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与纳粹(精选83句文案)

2024-08-24 13:18:05

一、海德格尔与纳粹

1、海德格尔是思者,复活思的道说力量是他的天命,解构哲学乃他的命内之事。解构哲学也就是解构后物理(形而上学),以及与后物理对应的物理,以及由物理而来的自然、历史和以此为基础的文明本身。如果有人藉海德格尔与纳粹有染来指责海德格尔反文明或反人道,那是没有错的,只是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指责者所理解的文明或人道恐怕太过肤浅了,恐怕戳不到海德格尔思的痛处,不过是以一个普通市民的价值观来抵毁一个思者对价值的解构。这是思者的悲哀,也是抵毁者的悲哀,更是“思的事情”的悲哀。

2、Figal:我就是从原始手稿出发的。

3、最主要的一点,是在西方,普遍接受从柏拉图开始的决定论思想——“人”是什么,从人类诞生就已经被确定了。所以,历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都忙于对“人的本质”进行解读。但解读的结果,几乎无例外地都是背后的各种“神”决定了人的本质。存在主义哲学,主要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则强调,“存在先于本质”,人首先是人,而不是被规定好了的东西。萨特始终宣称,他是一个无神论者。而这样的观点,是很难被不少思想受决定论浸淫两千年的人们所接受的。

4、存在就是“是”,是一种生成、显现的过程,比如一颗种子长成一棵大树,我们说:它实现了自身的存在,它是了起来,是其所是,存在是这样一种“是起来”的过程,而一棵树或者一颗种子,它是存在者。通过种子和大树这样一些存在者,而对存在这样一个“是起来”的过程拥有了某种领会,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存在者去领会存在的意味,而不是把存在者当作存在本身。

5、事实上,在特拉夫尼于此提到的一系列海德格尔式的概念或“行话”之间存在着一个逐步展开的思路,它的起点是“本质决断”,在此决断中已经包含着对两种“思”的区分。所谓“决断”,说到底就是在这两种“思”的类型之间做出抉择。

6、BZ:WerdenSiesichinFreiheitweitermitHeideggerauseinandersetzen?

7、总而言之,无论依据什么样的政治感觉方面的伦常好恶,无论遵照什么样的世界历史方面的价值判断以及国家政治学说方面的逻辑论证,我们是否有权将一批人按照他们的血统和种族来划分,并据此划分来进行反对和排斥,甚至默认和赞成用暴力的方式,利用国家机器,有组织、有计划地将这个民族的所有成员加以肉体上的灭绝,这是一个无法通过相对化的策略来消解的政治问题,而是一个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的大是大非问题。

8、魏玛政体垮台后,有些教授已经站队了。与他们发表的不计其数的小册子和演说相比较,海德格尔的演说具有极端的哲学口吻与劳神苦思的强调;它是其袖珍型的表达杰作和撰述杰作。就其哲学标准来衡量,企划与自始至终具有一个罕见的暧昧性,因为它努力将生存论范畴与存在论范畴从属于历史契机,一边这些范畴创造出如此幻象,即其哲学内涵对政治情境具有先天的适用性。

9、埃里邦:人们得到这样的印象,在最近几年里你为了在美国发展而放弃了法国。这是你现在在做的选择吗?

10、1938年,出版日记体小说《恶心》。

11、埃里邦:对此你如何解释呢?

12、LuisaZielinski

13、再如,马堡大学的柯亨哲学教椅的继任者埃利希·彦施曾于1905/06年冬季学期在哥廷根参与过胡塞尔关于纳托尔普的高级练习课,并与胡塞尔有数十次的书信往来和思想交流。他可以算是胡塞尔的哥廷根学生,所倡导的心理学的“遗觉理论”(Eidetik)很可能也受到过胡塞尔“本质学说”(Eidetik)的影响。但在纳粹统治期间,他成为一名比海德格尔更为明确而坚定的纳粹d成员和纳粹教师同盟会成员,并从心理学-生物学出发为种族理论提供科学论证。他领头在表白信上签名,并于1939年成为马堡大学校长,直至1940年因手术失败而病逝。(26)

