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婉琳的诗句(精选30条)
有婉琳的诗句
1、中秋佳节,团圆之日,但诗人孤独一人,连番风雨,想凭栏遣愁也办不到。后两句说尽人世之憾:人生识字忧患始,因为过去只有读书人即“士”阶层才能不出户,知天下,才能有条件忧国忧民,才能得到较多信息并引起联想,容易多愁善感。“漫言”是“不要说”之意,但多数事实如此,“不要说”也无法回避,所以不要说还得说。最后一句是核心:“福慧能兼自昔难”。福和慧是难于兼备的,你看历史上那些“富二代”“官二代”,往往养尊处优,福禄够多的了,但是有少数人少才缺德,没有人生需要的大智慧;而社会上有些有才能、智慧的人,又常常被置于社会的边缘,甚至低层,甚至饱经患难,不得为国家所用。“古来才大难为用”,后者是有慧少福或没福。诗人以“慧”自许,不是不谦虚,而是深深了解自己的自信之语。
2、(31)《史记·秦始皇本纪》卷六:“子婴即系颈以组(丝绸带),白马素车,奉天子玺,降轵道旁”。轵道,亭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北。
3、幽愤出诗人。书题即名“书愤”。这首长诗300字,是诗人忧国忧民,且对时势提出个人见解(对策)的好诗。从“读书期致用”到“梁栋何由施”六韵十二句,直陈对读书致用及个人为学为政的态度,说不管是写文章还是处理政事,都要读圣贤书,以“经术”匡时、治国;所以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夸,不能自我标榜;真要做官时,就须谨戒尸位素餐;有艰巨大任,就要勇于承担。如同建房屋需先要打好基础一样,如果基础不牢,雕梁画栋怎么能在上面建立呢?从“末俗……”到“上策只和夷”七联十四句,描述、揭露当时社会特别是官场的腐败,争名夺利,奔竞跑官,把圣贤之书束之高阁,只用忠孝之类的空话装饰自己。这些人靠侥幸的机会得到公卿类的大官,只归因于自己命好,遇上抬举他的贵人;其实,他们是靠行贿受贿,冒着大象焚掉自己最宝贵的牙齿的危险,才窃取高位,得以狐假虎威的。黄金真的很有用,提拔官员标准就是唯“钱”,任人就是唯“亲”(“私”),平素自吹自己有多大多大抱负,而真遇到事情,就干得一塌糊涂,只好任凭人家批评、嗤笑。因为他们自己没有好的主意,只能人云亦云。从“献箴……”到“上下交相欺”八韵十六句,批评朝臣和朝廷对外侵之敌(时已是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采取投降主义政策,致使洋人玷污京畿之地,他们像犬羊贪吃不厌,像猫鼠纵情嬉戏,又诡计多端,不断提出很多让我国丧权受辱的条件而没有休止。巨额赔款送给强敌,怎么能对国体不造成巨大损失呢。近日听说沿海因外敌挑起侵略,战争气氛很险恶,而朝廷主和(投降)和主战两派各持一端,没有一致意见;那些封疆大吏,一向夜郎自大,而如今却主张屈膝投降。“内外患未已,上下交相欺”两句承上启下,说在内忧外患面前,官场却隐瞒真情,上下相互欺骗。从“三辅……”到“台谏罔闻知”六韵十二句,写内患:京城及附近一带连续三年水灾,十家人有九家揭不开锅,但催索田税的官吏为了在上边的考核提拔中,创造“政绩”而死命地逼迫老百姓缴纳。再加上中间过手的小官吏乘机中饱私囊,老百姓在饥寒中苦熬,连怨恨不满的话都没精力说了。预兆灾难的凶星在银河里光彩灿烂,居然掩盖了北斗星、箕星之光。君门万里,遥不可及,浮云遮住了早晨的阳光。一些小官还能采纳教诲之言,而台阁重臣就根本听不到。这是说内患是天灾,更是人祸,是官吏的腐败造成对人民的残酷盘剥,是朝廷重臣对人民疾苦不闻不问的恶果。这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深刻揭露。最后三韵六句,表明诗人对国家前途的绝望和交代诗人作此诗的缘由。“病渐入膏肓,和缓亦难医”,诗人对形势的预测多么准确,对时局的判断是何其精当!大清朝正在从腐败中走向灭亡,不可救药。历史很快就证明了诗人所说不虚。诗人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同时也是晚清腐败社会的“官场现形记”,甚至今天读来也会引起不少人的深思。
4、这是说借蝶说人的:避开繁华网罗,就不要“怜香醉花”;只有遭遇“险阻”,才能收回“狂放”之心,而重回静谧。
5、曼桐:曼,柔美、细腻,曼是一个非常女性化的字,形容女孩温柔,心思细,情感细腻。桐,树名,也指琴,通“僮”的时候意为儿童,用作女孩名字,寓意其身姿优美,才情出众,像幼童一般单纯可爱。曼桐一名意境优美,非常推荐属牛的女宝宝使用这个好听的名字。
6、(12)轵道:秦统一后在三十六郡实行车同轨,大修轵道。
