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咏雪的诗句(精选15条)

2024-02-22 10:37:19

仿写咏雪的诗句

1、诗是依靠“比”而存在的,丢弃比喻,诗就荡然无存了。换一个比喻,则是另一首诗,或者压根就不复为诗了。比如,“取《车攻》之‘马鸣萧萧’,《无羊》之‘牛耳湿湿’,《易》之曰‘鸡鸣喔喔’‘象耳扇扇’,则牵一发而动全身,着一子而改全局,通篇情景必随以变换,将别开生面,另成章什。毫厘之差,乖以千里,所谓不离者是矣”(钱钟书2011[1979]:21)。这里强调《诗》之比与其意义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不容替换或更张。于诗而言,每则比喻均承载不同的价值,对意蕴的产生举足轻重。这与诗的表现对象和表现方式有密切关系。钱钟书反复强调:诗文生于情感,但情感本身却非诗文。因此,诗歌的表现方式往往需要通过“事物当对”(objectivecorrelative)来表达情感,“写情言志,亦贵比兴,皆须‘事物当对’”(钱钟书2011[1979]:1809)。此见解与皮尔斯象似性理论高度契合,皮尔斯理论在20世纪六十年代重受欧美学界追捧,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甚至兴起了一股皮尔斯热潮。钱钟书在20世纪七十年代初便已注意到皮尔斯的独到见解,足见其学术视野之广博和学术胸怀之宽阔。(仿写咏雪的诗句)。

2、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微课+知识点+导学案

3、钱钟书的象喻之辩启前人之未发,体现了其一以贯之的中道思维,这与西方认知隐喻理论有所不同。首先,与概念隐喻中隐喻的地位不同。Lakoff&Johnson于1980年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肇始的概念隐喻理论,指出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人类思维受隐喻制约。他们认为抽象思维不可能脱离隐喻,因为只有隐喻能赋予相关概念域以丰富的结构。而钱钟书则认为《易》之象即概念隐喻,仅仅是说理的权益性工具,达到目标后便可舍弃,是一种达意手段。这一研判是对当下概念隐喻过度扩大化的拨乱反正。其次,与诗性隐喻中隐喻的性质不同。虽然Lakoff&Turner在之后出版的《超过冷静理性:诗性隐喻分析指南》一书中区分了概念隐喻和诗性隐喻,但作者还是认为诗性隐喻在本质上也是概念隐喻(Lakoff&Turner1989:136),诗性隐喻只不过是诗人创造性地运用常规概念隐喻的产物,概念隐喻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也同样适用于诗性隐喻研究。这种划分把诗性隐喻置于“基本隐喻”的框架之下,未突出诗性隐喻区别于基本隐喻的非规约性。然而,钱钟书则区分了概念隐喻和诗性隐喻的本质,而且明确指出,把《诗》之比喻当作《易》之拟象会有穿凿附会之嫌。相比西方“泛隐喻”论,钱钟书对隐喻的分类更为切合实际、可靠可信、棋高一筹。(仿写咏雪的诗句)。

4、简评:破题高效。章法妥当,表达亦佳。个别词汇不够流畅,如“域野”“稀通”等。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6、七年级上册三课《雨的四季》词语、作者七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雨的四季》微课+知识点+练习

7、讲论(lùn)雪骤(zhòu)差(chà)可拟

8、    先是一个驱动性任务:仿写一首短小的现代诗表达自己对《咏雪》的理解,引出《咏雪》。

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0、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微课+知识点

11、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2、(全文及参考文献见《当代修辞学》2023年第1期,第51-62页,本期推文为节选摘录,略有删减和编辑)

1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14、简评:首联破题很好。可惜后面没有承接下去,直接大发议论了。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仿写有的人的诗句(精选10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