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赞红楼梦的诗句(精选35条)
称赞红楼梦的诗句
1、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林黛玉
2、香菱谈读诗体会时说: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个“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个光景的。……念在嘴里,到象有几千斤的一个橄榄。
3、此时,离《葬花吟》的写作已有时日,又经历了大观园的种种变故。在时令上来说虽然是“万物逢春”,对黛玉所处的贾府来说却是夕阳晚景。机敏如黛玉,或许对贾府的这一切变化早有所洞察,又孤苦无依,也只能以笔宣泄自己的情感,以花寄托自己的身世飘零,除此之外,黛玉别无他法。(称赞红楼梦的诗句)。
4、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5、宝钗以“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称赞不善题咏的元春诗写得好,恭维得何等巧妙,但最高级的是“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一下就拔高了元妃省亲的高度,这么轻轻一转,元妃就不仅是回娘家看父母那么简单,而是作为皇帝的后妃,专门借这个机会来向天下弘扬孝化而来的。所以元妃看到此诗,怎么能不欣喜呢?
6、时值暮春,林黛玉重启诗社,柳絮纷飞,遂填柳絮词。这也是《红楼梦》中一名场面。(称赞红楼梦的诗句)。
7、“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五行说,金配秋,色白,故曰素秋。“诉秋心”即对菊花抒发情感,”又“秋心”二字,可以合成一个“愁”字,用问句,说“谁解”,实际上以菊花作潜在的知音,所以最后就以爱菊的陶潜来标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千古高风。
8、都说我沉迷儿女私情,谁又能理解我的真正心意呢?
9、就像是众人皆醉了,沉沉地睡去,只有黛玉一人立于庭中。不是她生来孤独,而是她自己选择了孤独:黛玉放下钓竿,走至座间,拿起那乌银梅花自斟壶来,拣了一个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
10、在她看来,寄人篱下的日子,自己依然是被无情的摧残着,没有人真正能懂自己,即使是知己宝玉,也难顾全我那时时刻刻来侵袭的伤感。
11、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贾宝玉
12、宝玉看了,便知出自黛玉,因此落下泪来。“东风有意揭帘栊”,花亦“欲窥人”,但帘偏就“不卷”,于是,帘便成了一种象征,一种阻隔帘内人享受春之幸福温馨势力的象征。
13、经过香菱苦思冥想,第二首好像还不错,但最大的问题是跑题了,偏离了题目“月”,写成了“月色”。“非银非水映窗寒”,还有“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等,其实写的都是月色。而且她用的都是一些奇巧之字,好像觉得词句奇巧了就是有新意,但这是两回事,因为有新意的“新”是在诗意上,只有花俏之词是没有用的,诗贵凝重,不能轻佻。好诗要让人读后,嘴里像含了一个几千斤重的橄榄一样。很多唐诗宋词是能达到这个标准的,比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以及“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等等,里面都含有很深的感慨,而不只是写上几句花俏轻飘之词。回头再看香菱的诗,首四字“非银非水”不但跑题,而且也形容得过分了,不够凝重,不够有身份。
14、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15、那是初秋时节,贾府正处于鼎盛时期,湘云请贾母一干人等赏菊花,吃螃蟹。两大桌主子并着婆子丫鬟们,好不热闹。眼前登时呈现出淡淡菊花香的祥和画面。众多的人中,林黛玉偏偏不同:林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令人掇了一个绣墩倚栏杆坐着,拿着钓竿钓鱼。
16、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剧照:黛玉(左)与宝钗
17、透过诗句,不难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由幸福的新生活的向往,对于阻碍她追求自由幸福的封建正统势力的抗议。
18、判词前画的是一片冰山,上面一只雌凤。比喻贾府的权势就像冰山一样,迟早都会融化。冰山消融之时,雌凤也会殒命。
19、《红楼梦》中的许多名场面,都以诗词作为重要线索,贯穿着全文。
20、王熙凤用尽心机,一生忙碌,最后落得一场空,身染“血山崩”之症,被狱卒用破席裹着扔到荒郊野外的雪地里,孤独死去,只有灵魂能够返回故乡金陵。
21、《红楼梦》第十八回元妃省亲时曾让众姐妹都写了诗,尤其是宝黛不相上下,连元妃也说“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可是第二十八回元妃赐端午节礼,宝钗跟宝玉的一样,黛玉则次一等。我们知道,送什么人什么样的礼物,送什么等级的礼物,是有很深刻的潜台词的。元妃已经通过礼物的轻重等级表明了她支持金玉良缘,黜落了黛玉。这是为什么?有很多学者说,薛姨妈跟王夫人的关系更亲近,宝钗的身体更健康、更会做人,更符合少奶奶的标准,等等,但有没有可能元妃从诗词方面也有不同的取舍标准呢?