14、Figal:历来就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进入全集。这些材料是非常广泛的,但是至今都不能开放。我推荐了鲁文的胡塞尔档案馆的模式:所有原始手稿在那里都是开放的。还有一点对海德格尔遗稿是值得期待的:数字化,这是可以供研究的。

15、众所周知,哲学和生活行为之间的关系从来都不是直接性的,而是必须借助于某些中介性因素。在海德格尔这一个案中,它的中介性因素便是由他的“政治哲学”所提供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他的那种纳粹化的“国家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为他对这个世界的政治形势的理解提供了哲学上的依托。在他的“西方——日耳曼历史此在”的单一性理论中,海德格尔的哲学信念是,只有日耳曼人“此在的复兴”,才能把西方从持续的虚无主义没落中挽救出来。但是,他并没有想到,这一信念不仅很快灰飞烟灭,而且还给全人类的存在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16、18岁的阿伦特求知欲很强,她选了海德格尔的课并被这位哲学教授的魅力深深吸引。那时,阿伦特还是个天真的女大学生,精神的孤独使她需要思想的慰藉,在被海德格尔思想深深震撼的同时,产生了崇拜之情以至萌生了不顾一切的念头。

17、BZ:您以后还会自由地与海德格尔进行争辩吗?

18、马丁·海德格尔(德语:MartinHeidegger,公元1889年9月26日—公元1976年5月26日),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Baden)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

19、埃里邦:你是否因为你要写作的每一个东西而调节你的文风呢?

20、此书,回答了社会上对存在主义哲学的疑问或叫“责难”;解释了为什么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自由成为人类斗争的工具,它意味着社会责任心”。

二、海德格尔与纳粹

1、Figal:Sicher.AlleinanseinerWirkungsgeschichtekannmansichdasklarmachen.ErhatderPhänomenologienachHusserlunglaublichwichtigeImpulsegegeben.

2、在阿伦特出生几年后不久,全家搬迁到了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也就是康德的故乡。她的父亲是一位工程师,但因疾病在1913年去世,同年她的祖父也去世了。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俄国军队的入侵,母亲带着阿伦特逃到了柏林。

3、1933年,阿伦特接受了一份政治工作——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组织活动,由此招致了拘捕,她逃到了法国。在流亡法国期间,她继续为这家德国的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工作,在这里她遇到了许多被流放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也正是在法国,她结识了瓦尔特·本雅明以及雷蒙·阿隆,并和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4、正是面对上述三重运思任务,海德格尔才不失时机地借助纳粹势力提出了“大学的自我主张”,这不是一所孤立的大学就能完成的理念,它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的载体,以国家意志的方式将这种符合思的品格的教育理念确定下来,甚至想以此扭转整个欧洲的颓败现实,在完成欧洲内在康复的情况下,抗衡美国主义、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无疑,海德格尔被纳粹利用了,但一个真正伟大的思者是不可能完全被政治利用的,而海德格尔又何尝不想利用纳粹呢?真正有价值的区别在于纳粹利用海德格尔的政治目标是什么,海德格尔利用纳粹的思想目标是什么,评价希特勒可以而且必须用政治标准,但评价海德格尔则必须用“思的事情”的标准。

5、BZ:WomitwirbeiderFragewären,wiemitdemNachlassHeideggersinMarbachumzugehenseinwird.ImAugenblickhabendieHerausgeberderGesamtausgabedasErstrechtdesZugangszudenManuskripten.ErstnachderVeröffentlichungdarfdieAllgemeinheitEinsichtnehmen.MusssichandieserrestriktivenPraxisnichtetwasändern?

