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什么意思简单解释(精选好句66句)

2023-06-28 02:13:18

哲学是什么意思简单解释

1、举个例子,比如说道德经,包括论语。这些经典著作都微言大义,必须有一定的古文基础,才能深入地阅读,才能把握其中的含义。

2、还有一点,大家需要去认真想一想:从《忏悔录》里看,卢梭并不怎么好。欺骗、栽赃,害得别人被拷问、被驱逐,诸如此类,干了很多坏事。但是卢梭为什么敢在上帝面前说这个话呢?他说“你让他们来看看谁比我更真诚”,这是古今的一个巨大转变。

3、虽然苏格拉底也有自我认识,但他不觉得“自我”是一个单独的问题。奥古斯丁的这种自我和自我理解向现代转换了一大步,但还不是一个现代的“自我”问题。根本的区别在于,奥古斯丁的这个“自我”最后是通过对上帝的信仰解决的。虽然自我成为一个问题,但是根本的问题不是自我,而是信仰。他要反思自我,是指自我在通向上帝的道路上,是形成了障碍还是成为通道。我们都有“我执”,因为有“我执”,我们就看不清最高的存在,或者真正存在的意义。我们通过反思打通这个障碍,最后使得自我跟上帝相联系,甚至自我消融在信仰里。自我成为一个问题,最后还是在这个意义上取消自我,使自我消融在信仰里。

4、还有,奥运会中赢得奖牌的那些运动员,我们为他欢呼、为他鼓掌;而输的那些运动员,我们却说“想看你为祖国争光,你却没有拿到冠军,得给我们一个交代”。我们有理由去质疑:爱国应该对自己的同胞,持一种什么样态度?是不是说我们只以输赢、只以成王败寇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这些问题都需要反思。

5、哲学针对生活中看似寻常的现象提出问题(来源:xuecom)

6、“在通俗读物中,任何科学知识都可以出现,但总是以一种十分粗略而含混的形式展现出来。当然,这是基于这样的希望:将科学概念用大量的通俗语言稀释后,那些无法接受复杂概念的读者也会被科学词汇的填饱而心满意足。这样,通过粗糙的阅读,学生可以不费思索地占有许多科学术语。这种传授知识的方法给学生造成的伤害,只有当他(她)不得不放弃学习一门本来可以很好地学下去的学科时才会显示出来。

7、我本来对自己有个虚妄的认识,我就是带着这种虚妄认知的人;等到明天假设我有真正自我认识的时候,我就已经变了一个人,变成有真正自我认识的人。而这样的真正自我认识,无法像认识矿石、核聚变或者其他什么一样,有一个最终的节点。一直到科学已经非常昌盛的19世纪,即使你是一个优秀的化学家,有很多很多化学知识,聪明得不得了,但是要说到理解力则是另一回事。理解力这个词还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为一个人知道他身处何处,这个人是明白人。理解力强也逐渐被转为刚才所讲的两种理解,或者两种知识中程颢、程颐所讲的塔外之知、见闻之知。

8、观点主义认为人思想和价值判断来自不同的内心驱动坏人个人视角,并没有绝对的真理,只能去融合不同的观点。

9、虚无主义作为哲学意义,为怀疑主义的极致形式,认为世界、生命(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是没有客观意义、目的以及可以理解的真相的。(哲学是什么意思简单解释)。

10、当你的生活出现问题时,首先会想到对策,一般不会想到哲学;当对策受到特别大局限的时候,就会突破以往的认知,进而来反思自己的认知框架和规范性框架。

11、anthropocentrism人类中心主义/“以人为本”

12、哲学是什么?”许多人都这样问过。但这并不是一种好的问法。1955年,海德格尔曾在一次会议上把这种问法改换为“Whatisittoask——Whatthisthing,philosophy,is?”。于是意思变成了“什么是这个什么(whatness)——我们称之为哲学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改换一下?因为在西语中,要回答“哲学是什么?”(whatisphilosophy?)这样的问题,总涉及到语言的主谓结构(主词到底是“哲学”还是“什么”),主体与属性的关系这类复杂问题。

