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全文阅读(精选137句文案)

2023-10-17 10:12:26

一、老子全文

1、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

2、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

4、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5、《老子》第十章载zài营魄抱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6、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7、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四方各族人都归附向往。

8、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

9、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10、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

11、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12、求古寻论散虑逍遥: 想想古人的话,翻翻古人的书,消往日的忧虑,乐得逍遥舒服。

13、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14、老子:「道德经」:第六章

15、(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16、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

17、(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hào)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8、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9、《老子》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huì,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zī昏;民多伎jì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hào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20、圣人做事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为而不争,是老子全文最后一句,可见其重要性;一个是“为”,另一个是“不争”;看似有矛盾。

二、老子全文阅读

1、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

2、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3、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4、天下万物都生于实有,实有出自虚无。

5、最好的统治者,人们仅仅知道有他,次一等的人们亲近他赞美他,再次一等的,人们害怕他,最次的,人们看不起他,统治者不值得信任,人们自然就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啊,他不轻易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个样的。

6、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7、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

8、”道可道非常道“出自道德经·第一章。扩展资料《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9、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0、老子:「道德经」:第四章

11、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2、(1)反,有相反、返归二意。二意相通:反于世界,返归于道。详见第三部一章一则"反"。

13、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

14、易輶攸畏属耳垣墙: 说话最怕旁若无人,毫无禁忌;要留心隔着墙壁有人在贴耳偷听。易是轻易、疏忽;輶是一种很轻巧的车子,有轻忽、轻率的意思。对一些小事很容易轻视、疏忽叫“易輶”。“攸畏”是所畏,有所畏惧。不要轻视小事,不要疏忽很容易的事情,一定要重视,这就是“易輶攸畏”。

15、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

16、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17、所以,唯有不执著于今生享乐的,比那些过份看重今生的人更高明。

18、老子:「道德经」:第七十章

19、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20、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三、老子全文

1、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2、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如玉,珞珞如石。

3、“三生万物”是指因天、地、人构成一个三维空间,人的作用可以生产万物,天的作用也可以产生万物,地的作用可以产生万物,万物的作用也可以产生万物。生生不息,但这有一种特殊的规律。

4、《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

5、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

6、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晋、楚两国在齐之后称霸,赵、魏两国因连横而受困于秦。

7、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

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9、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0、知其白,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11、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1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3、终日呼而不嚘,和之至也。

14、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15、(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6、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

17、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18、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9、人民所以饥饿,是由于上面租税太多,所以才饥饿。人民所以难治理,是因为上面有所妄为,所以难治理。人民之所以不重视自己生命,是因为上面过分地保养自己的生命。所以人民才不重视自己的生命不过分看重生命的人,比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

20、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四、老子四章原文

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2、《老子》第七十一章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3、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4、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

5、稽颡再拜悚惧恐惶: 跪着磕头,拜了又拜;礼仪要周全恭敬,心情要悲痛虔诚。

6、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

7、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9、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军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

10、抛弃学问才能免除忧患。应诺与阿斥,相差有多少?善良与丑恶,相差有多少?人们所怕的,就不能怕。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啊,还没有个尽头!众人都兴高采烈,好象参加盛大的宴席,好象春天去登台眺望美景。唯独我自己淡淡的无动于衷,好象还不会发笑的婴儿。疲倦啊,象是无家可归!.众人都有余,只有我好象什么也没有,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啊,混混沌沌啊!人们都是那么清醒,我却混混迷迷,人们是那么精明,我却什么也不知道。辽阔无边啊,象大海,无尽无休啊,象大风。众人都有能耐,唯独我愚笨无能。我和人们都不一样,是因为我以得了道为贵。

11、《老子》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qì,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chè。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xǐ。虽有舟舆yú,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2、《老子》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ér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jiāng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13、(第四十二章)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wù),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chēng)。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jiào),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4、至虚,恒业。守中,笃也。万物方作,居以须复也。

15、不推崇有才能的人,免得人民竞争,不诊视难得的货物,不让看到人民去当盗贼。不让看到可以引起贪欲的事物,使民心不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使天下人心里空空的,吃得饱饱的,没有争强逞能的志向,身体棒棒的,经常使人民没有心智和欲望使那些有心智的人也不敢妄为。用无为的原则办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16、《老子》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chuò。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cháng;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7、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18、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