6、第三种态度则是听之任之,不再介入,为诸神可能的降临默默奠定基础。因此,齐泽克认为,海德格尔对国家社会主义的”内在伟大“的提及,也可以严格依据下列三种意义来解读:

7、亲爱的弗里茨,丽丝尔,孩子们:

8、阿伦特一生探讨的话题范围非常之广,路径也不拘一格。她的政治哲学并没有统一的体系,涉及的问题有:极权主义、政治行动、自由与革命、暴力与人权、共和的危机、责任与判断、艾希曼审判、对恶的反思以及人的境况。

9、德里达:对纳粹主义的谴责(不管在这个主题上一致的意见是什么),不是一种对纳粹主义的思考。我们仍然不知道纳粹主义是什么,又是什么使得这个邪恶的、然而又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充满内部矛盾的东西成为了可能(当人们考虑到纳粹分子的习语和在卢森堡最终获胜的生物化趋势的总体修辞学时,海德格尔置身其中的小团体和他运用“精神”这个词的狡猾策略才呈现出某种意义)。毕竟,纳粹主义在德国或欧洲不是像一棵蘑菇那般成长起来的……

10、萨特,1905年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他幼年丧父,寄居于外祖父家。中学时期,萨特开始阅读哲学著作,这对其后来的哲学生涯有重要影响。他同时对文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11、P.Trawny,HeideggerundderMythosderjüdischenWeltverschwörung,VittorioKlostermann:FrankfurtamMain2014,S.——这里所说的“二十年代末有一些力量开始在摧毁这个关系”是需要得到修正的,如笔者在本文“中篇”中所述,这些力量自1923年5月起已经开始私下地、但明白无疑地显露出来。(引自此书的部分引文参照了靳希平的中译文:彼得·特拉夫尼:“海德格尔与犹太世界阴谋的神话”,载于:《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页61-这里特别致谢!恕不逐一标明。)↑

12、BZ:但这样问题又来了,在不知道这个态度的情况下,人们是否必须重新阅读那些写于纳粹时代的著作。

13、其次,海德格尔在胡塞尔的影响下,创立了存在主义哲学。然而有两个问题,第海德格尔过于强调自我,这很容易被外界看作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哲学;第海德格尔曾经很有影响,当上了大学校长,可是在希特勒纳粹掌权以后,他很快臣服于纳粹政权的淫威下,还率领一些大学教授向希特勒宣誓效忠。这不仅令人们对海德格尔侧目,也对存在主义哲学颇有微词。

14、1946年,萨特发表了《存在是一种人道主义》一书。

15、又如,胡塞尔曾在1933年5月4/5日的一封长信中向他的哥廷根学生迪特里希·曼科倾诉对自己五十年学术生涯与生命历程的回顾和体会,包括对海德格尔、尤其是对其三天前公开加入纳粹d的做法失望然而,曼科作为马堡大学哲学系主任(1932-1934年)不仅在半年后也在这封信上签名,而且还在1934年加入了纳粹冲锋队。(22)但曼科一直还写信给胡塞尔夫妇,包括在胡塞尔去世之后的致哀信。(23)

16、按照纳粹的口号,德意志的本源是血与土地。海德格尔虽然没有将德意志与犹太人的差异建立在以血或血统为基础的生物学种族主义基础上。但他最终是将这个差异回溯到犹太人的居无定所的游荡和德意志人的立足本土的定居的空间范畴上。在1933/1934年的讨论班上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17、人怎么可能“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说:“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需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他自身”。

18、亲爱的弗里茨,祝你和你的家人复活节快乐!

19、德里达:这与法国大学的状态有关,这在哲学方面尤为明显,也与被称为文化领域的东西有关,与媒体的滤色镜也有关,应当注意到这与巴黎的文化空间,它的派系和团体有关。而且,正如我们刚才所说的,还与这些文本所写作的方式有关。它们设定一种形式化,一种使无法立即解释的以前所获得的知识成为可能的形式化。如果某些文本被译过头了,如果对它们文化上的翻译依然困难重重,那么,这种情形与任何人的主观意愿无关。

20、本书重新评估围绕海德格尔政治问题的事实与争论,并把它们放置于迈向21世纪的重大政治争论的北景中。理性、现代性、主体性、身份认同以及未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民主等正是其中的议题。此中的关键,不仅关乎哲学的声誉,还事关我们能否成功抵御当今诸种借尸还魂的纳粹主义。