13、无论如何,这些神话都跟希腊神话有本质区别,正是希腊神话的这种人与自然的交融演变的世界观,为日后哲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当公元6世纪的第一批哲人,感觉到这种解释十分之荒唐,根本不足以能够对世界进行合理解释的时候,他们在充分吸收这种交融演变的情况下,逐渐将人与自然进行区分,这种区分犹如在细沙中析出金子一样,过程曲折而又充满惊喜,这首先就表现在,一切关于自然力量的神被合并为某一类物质作为代表的原则和本质,一切关于人的各种社会活动,以及与自然实践的活动的神则被合并为经验性的观察——而它们的主要作用就在于证明前者,也就是原则和本质,所以希腊哲学最早就是从朴素的自然哲学开始的。而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之中,理性这位领导也开始逐渐知道如何掌权了,思辨的力量开始逐渐涌现出来,一手抓世界的原则本质,一手抓经验实在,两手都很硬,然而,好景不长,很快这位自负的领导就开始逐渐飘飘然,抛弃自己的下属,开始自我的独立了,这条不归路一走就是上千年,直到1788年2月22日一位叫做叔本华的哲学家横空出世,才将这位一路狂奔迷失自我的傲徒斩于马下,并且重新教会了他做人的道理。

14、我以前文章所想表达的是那些学科市面上的科普书籍看多后会觉得科普书籍简单!而不是说那些学科简单!因为确实因为科普书籍本身的性质是科学普及,所以必然要写得浅显易懂.....但是科学呢,是这样吗?

15、人要有抱,人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父母要孝顺。

16、咸读:这第一个应该是黎曼猜想有关,这第三个....不行,你再换一个!

17、哲学是一门特殊的学问,是与通常局限于某种具体对象的知识体系不同的学问。

18、哲学的辩证思想的确提供给了哲学专业学生一些独特的考虑问题的方式,“犹豫不决、矛盾纠结”的现象的确存在,但是辩证法带给人们更多的是跳出自身限制、眼前利益取舍的更高层次的思考角度。举例来说,当别人犯了错却导致自己心情差的时候,辩证法的思考方式会让人思考: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完全归咎于别人呢?自身是不是也有做错的地方呢?

19、什么意思呢?有时候,特别是到了近现代,我们老觉得我们没弄明白的就是世界上的事,所以我们不断在追求新的知识。但是2000多年前庄子已经说了,天下都知道求他不知的事,“莫知求其所已知者”,这话怎么说呢?就是大家都去想知道他不知道的,而没有人想知道他已经知道的。庄子跟海德格尔一样,说话看上去好像有点不太合逻辑——既然已经知道了,我当然就不求它,我们总是想求不知道的。但是我希望大家明白这并非不合逻辑。

20、瞎扯:啥!那好。你不是说你懂相对论吗。咱难的不说,就说最最简单的,你来解释下这三个方程的意思。

21、西方漫画中的甲午战争:优雅的西方巨人注视着中国龙和日本龙在野蛮地搏斗,二龙手持的武器是西方火器(来源:澎湃新闻)

22、休谟则进一步认为真实存在的只有知觉,经验由知觉构成,知觉以外的东西都是不可知的。

23、哲学和其他承述问题方法的差异是有批判性的、有条理的方法以及以理性为基础的辩论。

24、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是一种精神。

25、前辈思想家包括胡适、冯友兰、金岳霖、牟宗李泽厚,还有马克思主义群体,都以西方哲学的框架和概念体系解释中国传统思想。这让我想起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西方在现代之初,也就是文艺复兴到启蒙这段时间,当时西方知识的一个主要努力就是对知识重新进行分类,导致了与古代完全不同的知识生产。

