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战争的成语惨烈81条
形容战争的成语
1、形容战争残酷的成语
(1)、(出处): 《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2)、例句:他参加革命几十年,在~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3)、很多的成语典故,都源于战争。请结合下列材料说出成语并说出涉及的战争的名称。
(4)、载戢干戈:载戢:装运收藏;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引申为战争。将武器收藏起来。指不再诉诸武力。
(5)、(屡战屡胜)——屡次战斗屡次胜利,形容战争胜利是常事。
(6)、释义: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
(7)、译文:累累白骨曝露于荒野之地无人收埋,方圆千里都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
(8)、祖逖北伐:中流击水(和祖逖有关的成语还有“闻鸡起舞”)
(9)、释义:眼光高、要求的标准高,但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低。
(10)、楚界汉河: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的前线。
(11)、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12)、③( )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他投降。
(13)、B.成语“破釜沉舟”源于楚汉相争中的一场战役
(14)、(3)图⑤和图⑥与哪两场战争有关?这两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15)、释义:握手谈笑。形容亲热友好。现多指不和以后又言归于好。
(16)、[典故出处]《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17)、此词典出于《南史·刘穆之传》:传说古人刘邕有吃身上的疮疤痂的爱好,他觉得味道像鳆鱼一样美味。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啊!
(18)、意思:形容灾祸、战乱极其严重,天下动荡不安。
(19)、出自:宋·辛弃疾《满江红》:“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忤休重说。”
(20)、载戢干戈:载戢:装运收藏;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引申为**。将武器收藏起来。指不再诉诸武力。
2、形容战争的成语惨烈
(1)、(6)退避三舍。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必须抓住机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改革,改革是强国之路;要善于用人,重视人才;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应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2)、首唱义兵:唱:通“倡”,带头;兵:战斗。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
(3)、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指结束**。
(4)、一天一个成语27——乘风破浪(南北朝)因为韩寒的电影《乘风破浪》而出名的成语,原来是有雄才大略的古人的一句豪言壮语
(5)、意思:兵:兵器;革:甲胄。战乱中军用的武器装备散乱地遗弃,塞满了道路。形容战祸伤亡惨重。
(6)、七七事变、奋起抵抗、全面抗战、太原会战、淞沪会战、西安事变、国共合作、百团大战、
(7)、(马革裹尸)、(势如破竹)、(调虎离山)、(兵荒马乱)、(枕戈待旦)
(8)、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谓结束**。
(9)、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10)、纸上谈兵(zhǐshàngtánbīng)
(11)、师老民困:师:军队;老:疲惫。军队疲惫,百姓困苦。形容连年**使兵疲民苦。
(12)、倒戢干戈: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同“倒载干戈”。
(13)、(用兵如神)、(同仇敌忾)、(暗度陈仓)、(胡服骑射)、(炮火连天)
(14)、兵戈扰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
(15)、兵荒马乱(bīng huāng mǎ luàn)
(16)、释义: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17)、(乌合之众)、(屡战屡败)、(血战到底)、(以战养战)、(短兵相接)
(18)、祸结兵连: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19)、释义:枪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形容战斗激烈。
(20)、大动干戈: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3、形容战争的成语
(1)、B项:错误。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最终大破秦军。即破釜沉舟的典故。这是发生于起义军和秦国的战争,而不是楚汉相争时期。
(2)、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3)、兵革满道(bīng gé mǎn dào)
(4)、一天一个成语各位亲,我们是不是该修炼一下自己说话的能力。有些人不喜欢的圆滑世故长袖善舞,在古代竟然还是一种美德
(5)、(势如破竹)——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
(6)、一天一个成语26——倾国倾城(西汉)美人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才可描述其美貌
(7)、(解释): 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8)、(举例造句) 倾城将士,两两相遇,虽然是件韵事,倘使相遇在烽火连天之下,便不欢乐了。——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
(9)、C项:错误。“投鞭断流”出自《晋书·苻坚载记》,讲的是:东晋初年,前秦统治者苻坚即位后一心想消灭东晋统一全国,他在朝会上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左仆射权翼说晋有长江天险,不能进攻。苻坚说我们的百万雄师把马鞭投到长江里就可以把长江断流。故“投鞭断流”出自“淝水之战”。“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公元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
(10)、(祸乱交兴):指灾祸、战乱交相兴起,天下动荡不安。
(11)、(1)影片所示的“春秋”时期属于哪个朝代?春秋时期有哪些诸侯先后成为中原霸主?春秋战国的纷争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
(12)、倒载干戈: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天下太平。
(13)、炮火连天 (pàohuǒliántiān)
(14)、流血千里(liú xuè qiān lǐ)
(15)、上兵伐谋: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16)、(旗开得胜)——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17)、矢石之难:矢石:箭与石,作战的武器。指在战争中受到矢石的袭击。
(18)、D项:正确。“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讲的是:东晋时,前秦统治者苻坚亲率大军攻打东晋,先头部队被打败,他趁夜去前线视察,看到晋军阵容严整,连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不久,前秦军在淝水决战中被彻底击溃。“草木皆兵”也用来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19)、意思: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20)、释义:口中含着花细细咀嚼。比喻读书时细细琢磨领会文章的精华。
4、形容战争的成语有哪些词语
(1)、(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2)、(6)成语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很多的成语出自春秋时期,请你说出一个来,结合图片,谈谈你的感悟是什么?
(3)、兵戈扰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4)、破斧缺斨:《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5)、描写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6)、构怨连兵:构怨:结怨;连兵:交战。因结怨而发生战争。
(7)、释义: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8)、(马革裹尸)、(势如破竹)、(调虎离山)、(兵荒马乱)、(枕戈待旦)
(9)、(大获全胜)——获:擒获俘虏,夺取敌方辎重;全:完全。形容获得完全的胜利。
(10)、(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本题考查中国史。
(11)、兵连祸深:兵:指战争。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12)、唐宪宗派大将李愬担任唐州节度使,剿灭吴元济。李愬到任,放风麻痹吴元济。散布说,我是个懦弱无能的人。朝廷派我来,只是为了安顿地方秩序。至于攻打吴元济,与我无干。吴元济观察了李愬的动静,见他毫无进攻之意,也就不把李诉放在心上了。
(13)、(全民皆兵)、(金戈铁马)、(血肉横飞)、(硝烟弥漫)、(风声鹤唳)
(14)、(成语拼音)shùnshǒuqiānyáng
(15)、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16)、释义: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17)、化干戈为玉帛: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18)、(4)孟子用这句话来评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否恰当?为什么?
(19)、一天一个成语25——弹冠相庆冠读一声,多为贬义,以后用成语可不敢乱用哦
(20)、春秋无义战: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5、形容战争的成语的诗句
(1)、白骨露野: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