19、(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20、能认识别人的叫做智,能认识自己的叫做明。能战胜别人的叫做有力,能战胜自己缺点的叫做刚强。知道满足就感觉富有,坚持力行的就是有志气,不迷失本性的就能长久,死而不被遗忘的就是长寿。

五、<<三字经>>

1、天地相和,降下甘露,无人分配,自然均匀。

2、“和”就是“一”,“一”就是“道”。老子说“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天下的人和万物,都在利用这一个公式,依规办事,按律施行。“一”就是天地交合的象征,始终如就是心存敬畏天地之心,无需强迫他人或祂。一切强迫他人或祂而“有为”的,都是人的欲望作怪。

3、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

4、至高的道德却好像幽谷低下,极大的荣耀却好像受了侮辱,

5、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6、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7、图2:“玄”状态介于“无”和“有”之间

8、(翻译)圣人没有一己之心,而是一心为了百姓的心。

9、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0、《老子》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jiù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1、《老子》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cuò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shū;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2、道是精妙深玄,恍惚不可捉摸,一个得道之士,也静谧幽沉,难以测识。世俗之人多是行气秽浊,利欲熏心。庄子说:“嗜欲深者天机浅。”有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到底。而得道之士,则微妙深奥,难以用语言文字去界定他。《道德经》第15章中说:

1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14、(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5、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16、(翻译)道,通常看起来无所作为的样子,实际上没有一件事物不是他成就的。王侯若能持守他,就一任万物自己变化。变化中有私欲发作,我便用那无以名状的本原来镇住。在这个无以名状的本原里,欲望将断绝。欲望断绝,人心平静了,天下自然便安稳了。

17、九州禹迹百郡秦并: 九州处处有留有大禹治水的足迹,全国各郡在秦并六国后归于统一。

18、至大的空间没有角落,伟大的器皿成形在后,

19、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

20、(翻译)古人所得的,是一(唯一者,原初者,化一者,即道)。天空得一而清虚,大地得一而安稳,神只得一而显灵,江河得一而流水,万物得一而生长,王侯得一而天下归正。

1、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2、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3、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

5、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

6、《老子》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zhé迹,善言无瑕谪zhé;善数shǔ不用筹chóu策cè;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7、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8、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9、为什么说得宠和受辱都会内心不安呢?宠是来自上面的,得到时吃惊,失去时也吃惊,所以说得宠和受辱都会内心不安。

10、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1、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12、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3、比如说,万物负阴靠水,上善若水。抱阳,朝阳纳瑞气。所以风水师讲,风遇水则止,聚气,就是“结穴”,加上环境的运化,好风水自然形成一种“清真自然”的气,令万物相生,这就是“和”。如果是浊气或污气,令万物相克,这就是“煞”。

14、(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15、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16、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

17、人一生出来,就进入了死亡。人以四肢九窍活著,人以四肢九窍死去,人以这四肢九窍,将自己的生命送到死地。

18、我这样与众不同,是把吃喝母亲,看得高于一切啊!

19、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

20、(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mò)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1、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周成王占领了古奄国曲阜一带地面,要不是周公旦辅政哪里能成?

2、涣乎其若释,敦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

3、所以坚强的,属于死亡;柔弱的,属于生命。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4、《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5、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6、(翻译)真正的勇士不会杀气腾腾,善于打仗的人不用气势汹汹,神机妙算者不必与敌交锋,善于用人者甘居于人之下。这就叫不争不竞之美德,这就是得人用人之能力,这就算相配相合于天道。上古之时便如此啊!

7、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8、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9、《道德经》——《老子道德经》

10、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

1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12、圣人没有固定的意志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就可以使人向善。讲信用的人我信任他,不讲信用的人我也信任他,就可以使人守信用。胜任治理天下,和和气气使天下百姓心思归于浑朴。百姓都注意他们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圣人使百姓们都回复到婴儿般的状态。

13、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lěi,羸弱)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

14、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15、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

16、勇于有胆量就会死,勇于没胆量就会活。这两种“勇于”有的得利有的受害。天讨厌的,谁知道是因为什么?所以圣人也难于解说明白。天的道,不争斗而善于取胜,不说话而善于答应,不召唤而自动到来,慢条斯理的而善于谋划。天网广大无边,网孔虽稀,而从没有遗漏。

17、(翻译)能识透别人,算有智慧;能识透自己,才有光明。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高中选修《论语》十二章(精选128句文案)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