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枣推梨造句(精选好句48句)

2023-07-03 02:41:51

让枣推梨造句

1、 ——宋·王应麟《三字经》节选

2、典故:南北朝时期,王泰幼年时,祖母给他们分枣子和栗子,他不去参与争抢而是等他们拿完后自己再吃剩下的。(让枣推梨造句)。

3、《南史·王泰传》:“王泰几岁的时候,祖母就召集所有的孙子孙侄来到床边,将一把红枣和栗子铺在床上。所有人都争抢着去拿,只有王泰不去争抢。”《后汉书·孔融传》注引《融家传》:“孔融只有四岁的时候,每次几兄弟一起吃梨,每次孔融都拿最小的梨。”

4、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注意:不用于其他关系。

5、 (孔融)弟兄七个,孔融排行第从小就有纯朴善良的本性。四岁的时候,每次与各位兄长一起吃梨,孔融就会拿小的。大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是小孩,照理就应当拿小的。”

6、奶奶见他站在一旁不动,就叫王泰过来,问道:“你不是很爱吃枣子吗?怎么不过来拿呢?”

7、你跟我是推心置腹的好朋友,我们的关系就像亲兄弟之间一样,无需让枣推梨,如此客气。

8、兄肥弟瘦、让枣推梨、棣萼鹡鸰、互代桃李……历史上所有这些关于兄弟友爱的著名典故用在他们身上都名副其实,毫不过分。

9、每次家里有了好吃的,我们都是抢着吃,这时妈妈就给我们讲古人让枣推梨的故事。

10、动人心弦弦外之音音容笑貌貌合心离离心离德德高望重重蹈覆辙辙乱旗靡靡靡之音

11、造句: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

12、造句:面上却有一丝异样的苍白,柔心弱骨的样子更添我见犹怜。

13、将机就机机杼一家家常便饭饭糗茹草草木皆兵兵连祸结结结巴巴巴三览四四面楚歌

14、取辖投井井井有条条三窝四四衢八街街头巷尾尾生之信信口开河河山带砺砺山带河

15、(出处):南朝宋·虞通之《妒记》:“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

16、小朋友中们,这个成语故事是家喻户晓的传统美德故事,王泰和孔融年纪那么小就懂得谦让的行为很值得我们学习,现在开放二胎了,小朋友们有了兄弟姐妹,懂得谦让会让我们相处更和睦。只有兄弟姐妹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互谅互让,那么整个家庭才会有融洽的气氛,家庭成员才会备感幸福。

17、(解释):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

18、这两则足以说明,孔融小时候真的很聪明,四岁懂得让梨是符合实情的。

19、(4) 又如:枣核(枣子的核);枣菜(枣子与蔬菜);枣脯(枣子制成的果干);枣榛(枣子与榛子);枣实(枣子);枣蔬(枣子与蔬菜)

20、(出处) 《南史·王泰传》:“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竞之,泰独不取。”《后汉书·孔融传》注引《融家传》:“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21、象齿焚身身不由主主客颠倒倒凤颠鸾鸾翔凤集集苑集枯枯木逢春春山如笑笑里藏刀

22、《后汉书·孔融传》注引《融家传》:“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23、 泰幼敏悟,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上,群儿皆竞之,泰独不取。问其故,对曰:“不取,自当得赐。”

24、通常看到水果间的推让想到的成语是孔融让梨,实际上历史上还有另外一个典故,说的也是兄弟之间相互友爱的故事,配图通常以两个人相互谦让,把自己的水果送给对方,这个成语,就是“让枣推梨”。

25、(出处):汉末孔融兄弟七人,融居第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取小者,大人问其故,答道:“我小儿,法当取小者。”见《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又南朝梁王泰幼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皆竞取,泰独不取。问之,答道:“不取,自当得赐。”见

26、这天,奶奶看着孙子们玩了一阵,就把孩子们叫到身边,端出一盘枣子来分给他们吃。小伙伴们一见又有好东西吃,都赶紧围着奶奶。伸着小手向奶奶要。只有王泰仍站在一边,一点也不着急。