三、海德格尔是什么主义

1、汉娜和君特·施泰因,1929年

2、经典课程: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3、海德格尔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伟大的思者,但很难说他是一位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家,因为对海德格尔言,哲学并非是思想的荣誉,而是对思的一种损害。他区分了三种对思的损害,一种是诗与歌的过分亲近,这是一种相对有益的损害;另一种是来自思本身的损害,思要在对自己的反对中到达自己,这是一种很有锐气的损害,它能将思逼入极端处境,创造思自我敞开的可能性,但思很少能做到这一点;对思的第三种损害也是最糟的损害方式便是哲学,因为哲学并不构成对思的反对,而是敌视思。思寻求自己的对手,并与对手一起成长。这是作为思者的海德格尔所盼望的。但哲学不是思的对手,而是敌手,敌手的作为是抵毁和消蚀思。这是作为思者的海德格尔不能容忍的。

4、Figal:Seit2013wussteich,dassdieseTextePassagenenthalten,dieproblematischsind.AbermankannsolcheDingeerstbeurteilen,wennmansieimZusammenhangliest.

5、在1941年重印时候,海德格尔删除了在《存在与时间》上给胡塞尔的献词,并声称他这样做是受到出版商马斯·尼米尔(MaxNiemeyer)的压力。

6、但费伽尔描述的这种海德格尔研究现状并不会令人感到诧异,因为看起来这种研究现状的形成颇受海德格尔本人的认可。一方面,海德格尔身前问世的几部重要海德格尔研究著作都得到他某种程度的赞许,例如理查德森和珀格勒的相关著作,它们都属于对道路而非对著作的研究。另一方面,对海德格尔的研究确实有别对弗雷格、维特根斯坦、胡塞尔、狄尔泰、布伦塔诺等人的研究。费伽尔描述的海德格尔研究现状,也类似于现今的尼采研究现状。但这恰恰满足海德格尔本人的意愿。他自己在《哲学论稿》中就声言:

7、Figal:我专注于他的著作,甚于专注于他这个人。我们的目标是,将海德格尔协会从麦斯教堂镇引导出来。对我来说这很重要,即将海德格尔引入一种批判性的大学讨论中来,他的最好的著作也是为此而作的。

8、那么,沉沦在海德格尔看来是人的一种常态也是一种原初的状态。因为自由的本真状态,对人意味着一种难以承担的重负,正如操心、操劳这些让人厌恶的词,人有逃避责任的、趋乐避苦的天然的人性倾向,由众人做决定、按众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由众人承担责任,以不可能和无法改变为借口来说服自己安于现状,逃避筹划自身和选择带来的重负,在沉沦的状态,人获取了安全和安宁的感受。这表现在哲学上,追求那种确定性,也是为了逃避自由的不确定性,进而从哲学中发展出科学这样的东西,这就回到了前面的问题,为什么哲学一开始就是一种存在遗忘的历史,这就是因为人最初就处在一种沉沦的状态之下,追求凝固了的、确定的存在者,逃避流动性、生成性的、不确定性的存在,只是人沉沦状态的一种显现。

9、1927年 《存在与时间》在胡塞尔主编的《哲学和现象学研究年鉴》第八期上首次发表。这本书的主旨就是探究存在的问题。

10、“平庸的恶”与“无思”

11、Figal:肯定没有。任何一个像我这样长期研究海德格尔的人都不难想象,公众会如何反应。作出这个决定,我是需要一点时间来考虑的:我喜欢深思熟虑。三月份以来,当我像所有读者一样首次能够将这个文本放在上下文中来阅读时,我就一直不断地考虑纠结…

12、M.Heidegger,BremerundFreiburgerVorträge1949und1957,GA79,VittorioKlostermann:FrankfurtamMain1994,S.↑

13、可能因为这种说法过于勉强,海德格尔并未在其他文本中再次提及这种经不起推敲的主张。而之所以经不起推敲,一方面是因为德意志人并不从来就立足于或定居在他们目前所理解的本土上;另一方面,这种立足本土的特点与假定存在的自成一体的、固定不变的德意志性是什么关系,也是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也许我们只能满足于特拉夫尼对在海德格尔那里这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的确定:

