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言100句138条
老子名言
1、老子名言四年级下册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5)、自古至今,未有全其行者也,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
(6)、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7)、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8)、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经典名言摘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0)、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11)、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14)、老子名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6)、“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有人说,“无名”是宇宙大爆炸前潜在的物质,“有名”是原始的物质,大爆炸后形成万物。中国人天才地揭示了宇宙生成论。不过,中国的学问都是原始的、模糊的、坯胎状的,几千年都没有发展。(www.lzcn)
(17)、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8)、·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名言
(19)、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20)、·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老子名言100句
(1)、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陈鼓应)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人,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候泥于一得一失,看起来像是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么能持续很久?
(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4)、老子名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8)、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9)、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0)、感悟: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做事情也应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再艰难的事情,只要持续不懈的行动,必能有所成。万事起于忽微,量变才能引起质变。
(11)、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2)、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13)、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4)、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6)、译文: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17)、出自《老子》第三十八。章厚,忠厚。实,踏实。华,浮华。大丈夫处世要忠厚,不要轻薄;要踏实,不要浮华。
(18)、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9)、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曾国藩再有本事,总结的都是他主观的认知和判断而已,他会根据对方的一言一行,言谈举止来揣测对方的脾气秉性,人品境界。
(20)、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3、老子名言什么必寡信
(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蔂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7)、“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9)、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最圆满的好似有缺憾,但它的作用不会败坏;最充实的好似空虚,但它的用处不会穷竭。最正直的好似有些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有些笨拙,最善辩的好似口齿木讷)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1)、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2)、出自《老子》第三十三章。战胜别人,只不过是有勇力而已;能自我克制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13)、“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中国人于琐事有防患于未然的本领,但于防止政治侵害、腐败,保护自己的人权方面却没有这样的智慧。
(1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5)、自古至今,未有全其行者也,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
(16)、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17)、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8)、老子名言: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19)、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0)、“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意即挫掉锐气,超脱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俗。昏昏噩噩的中国社会把人的生气、个性、菱角和创造性全要磨灭、消解。
4、老子名言名句100句
(1)、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我不愿采取攻势而情愿采取守势,我不愿前进一寸而情愿后退一尺)
(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5)、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7)、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8)、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只是用自己的眼睛看,所以明察秋毫;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自我夸耀,所以功勋不没;不自高自大,所以成为民众之长)
(9)、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
(10)、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2)、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3)、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4)、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5)、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8)、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9)、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0)、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老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6)、出自《老子》第十九章。见素,展现素朴。素,本指没有染色的丝,这里指朴素的意思。朴,本指没有加工过的木材,这里是指质朴的意思。一个人要健康长寿,心情愉快,必须保持朴素的本性,减少私心和嗜欲。
(7)、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也。
(8)、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9)、老子《道德经》:两条处世天规,暗藏大智慧,若能悟透,成就非凡。
(10)、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老子·六十七章》
(1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12)、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3)、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14)、1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5)、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6)、曾国藩顿时瞠目结舌。看来,经验是死的,人是活的,太相信自己的感觉,注定要吃大亏啊,凡事还是不要掺杂太多个人的主观判断,多站在客观角度,多方调查了解之后,再做出决定,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了。
(17)、(翻译讲解):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然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想不到的困难。
(18)、比如说,领导因为你表现好,夸奖你,提拔你,你因此感激涕零,不知道何以为报,害怕对方以后冷落自己,同时又担心自己能力有限,达不到对方的要求,这样思前想后,坐卧不安,那就是受宠若惊。你太在意领导对你的态度,甚至自己生了病都没有这么在意过。
(1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0)、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老子名言: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3)、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5)、 “不武”、“不怒”,是慈德,不以感情用事。
(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9)、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0)、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1)、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13)、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4)、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5)、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6)、 “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智是显意识,形成于后天,来源于外部世界,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具有局限性和主观片面性;明,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客观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见,必返求于道。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17)、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1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
(19)、译文:最高的善德,像水一样。水乃万物之源,可它却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它安处于众人不喜欢的卑下之地,所以接近于道。
(2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老子大约于周灵王元年鲁襄公二年、宋平公五年、公元前571年出生于陈国苦县。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说,老子即李耳,是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4)、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两军对垒时,悲愤的一方获胜)
(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6)、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8)、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9)、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1)、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1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4)、老子名言: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15)、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
(1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7)、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8)、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