27、主张谦让、忍耐、为他人着想的孔融,肯定不容于“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曹操。加上他不但多次言语触犯曹操,而且上书皇帝,主张“遵照旧时京师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封建诸侯”。使得有政治野心的曹操内心积满了嫉妒与怨恨,自然要弄死他了。于是让丞相军谋祭酒路粹用一些生活上的小事,诸如“不带帽子乔装出行”“唐突宫掖”“和平民祢衡无所检点”乱说一气等等,冤枉上状奏孔融“大逆不道”。

28、友于兄弟,分形共气,兄肥弟瘦,无复相代之期;让枣推梨,长罢欢愉之日。

29、出处:《梁书·王泰传》:“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上。群儿皆竞之,泰独不取。”

30、《梁书·王泰传》:“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上。群儿皆竞之,泰独不取。”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引《孔融家传》:“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31、舌锋如火火伞高张张冠李戴戴月披星星移斗转转祸为福福至心灵灵丹圣药药笼中物

32、释义:从前印书用梨木或枣木刻板。形容滥刻无用不好的书。

33、   这两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34、秋天,红艳艳的苹果扒开绿叶往外瞧;小红灯笼似的枣子挂满了枝头;像紫玛瑙的葡萄一串串地挂在葡萄架下,真迷人呀!

35、    解释:王泰几岁的时候,祖母就召集所有的孙子孙侄来到床边,将一把红枣和栗子铺在床上。所有人都争抢着去拿,只有王泰不去争抢。

36、注释: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37、    唐朝时期,李延寿在《南史.王泰传》中有记载:南朝后梁时期,有一个叫做王泰的人,从小就是个聪明有悟性、懂礼貌的孩子。有一次,王泰和伯伯叔叔的孩子们在一起玩。大家年龄都差不多,天天都在一块儿做游戏,玩得非常开心。他们的奶奶非常疼爱这些可爱的孙子们,每当她看到孙子们在一起玩得高兴,她就会快乐得咧开设牙的嘴巴呵呵地笑。奶奶那儿还总是留着许多好吃的东西,她自己从来都舍不得吃,总是拿来分给孙子们。

38、冰清玉洁洁身自好好肉剜疮疮痍满目目不识丁丁公凿井井中视星星旗电戟戟指怒目

39、释义:王泰几岁的时候,祖母就召集所有的孙子孙侄来到床边,将一把红枣和栗子铺在床上。所有人都争抢着去拿,只有王泰不去争抢。孔融只有四岁的时候,每次几兄弟一起吃梨,每次孔融都拿最小的梨。

40、这两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41、另外一个故事记载,在东汉时期,有一个叫做孔融的人,字文举,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高祖父孔尚当过钜鹿太守,父亲是泰山都尉孔宙 。孔融别传记载:在孔融四岁的时候,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由于孔融这么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

42、    战国末期,在卫国有一个叫做荆轲的人。传说荆轲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迁居卫国,始改姓荆。荆轲为人豪爽,性情耿直,自幼就酷爱剑术。成年后荆轲游历列国,成了一位游侠。

43、且看孔融十来岁的时候去拜访当时名士李鹰的段落:“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众坐莫不叹息。太中大夫陈炜后至,坐中以告炜。炜曰:“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融应声曰:“观君所言,将不早惠乎?”膺大笑曰:“高明必为伟器。“

44、   这两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45、歌功颂德德厚流光光阴似箭箭在弦上上好下甚甚嚣尘上上下交困困知勉行行若无事

46、兄肥弟瘦、让枣推梨、棣萼鹡鸰、互代桃李……历史上所有这些关于兄弟友爱的著名典故用在他们身上都名副其实,毫不过分。

47、这天,奶奶看着孙子们玩了一阵,就把孩子们叫到身边,端出一盘枣子来分给他们吃。小伙伴们一见又有好东西吃,都赶紧围着奶奶。伸着小手向奶奶要。只有王泰仍站在一边,一点也不着急。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8个字的个性签名(精选好句2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