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与梦想的诗句(精选20条)

2023-12-26 09:49:41

辉煌与梦想的诗句

1、图上左起:西川、欧阳江河图下左起:王家新、臧棣

2、主要理由可陈述两条:其新诗毕竟只有百年的历史,动辄就拿唐诗宋词的标准来对照衡量,显然是过于苛刻了些,也欠公允;其在读者当中,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尚嫌传统、保守,因此不能真正欣赏新诗的好处。实际上,新诗百年,名篇迭出,佳作如林,出现过人们争相传诵一首好诗或诗中精彩片断的动人情景(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乡愁》、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食指的《相信未来》、顾城的《一代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等)。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局面的初步形成与规模的日渐扩大,众多杰出的中国诗人通过作品译介或其他交流途径先后为西方诗界及文学界所熟悉,并获得高度赞誉。例如,自1980年代以来,艾青、北岛、洛夫等杰出的现代汉语诗人屡次获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提名,这无疑是属于中国现代汉语诗人与中国新诗的光荣与骄傲!

3、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赵翼《论诗》

4、林头古村,清时商业繁荣,文风鼎盛,人才辈出。—题记

5、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6、任洪渊是一位长期遭受诗坛漠视与忽略的出色诗人。吊诡的是,任洪渊被诗坛边缘化的遭际,恰恰是由于诗人超前的诗歌意识与创作实践所导致。在1980年代后期,当人们的审美阅读趣味还普遍被“第三代”诗歌中的日常生活叙事流所淹没时,任洪渊已经创作出了《汉字,2000》这样表达其先进母语诗学理念的超前性诗歌文本,但读者与作者巨大的认知差异与趣味鸿沟决定了任洪渊的前卫性诗歌文本流布不广的必然结局。通常说来,任洪渊的诗歌文本集中呈现了优异的词语想象力,文本中每一个词语的组合与搭配以及位置互换,都产生了美妙的艺术张力效果,令人回味无穷(如《永远的十八岁》《文字一个接一个灿烂成智慧的黑洞》)。从当下全球化语境的角度来看,任洪渊诗歌文本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诗人对于汉语写作(母语写作)的美学特质的艺术性揭示与理论召唤,他充满理论敏感性的汉语写作(母语写作)实践行为,有力地维护了汉语写作(母语写作)的艺术魅力与尊严。

7、选自谭五昌《百年新诗的光荣与梦想》第五部分

8、楚月穿春袖,吴霜透晓鞯。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役役惭金注,悠悠叹瓦全。丈夫竟何事?一日定千年。

9、《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10、莫言峰谷景皆藏,不教孙山折栋梁。敢许寒窗鸿鹄志,英雄出自少年郎。

11、生命体验的重要价值。“现代派”“蓝星”“创世纪”这三大台湾现代诗群表面互为对立,实质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诗学观念与诗学主张,进一步丰富与深化了中国现代诗的内涵与特质,同时创造出了脍炙人口的新诗精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直延续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正好填补了大陆新诗此一时期诗学建设与创作成果方面的双重空白。

12、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13、释义:雄心未灭而且还有新的期望,虽然白发苍苍还要寻去真理和心得辉煌。

14、1920年代中后期,针对白话诗倡导者们重视诗形、忽视诗质从而导致作品浮于生活与生命表面所暴露出来的诗学观念的明显局限性,以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等为代表的一批深受西方文艺熏陶的青年诗人勇敢地将国外象征主义诗学观念引入国内诗坛。他们不仅倡导运用象征、暗示、通感等表现手法来改进与丰富新诗的表现手段,更强调诗人要善于在日常生活境遇中捕捉与升华具有普遍的形而上意味的生命体验。作为“象征派”代表诗人之一的穆木天曾如此宣言:“诗的世界固在平常的生活中,但在平常生活的深处。诗是要暗示出人的内生命的深秘。诗是要暗示的,诗是最忌说明的。说明是散文的世界里的东西。诗的背后要有大的哲学,但诗不能说明哲学。”(《谈诗》)“象征派”诗人们这些极其贴近诗之抽象本质的诗学主张及其相应的创作实践,标志着其时的中国新诗创作已经与西方现代诗潮遥相呼应并实现了最初的“对接”,正式启动了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进程。紧随其后,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的诗坛上,以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等为代表的“现代派”诗群继承了“象征派”诗学观念的精髓(他们因此而常常被视作“后期象征派”),

15、作为“朦胧诗”重要代表诗人,舒婷的诗风迥异于北岛、顾城,却与戴望舒、何其芳这两位诗坛前辈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不过,舒婷诗的取材范围与精神视野要比戴、何两位前辈诗人开阔得多,她不是一味沉浸于自我的情感世界里,而是将自我与时代自觉或不自觉地结合起来,从时代的发展趋势提升自我的情感要求,以诗的方式呼唤人性的尊严。她的《致橡树》《神女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作品,因为具备时代精神的高度而受到人们的赞誉。舒婷诗的艺术特色也极其鲜明,她对象征、隐喻、意象、蒙太奇等手法运用得非常熟练,但真正能够打动读者心灵的,还是舒婷诗中那种清新优雅的语言、款款起伏的旋律、温柔忧伤的古典情调、充满南国色彩的意象符号与经验体系。舒婷的诗拥有非常广大的读者群,这一事实再次证明了现代诗的本土化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戴望舒、余光中、任洪渊、舒婷等几位诗人各自以其成功的创作实践印证了中国新诗现代化与民族化(本土化)所存在的互为成就与补充的关系,充分显示了他们在新诗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所做出的贡献。

16、当属他最近推出的两部长诗《我,雪豹》(2014年)与《致马雅可夫斯基》(2016年)。这两部长诗是诗人吉狄马加分别与纯洁精神家园象征之物“雪豹”和崇高精神信仰化身的伟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一次想象中的心灵对话,作品的高迈立意与庄严气象对读者而言是一种精神的洗礼。

17、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18、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多元文化格局的生成与定型,加上网络诗歌的出现,特别是近些年新媒体诗歌的流行,对传统纸媒诗歌造成巨大的冲击,传统的诗歌格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与重组,既有的权威秩序被打破了,新的秩序尚在建构之中。于是,当下的诗歌写作在语言风格、表现手法、题材取向、美学形态等方面也相应呈现出极为鲜明的丰富性与驳杂性。一句话,多元化格局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国新诗的美学主潮。从语言角度来看,“书面语写作”“口语写作”以及“书面语”加“口语”的“复合型写作”并行不悖,且持各种语言写作向度的诗人人数众多,蔚为大观。同时,在“书面语写作”内部还可以分成两种写作倾向:“学院化写作”(它通常被指称为“知识分子写作”)与“生命写作”。

19、“白话诗”的最终胜利为当时整个新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扫除了最大的障碍,使得新文学运动的“合法性”地位得以全面确立,也使得“新文学”的观念开始普遍深入人心。作为与中国传统诗发生深刻“断裂”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诗,“白话诗”在诗艺方面的革新与贡献主要可以归结为两大点:其以清新、素朴、流畅的口语取代了陈腐、奥涩、板结的文言文;其以参差灵动、自然伸缩的自由句式取代了整齐划刻意雕琢的格律体制。概而言之,此即新诗论者通常所谓的语言与诗体的“大解放”。这种语言与诗体的双重“解放”所造就的新诗(初级形态为“白话诗”)对于反映和表现当时人们日趋复杂、丰富的现代生活与思想感情具有古典诗词所无法比拟的艺术上的优越性。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输液的诗句(精选5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