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手法的诗句(精选23条)
工笔手法的诗句
1、这两个词我们总会听到,但是我敢保证,很多同学其实是不知道这两种手法的真正含义的。
2、“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欧阳修《踏莎行》)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煦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这一哀情。
3、人物造型准确,概括力强,形象秀美,线条流畅,有别于时流的板刻习气,直趋宋人室,对后来的尤求、禹之鼎以及清宫仕女画都有很大影响,成为时代仕女美的典范,后人评其工笔仕女,刻画细腻,神采飞动,精丽艳逸,为明代之杰出者。杰出作品有《竹林品古》《汉宫春晓图》卷(配图为此画局部)《供职图》等。仇英的山水画多学赵伯驹、刘松年,发展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的“院体画”传统,综合融会前代各家之长唐风格变化而来,有时作界画楼阁,尤为细密。
4、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表达词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作者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6、“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诗人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诗人被政敌迫害的景况,抒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7、这一种大家很容易想到,是在《诗经》当中非常常见的。
8、“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个场景描写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也是虚景。
9、即《诗经》“六义”中的“赋”,它指的是对事物的特点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排陈述。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等,以闹衬静。
11、(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细节)
1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来打比方,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作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13、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
14、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
15、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16、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17、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实写赤壁雄伟壮阔的景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下片联想(虚写)三国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史实,把雄奇的江山胜景与雄姿英发的英雄结合起来,虚实相生,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18、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抒发感情。
1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0、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事物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21、如贾岛《题李凝幽居》全诗所绘景致十分幽静,其中的名句“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动感十足,有动作有声音,以动衬静,以响衬静,在月夜寂静之境中,一阵“敲”来,反而更显的环境寂静,更精确地描绘出了诗意;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则是以响衬静的典范。
22、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