26、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则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27、现代汉语经过了一百多年的积累,已经蕴藏了极大的思想的可能。今天面对西方哲学,至少有一个如何面对现代汉语中的西方哲学的问题。出于叙述简洁等方面的考虑,我没有直接引入与西学的对话。我更希望以现代汉语为媒介,在比较的路向之外,探索涵纳西学的可能。

28、在汉语中,“哲”是聪明的意思,哲学的英文philosophy源于希腊文,意味着爱智慧,所以,按照字义解释,哲学是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

29、经验论认为,上帝是大自然,理性论认为,上帝是最可靠的观念。

30、“哲”一词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学家”、“思想家”之谓。一般认为中国哲学起源东周时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而实际上在之前的《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

31、文艺复兴之后,人们的眼光从天上落到人间。需要从人的眼光理解上帝。

32、说完了个人看到那个消息后的回应后,在这里突然又想扯点别的....

33、当人们形成了一定世界观之后,就会按照这些观点去解释一切现象,处理各种问题。从而世界观也就成为指导人们观察、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方法论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也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34、泛泛而言,在传统社会中,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或者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社会已经确定了。比如假设你生在北宋,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你很努力,读书、考试,最后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家里立了牌坊,上对得起父母祖宗,下可以庇荫子孙,就是一个好样的人。但是到现在,什么是“好好地过我这一生”就真的成了一个问题。

35、反思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潜质,一种规定特征,但是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反思能力和反思意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好的教育能充分发展反思的敏感性。

36、犬儒主义本意是指人不应被一切世俗的事物,包括宗教、礼节、惯常的衣食住行等习俗束缚,提倡对道德的无限追求,同时过着极简朴而非物质的生活。

37、比如:你采访我,我们两个人在对话。我有一个想法是什么,说得眉飞色舞,你打断我,说刘老师这部分有点不对,这个讨论就有意思,会产生新的问题和思路。

38、刘擎:哲学(Philosophy)是研究普遍、基本问题的学科,包括存在、知识、价值、理智、心灵、语言等领域。哲学与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在于哲学有独特的思考方式,它是一种方法,说得更透彻一点是智慧。在希腊文中,这个词它的原意就是“爱智慧”。

39、故事说一个人叫做那耳喀索斯,这个人不是神,是一个普通猎人,长的非常美,一天有个仙女叫做echo(恩科),叫做啰嗦女神,echo就是重复回声的意思嘛,她喜欢上这个美少年,就找他聊天,美少年发现她比较啰嗦,就很烦,就跑了,但是这个跑的姿势更美,恩科就更加喜欢了,于是就追上去,美少年不懂继续跑,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美。于是恩科就找爱神维纳斯惩罚这个美少年,之后恩科因爱而憔悴,很快就死了,死了以后身体消逝,只剩下声音,且只模仿人的尾音,于是就变成了回音女神,echo本身上面说了就有回音的意思,现在有个音乐软件也叫作echo回音。

40、关于哲学,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哲学思想也会有所差异。

41、stoicism斯多葛主义/“男儿有泪不轻弹”

42、structuralism结构主义/社会不是统计数字

43、比如说想要了解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你就必须要先会读懂古文,读懂文言文才能去深入了解古人的思想。

