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和谐相处的诗句(精选31条)
人和人和谐相处的诗句
1、吴泓缈教授接着对朱利安就“西方如何看待‘兴’”的观点进行了回顾。西方诗学一贯强调模仿、再现(mimesis,imitation,représentation),“仿真”是其特征之一。如果说前一小节和后边的主体在语义上不发生关系,前一小节只起“激发”或“诱导”(déclencheur)作用,那么“兴”在时间上是不是构成因果关系呢?吴泓缈教授在此处举例:“当我看到了一个黑色的色块,黑色的色块和什么东西发生关系我不知道,但我想到我家的黑猫,或者‘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这句诗。”也就是说,想到哪个黑色的东西,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第一小节所起到的激发诱导作用。那么,可以从寓意的角度理解“兴”吗?歌德(Goethe,1749-1832)认为:寓意是先有一个抽象的观念,然后想一个具体形象对其进行表征;象征则相反:先有具体形象,让人隐隐约约联想到另一个层面上的东西,不过是本质的、一般的层面,精神的层面。
2、白乐桑教授举例考察中国语言文学在法国的接受——第四届潇湘中法翻译论坛系列报道之五(人和人和谐相处的诗句)。
3、世界不是“对象”而是同伴,“他”与意识始终处在互动的过程中。相处不是仿真写实,而是一种感觉。如“枫丹白露”、“香榭丽舍”的译法,既不是对实地风景的写实,也不是对原词义的正译,译出的是一种“美的”感觉。诗歌,在写与读的共同作用下,成为语言的发生地,言语尝试,在那里无所不用其极,一切皆有可能。
4、为大力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2021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TOTO水环境专项基金将围绕“长江大保护”这一主题全面开展工作。自然亲水教育培训项目将在长江流域的19个省市(长江干流流经11个省市、支流流经8个省市)高校环保社团、中小学校和社会组织的环境教育工作者开展自然亲水教育培训,并通过“爱水一课堂”项目对参加自然亲水培训的优秀学员所在的学校或社团提供小额资助,引导这些参加培训的学员回到在各自所在地、学校、社区等,推动、开展自然亲水教育活动,形成优秀的自然亲水教育教案供全国相关学校、组织学习。以此推动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助力区域水生态环境教育工作,提升校园师生和家长水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5、悲莫悲兮生别离。——出自:屈原《九歌·少司命》
6、2)朱例:《焦仲卿妻》:“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
7、 其作:Ledétouretl’accès(《迂回与进入》/《曲则通》)
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出自:李商隐
9、古人认为,人与自然向来是密不可分的,人诞生于自然。
10、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新年逢吉日,满月乞名时。
11、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出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2、朱熹也会自相矛盾,例如他又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借他物来启动“情”与“言”。李仲蒙亦言:“触物以起情,谓之‘兴’”。事实上,郑樵(1104-1162)、姚际恒(1647-1715)等人都做过相关论述。在现代,法国汉学家葛兰言(MarcelGranet,1884-1940)也赞成“启动说”,中国则有顾颉刚(1893-1980)、钱锺书,皆肯定“兴”的激发作用。钱锺书在《管锥篇·毛诗正义》第五则《关雎》中认可李仲蒙的评断,并援引朱熹的“全无巴鼻”(表示没有任何联系)的说法,说明在“兴”这种创作手法中,前后内容在语义上可以毫无关联:
13、清风明月,他完成了三重的和解(réconciliationavecsoi,aveclasociété,aveclanature):通过写诗,化解内心的忧郁、憋屈、怨愤;消解社会的不公、冤枉、欺辱;进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不分彼此。这是诗的力量,也是人和自然之间在感情上达到“合一”的境界。在大自然中消解上述种种郁积(屈原亦然),显然需要很高的诗学修养,非一般人所能。
14、人是自然之子,同时,人的生命也会在自然中得到长久的延续。
15、桂燎熏花果,兰汤洗玉肌。怀中有可抱,何必是男儿。
16、下面是吴泓缈教授结合核心观点介绍的主要内容。
17、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出自:赵瑕
