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中最唯美的名句142条
楚辞名句100句
1、楚辞经典名句100句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2)、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
(3)、(屈原《卜居》)(解读)现实世界浑浊不清:蝉翼被认为重,千钧被认为轻;黄钟被毁坏丢弃,瓦锅被认为可以发出雷鸣(般的声音);谗言献媚的人位高名显,贤能的人士默默无闻。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
(4)、(译文)青,从蓝草中取得,颜色却比蓝更深,比喻后生晚辈通过学习和积累,学习超过前辈。
(5)、(译文)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饮酒。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试看醉汉疯言疯语,丑态毕露,惹出多少是非?
(6)、旌旗密布,把天都遮盖住了,敌人蜂拥而至,就像是天上的云彩一样;箭如雨下,士兵们争先恐后地向前冲。这是描写声势浩大的战争场面。在敌人强大的阵容和猛烈的攻势下,战士们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与敌人拼死搏杀。这也反映了将士们不惧强敌、不惧死亡、舍身报国的高尚精神。
(7)、我们都是狠下心的男人,彼此都能为自己的想要的东西而不顾一切但是,唯一牵挂的那就是那些为你哭泣的人。
(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9)、道路远又长,我将上天下地地求索(理想)。这种不断探索前行的精神,至今仍感染着世人。
(1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
(11)、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事。(屈原《卜居》)(解读)所谓尺有它不足的地方,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显不了灵的地方。您(还是)按照您自己的心,决定您自己的行为(吧)。龟壳蓍草实在无法知道这些事啊!
(1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14)、我長嘆一聲啊,止不住那眼淚流了下來,我是在哀嘆那人民的生活是多麼的艱難!
(15)、译:你送我木瓜,我就以琼浆玉液报答。这哪里能算报答,只是为了彼此永远相好。
(16)、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7)、(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18)、中国诗歌发展史简介:最早的诗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诗经》,其内容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句式为四言句。继《诗经》之后,在楚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叫“楚辞”,它的创始人是屈原,发展为五言句和七言句。到了汉代,出现了为配合音乐而歌唱的诗即“乐府诗”多为五言诗。到了魏晋,出现了作诗要注意平仄和韵律的性质,形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分为:律诗和绝句。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也叫长短句。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近代出现了新文化的“现代诗”。诗经,楚辞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发展地位风(诗经)、骚(楚辞)是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西周、东周、东周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如《大雅》,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朝的历史叙事诗.也有许多反映人民生活的.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诗经》的影响还越出中国的国界而走向全世界.《诗经》在后代历来作为启蒙必读必背教材,被历代文人雅士引用和发展,也有其中产生许多名句和俗语.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可以说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形容即将有大发展的诗句有哪些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19)、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20)、————《楚辞·离骚》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楚辞·九章·涉江》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
2、楚辞中最唯美的名句
(1)、(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解读)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
(3)、现代诗:“五四”文学革命中,中国的现代文学诞生了。1917年胡适(1879--1942)首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8首,并提出“诗体大解放”的主张,倡导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的“胡适之体”诗。在新诗诞生过程中,刘半农、刘大白、康白情、俞平伯是创作主力。经过他们的努力,新诗形成了没有一定格律,不拘泥于音韵,不讲雕琢,不尚典雅,只求质朴,以白话入行的基本共性。最早出版的新诗集有:胡适的《尝试集》、俞平伯的《冬夜》、康白情的《草儿》和郭沫若的《女神》。诗词的发展史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译文)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5)、悲傷莫過於生而別離,快樂莫過於新相交知己。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8)、(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
(9)、(译文)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10)、(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1)、楚汉相争时,项羽兵败,只身至乌江,乌江亭长要用船渡项羽过江,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也。”但项羽不肯,说“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哉?”遂自刎而死。
(12)、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增广贤文》
(13)、风吹飕飕落叶萧萧坠落,思念公子徒然烦恼横生。
(1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6)、(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17)、(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18)、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少司命》
(1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解读)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
(2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解读)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体现了屈原一个至清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求索精神。
3、《楚辞》名句
(1)、(译文)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老年人越是年长,精神应当越壮豪。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3)、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4)、(译文)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5)、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增广贤文》
(6)、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7)、肉体虽然死去了,但是精神却能够长存,保持着坚定的意志,即便死去也要成为鬼神中的豪杰。
