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世外宁静安乐的诗句(精选51条)

2024-02-16 05:01:50

写世外宁静安乐的诗句

1、C、yuán(  )溪行     D、xún(  )病终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3、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阡陌:田间小路 垂髫:指小孩要:同“邀”邀请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遂:于是、就 惋:惊讶、惊奇

4、甚异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唐 韩翃《同题仙游观》

6、(赏析)此诗通篇都以早梅伤愁立意,前两联就着“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后两联围绕“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构思重点在于抒情,不在咏物,但历来被推为咏梅诗的上品,明代王世贞更有“古今咏梅第一”的说法。

7、译文: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8、②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译文:          

9、憩:休息 荫:遮蔽 纵:纵情 斑白:指老人

10、   注:①肆:致力。②艺:种植。③靡:没有。④暖:遮蔽。⑤俎豆:祭器。

11、(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最后收到了效果的句子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12、作者描绘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美好的社会,意图是什么?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4、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15、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句子是:                                     。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7、②村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                         。

18、(1)《桃花源记》中渔人来到桃花林的尽头发现了一座山,此山有“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特点,让人产生一种似幻似真的感觉。

19、 &#吾喜淡泊闲居,安得与诸君共乐。&# - 王安石

20、A.咸 全、都    B.要 同“邀”邀请 C.缘 沿着 D.寻 不久 

21、(赏析)第二联“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用字虽然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

22、(赏析)这首咏梅词,结构精致和谐,在塑造梅花形象时,上片重点写背景,以背景反衬对象,使梅花具有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下片则浓墨重彩写对象,突出梅花甘愿隐于百花之中的情操,使梅花具有明媚开朗至刚无欲的品格。一个“俏”字,成为过渡的桥梁,使词的境界浑然天成。

2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 刘禹锡《望洞庭》

2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其叹惋的原因是(          )

25、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26、初中:《左传·曹刿论战》、《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诸葛亮《出师表》、陶潜《桃花源记》、郦道元《三峡》、韩愈《杂说》、刘禹锡《陋室铭》

2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8、11生活在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乐富足、宁静纯朴的理想社会

29、(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赞叹山河美景并承上启下,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的两句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0、(赏析)作品无句非梅,同时又借梅喻人。起句写旧时豪情,以月色、梅花勾连过去和现在,唤起与玉人月下摘梅的回忆;随即以“而今”转到当前,“长记”二字追忆赏梅雅事;末句又回到当下,惋惜片片落梅,暗含故人不知何日重逢之意。全词不断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往复摇曳,结构空灵精致,意境清虚骚雅。

31、E、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32、文中“不足为外人道也”表达了桃园人怎样的意愿?

33、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34、答:                                                                                                                               

35、(5)其:既出,得其船(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

36、历代附会《桃花源记》的情况很多,其中有把桃源说成是神仙居住的境地。苏轼在《和桃源诗序》中认为这种说法是                               (用选文中的原句回答)。

37、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虚构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8、C.绝境 与人世隔绝的境地 山穷水尽的地步,没有出路的境地

39、执此治天下,天下无与敌。——宋代陈普《夫差伍员》

40、(1)因为《三峡》山势的特点,即使风驰快马也不及乘船快,不用一日的时间就可到达江陵,那么乘船的出发地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1、1)继续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    2)继续桃源人的幸福美好生活

42、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试题仓库2018年1-5全部语文试题   试题仓库2018年6月1日前全部语文试题  语文2018年7月试题仓库一  试题仓库2018年7月全部语文试题 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43、(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两句意思一致。

44、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举了“青城菊水”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45、④“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

46、第三部分(4至5段)写渔人离开桃源以及再次探访桃源未果。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47、huò、yǎn、qiānmò、yì、tiáo

48、9不希望受到外人的骚扰或侵袭,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

49、本文笔法简洁而内涵丰富,试依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50、(2)《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写两句体现革命者气节的诗句(精选34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