7、婉如: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婉如清扬。”这一句诗,是在形容女孩美丽的样子,婉有着温柔、美好、端庄大方的意思。如是一个形容词,两字结合在一起寓意的是女孩要温柔贤惠,温文尔雅的品质。字形上都是“女”字旁,给人一种唯美温柔之感。
8、婉琳的自知、自信也是建立在“博学以文”的雄厚基础上的。她博览儒释道与诸子百家,一生“书丛寝馈”,学问渊博。乃祖秋水公就说过,“士人学问,不可以无源渊”。“非源渊于三百(《指诗经》),则不能诗;非沉酣于晋魏三唐(62)则不能诗;非腾骧于六籍(六经)诸子,则不能诗;非酝酿于博士家言,则不能诗。诗可易言乎哉!”对知识、诗书的渴求钻研,胜过口腹对饥渴的追求和讲究,真正做到“饥来字堪煮”(冯志沂诗),才能使自己渊博起来。婉琳无疑是做到了。
9、(56)樗,chū,“臭椿”。喻无用之才。此作谦词用。
10、第二首是评汉高祖刘邦的,主要是表扬,也有重要的批评。说汉高祖在群雄逐鹿中原中,先入咸阳,并以弱胜强,灭掉项羽,成就帝业。他善用人才(“破敌席前凭借箸”是用张良筹划破敌之策),危急时能“顾天下而不顾家,料事无误”,不惧项羽的威胁(“时危俎上忍分羮”,说项羽俘虏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威胁要油锅炸之,刘邦知道项羽不敢杀害其父,就坦然地说:“你我起义时曾约为弟兄,烹我爸就是烹你爸,如烹了,请分我一杯肉汤喝”,项羽拿他没办法)。刘邦一入关中,就宣布三章约法(“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而废除秦全部苛法暴政。六国后代都参与了起义,但刘邦只给他们封国的虚名,不给军事割据的实权,从而继承秦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些都表现了汉高祖的雄才大略。值得重点批评的是,他以“谋反”的莫须有罪名杀掉韩信、彭越等勇武的开国将军,却在《大风歌》中唱出“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忧患,而在匈奴围困他于白登(在今大同东)面临危险时,却没有韩彭类的将军为他击败强敌。这就批评了刘邦“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杀功臣之失误。婉琳对刘邦的批评也是精当的。他比秦始皇行暴政好得多而不如唐太宗保全功臣(后面还有分析)。
11、 除残(17)幸有三章约,裂土(18)虚存六国名。
12、《序》说,婉琳(自号“雁门女史”)素来低调,不张显自己,写成的诗作,都藏在箱底,不轻易让人看。韩坰因与董家有姻亲关系才得以看到。韩劝夫人付印,夫人不答应:我自从寡居以来,特别掩藏、压抑自己,恨不得跟我丈夫一起死去,哪肯通过文词自己表现自己呢(按:从此,足见夫人之谦冲)?民国时,夫人嗣子(无子,过继别人的孩子为己子)董维城出遗集嘱咐我校订并为序。于是我做了删重复、正伪误的工作,并记录下编集子的缘由。如果说作序,要等候哪位大雅君子(君子儒),不是我能胜任的,我还不够格。
13、这是民国23年(1934)出版婉琳诗集石印版的跋。赵戴文题贉(8)的、由山西省文献委员会编的《山右丛书初编》收录了此石印版,初刊于民国26年。丛书收录从唐宋至明清28位三晋作者的38种著作,共355卷,线装102册。涵盖文史哲和政治、经济、地理、军事、宗教、考据、训诂、图书目录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颇具学术研究价值。1986年,山西古籍出版社分成十六卷重新影印。婉琳诗集收录于第十六卷中。丛书作者有孙嘉淦、乔松年、张穆、祁韵士、徐继畬等三晋名臣大儒,婉林诗并列其中,足见女诗人在诗坛的地位。
14、文珮:李世民《春日玄武门宴群臣》“紫庭文珮满,丹墀衮绂连”。文即文化、知识。珮为玉质装饰物。名字蕴含知识渊博、性情高雅、品德高尚之意。用做女孩名有助于其塑造一个美好的形象,配蕴含太阳升起、充满活力,动静互补,平衡优雅。
15、宛叶:宛,和顺、柔顺,形容女孩气质温婉,性格温柔,该字的内涵很符合女孩的形象。叶,树叶、轻薄,树叶脆嫩可爱,充满生机活力,宛字亦有“像”的意思,宛叶一名将女孩比作树叶,寓意女孩温柔美好,婉约清灵,其音好听,其意优美。
16、(20)白登:汉高祖刘邦七年,刘邦率三十万大军攻匈奴,被围在平城白登。他用陈平之计,才得以突围。该句讥讽刘邦杀死韩信、彭越两个大将,致遭白登之围。
17、(44)催科膺上考:催缴租赋的官吏希望在科考中提拔升官。