(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9)、(译文)走失了羊,赶紧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10)、译:青青的是他的衣领,日日萦绕在我心里。
(11)、出自屈原《卜居》。尺虽然比寸长,但是也有短的时候;寸虽然比尺短,但有的时候也会比其它东西长。事物总会有其不足的时候,智慧的人也不会有明智的地方。
(12)、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元·杨显之
(13)、————〔宋〕陆游《秋波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杜牧《赤壁》绿水青山知有君,白云明月偏相识。
(14)、(译文)指不辞辛劳,勤勤恳恳,小心谨慎,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15)、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九章·涉江》)(解读)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
(16)、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大司命》)(解读)谕指诗人感叹自己没有新相知的欢乐,却有与妻子生别离的悲苦。后用以描述有情男女新相知的快乐和分别的痛苦。
(17)、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九歌·国殇》)(解读)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18)、(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9)、(译文)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
(20)、半泓墨沼窥遗迹,数仞龟峰望远墟——《宿光福寺》 明·朱存理
4、楚辞名句唯美千古绝句
(1)、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2)、敌营阴沉杀气直冲云霄,战场上白骨还缠着草根。
(3)、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渔父》)(解读)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渔父走了,唱出了上面的几句歌: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这仍是“与世推移”的意思。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5)、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我独自爱好修饰以为常。
(6)、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楚辞·九歌·湘夫人》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8)、跟天地的壽命一樣長,跟日月的光芒一樣強。屈原雖未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但他堅信自己的品德和治國理想是正道,內心堅守而忍不住讚美它。
(9)、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10)、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11)、————〔唐〕任华《寄李白》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宋〕陆游《黄州》滋:栽培。
(12)、(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哀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13)、(译文)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14)、(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1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16)、(译文)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人要生存,要有作为,要有出息,就要敢于直面内忧外患,就要历经一番艰辛困苦的磨难,就要历经一番肉体至精神的人生锤炼。
(1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9)、80年代中后期以后,诗坛又出现了自称为“第三代诗人”的现代派潮流。古诗的发展史古典诗词的发展简况为了便于大家了解诗词的艺术特点极其体裁的分类,首先介绍一下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在中国文学史上,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诗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诗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称《诗》或《诗三百篇》。其内容有“风,雅,颂”三个部分,这是从音乐角度上分的。在表现手法上有“赋,比,兴”三种。因此前人把“风,雅,颂”和“赋,比,兴”称作《诗》的六义。在语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个字一句。继《诗经》之后,公元前四世纪,在楚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叫“楚辞”,它的创始人是屈原。后来,汉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写的作品编成一书,叫《楚辞》。《楚辞》突破了《诗经》的四字句,发展为五言句,七言句,即把偶字句(四个字一句)变为奇字句(五个字以及七个字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且韵律和节奏也更富于音乐性。到了汉代,出现了为配合音乐而歌唱的诗即“乐府诗”。在语言上有四言,五言,杂言,但多数是五言的。这以后曹操父子以及陶渊明为首的文人们发展了五言诗。同时,七言诗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诗的格律和声韵还没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律,只是由作者按照个人的内容需要和声韵感觉来进行写作。到了魏晋,由于受到了印度(古称天竺)的梵音学的影响,我国的声韵学得到了发展。齐梁的周喁和沈约总结了汉字的发音规律,提出了“四声”“八病”之说,使诗歌创作由自然的声律发展到讲究追求声律,出现了作诗要注意平仄和韵律的性质,形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在继承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唐代的诗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形成了固定的分类。其分类有两种,一是古体诗,也叫古风;所谓古体诗,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传统诗体,没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长可短,用韵平仄都比较自由,句子的字数有整齐的,也有不整齐的;其中主要分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两种。二是近体诗,也叫今体诗(这个“今”指的是唐朝),就是我们所说的格律诗;近体诗不象古体诗那样自由,在篇幅,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它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律诗和绝句。律诗和绝句都分五言和七言,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作排律。在唐代中期,由诗派生出新的体裁,这种体裁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由于词是由诗派生出来的,所以词又被称为“诗余”;另外,由于词的句子字数长短不古人也称为“长短句”。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曲可以说是词的另一体。那么它跟词有什么不同呢?除了咏唱时的伴奏乐器不同以外,在语言上更加接近口语。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加衬字。如张养浩的《闲居三首之一》“昨朝杨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燕秋鸿(忒)疾苦。(不是)浊醪有味,(怎)消磨(这)日月东西。”其中括号内的字就叫衬字。上面简略地介绍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
(20)、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诳攘。
