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梧桐的爱情的诗句(精选38条)
有关梧桐的爱情的诗句
1、这是一首周王宴请诸侯的诗,“离离”是果实多而下垂貌,以桐、椅果实之美盛,兴君子之令仪。按照朱熹《诗集传》的解释,就是君子即便喝醉了也不丧其威仪。(3)
2、滕潜 (凤归云二首) 金井栏边见羽仪,梧桐枝上宿寒枝。五陵公子怜文彩,画与佳人刺绣衣。
3、离愁别绪是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主题。古人常借用不同的意象来表达离愁的凄凉、悲怆。梧桐就是被运用得最为频繁的载体之一。(有关梧桐的爱情的诗句)。
4、(7)(清)吴其濬著,张贤瑞等校注:《植物名实图考校释》,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87页载:“梧桐,《尔雅》:‘榇,梧。’春开细花,结实曰橐。鄂以为果。《本草纲目》始收入乔木。俗亦取其初落叶,煎饮催生;又煮叶熏,治白带。”
5、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溪,湍流溯波,又澹淡之,其根半死半生。(有关梧桐的爱情的诗句)。
6、花蕊夫人 (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杨柳阴中引御沟,碧梧桐树拥朱楼。金陵城共滕王阁,画向丹青也合羞。
7、高中的语文教学完全以高考为目的,古诗文中情感和典故老师是很少讲的,我们那个年纪,也很难体会到。现在重读这首诗,几个地方很受触动。
8、这首诗写的是卫文公从漕邑迁到楚丘重建国家。清马瑞辰《毛诗笺传通释》解释了“桐”的两个作用:“古人建国,凡庙朝坛壝(wéi)宫府皆植名木,如九棘三槐之类。诗言立国之制,故并及所树之木。琴瑟古多用桐,亦或以椅为之。”(2)简言之,即建国时需种桐于宫府,成材后可制作琴瑟之类的乐器。
9、薛涛 (别李郎中) 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安仁纵有诗将赋,一半音词杂悼亡。
10、↑诗经之“桐”,实为泡桐。图摘自《诗经名物图解》
11、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2、 梧桐在秋季是最能拨动离人心弦的物象,尤其是阴雨天气。因为秋季常与愁绪相关,因此,梧桐常作为诗歌中忧愁凄凉的象征。苏轼《卜算子》中有“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佳句,梧桐叶落即为“疏桐”,环境冷清与词人内心孤寂高度契合,可谓情景交融。“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清秋月夜,梧桐深院,亡国之君独上西楼,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一时涌上心头,因了那“梧桐”,意境深远;“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女词人细腻的感知,深沉的凄凉之情,通过黄昏雨打梧桐,艺术地表达了诗人南渡后孤寂凄凉的处境和心绪。此外,还有白居易《长恨歌》中所写“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晏殊《采桑子》,不难发现,“梧桐”表达忧愁凄凉时常与秋雨搭配。梧桐叶片大,“雨滴有声”,深夜诗人难以入眠,万千悲绪,雨滴连连。梧桐叶上的雨滴声绵延无止,诗人的孤独忧愁亦难以穷尽。
13、(4)(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咸丰五年(1855)丁晏校正本,卷上,第23页。
14、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词赋。试与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
15、第三处,焦仲卿回家后,向焦母表达了他意欲殉情的打算。焦母声泪俱下,劝他“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焦仲卿如何想?接下来的几句这样写:“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他在空房中长叹,刚下定决心,又掉头回到屋内,似乎始终无法迈出那一步,内心的焦灼和煎熬,一阵似比一阵紧。而当听闻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的消息时,他终于下定决心,但仍然是“徘徊庭树下”,最后才“自挂东南枝”。殉情这件事当是一个很难的抉择。这样一来,人物内心的活动写得非常真实,而我所感动的,正是这样一种真实。
16、有趣的是,与《孔雀东南飞》一样,凤栖梧的典故中的“凤”,后人在沿用的时候多有变化。例如曹孟德作《短歌行》以广招天下贤士,其手法与《卷阿》同出一辙,只不过把“凤凰”换成了“乌鹊”:
17、然而,梧桐落叶早,“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古人深信“天人合物我相通”,由物及人,见梧叶飘零自然就会联想到生命的终结。因此,古人常以梧桐半死或叶落来象征爱情的零落。以梧桐象征丧偶,最早可近溯到枚乘的《七发》:
18、梧桐树的花。梧桐,叶柄与叶片等长。梧桐花又名 金乌贼(海螵蛸),圆锥花序顶生,长约20-50厘米,下部分枝长达12厘米,花淡黄绿色。花单性,无花瓣。萼5深裂几至基部,萼片条形,向外卷曲,长7-9毫米,外面被淡黄色短柔毛,内面仅在基部被柔毛;花梗与花几等长;雄花的雌雄蕊柄与萼等长,下半部较粗,无毛,花药15个不规则地聚集在雌雄蕊柄的顶端,退化子房梨形且甚小;雌花的子房圆球形,被毛。蓇葖果膜质,有柄,成熟前开裂成叶状,长6 -11厘米、宽5-5厘米,外面被短茸毛或几无毛,每蓇葖果有种子2-4个;种子圆球形,表面有皱纹,直径约7毫米。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19、梧桐,古人用来比喻相爱中的男女,梧为雌桐为雄,寓意融为一体。能不震撼人心?
