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金陵形容南京的诗句(精选44条)

2024-01-03 10:29:54

用金陵形容南京的诗句

1、  而李白也有《长干里两首》,其中有关于长干里的句子:

2、 “后庭花”指的是南朝陈后主的故事。陈后主对于音乐有着较深的造诣,传说此曲便是他亲自所作。关于他的事情也很多,这里说一个胭脂井的故事。(用金陵形容南京的诗句)。

3、拂去历史的尘埃,诗词中的南京定格了最美妙的音韵和意象。多少人是从东晋谢朓《入朝曲》的“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一句开始描摹出南京模样,又是从唐代刘禹锡《石头城》这一句“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体会到金陵城的盛衰荣辱。

4、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5、到了宋代,“词”得到显著发展,在北宋的复杂时局之下,以“金陵怀古”为主题的词层出不穷。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雄浑大气,境界苍凉,在当时几近泛滥的怀古词中脱颖而出。

6、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据传是王安石变法遭遇挫折,出任退居江宁知府后所作,诗人通过反思六朝历史的教训,表达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抒发忧国忧民的深切哀情。

7、  宝钗分:古代男女分别,有分钗赠别的习俗,即夫妇离别之意,南宋犹盛此风。在汤显祖的《紫钗记》中有剑合钗圆一折,霍小玉与李益因紫钗而婚,后历经波折,因紫钗而相会。粤剧《紫钗记》由唐涤生改编,词曲皆妙。略引几句于此:

8、  以上简单评述了这首诗的意思,再说说里面的故事。先说说秦淮河。

9、  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

10、沿着贡院街,一直向北,可至桃叶渡。这也是金陵四十八景之桃渡临流。

11、一团漆黑的夜江之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落之景。用一“斜”字,妙极,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暗中透露出行人那一宿不曾成寐的信息。所以,此句与第二句自然地沟连。诗人用笔轻灵而细腻,在精工镂刻中,又不显斧凿之迹,显得浑然无痕。

12、因为一首诗,爱上一处景。周六我与寻访小队的同学一起参观了金陵美景——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这首诗中的王谢堂即王谢故居就在乌衣巷中。东晋时期,这里曾是一条豪门世族聚居的繁华街巷,如今却江山依旧而人事已非,后来,王榭独自返回故乡南京,为了怀念乌衣国的时光,便将所住的巷子更名乌衣巷。参观完乌衣巷之后,我体会到诗人无限的感慨尽在这沧桑变化的景象之中。

13、整首词仍旧是熟悉的今昔对比,在写法上则创新化用前人的怀古诗,丰富了诗词内涵。

14、  在这样一个具有历史兴亡感的朱雀桥边,引起作者注意的却是旁边的野草花。遥想六朝鼎盛之时,距离都城城门如此之近的桥边,定是人来人往,但如今,久无人往,已经长起了野草了。这里也算是暗写后文百姓家中的“堂前燕”了。此外,小大之比,也殊可玩味。

15、每天的睿动三分钟为孩子们搭建了“金陵之美”的演讲平台。

16、  综合来看,第二个观点或许是更有可能的。《世说新语》中引的那段话,说虽然都是官宦,但喜欢穿布衣和朋友交往。这似乎意味着,乌衣本不是很高贵的衣服,那么东吴士兵驻扎于此,穿此等衣服是可能的。东吴时期南京主城在石头城,也就是现在鼓楼一带,而秦淮地区尚未开发出来,作为东吴士兵居所也是可能的。后来东晋的衣冠南渡,人变多了,这里也成了王导谢安等士族的居所。

17、  又有一幽默。金圣叹身陷囹圄,将被斩首时叫来狱卒说“有要事相告”。狱卒以为大师会透露出传世宝物的秘密,或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拿来笔墨伺候大师。但没想到大师的“临终要事”竟然还是幽默。金圣叹指着狱卒给的饭菜说:“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这也是大师最后一句被记录下来的话。

18、孙悟空是“火”,火是金之公,所以叫做“金公”。而且五脏中心属火,孙悟空又被叫做心猿。

19、  无论如何,王谢的堂前燕似乎也随着历史车轮的转动,飞往别处。诗中“王谢堂前”对应“寻常百姓”,其中不言自明的对比,油然而生。

20、  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琅琊(今山东省临沂市)的王氏家族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

21、陈后主死后谥号为炀。这个谥号是隋朝给上的,但隋朝大概也想不到这个炀字,几十年后又回到了自己身上。关于陈叔宝,魏征曾评价过这样一句话:“古人有言,亡国之主,多有才艺,考之梁、陈及隋,信非虚论。”