44、我们的讨论涉及一个问题——怎么理解哲学?很多人以讨论对象的性质作为哲学研究的标准,例如谈论道与理,或者本体与现象。但哲学最初不是这样,它没有固定的对象,只是某种谈论的方式,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不管是苏格拉底还是孔子,其思想都是“谈”出来的。谈的问题固然重要,但对哲学而言,谈的方式更重要。方式恰当,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出哲学来。我们今天说“道”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范畴,这个“道”的原始意义就是人在路上。路原来是没有的,被大家踩出来。路与特定的目的地联结,就成为有效途径。一旦目的是抽象的,途径就变成方法。然后陈述有效的见解,就成为“说道”。关于规律,关于真理,或者关于本体的意义,都是被有智慧者逐渐谈出来的。在这一意义上,方法、问题比研究的具体对象要更重要。西方哲学同样也都是因为谈论生活中面临的问题,然后慢慢提炼出一套套的概念甚至理论来。研究哲学史的人,以这些成套的概念为对象,就变成一种哲学知识。由于如何谈比谈什么更重要,西方哲学发展出很多谈法,思辨哲学外,又有现象学的、分析哲学的,等等。这些方法有参考价值,但如果将其当成教条,你又兜回到做哲学史的泥潭中。最理想的,如果能像庄子那样“观”,或者维特根斯坦那样“看”,我们不必建立大系统,也能从急剧变化的生活中,从不同角度捕捉具有哲学意义的问题。借明儒湛若水的话说,就是“随处体认天理”。它不是“如有物焉”的思辨对象,而是理解生活的义理结构。

45、逻辑学的发明者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狭义的逻辑学指:研究推理的科学,即研究如何从当前已知条件推理出未知必然结果的科学。广义的逻辑学指:研究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46、utilitarianism功利主义/少数服从多数

47、哦,对,还有上面所说的所有书籍我都是比较推荐阅读的。且除了《物理学和哲学》与《从奇点到虫洞》,《黎曼猜想漫谈》还有《逻辑哲学论》外都是非常适合作为入门的书籍。大家有兴趣的可以一读哟!

48、咸读:我看到书给我的感觉是这样的嘛....

49、两位老师的讲法很有意思,其中有一个“中国”和“哲学”之间的张力。固然“哲学”只有一个,但这是个超越性的普遍之“一”,不可能落在中外哲学史中的任何一派。但也不离这些派别而在。抽去“中国思想”,得到的那个“哲学”,不可能是真正普遍的“哲学”。“中国哲学”和“哲学”之间的关系也不那么直接素朴。首先所谓“中国”,这不是一个对象,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物件。中国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反省的时候它可被对象化,但永远不可能被反省穷尽。它总剩余在反省者后面。至于“中国哲学”,可能也不是现成的一套东西,也可以体现为方法。如一定要给“中国哲学”下个界说,所有本质上用中文进行的哲思活动和产物,都是“中国哲学”。但现代汉语本身就以它特有的方式糅合了中西。它既包含西学的译名,也包含大量的传统语言。不少译名本身都有传统的意蕴。中国哲学的古代和现代之间差别固然很大,但未必不可沟通。我想中国思想典籍自有其讲道理的方式。《论语》里孔子对学生的指点,就是一种讲道理。但不是所有讲道理都是论证。所谓论证本质上是概念游戏,一个概念推出另一个概念。但道理比“概念”大些,讲道理是为了实现道理。比如今天很多人喜欢跑步,为什么?我是一个很懒的人,不习惯长跑。但我听他们讲跑步的道理:跑到一定地步,会分泌内啡肽,会很快乐;然后会有多巴胺,上瘾了。我看到“快乐”或者那些化学术语,依然只是“概念”。真要享受快乐我得自己去跑。但事先宣扬的“快乐”,对于促进跑步也有意义。这个和学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很相似。夫子教的一些东西,是可以体证的,但现在还不行。顺着孔子讲的做,到一定地步就能体会到。就像跑步过了极限就会转苦为乐。对于道理来说,论证只是指引、教育的方式,是接引人的方式之不是最根本的东西。

50、 主持人:外部有太多的因素让人停不下来,是因为社会变化太快吗?

51、好了,故事扯完了....下面是正经的了。今天早上看到某少年的信息说,看我以前写的某些文,感觉有很多学科都是简单的....

