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简介及作品散文(精选好句59句)
史铁生简介及作品散文
1、 母亲在世的时候,作者并不理解母亲,而是给她带来很大的痛苦。而在母亲逝世后,在悔恨中作者开始去理解母亲的痛苦,理解一个母亲的角色定位。逐渐地,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母亲的“活法”,其实解答了作者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2、《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对母亲的后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3、在奥运口号“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应该再加上“更美”。
4、多篇文章被选入课本,盛誉为“中国近50年来最优秀散文。”
5、余华说,“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每个文字背后,都是他用生命在歌唱。”(史铁生简介及作品散文)。
6、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和另外的小说家不同,他并无对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作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
7、他的作品《秋天的怀念》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七年级第二学期第2单元。(史铁生简介及作品散文)。
8、第三年合欢树长出了叶子,并且开始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母亲所谓的好兆头一语双关,它既可指合欢树的长势,也可指家族的命运。也许在母亲的心中,合欢树已不再是随机从路边挖来的植物,而是经过心血浇灌后在冥冥之中与自己和家人心相连,命相系的生命。所以看到合欢树出现茂盛的长势,母亲会觉得这是上天给予的一个预示,她的家族命运也将触底反弹。她之所以经常念叨着合欢树何时开花,也许是因为她凭着本能感到没准合欢树开花之时就是儿子事业有成的时候。有些老师提出的合欢树即“我”的观点从属于本象征意义,母亲希望“我”的生命如合欢树一般蓬勃发展,引申的含义是合欢树即“我”。
9、我第一次读史铁生的作品是1988年或者1989年,那时候我正参加《鸭绿江》文学创作函授班课程学习。辽宁省作家协会的《鸭绿江》杂志社,是全国第一家面向文学爱好者开办的函授课程。当时我在农村知道这个消息,连续参加了第四届、第五届和六届的学习。其中在教材里选用的名篇范文中,我看到了《秋天的怀念》。
10、把身体比作一架飞机,要是两条腿(起落架)和两个肾(发动机)一起失灵,这故障不能算小,料必机长就会走出来,请大家留些遗言。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看鲜红的血在“透析器”里汩汩地走——从我的身体里出来,再回到我的身体里去,那时,我常仿佛听见飞机在天上挣扎的声音,猜想上帝的剧本里这一幕是如何编排。
11、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12、不管你对多少异性失望,你都没有理由对爱情失望。因为爱情本身就是希望,永远是生命的一种希望。爱情是你自己的品质,是你自己的心魂,是你自己的处境,与别人无关。爱情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永远的动词,无穷动。
13、这篇文章被选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系列《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中。
14、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展开,自愿到陕北延安农村插队。
15、承受幸福。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时候,幸福也会轻而易举的击败一个人。当幸福突然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被幸福的旋涡淹没,从幸福的颠峰上跌落下来。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视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淀其中,如同面对一坛陈年老酒,一饮而尽往往会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细品慢咂,才会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
16、也愿你们点个(赞)+(在看),(分享)出去,晴耕雨读,文心雕龙,感谢您鼓励!
17、梦想使你迷醉,距离就成了欢乐;追求使你充实,失败和成功都是伴奏;当生命以美的形式证明其价值的时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
18、《我与地坛》是一篇长篇哲思抒情散文,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著。这部作品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是作者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晶。散文中饱含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对亲情的深情讴歌。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19、今天大家还都在接龙朗诵这个《秋天的怀念》,这个让我真的很怀念。我当年第一次阅读这篇小散文,真是受到极大的触动!