18、吴泓缈教授由朱利安的思考引出了初民起始的人生观、世界观问题:如何与人、与人世、与自然相处?这段话似乎在说,国人和世界(或自然)的关系都可以在《诗经》里找到根据。本次论坛的发言嘉宾白乐桑(JoëlBellassen)教授也说汉字具有诗性功能(fonctionpoétique),即雅格布森(RomanJakobson,1896-1982)所提出的六种语言功能之一。吴泓缈教授认为:在“我”与“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中,汉字似乎有着无与伦比的诗化功能,可以在审美的过程中解决中国人的心灵问题(寄情山水)。
19、无论是盘古倒下化为万物,还是夸父死后生成桃林,这种神话中的浪漫情节都反映了古人意识中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正因如此,神话中才会有那么多的英雄为保护自然挺身而出。
20、送友人唐代: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1、吴泓缈教授说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后来边读边思索,为了更好地理解,便尝试重译了这两章。本次发言只涉及这两章,主要谈《诗经》的“兴”,以及“兴”中所蕴涵的“曲”,因为“诗贵曲”(袁枚《随园诗话》)。吴泓缈教授特意将书名试译为《曲则通》,以与成语“曲径通幽”暗合。
22、朱利安认为这样解释,未能很好地区别“比”与“兴”:似乎是一个明确、一个隐晦;一个紧扣、一个宽泛;但必须“有感”,有感的前提难道不是生命脉动(pulsionlibidinale)使然吗?如我们看到一个现象,之后突然生出某种感触,那当然是现象在前,感触在后。但是能生出感触,一定是心中有欲,欲是内因,而内因一定会于无意识间作用于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所以“兴”沟通的情与景,二者究竟是互为因果还是伴随关系?谁先谁后,谁主谁副?这些问题不见得有那么清楚。中国诗钟情于“和合”、“模糊不分”,所以按西方方式一定要道出先后,不一定合适。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高适《别董大》
24、“比”强调“说此事却意在彼”,这样的描述很容易令人想到暗喻,甚至与“寓意”(allégorie,钱锺书书译为“寓托”)的修辞学定义相符。而“兴”却不同于“寓意”。从希腊传统来看,“寓意”主要有四种形成方式。一是当故事无法理解,或者与当下道德不符时,须解释成另一个意思(如希腊神话中神与神之间混乱的“男女关系”,需要在抽象的意义层面进行解释);二是先有一个抽象概念,随后再去寻找一个具体形象;三是两个层面的划分,即现象界背后有一个一般的本质界(如:精神、理念、神);四是整体性覆盖全文,不会以片段的形式出现。
25、此“兴”引发的竟然是“讽”。为了避免过于武断,吴泓缈教授又提到,在三姐和苏轼之间,应该还有王冕(诗书画)。不懂诗书画(之一)的人奢谈“天人合一”,可能是盲人摸象。
26、在太极图中,阴阳两股力量包含了所有运动的内在动因,以及交互的作用,与外界力量不发生关系,不存在超验的(transcendance)外来干预。因此,中国将诗看作是一种天、人互动的过程,“诗化”导致人与自然的互爱互为。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引荷尔德林(JohannChristianFriedrichHölderlin,1770-1843):“人诗意地安居于天地之间。”古希腊强调雄辩或说服,诗歌追求形象“生动”,其目的是为了让人“相信”它所描写的是“真的”,从情感上被“折服”,坚信不疑。古希腊的诗学观基本上是修辞性的。
27、当盘古劈开混沌、以自己的身躯撑开天地,最终力竭而亡时,他庞大的躯体化成了这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他的双眼升上天空,成了永恒的日月;他的气息经久不散,成了不息的风云;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他强壮的肌肉变成肥沃的田野,坚硬的骨骼变成连绵的山川……
28、吴泓缈教授发言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研究背景及论题阐发,研究内容及演绎路径,研究结论及相关思考。
29、“兴”为什么具有如此独特的地位?关于“赋”、“比”、“兴”,李仲蒙(北宋诗人李育,字仲蒙,1020-1069)认为:“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者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情与物同现,且情附于物,是“赋”;如果只说物,让人体会到情,是“比”;而“兴”则是物对情的引发与诱导。按西方观点来看,情与物之间一定存在着谁先发生、谁后发生的问题,但中国人通常不这样考虑问题。
30、《诗经》开篇《关雎》的前四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刘勰(约465-约521)和朱熹(1130-1200)都有过精妙的解释。朱利安借此展开了“兴”的影射暗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