52、我们的处境变化比预期快,所以每个人都在适应这个变化,每个人都需要一种自觉,需要明白你自己是谁。 

53、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钉子户

54、哲学源自西方的传统,但许多文明在历史上都存在着一些相似的论题。东亚和南亚的哲学被称之为东方哲学,而北非和中东则因为其和欧洲密切的互动,因此常被视为是西方哲学的一部分。

55、另外,又不能够为了保持中国思想的原有结构就回避西方问题。今天世界包括中国现实生活的大部分,都是由西方的游戏规则和知识机制生产出来的,如果回避了西方问题,也就等于回避了现实问题。现在有意义的问题是,是否能够发现足以思考现在的思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概念。目前看来还比较缺少成熟的新方法论。中国古代的概念很多,西方的概念也很多,关键是如何使用。我经常这样想象:假定孔子或老子复活在世,并且学会了当代知识,那么会怎样思考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这样去思考意味着不是注经,不是重复经典,而是思考经典的思想潜力。

56、 主持人:您认为学过哲学与没有学过哲学的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57、“研究哲学的目的不是要成为职业哲学家,写着枯燥无味、无人能懂的文章,以便在没人读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更确词地说,研究哲学的目的是为了让你做好准备,返回你以前待过的地方(或至少回到它的地平线上),但此时你有一种新感觉,感觉到自己跟一种更高的实在存在联系。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这种实在都将给予你力量去研究智慧,直到生命的终点。庞思奋的这段话大体可以回答“哲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

58、因为,现在的生活暴露在变化多端的因素中,所以生活不能按照原来的延长线继续进展,也会出现停下来需要想一想的时候。我认为哲学是现代人特别需要的一种素养,就是能够反思自己生活。

59、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属于二元论。

60、形而上学在不同的语境下意义不同,主要包括两个。一个是指哲学中探究宇宙万物根本原理的那一部分。而另一个则是黑格尔开始使用,马克思也沿用的术语,它指的是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61、但是必须要说的是,无论是日神精神还是酒神精神,都是在理性的统辖之下以这两种力量的来源方式为底色发挥作用的,其结果就是酒神的放肆和日神的克制。当然这是为了方便理解说明来进行简化处理的,实际上在具体的行为中,都是综合发挥作用的,只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理性绝不可以单独拿出来考察,这是永远不能做的事情,谁要是这样干,谁就会陷入迷雾之中,搞不清楚真实的状况,要知道,对于领导来说,参与和不参与都是发挥作用,而对于下属来说,只有参与才是发挥作用,不参与那就是没有作用了,理性就是这样的一个领导。

62、以贝克莱和休谟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经验论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

63、现代中国哲学的写作,语言是一个关键问题。我写《一本与生生》用了很多现代汉语语境中的西哲概念。其实这在当下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并不鲜见。如果你去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著作,把引证材料的部分去掉,你会发现大量西哲概念的运用。而这些概念的运用往往并没有逻辑和思理的一贯性。我的做法只不过是试图以一以贯之的概念体系化,彰显出中国哲学的某种固有理路而已。在我看来,纯粹的传统哲学语境已经不存在了。在所谓的纯粹传统哲学语境讲中国哲学,我认为至少是不真诚的。不对理气、心性、性命、体用这类概念做明晰的界定,我们其实已经不知道这些概念到底在说什么了。在曾经的古典语境里,这些概念的内涵很清楚;但今天不同了。我们很多研究在用这些概念的时候往往停留在这样的状态里:写的人觉得我写清楚了,读的人也觉得自己好像读懂了,彼此之间对话的时候似乎也知道对方在说什么,但当你真正想把这个道理有说服力地讲出来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中间的困境。

64、刘擎:以前我认为哲学是可以通过一部分现象看到本质然后推广,做一个整体的、抽象的,一般化的推论,这是西方哲学常用的方式。但是现在我觉得这种方式有相当大的问题。回到日常生活中,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经验,每个人都是具体的、特殊的、特定的、个别的。

65、所以哲学已死,说的是西方哲学。未来东方哲学的深入,发展将会为哲学这门学科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并且有望再一次达到顶峰。指引科学技术的新一轮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哲学表情包(精选好句39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