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睡醒时的诗句(精选58条)

2023-12-28 11:18:11

诸葛亮睡醒时的诗句

1、《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上半回讲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曲折过程。话说刘备一而再,再而三才终于见到诸葛亮。见是见到了,见到的却是诸葛亮在草堂昼寝,因为号称“卧龙”嘛,这种奇特出场方式,前后呼应,很有高士的洒脱风范。

2、春天,正是“龙”从蛰伏中苏醒的时节。由此可知,卧龙出山,正当其时。

3、从这个层次来理解这首诗,前二句的意思,就是三国天下大势、人物纷争犹如一场梦幻泡影,作者我站在局外翻看前朝历史,看的最清楚最是悲凉。

4、那么诸葛亮出山前吟的这首诗,有什么深意呢?该如何理解呢?

5、毛宗岗没有说诸葛亮梦到周公,而是说他梦到伊尹,这是为什么呢?

6、刘皇叔静立良久,卧龙终于醒来,醒来还不搭话,先念了一首醒困的诗:

7、所以,从这个层次来看理解这首诗。前二句的意思,就是我诸葛亮有一个像张良姜子牙那样的封侯拜相实现人生抱负,然后再功成身退归隐山林的梦想,这种梦想自然只有我自己知晓。

8、诗为心声,不同的心境,不同的诗。不同的语境,也是不同诗。

9、苏东坡《西江月》月有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自己的人生如同一场梦,窗外的世间万物、红尘中的纷纷扰扰也是一场大梦,在这场大梦中谁是那个最清醒的人呢?是我诸葛孔明呀。

10、(南宋)朱熹说,孔子年轻时,一直想效仿辅佐周武王的周公,所以孔子应该梦见过周公。等到孔子衰老了以后,就没有效仿周公的精力了,所以也就不在作这样的梦了。因此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11、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半晌,先生未醒。关、张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

12、第四个层次,这首诗是作者罗贯中对诸葛亮未来结局的一种诗化的提前暗示,也是与前文水镜先生司马徽之语相互呼应。

13、孔明翻身,问童子曰:“曾有俗客来否?”《三国演义》

14、刘备第三次来到南阳卧龙岗,才赶上诸葛先生在家。谁知诸葛先生还在午睡,迟迟不能相见。张飞气不过,要放火烧了茅庐,虚心访贤的刘备则耐心等待。诸葛亮醒后,便吟诵了这首小诗。此小诗只现于《三国演义》中,故知实际出自小说作者之笔。

15、至于为什么能够记住,当然是因为喜欢,至于为什么喜欢,有时候却说不出理由。

16、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坐的意思解释成“因为”对吗?

17、所以说,诸葛亮午睡慵起所咏之小诗,看似平淡闲逸,却已隐隐表露:他这条卧龙给了阳光就要灿烂,从此不再沉睡,将要为国为君,大展雄才伟志。

18、愚以为,此处诸葛诗中之“日迟迟”,还有更深一层含义,那就是呼应《诗经》中《小雅·出车》一诗。

19、今译:我推出兵车,把马套到车上。从天子那里传下命令,使我前来出征。召唤车夫,让他们载上将士和辎重。国家和君王有难,十分紧急。

20、龙乃天下鳞虫之长,于春日苏醒,百虫也跟随它一起苏醒,故有“惊蛰”一说。

21、诸葛亮实在是厉害无比,闲居山野,却通过分析能预知天下必将三分鼎立。更厉害的是,不仅能看透天下大势,还能想法通过夺取荆州、益州,联吴抗曹的军事战略,来引导天下的走势,来达成天下三足鼎立的局面。不得不说,这样的牛人,震古烁今,实在是厉害的不要不要的!

22、卧龙,何时不卧?答曰:当有春光暖日照耀之时。此春光暖日又是谁,不用问,当然是刘备。在诸葛心目中,刘备乃汉室正统,仁德虚心,堪称明主。

23、——值此春光迟日,他诸葛亮也将义不容辞响应王命,登上战马军车,匡扶社稷!

24、刘备一问,诸葛亮不仅对答如流,甚至连地图都事先准备好了,可见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早就了如指掌,胸有成竹,而如刘备等逐鹿天下的英雄们还仿佛在梦里,看不清天下大势。

25、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26、云长再三劝住。玄德仍命二人出门外等候。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夹批:妙在此时还不便醒。)童子欲报。玄德曰:“且勿惊动。”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27、这首诗可以分成四个层次来理解,一层比一层深入。

28、诗中说:“在这一场大梦中,谁是那个最先醒来的人呢?我自有领悟。”然后按下不表,转而写景,春天里,我在草堂睡开心了,窗外是渐落的夕阳.........不尽之意,却在言外。

29、《出车》一诗,分明就是诸葛亮当时处境与心态的写照!