18、乡思、乡愁,在连日风雪中更加深切;好容易盼到寒梅花开,折下一枝拟送亲人,以寄相思之意;时到岁暮,时序更新之际,更念家乡,频频作梦,梦中也是“家山”之景。常常梦醒就再不能入睡,但也没心情再写诗。我性情迂疏,总是不能与世俗之辈谐和,而机巧之人,更易于适合时宜。这是诗人的孤独生活境遇的写照,是诗人歌吟的现实和心理背景。对于29岁后便独自孀居数十年,又清高自许,与世俗落落寡合的诗人来说,其孤独、幽愤之心情是不难理解的。
19、这是说,要想心安身安,就须保持一颗平静心、平常心,远离谲诡的世情和人事的艰难。《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身安即境安,心远地自偏,这是婉琳的思想轨迹。
20、诗人像陶渊明一样,门虽设而常关,求得“静坐悠然俗虑清”。静里求真,静以远虑,静能生慧。所以要涤清俗虑,就得有“世情都似漆,吾道足高眠”(如京语)的境界。积雪映窗,疑为月色;断云遮树,犹见轻烟。写字作画,腕力虽弱,但偶读奇书,文思(诗思在内)顿发。这是对自己悟性的自信。酷爱学诗写诗,已成诗人解不开的情结,已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了。这是对自己一生所好的了解和自豪。闲邀诗伴,订唱和之约,是诗人对自己经过不懈努力,在与诗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中不断提高诗作水平的信念。
21、关于书名“馌”,读yè,意为往田野送饭;泛指馈食。芸同耘,除去杂草之意。馌芸,以耕耘书田为食。婉琳自己诗云:“书丛寝馈未嫌痴”,书丛之馈则诗集名之根据。其他解释,笔者认为缺乏根据,只是主观臆测而已。馌芸室是婉琳书斋名。芸亦为香草名,该草香气浓郁,且有驱虫之效,古人置之于书,可防蠹,故有“书香”之词,芸也成了书的代名词,如芸室、芸窗、芸馆等代指书斋,“芸局”“芸台”等代指掌管图书的官衙等。馌为馈送食物,也可引申为食用,以某某为食。馌芸,以书香为食。以婉琳的谦虚,不会解为送给别人书香、精神食粮。婉琳丈夫董文灿著《芸香室书屋诗草》,其“芸香”也是书香之意,芸香室书屋为书斋名。
22、婉琳的诗是高雅自许,绝不媚俗的,不怕别人说“狂”,不怕别人有“谤”言的:
23、若水:延伸其诗句含义,最善良的人好像水一样,默默地付出,善于滋润大地中的万物并且不与万物相互争夺资源之外,还很好地展现出了女性阴柔之美的气质特点,非常好听、易读,简单、易写的名字组合。
24、夜雨孤灯,顿生感慨。诗人不信才高是命薄的牵累(是才高造成命薄),只后悔自己还是学无所成。这句诗当然是对自己的更高要求,也是谦辞。请注意诗的后四句:打开瓶封饮酒,不是为“遣愁”,而是自得,“彤管(59)空传身后名”,这是确凿无疑地认为自己的诗名可流传于身后,传名于后世;尽管自己不求传名。“空传”表示诗人并不看重名垂青史。对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是早就看透了的,不必向君平(60)问卜,我的诗作能传于后世是确定无疑的。这是何等的自知自信!诗人之诗生前未曾刊布流行于世,诗人就能这样地充满自信,确是一种超常逸众的自知之明。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因为知人难,知己更难。婉琳的自信,说明她是才、学、识、胆俱备的。
25、此诗亦丙子作也,时方礼闱报罢,夫子郁郁不乐,予赋此以解,讵意未及半载,遽捐馆舍。时京寓亲友皆无,余藐兹一身,勉支大事,嗟乎!生命不辰,至此极矣!丁丑又遭先太夫人之变,恸何可言!枕苫馀生,倏忽三年矣。昨检故书,偶而见之,因含泪濡墨,补记于此云。(作者附记)
26、诗人把母亲养育自己“膝下十余载,形影未曾分,教诲殚(尽)亲力,寒燠(热)劳亲神”的慈爱和辛劳写出来,深深触动了“母女(子)”这个涉及一切社会历史的重大的“人伦之常”,引发人们“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的孝亲之思。这对今天的诸多不孝子女不也是个很好的教训吗?“嗟余鲜(少)兄弟,谁为侍昏晨”,与上一首诗的“女大何曾能奉养”是从不同侧面说的一个意思。
27、(24)儿顽:指晋武帝太子司马衷是个白痴,后为晋惠帝。
28、(17)除残:戒除残暴行为。三章,刘邦入关,曾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废秦苛法。
29、俗话说:“秋风凉,想亲娘”。李白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诗人写“西风冷”“月上迟”,不言思乡而思情之切跃然纸上。尤其“月上迟”三字,说我欲望月思乡,而月迟迟不出,不晓人意。意在不言中,何等巧慧。此时,月夜闻笛,唤起诗人对故乡笛声的追忆和乡思、乡愁,非常自然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