14、与其说这个概念是形容艾希曼的,倒不如说是形容某一类人,这样的人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可能是我们的朋友、邻居,甚至亲人,但是在某种外界条件的刺激下,这些平时慈善面目的人成为“帮凶”。阿伦特用“平庸的恶”精辟地概括了这种人的特质,但她用这个词汇形容一个纳粹刽子手的时候,显得不合时宜。

15、对此可以参见迪特尔·拉甫:《德意志史——从古老帝国到第二共和国》,中文版,InterNationes:波恩,1987年,页2↑

16、在海德格尔的反犹主义与纳粹主义之间的这个交切点也正是珀格勒在另一处提到的海德格尔的“贵族纳粹主义”。这可能是海德格尔战前投身纳粹d,战后羞于承认失败的内在原因。珀格勒曾在一次访谈中说:“后来我当然很吃惊地看到那个说法(这个说法后来被公开,但这也是不公平的):他在1933年,直至1934年都想‘领导元首(denFührerführen)’,因而完全带有一种‘贵族’纳粹主义的意思。我后来才如此地看到这些具体联系,因而在我的1963年的书[《海德格尔的思想道路》]中,我就已经以此为出发点,即从海德格尔那里无法学到政治学方面的任何东西,还是应当去马克斯·韦伯那里,并从那里出发来探问:如何可能发展一门政治哲学。”(35)

17、埃里邦:因此,就像罗伯特·平杰(RobertPinget)所说的那样,你是否每本书都发明一种新的“调子”(Tone)呢?

18、第海德格尔生前接受采访时说过,他不相信相对于当今技术的本质而言,民主政治是最恰当的形式。应该沿着这一思路解读纳粹主义:与自由民主制相比,纳粹的全盘动员更适合于技术的本质。

19、可以在海德格尔那里通过他的一些言论而清晰地看到他所持守的这种立场。在1948年答复他的学生马尔库塞的信中,他写道:“对于您所表述的对一个政权的沉重而合理的谴责——它杀死了几百万犹太人,使恐怖成为常态,并将一切真正与精神以及自由和真理概念相联结的东西转变成它们的对立面——,我只能补充说:这里的‘犹太人’也可以是‘东德人’,而后同样对同盟国中的一个成员有效,区别在于:自1945年以来发生的一切都是为世界公众所知的,而纳粹的血腥恐怖在德意志民族面前事实上始终是被隐瞒的。”(30)

20、作者:(英国)迈克尔·英伍德

四、海德格尔与纳粹合作

1、到这里,萨特的存在主义已经显示出与海德格尔思想的巨大区别。

2、——————————————————————————————————

3、接下来就是他的一大堆特有的名词。世界就是此在与世界之间的牵连,而这种牵连分为此在与物的牵连,此在与此在的牵连。人被抛入到世界之中,进而与世界产生种种牵连,这种存在境遇,海德格尔称之为“操心”,在这些“操心”中,此在与物牵连称为“操劳”,此在与此在的牵连称为“操持”,在这种操持与操劳的“操心”之中,人混迹于世界之中。

4、德里达:我所做的是,不带有模仿性,但在某种程度上也结合其他人的特征。如果运气好,一个新的文本就会开始成形。这一事件既不会逆向回复到原来的作者,也不会回复到人们通常所说的尽可能忠实原意的那份工作上去。

5、如今我们不得不感叹纳托尔普所具有的哲学上的敏锐!早在1922年,在读完海德格尔的所谓“纳托尔普报告”并表达了诸多的赞叹和认同之后,他就已经说出了唯一一句对海德格尔之思的保留意见:“要从这样一种通观出发向前逼进到一种方法的可靠性上,确实还有不少事情要做。”(书信V,163)

6、初一时我迷恋尼采,常常写出一些炙热的句子。同学不能理解,老师觉得烫手;与陈教授书信往来,得到他的勉励,终于有信心在“面向思的事情”上多走上几步。在精神上找到了一个出口,很兴奋,很感恩。