20、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在树林里吹过。
21、孤独的心必是充盈的心,充盈得要流溢出来要冲涌出去,便渴望有人呼应他、收留他、理解他。心灵间的呼唤与呼应、投奔与收留、坦露与理解,那便是心灵解放的号音,是和平的盛典是爱的狂欢。那才是孤独的摆脱,是心灵享有自由的时刻。
22、小说有《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散文有《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记忆与印象》等。
23、史铁生,虽然说过把悲伤当成享受,那只是一种感觉,真正的还是要寻找梦想的快乐。史铁生有个作品叫《好运设计》。当年我读《我与地坛》时是一遍遍的读,因为它里头有的句子不好理解,我不知道大家读的时候有没有这种感觉?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有的句子你读一遍是无法理解的,没有印象。我怎么读呢?我是读了几遍之后,后来不在一天里把它读完了,这15000字我今天读一节,明天读一节,一次就读一节,自己收敛着读,这么去理解,当时真是把这个《我与地坛》当作神明一样的文章。
24、史铁生散文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
25、可在漫长的轮椅生涯中,他却创造了一座文学的高峰。
26、《务虚笔记》是2010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96年《收获》杂志上,同时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由二十二个段落合成。
27、本期的经典领读者是八(6)班的刘煦阳同学,他朗读的作品正是课文《秋天的怀念》。
28、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走向,意味彼岸的成立。走到,岂非彼岸的消失?彼岸的消失即信仰的终结、拯救的放弃。因而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
29、会做恶梦的⼈是世上最幸福的⼈,因为可以醒来在那些岁⽉,我每每醒来却发现,我做了⼀个想从恶梦中醒来的美梦。——史铁⽣《原罪·宿命》
30、2010年12月30日下午16点史铁生突发脑溢血,之后经抢救无效,于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去世。
31、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男,北京人。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从1986年起,即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职称。
32、但当你们能耐心看完由史铁生作为编剧的电影《死神与少女》,你们就会知道“人,难以战胜生理的死神却可以打败心理的死神,即“胜人者力,自胜者强”,战胜自我为强者。”
33、《务虚笔记》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96年《收获》杂志上,同时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由二十二个段落合成,叙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嬗变带给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一代人的影响。
34、我曾走过山,走过水,其实只是借助它们走过我的生命;我看着天,看着地,其实只是借助它们确定我的位置;我爱着他,爱着你,其实只是借助别人实现了我的爱欲。
35、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36、面对疾病,史铁生坦言自己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这样乐观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
37、我们生来孤单,无数的历史和无限的时间因而破碎成片断。
38、《我的丁一之旅》的文字依然充满史铁生的标记,古典、诗意、灵动,在看似散漫实则缜密的结构里,精心构筑了一个睿智空慧的哲思世界。
39、那时就可以去抓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他的温暖和炽热的太阳,无数次梦想着的蓝天、月亮和星星……还有呢?突然间心里一阵空,空得深重。就只为了这些?还有什么?他朦胧中所盼望的东西似乎比这要多得多。
40、我等你,直到垂暮之年,野草有了一百代子孙,那条长椅上依然空留着一个位置......
41、文中提到: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总会让我不自觉地想到去世的母亲,或许也是她心里太苦了,所以早早地远走了……
42、主要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43、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3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44、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45、 相较于母亲,史铁生本人没那么喜爱合欢树。相反,合欢树似乎成了他的心病。当院子里的老人们告诉他合欢树开花了的时候,他心里是一阵抖,找借口不去看。其实在人们向他提到合欢树之前,他就算回到大院坐坐,也不愿去几步之遥外他和母亲曾经共同生活过的小院看看。可以想象,那个小院满满的是曾经悲痛的回忆,再加上母亲离世,定是痛上加痛。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史铁生不是对合欢树本身有逃避倾向。
46、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儿,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47、史铁生这篇散文《秋天的怀念》,最后一句话是最最动人的,那是千古人生生命的主题,“好好儿活……”啊!其实所有的作品,所有的人生都是这一个道理,最根本的就是好好活着!
48、有的人本来很幸福,看起来却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看起来却很幸福。
49、散文集《想骑大鱼的孩子》获得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作品集《我的乡园》入选全国百部农民作家大地印丛书,获得(2009)年度图书评选辽宁作家十大好书,长篇小说《马说》入选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获得辽宁省曹雪芹长篇小说提名奖。另著长篇纪实文学《扛住》、长篇小说《蓝眼睛的中国人》、中短篇小说集《白马新娘》和电影剧本《法律红娘》《爱情的故乡》等。
50、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51、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52、《灵魂的事》囊括了作者对于生命、爱情和信仰的沉思。有一回记者问到史铁生的职业,他说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并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53、这部散文诗电影,探索从人本体(自然的人)的角度去表现生命之美和人生的价值。
54、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55、《合欢树》是一篇怀人散文,也是一首颂扬母爱的抒情乐章。这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而写就的散文,在向人们袒露这一秘密的同时,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于亡母的悼念与愧疚之情。歌颂母亲的伟大与母爱的无私,历来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母题之一。
56、任何一个作家一个文学家,甚至包括一个画家,都要寻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把自己和一个地方写到一起,水乳交融,血肉相连,这时候他就成了!我到地坛去就有那种感觉,史铁生是不是在这个树林里呆过,史铁生的轮椅,说别人寻找脚印,寻找他就得寻找轮椅的压痕。
57、生平简介:1951生于北京。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史铁生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58、莫言说,“中国作协即使只养一个人,那也该是史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