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声词和数量词的句子【100句】

2022-11-24 09:16:56

一、拟声词加数量词的句子有哪些

1、合掌,是指上下联对仗中意义相似或相同的现象。这是撰写楹联的一大忌。对偶修辞的本意是通过上下联句对举,而拓展语言的表现力及内涵容量,但合掌的联句却字多意寡,上下联对应位置中语意重复,既非相互对立,又非互为补充,造成了词语的浪费,且徒增累赘,故应避忌之。尤其是“基本规则”中要求词性对品,一些楹联爱好者错把“合掌”当工对,这种现象时有发生。如“千忧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日月如梭逝,光阴似箭飞”之类的联句,几乎都用同义、近义词相对,合掌。

2、李白诗中擅长运用地名来传情达意,请找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峨眉山月歌》中用到的地名并分别分析其作用。(4分)

3、回答“谁”或“什么”。

4、看题材。题材往往决定诗歌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5、呦呦yōuyōu鹿鸣声。

6、投稿:120156131@qq.com,注明“原创”商务合作QQ120156131

7、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声音的词。它通常表示悲伤、痛苦、愤怒、鄙夷、惊讶、呼唤、应答、喜悦等,其语法特点是①不同别的词发生组合关系;②有的单独一个叹词就可以成为一个句子。

8、(2)运用反复(或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对母亲去世的痛惜和不能奉养的遗憾之情,总结全文。

9、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

10、木板压得“嘎吧嘎吧”直响。

11、的可能是程度、地点、数量词等如:说清楚>,做不完>,看一次>,洗

12、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形状、状态的词。

13、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介词结构和由动词、形容词组成的词组常用作补语。

14、助词:结构:的、地、得;着、了、过;呢、吗、吧

15、嘶嘶sīsī火发出的声音。

16、虚写和实写相结合,可大大丰富意象,开拓意境,提供广阔的审美

17、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18、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

19、(4)他坐〈在桌子旁〉。

20、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把握(理解)能力。根据“颔联睹物生情,以景喻人”的提示,可知第一空需要填写作方法;根据“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出使的目的”,可知首联是叙事。第三空比作的对象出自诗歌原句,解题时需要回归诗歌本身找寻答案。

二、拟声词和数量词的句子

1、 修饰限制名词和动词;

2、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3、a.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如:小李对我笑了。我们对你是很有信心的。

4、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5、名+补语:今王鼓乐于此>

6、兼语句链:大家选他当班长。

7、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

8、首先分析词义。解释该词在句中的意思,特别注意特殊用法。

9、“梆梆梆”,传来敲打木头的声音。

10、《联律通则》解读(中国楹联学会)(下)

11、此联构思新巧,立意深刻,既切合身份,又不失尊严。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毫不忌讳,直抒“愧姓秦”之感慨,既有自惭之情,又有自解之意。上联“从”系介词,而下联以动词“到”与之相对,从宽之。

12、提出疑问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13、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14、它慢慢长长,却时时好风景。

15、由修饰语和中心语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修饰或限制后一部分。(前偏后正)其间的关系是修饰、限制关系。

16、它深不见底,却处处别有洞天;

17、句子赏析的切入点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18、拟声词(别称:象声词、摹声词、状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声响而造的词汇,是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的成分。

19、由介词和宾语组成的短语。“介”在前,“宾”在后。

20、这是补充成分在后面的短语,如"坐下、掉下去、拿起来、算得准、说得妙、放在这里"。

三、拟声词+数量词写两个句子

1、心里“崩崩”直跳。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如: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3、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种主义都是主观主义。

4、②庄生晓梦迷蝴蝶:迷指为蝴蝶着迷。被动句①石破天惊逗秋雨:破指被震破,惊指被震惊,这一句的意思是彩石被震破,天幕被震惊,引来一场秋雨。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被字表被动。

5、c.词义范围大小不同。如:“开垦”“开拓”“开辟”都有“开发”之意,但“开垦”指把荒芜的土地开发为可耕种的土地,“开拓”指在原来开发的基础上加以扩充。而“开辟”指开发、新开创。

6、一把(刀)一屋子(人)

7、能做主语的词、词组,一般都能做宾语。

8、数词和量词常常连用,构成数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前边,如一本书;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动词后边,如去一次。

9、萧萧xiāoxiāo马叫声。

10、是表示人、事物存在或出现、消失的句子。

11、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凡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常用关联词语有“或者(或)a、或者(或)b”、“不是a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个如b”。例如:

12、状语+名词:但二月草(已)芽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13、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动。常用的关联词语有“A,于是B”“A,然后B”、“A,接着B”、“A,便B”。例如:

14、以往的考题可能就是让我们直接赏析某个重点的句子,现在通过链接换了一种考法,学生们就不知道如何答题了,说明我们还需要培养活学活用的能力。

15、他在北京。(“在”,动词)/他在北京学习。(“在”,介词)