5、楚辞经典名句
(1)、思骞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
(2)、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杼情。--战国时楚国屈原《九章·惜诵》
(3)、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战国时期屈原《楚辞·九歌·国殇》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5)、(译文)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
(7)、早晨我饮木兰上的露滴,晚上我用菊花残瓣充饥。
(8)、(译文)君子交友讲究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们的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小人以利为先,他们交友往往亲密狎昵,他们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样甘甜,却不讲道义。
(9)、注: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10)、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楚辞·招隐士》
(11)、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曾国藩》
(12)、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3)、NO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 出自:屈原 《九歌 少司命》
(14)、楚辞发展了诗歌的形式。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四言发展到七言。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15)、(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气愤,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16)、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17)、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唐〕李白《送友人入蜀》
(1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9)、注: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20)、后以“春风得意”形容事情办成后喜气洋洋的情态。君平:隐者,善卜。
(1)、(译文)君子交友讲究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们的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小人以利为先,他们交友往往亲密狎昵,他们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样甘甜,却不讲道义。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3)、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杜甫》
(4)、《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楚辞在汉代又被称作"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屈原"乃作《怀沙》之赋"。实际上,楚辞作为一种产生于楚地的独立诗体,是不应与汉赋混淆的。汉赋是适应汉代宫廷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半诗半文或称带韵散文的作品,赋一般用主客问答为叙事的形式,它不是抒情,而是铺陈辞藻,咏物说理。楚辞则不同,它虽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致,含有叙事成分,但它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是一种诗歌。它得名于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代在我国南方楚地形成的一种叫做"辞"的新诗体。这种诗体经屈原发扬光大,其后的宋玉等汉代作家继续从事楚辞的创作。
(5)、(译文)真诚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坚如金石的东西,也要被打开。
(6)、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
(7)、(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
(8)、只要我的心端方正直,即使身處僻遠又有甚麼妨害呢?「心遠地自偏」,身的距離並不是心的距離。屈原身處雖遠,但品德端正,心繫國家,始終未變。
(9)、(译文)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0)、(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12)、《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颂”诗是统治者祭祀的乐歌,有祭祖先的,有祭天地山川的,也有祭农神的。“雅”分大雅和小雅,都是用于宴会的典礼,内容主要是对从前英雄的歌颂和对现时政治的讽刺。“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
(13)、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14)、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楚辞·九章·涉江》
(15)、(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6)、(译文)接受了别人的礼品而不思回报,是失礼的行为。礼,原是礼节礼貌。现在人们通常指礼物。
(17)、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18)、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九章·涉江》)(解读)这是诗人屈原自己乘龙驾马,去寻古帝重华(帝舜)同游于天上,以至于可以和天地日月一样亘古永存。这两句后用以指伟大的精神品格具有永恒的价值。
(1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
(2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
(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3)、我不能改變自己志向去順從世俗,當然會愁苦終身而不得志。
(4)、我要让羲和放下手中的长鞭,渴望太阳不要迫近崦嵫山。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一种惋惜。
(5)、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7)、(译文)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9)、(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10)、译:大老鼠啊大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全然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11)、《楚辞》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据需要而任意扩充,这样的特点,容纳而且催生了更精彩细腻的艺术技巧,诸如比喻、象征、托物起兴等表达手法,都得到更大的发展。形式上的活泼多样使楚辞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3)、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1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5)、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楚辞·离骚》
(16)、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语屈原《离骚》
(1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18)、月光的森然,乐律的精魂,一切只是幻影,稍纵即逝。
(19)、(译文)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
(20)、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欲变节以从俗兮,愧易初而屈志。
(1)、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