7、那为什么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呢?他在此书的第二部分作了解答。

8、《海德格尔》在简要回顾海德格尔生平的基础上,着重从时间是存在的本质、艺术是真理在作品中的显现、语言是存在之家、技术是真理在事物中的显现四个角度,对海德格尔的主要思想进行了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了解其深邃的哲学体系以及富有启发性的真知灼见。

9、参见:“胡塞尔1933年5月5日致迪特里希·曼科的信”,倪梁康译,载于:《世界哲学》,2012年,第六期。(该信作为资料2附在书后。)↑

10、P.Trawny,HeideggerundderMythosderjüdischenWeltverschwörung,a.a.O.,S.↑

11、海德格尔去世前曾将一篇写于1945年的就其1933年担任校长职务所做的自我说明文字,或者不如说,自我辩护文字交给他的儿子海尔曼,让他在适当时间发表。他在其中向责难他的人反问:

12、将要造成世界毁灭的不是俄罗斯主义,而是美国主义。不仅仅是英国,而是整个欧洲已经沦为它的牺牲品,因为它以一种扭曲的方式呈现了现代性。

13、——哲学家汉娜·阿伦特

14、在加缪看来,所谓的正义和真理,并不是简单地在请愿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万事大吉了,他所厌恶的正是那种抽象的概念,虚空的真理,更讨厌的就是以民族的名义消解真正的问题。也难怪汉娜·阿伦特对加缪赞誉有加,在1952年5月的一封信中提到了她当时的巴黎之行:“昨天我见到了加缪,毫无疑问,当今法国最杰出的人,远在其他知识分子之上。”

15、至此,我们已经无须在海德格尔的批评面前为胡塞尔辩护了。因为胡塞尔当然“从来没有进入到”、也永远不会进入到这样一种“本质决断的领域之中”。实际上,海德格尔的这些“攻击”总的说来都是无法反驳,也是无需反驳的,因为它们既没有给讨论留下空间,也完全是无意义的,无论是这些命题所预设的前提,还是从这些前提推导出的结论,终究是一种在自言自语中的自说自话。

16、对此可以参见笔者的文章:“胡塞尔于一次大战期间的政治践行与理论反思”,载于:《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十五辑:《现象学与实践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2014年。↑

17、通过人这种存在者,来探究存在的意味。接下来就是揭示此在的存在结构,而其揭示这种存在结构的切入点是从一种生存论的角度切入。首先此在是一种时间性的存在,即面向未来,不断地筹划自身——“去存在”,而这种“去存在”就是此在的存在本质,而此在的一种最基本的、最原始的存在境遇就是——在世界之中存在,即所谓“在世”。通过此在的时间性的,“在世界之中存在”这样一种基本的、原始的存在境遇,来揭示此在的存在结构。

18、汉娜·阿伦特与海德格尔

19、Figal:Daskannichnichtsagen.Ichweißnicht,wiegroßderAufwandist.WasdiephilosophischeZukunftangeht:Esist,glaubeich,dasEndedesHeideggerianertums.MansollteHeideggersTexteimKontextlesen.DannkannmanihnnichtaufdenSockelstellen.

20、关于海德格尔的“思义”方法,可以参见后面的附录1:“Ereignis与Besinnung——海德格尔的《哲学论稿》”。↑

五、海德格尔是不是纳粹

1、M.Heidegger,BremerundFreiburgerVorträge(1949,1957),a.a.O.,S.↑

2、德里达:我是在写关于乔伊斯的东西,如果我用的一种写作形式,根本不受乔伊斯的语言、他的发明、他的反讽,那种由他引入思想或文学空间的骚动的影响,那将是一个耻辱。如果有人想要思考被命名为“乔伊斯”的事件,那他必须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写作、描述和展现,他必须冒形式上的风险。

3、这本书的作者是马丁·海德格尔(德语:Martin Heidegger,1889年9月26日—1976年5月26日),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感恩的老师的诗句或名人名言(精选135句文案)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