16、炒菜的象声词有:刷刷、铿铿、滋滋、哗拉拉、淅淅。刷刷[shuāshuā]解释:象声词。造句:风呼呼地刮,雨刷刷地下,但不消五分钟,风停雨歇,草原又返归于宁静。铿铿[kēngkēng]解释:形容声音洪亮。造句:她铿铿锵锵作响地敲著两个平底锅叫我们起床滋滋[zīzī]解释:象声词。造句:妈妈在煮菜,锅里的食物滋滋作响哗拉拉[huālālā]解释:亦作“哗啦啦”。亦作“哗喇喇”。象声词。造句:河水哗啦啦地流着,像一首欢快的小曲,为大自然伴奏。淅淅[xīxī]解释:象声词。物体擦动声。造句:细雨淅淅,秋风瑟瑟。他们撑着雨伞,攀沿一个弯曲的山间小道去拜望一位隐居在深山的朋友。

17、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18、汉语里有许多种短语,最基本的是下面七种。

19、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样事物,并作同一个句子成分的一种成分。

20、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很大一部分靠进口来解决。(通过划分成分容易看出“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主谓搭配不当)

四、拟声词加数量词怎么写

1、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

2、例如:喂,你听见了没有?(在句前)

3、大家喜欢游泳。他给我一本书(双宾语)

4、第十三条本通则作为楹联创作、评审、鉴赏在格律方面的依据。由中国楹联学会解释。

5、一般要求赏析的诗句,所表达的情感都具有以下特点:①蕴含哲理,发人深省;②情感积极向上,具有警示激励的作用;③巧用修辞,意蕴深刻;④情景交融,情思幽深;⑤用词精练传神,富于画面感。因此,解答此类题必须掌握以下知识点:

6、语言习惯:男女老少金银铜铁油烟酱醋

7、是由动词“是”构成的判断句或否定判断句。“是”的作用是判断主语和宾语的关系(同一关系/从属关系)。

8、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

9、轰隆hōnglōng打雷的声音。

10、(5)世界上最美的声音,不是哗啦啦的雨声;不是泉水的叮咚声;不是草丛中的沙沙声;也不是雷电的轰隆声,世界上最美的声音,不是独奏,而是大自然所有声音的合奏!

11、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

12、乒乓、扑哧、扑通、喀嚓、喀嗒、滴答、叮当、布谷、知了、哧溜、啪嗒、哗啦、呼噜、噼啪、间关、绵蛮、呢喃、轰隆、喵呜、呼啦、啁啾、叭卜、吱呀、吧嗒、啪叽、咕嘟

13、句例:(国家队里)的(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14、(3)小王今年十六岁。

15、如:“进而”和“从而”,前者一般表示递进关系,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还如:“只要”和“只有”,前者强调的是充分条件,后者强调的是必要条件。

16、各分句间按时间顺序说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事件。常用关联词:便;于是。

17、我们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把”介词与其宾语“达到”不能搭配,将“把”改为“使”)

18、不从正面平铺直陈,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或褒扬,而后透露出真实意图,使诗歌在很短的篇幅里跌宕起伏,摇曳生姿

19、这道题考查的是分析地名的作用,但讲课过程中基本没有涉及到,学生看到问题后,一脸懵,不会答。其实一首诗词,老师们不会把每一个问题都讲到,没有课时不说,一首完整的诗会被肢解的七零八落。但重点的内容老师肯定要讲,而且学生要记笔记。

20、急促造句:门前池中的残荷梗时时忽然急促地动摇起来,接着便有红鲤鱼的跳跃划破了死一样平静的水面。

五、拟声词有多少个词语

1、再长再复杂的单句都可用此法简缩成非常简洁明了的句子。且句子主干中只有一套主谓语部分。例子2

2、呼啦啦(hūlālā)亦作“呼喇喇”。多形容风声、流水声、鸟振翅声等。

3、如"教书的、开车的、走路的、先进的、手里拿把花的、头上打着蝴蝶结的"。

4、因为这些年没有考过类似题型,学生也就没有见过这样的问法,所以这道题的失分率相当高。

5、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6、联语遣词俗语化,且历史典故化而用之。上联化自三国蜀后主刘禅“此间乐,不思蜀也”之句。下联化自唐李白《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之诗句,将服务令人满意、所处位置高峻等意思,非常委婉含蓄地以口语表达出来,高明之至。上联“来”动词、“吧”语气助词;下联“轻”形容词、“点”动态助词,互为相对。

7、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8、造句:哐当当,锤子掉到了地板上。

9、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表示要在这几件事情中选择一件。常用关联词: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也(决)不;与其……不如。

10、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

11、去北大荒的(就)是他

12、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如:工厂、农村,我、你、他。

13、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

14、(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15、句末用句号,语气强烈时,可用感叹号。

16、①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锦帽貂裘指戴锦帽,穿貂裘。②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名指名传。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指刮起东风。名词作形容词①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曛本指日落时的余光,这里指昏暗。②朱颜君未老,白发我先秋:秋这里指衰老。形容词作名词①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贫贱指贫贱之家。②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黄指黄狗,苍指苍鹰。意动用法①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重指以晚晴为重。②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重和轻都是意动用法,以利益为重,以离别为轻。名词作状语①樯橹灰飞烟灭:灰和烟都是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像烟一样。②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夜指在夜晚。

17、拟声词,是指摹拟自然界声音的一类词汇,如“乒乓”、“扑哧”、“扑通”、“喀嚓”、“滴答”、“丁东”、“叮当”,等等。对联中运用拟声词,给人以身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觉,在平仄要求上可以适当从宽。

18、哧溜chīliū迅速滑动的声音。

19、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

20、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朋友圈炫姐弟的句子【10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