30、三国中的很多诗词是引用了前人的作品,不知道这首小诗是谁写的。也许写这首诗的人根本没有那么多想法,但是放在这部小说中的语境中,就会生出许多暗喻来。

31、这么理解不能说不对,但却在不经意间忽视了这首小诗本身的深沉意蕴。

32、后二句的意思,就是诸葛亮这个人物,运筹帷幄,决胜天下,又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一生精彩纷呈,如一场在春天的草堂酣睡的美梦,然而他的结局却如日薄西山一般,最终星落五丈原。

33、“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你也喜欢这几句诗吗?为什么喜欢?

34、因为那个你们快要太阳落山的时候,就是“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35、“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计。曹操比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36、诸葛未逢明主前,他的所有行为均以一“卧”字涵盖,“卧”即隐居不仕也。

37、诸葛亮睡起来以后,和刘皇叔畅谈天下大事,就如同今天的ceo面试销售总监一样,来,谈谈市场形势吧,作个市场分析出来。于是诸葛亮侃侃而谈:

38、先看第一层次,这首诗表层的意思是,一场大梦谁先醒过来,我自然是知道的。春天在草堂里睡了好充足的一场梦,醒来时窗外已是夕阳渐晚。诗句描绘的画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隐士的淡然闲适的生活状态,无所劳神,无所束缚,自由自在的睡足春天的午觉,洒脱而随意。

39、然而,如果认为此诗只是言一“睡”字,那就太小看它了。

40、某些诗词专家讲起诗词滔滔不绝为何见不到比较有分量的诗词作品

41、后人点评道,天下哪里有这样的隐士呢?连攻取的目标地图都预备好了。毛宗岗说,真不知道诸葛亮什么时候搜集到的这幅地图,可见他的“高卧”,并不是真正的睡着觉呀。

42、今译:春日阳光和缓,草木茂盛。黄鹂歌唱,白蒿遍地正好采摘。将帅们抓获俘虏归来了,威风凛凛的南仲大将军,已将作乱的玁狁平定!

43、玄德回新野之后,荏苒新春,命卜省揲蓍。择日已定,遂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准备鞍马车仗,再往卧龙岗谒诸葛孔明。

44、孔明常常以管仲乐毅自比,但是自己却一直也没有找到可以效力的英主。其实从他和刘备“三分天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来,他自己心目中一定有了选择,所以他听说刘备来了的消息反映还是很开心的。

45、此小诗中不唯“春睡”表示春天,更需留意“日迟迟”三字。

46、《小雅·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47、我们不去深文罗织,单单看这一首小诗也颇有情趣。前两句是对于人生的一种看法,显示了对于命运的自信,后两句是一种暂时的满足(小确幸),用写景收尾,意蕴幽长。

48、南阳诸葛亮,高坐论安危。谈笑分三国,英雄镇四夷。

49、这首小诗是老街读过一遍就再也不会忘掉的诗词作品之一。在生活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一首小诗或者短短一句话,往往会在不经意之间打动人心。也许当时未必能注意到,但是过了很多年以后却会发现,自己能够毫不费力地想起这首诗或者这句话。

50、再看刘备三顾茅庐之时,正是汉室衰微,国祚动荡,同样需要勇武贤达之能人才俊救江山人民于水火。两相对照,何其相似!

51、孔子盛时,寤寐常存行周公之道;?其老也,则志虑衰而不可以有为矣。盖存道者心,无老少之异;而行道者身,老则衰也。”

52、第三个层次,包含着诸葛亮运筹帷幄,如读书一般对天下形势“独观其大略”的谋略能力。这个层次的理解,可以通过原著第三十八回吟诗之后的“隆中对”来印证。

53、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诸葛亮在这首诗中早就敞开心扉,直抒胸臆:他的高卧就是隐居,不问纷乱之世事!

54、然后,诸葛亮笑着评论这几个好友可以做个刺史之类的普通官吏,却不言自己能做什么官。后续,又借水镜先生之口,表明了诸葛亮的梦想是做姜子牙、张良那样,乱世之中辅助君王打天下流芳千古的名相!

55、不过诸葛孔明到底做了个什么梦呢?喜欢解析的人把孔明的梦也分析了一遍。

56、像孔明先生这样的古代士人,一向面临着隐居与入世的抉择,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良禽择木而栖,良辰择主而事”,虽有报国救世之心,如不遇明主也甘愿终老林泉。

57、原著第三十七回里,刘备意欲请诸葛亮出山后,水镜先生仰天大笑,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水镜先生这番话,说明他已提前看透了诸葛亮未来的结局,虽然得遇明主,却时机不对,时势难逆,结局还是不会成功的。诸葛亮能看透天下形势发展,已是人中龙凤,而司马徽却连诸葛亮的后路都看透,岂非更是神人?!三国时代真是“俊采星驰”!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诸葛亮起床的诗句(精选94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