愿放弃对荆州的话语权,说成是借,就为自己日后插手荆州事务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20、赤壁大战中曹军大败,随后孙刘联军乘胜而进,围攻南郡。曹操败走许昌,临走前留下曹仁、徐晃镇守南郡。周瑜率领联军与曹军在南郡进行了反复拉锯,最终在建安十四年(209年),曹仁因军粮耗尽,被迫放弃了包括江陵在内的南郡大部,撤回襄阳固守待援。于是孙权趁机接管了南郡,并以周瑜为南郡太守。由于襄阳本是南郡的一个县,但到此时已经无所隶属,曹操只好将其与周围若干县拿出来,成立了襄阳郡。
1、要解答上述疑问,我们必须先搞清两个问题,那就是荆州到底是哪里?它在最初是属于谁的?
2、刘备与刘琦名义上是叔侄,荆州在孙刘双方看来,名义上是属于刘琦的,但实际上能做主的是刘备,但有趣的是,地盘却在曹操手中。
3、这一句“以备领荆州牧”只是出自《资治通鉴》,并不见于《三国志》。说明,这句话的真实性是有待考量的。
4、元208年赤壁战后,孙刘结盟进军夺取荆州城。由于荆州乃兵家必争的重镇,所以东吴主帅周瑜亲任南郡太守,坐镇荆州,而功劳甚伟的刘备却只能率本部兵马守江南的油江口立营。刘备居公安,地小物薄,不利于发展,于是他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孙权采纳周瑜的建议,不仅不借荆州,反而利用吴蜀联姻软禁刘备,使50多岁的刘备作了东吴的娇客。210年,周瑜病故,鲁肃继任。鲁肃劝说孙权暂时将荆州借给了刘备。刘备借得荆州后,即以之为立足点,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三国演义》中常用的歇后语,例如:“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5、《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权稍畏之,进妹固好。”为了巩固和刘备的盟约关系,孙权主动把妹妹嫁给了刘备,由老刘的子侄辈一举成了刘备的大舅哥。
6、在东汉末年,荆州不是一个城池,而是一个很大的地域概念,具体说就是东汉的13个州之一。下辖南阳郡(河南西南)、南郡(湖北西部)、江夏郡(湖北东部)、长沙郡(湖南东北)、桂阳郡(湖南东南)、武陵郡(湖南西北)、零陵郡(湖南西南)等7个郡,曹操南下荆州之前南阳郡被其占去大部,江夏郡被孙权占据一部,其余尽归刘表父子所有。
7、从孙吴一方来看,荆州必不可少,否则其无从发展。
8、经过周瑜、刘备等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到建安十四年(209年)下半年,曹操看到江陵再守十分困难,决定撤出,回防到襄阳。周瑜带伤指挥作战,迅速攻下江陵及其以东长江沿线的许多重要据点,从柴桑到夷陵的长江防线基本上被吴军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