22、“当年庭院落凤凰,而今鸟雀占厅堂,朋客当面这首不相认,乞丐已成同姓亲。”
23、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贾宝玉
24、林黛玉并不是不能写出这样的诗,比如《杏帘在望》是她替宝玉写的,比宝钗和黛玉自己署名的前两首写得都要好。为什么?其诗中没有用典,纯用白描,这被认为是非常高级的境界。《诗经》中的很多诗,没有什么用典,都是信口而出,“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却非常动人。因此,高级的境界也可以不用典而一派清新。其没有用一些可能招致别人不快的典故,没有犯用典不当的毛病。其宝钗诗首联是先介绍大观园的地点方位“芳园筑向帝城西”,接着颂圣“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是用典,“喜迁莺”出自《诗经·伐木》的“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凤来仪”出自《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用典用得特别喜庆吉祥,最后两句更是一方面巧妙地恭维了元春,另一方面提升了元春归省的意义。
25、只因林黛玉满怀愁绪无人诉说,所以寄情于诗词,被作者赋予了“诗意美”。她的诗词并非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那种忧国忧民的诗句,也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田园山水之文,而更多是“人比黄花瘦”的自我怜惜,以及“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闺怨之情。
26、真正的痛苦,是无法言说的,有时候只能用一种看似荒诞的形式表现出来。
27、“话说贾妃回宫,次日见驾谢恩,并回奏归省之事,龙颜甚悦。”元妃省亲这么重大的事件,众姊妹又都写了诗,那最终抄录这些诗请皇帝御览之时,应该把谁的诗放在第一?显然是宝钗的这首提升了元妃归省意义、帮助皇家弘扬教化的诗,不仅更中元妃之意,而且也更符合帝王心意。所以这就回到了最初的第二个问题,诗仅仅写得好就行吗?看来诗不仅要写得好,更重要的是要对景切题,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说合适的话语。
28、添加成功后回复(写字)2个字,小周会在6月12日邀请你进入写字活动群。
29、每一期活动,都感受到大家对写字满满的热情。铅笔、钢笔、水彩笔、毛笔,各式各样的字体,让人膜拜又养眼~
30、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贾宝玉
31、《咏菊》是创作于第三十八回贾府最鼎盛时期,是林黛玉海棠诗社夺魁的作品。诗作带有黛玉一贯的清丽与愁绪。“无赖诗魔昏晓侵”一个“魔”字足以见得“诗”于林黛玉的重要性,佛教把人们有所欲求的念头都说成是魔,修心养性用以降魔,“诗”即是黛玉一生形影不离的伴侣的与毕生萦绕心头的理想追求。
32、释义:眉尖若蹙,有如一缕轻烟;两眼含情,略带喜悦而又略带幽怨。
33、张惠:“绿减红销恨绪长”——蔡叶诗与她的咏红诗
34、《桃花行》与《葬花吟》相比确实充满了哀音,而且是更进一步的悲哀。宝玉并不称赞,是因为领会了这“哀音”,所以再也说不出称赞的话了。只待“一声杜宇春归尽”,群芳都将以不同的方式憔悴,而最早凋零的就是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