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最有名的十句名言120条

2024-03-14 13:07:38

孔子一生最著名的五句名言

1、孔子最有名的一句话

(1)、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2)、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5)、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孔子恰恰处在五千年的一个中间点上,由此有学者说,前2500年的文化,都收在孔子那里,后2500年的中国文化都由孔子开出。由此说来,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6)、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7)、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8)、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0)、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1)、形容人聪敏又好学,能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

(12)、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13)、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4)、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5)、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逻辑上是,人之所以有今日之忧,是因为以前没有考虑得长远。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1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8)、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19)、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0)、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孔子最有名的十句名言

(1)、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2)、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卫灵公》

(3)、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4)、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

(5)、(临摹与创作):赵永金临邓石如篆书长卷、篆书刘禹锡《陋室铭》长卷欣赏

(6)、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8)、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就像浮云一样不确定。

(9)、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10)、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鲁迅说,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6)、这句话是后蜀皇帝孟昶的费贵妃花蕊夫人说的,因为原本守卫君王的十四万人一起脱下了金闪闪的铠甲,其实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守卫国家的男子!

(1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乐乎?”

(18)、君子不会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会因为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19)、伟人孔子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很多,其中就有我们常见的.经典名言,大家知道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孔子的经典名言100句,欢迎阅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名人名言栏目!

(20)、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3、孔子最有名的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4)、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7)、第七句:“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佚名

(8)、人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找他人的缺点,爱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相比。在与人相处中,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习之,看到别人的缺点,要加以改进。

(9)、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古代那些有名的“脏话”,但却不带一个脏字,读起来还很押韵,细细品读才知道其中的深意。

(10)、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1)、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2)、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守卫君王的十四万人一起脱掉了身上的甲胄,没有一个保家卫国的好男儿。这显然是很有讽刺意味的,后来这句话是形容一个男人没有志气,只能任人凌辱。

(13)、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14)、“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5)、第十句:“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16)、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7)、第一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孔子

(18)、过去的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

(1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孔子的经典名言名句大全

(1)、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2)、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

(3)、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9)、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0)、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1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1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3)、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14)、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1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6)、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1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8)、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9)、在明末凌濛初所写的《二刻拍案惊奇》中曾言道“郎如此眼光浅,真是夏虫不可以语冰”。这句话被后人广泛使用。

(20)、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5、孔子最精典的名言

(1)、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2)、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7)、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8)、孔子之前,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但这些人物都以取得政权或保有政权为自己的使命,没有将文化传承视为自己的使命。换言之,他们是政治人物,不是文化人物。

(9)、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

(10)、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论语》

(1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3)、有一次,孔子和弟子在路上碰到一个隔壁邻居,那人对他大喊大叫,说:“孔子你可真了不起,你学了那么多玩意儿,你究竟会什么呀?”孔子一听,歪过头来,对弟子说:“是啊,我会点什么呢?驾车呢,还是射箭?我还是驾车算了。”

(14)、这句话出自先秦时期的《相鼠》,你看黄鼠还有皮,人咋没有脸面呢?如果人没有脸面,那还不如死了算了。这句话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说“你的脸还在吗?”

(15)、孔子说:“子路,告诉你!理解客观事物,仅仅了解事物已经发生的现象和事实不能算真正了解;我们知道事物发生必有我们不清楚的根源(知之不知),

(16)、孔子是个内心充满热情的人,也是一个风趣,会出其不意搞搞怪的人。终生怀抱理想的孔子,一生到处碰壁,但孔子总能从失败的阴影中挣脱出来,时不时让自己,也让身边的朋友快乐一下。

(17)、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这是每天必须反省的三件事啊!

(18)、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裕而不骄狂是容易的。

(19)、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

(20)、“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反映了孔子一生对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执著追求。孔子把“仁”看作最高的道德修养,且高置于生死之上。

(1)、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才是大人物。

(2)、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3)、0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这里讲的是有关礼仪的重要性,本意是说连老鼠的身上都有一层皮毛护身,更何况是一个人呢?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礼义廉耻,那还不如一个老鼠,这样的人不死还干什么?

(5)、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说的话,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才可全面了解。

(6)、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7)、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8)、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

(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0)、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11)、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可谓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当然,人们习惯性的忘掉了后面半句,即: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连起来就很正能量了,意思很明确:三个人中,必然有一个人能做你“师父”,正确的要学习,不正确的要改正。其实,人类也是在这种不断学习之中,才得以进步发展到今天!

(14)、第九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花蕊夫人

(15)、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16)、《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7)、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孔子最著名的名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8)、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19)、这句话出自《庄子》,意思是夏天的虫子,它的生命是短暂的,不可能活动冬天,而你去跟它讲冬天的冰雪,很显然是对牛弹琴。后来这里的“夏虫”指的是见识浅薄的人,用现在的流行话说就是“我和你没共同语言”。

(20)、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翘足而待的读音89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