22、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23、南朝陈祯明三年(589年),后主陈叔宝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酷爱妃子张丽华和孔贵妃。隋军打来时,陈后主一手拉一人,出景阳殿,至景阳井,一起躲藏到这一枯井中。   隋军进入台城后,搜遍全皇宫,终于从景阳枯井中把他们吊了上来,二妃被杀,陈后主被俘,宫庭烧毁,国家灭亡,石井栏上沾满了胭脂痕,故名胭脂井。后人为吸取陈朝的教训,又称辱井。现在这个井在鸡鸣寺中有遗存。

24、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自古名人在这里留下了诸多经典的诗词。

25、孩子们首先进行分组,然后结合寻访地给自己的小队起了好听又响亮的队名,还绘制了漂亮的队徽。

26、·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 唐朝·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27、这首诗明白如话,场景也是简单明快。她或是听到乡音,故而动问,隐有思乡之情。

28、  吴宫指的是东吴时期建造的宫殿,如今是荒草丛生。而“晋代衣冠”指的是东晋时期的士族子弟之风流。这些已经成了过往云烟。

29、疫情不会阻止孩子们探寻的脚步,线上寻访活动也开展得别开生面,打开电脑就是打开另一扇窗,搜索南京特色,查找古诗中关于金陵的小秘密。互通有无,真正做到了居家抗疫,“停课不停学”!

30、·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 唐朝·张祜《题金陵渡》

31、由于疫情原因,五4班的孩子们把原本的线下活动开幕式转成了线上网络共享模式,通过寻访视频的制作与分享,拉开了“网络寻访”与“实地寻访”相结合的序幕。

32、走古城小巷,寻金陵风韵。在周我们小组去了乌衣巷。我们在那里品古代文化,赏唐诗宋词。也真切地体会到了金陵文化的丰富与奇妙,那里的每块砖、每片瓦都有着自己的故事,顺着乌衣巷里的小道走去,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涟漪而行。听阵阵鸟鸣,仿佛听到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燕子的叫声,让我难以忘怀。

33、  李白这首《登金陵凤凰台》其中提到的南京地名不少。

34、  还有一说是王献之的故事。传说东晋书法家王献之有个爱妾叫“桃叶”,她往来于秦淮两岸时,王献之放心不下,常常都亲自在渡口迎送,并为之作《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从此渡口名声大噪,久而久之,南浦渡也就被称呼为桃叶渡了。若是以宝钗分来对照看,可能这个故事更符合桃叶渡的名字来由。

35、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36、  承上句之铺垫,镜头继续拉近。“夜泊秦淮”四字写出在船上所观,“近酒家”三字却与前面的铺垫形成了反差,当然,这也为后面的“商女”作了新的铺垫。

37、  清代初年,市场萧条,三山街成了统治者处决犯人的刑场之一。1661年清顺治皇帝死后,清政府曾在三山街附近一次斩杀多人,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也以“抗粮哭庙,震惊先帝之灵”的罪名被斩首于此。

38、  三山半落句中的三山是什么意思呢?“三山”位于南京西南板桥镇三山村的长江边,是南北相连、三峰并列的一座山。

39、  “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话是说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进入极盛时期。

40、正因为每个朝代都会面临国运兴衰的命运,每个时期的诗人感到些许今不复昔的惆怅,怀古诗才会在历代拥有“市场”。而金陵,作为中国古代怀古诗史上的“常客”,几乎已经成为无数文人追念往昔的首选意象,成为一个拥有集体记忆的美好象征。

41、本学期,五年级的科睿娃们开展了“诗意金陵——寻访古诗中的南京”大单元主题实践活动,在寻访过程中树立了“文化自信”,激发了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

42、《满江红》在借鉴古人的基础上写出了新意,诗人虽然从六朝入笔,但整体的思想情感已经超越对于一个时期、一个地域的范畴。这首词并不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出政治或道德的评判,而是抒写出一种深重的历史失落感,以自然宇宙的永恒不变,映衬出人生短促如过眼云烟的可悲和无奈。

43、  一是说谢安及其子弟居此,皆穿乌衣,因名乌衣巷。这个说法的支撑是《宋书·谢弘微传》上有这么一段记载:谢混“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游。”但问题是,这里说的是他们居于乌衣巷,而并未提及他们穿乌衣。其先后逻辑似乎并不对。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田园农耕的诗句(精选32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