20、杜甫《秋兴》八首之八:“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2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宋 · 李清照《声声慢》
22、李中 (春闺辞二首) 尘昏菱鉴懒修容,双脸桃花落尽红。玉塞梦归残烛在,晓莺窗外啭梧桐。
23、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诗人在这里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再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以高大挺拔,绿叶疏朗的梧桐为蝉的栖身之处,写出了蝉的高洁,暗喻自己品格的美好。庄子在《秋水》中也说:“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鹓鶵是古书上说的凤凰一类的鸟。它生在南海,而要飞到北海,只有梧桐才是它的栖身之处。这里的梧桐也是高洁的象征。因此,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
24、在唐宋诗词中,梧桐作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秋夜三更,冷雨滴在梧桐叶上,一位独处秋闺的女子,脆弱敏感的心已无法承载离情别绪的痛苦,缠绵悱恻,幽怨伤怀,彻夜不眠。其意蕴深厚,令人回味无穷。再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丈夫去世,独守空房的李清照,遭受国破家亡的痛苦。此时,女词人独立窗前,雨打梧桐,声声凄凉,孤独无助的她,在深切地怀念着自己的丈夫。这哀痛欲绝的词句,催人泪下,堪称写愁之绝唱。
25、在现代植物分类学中,悬铃木属于悬铃木科悬铃木属,而梧桐 Firmianaplatanifoli 是梧桐科梧桐属,多为人工栽培以供庭园观赏,种子炒熟可食或榨油,树皮纤维可用以造纸和编绳。由于其树皮呈青绿色,故又称青桐。
26、 梧桐象征忠贞的爱情。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因而成为忠贞爱情的象征。其最早可追溯到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东西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表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缠绵而坚贞的爱情;又如“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孟《烈女操》)道出爱情的坚贞与相互殉情的坚定;“入门紫鸳鸯,金井双梧桐。清歌弦古曲,美酒沽新丰。”(李白《效古二首》)鸳鸯、梧桐的成双入对,或许以爱情象征君臣,那意蕴就更丰富了。至于由此引申而来的“半死桐”,则象征夫妇一方去世。如“哀响云合来,清余桐半死。”(鲍溶《悲香灵》)和贺铸《鹧鸪天》中“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写出了失偶的深沉哀伤。这些与爱情相关的诗句中的“梧桐”形象,已经成了我们民族文化审美的符号。
27、庭下梧桐树,三年三见汝。—— 宋 · 苏轼《东府雨中别子由》
28、(5)(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39页。
29、 “梧桐”作为诗词意象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而“凤栖梧桐”则是华夏民族神秘而古老的美丽传说。以此为起点,此后历代文人墨客才子佳人深受其影响,许多与梧桐有关的诗篇也正是从此风靡文坛。徐再思说:“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王昌龄又说:“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至于曾几“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梧桐更佳音”(曾几《苏秀道中》),作者对梧桐的喜爱更是显而易见了,“梧桐”是那么突出地成为了诗人、词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30、在这两首诗中,“桐”应当是同一种树,而据考证,“椅”指的是如今的山桐子。桐和椅一起出现于诗中,因它们都是种植于宫廷的名木,都是用于制作琴瑟的良材。而历史上制作古琴的桐,是否就是梧桐?
31、(2)马瑞辰《毛诗笺传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81页。
32、自古以来,雨打梧桐就是表现愁思的一种方式。但是能把秋愁写得深入人心,把秋雨梧桐之悲凉凄清写得如泣如诉,应是集大成者李清照:
33、后人由此加以引申联想,产生了许多名篇佳句。贺铸在为其爱妻所作的悼之词中写道:
34、香靥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自识伊来,便好看
35、接着往后看,“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此处又将夫妻二人比作鸳鸯。(1)死后化身梧桐、化为鸳鸯,身后继续夫妻之情,这是后人对于焦刘爱情悲剧的同情和寄托。后世的梁祝化蝶也是如此。那么,梧桐和鸳鸯有何关系?为什么是梧桐引来鸳鸯?梧桐和鸳鸯出现在此处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36、赵虚舟 (戏赠) 砌下梧桐叶正齐,花繁雨后压枝低。报道不须鸦鸟乱,他家自有凤凰栖。
37、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写过一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用的也是这个典故,这一次不是凤凰,也不是乌鹊,而是孤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