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介绍及其相关作品(苏霍姆林斯基简介100字139句)

2024-02-01 13:23:06

一、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1、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出生于1918年,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2、通过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的学习,一大批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有意识在实践中运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以指导自己教育教学活动,其中有魏书生、李镇西、李吉林、吴辰等。被誉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魏书生曾说:“多年来,为把学校办成一个学习的团体,我倡导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实践苏霍姆林斯基,从读教育名著开始,制定一生的读书计划,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

3、我代表我的亲属向您表示敬意,我代表乌克兰人民向您表示敬意,我向您深深的鞠躬!

4、尤其重要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向家长们提出,要重视家庭阅读。全体教师确定了一个家庭应有的最低限度藏书目录,以便供家长、学前儿童、学龄初期、中期和后期的学生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书籍、没有一些藏书的家庭,往好处说,不能对学校教育有任何帮助,而往坏处说,这样的家庭环境会使儿童变得头脑迟钝,会限制儿童的智力发展,而学校则不得不花费巨大的努力去补偿家庭智力兴趣的这种缺陷。”(《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全一册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第534页)

5、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灵魂。而苏霍姆林斯基更是把自己毕生的“爱”献给了教育,献给了孩子们。在《我把心灵献给孩子》一书的前言中说:“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三—4)教师想爱孩子,必须要先了解儿童的基本情况。“不了解儿童,就不可能成为教育者。”(三—9)“热爱孩子”的观点和语言,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文章中俯拾皆是。

6、教育思想是指人们对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这种理解和认识常常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思想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前瞻性、继承性等特征。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如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聂圣哲先生的“养活教育”思想。

7、来源:镇海教师进修学校

8、比如对学前组父母的(含未来父母)谈话题目——

9、第一次见奥丽佳·苏霍姆林斯卡娅(中国的教育者习惯简称她为“卡娅”)是1998年北师大的“纪念苏霍姆林斯基80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她作为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应邀出席这次研讨会。

10、分别时,我说:“期待着明年我们在成都相见!”

11、劳动教育是为德育服务,为培养健全人格服务的。

12、我太开心了,说:“谢谢您!”

13、关于德育,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他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他说:“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孩子’。”他提出了“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主张,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他同时指出爱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14、我顿感亲切,说:“我读过。”

15、●新书速递|“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16、接下来几天,通过北师大肖苏教授或无锡市教科所吴盘生老师的翻译,我和卡娅有了一些交流,我还陪她登长城。在这过程中,我更进一步了解了苏霍姆林斯基。

17、说实话,题词中一些夸张的用语让我有些不好意思,但我把它看作是对我的鼓励;尤其是这些鼓励的话是来自苏霍姆林斯基的亲人,我就更加感动了。

18、正因为家长也是教育者,而这教育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对孩子的教育,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花了大量精力来“培养”家长,提高他们的教育学修养。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苏霍姆林斯基举办“家长学校”的具体做法。

19、《和青年校长的谈话》是苏霍姆林斯基作品,2009年3月1日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20、篇重要文章,欢迎点击阅读

二、苏霍姆林斯基简介100字

1、她非常肯定地说:“是的。但他生前一直没有停止写作。后来,这本书在苏联也出版了。”

2、苏霍姆林斯基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

3、最早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引入中国的,据说是华东师范大学杜殿坤教授,他于1979年在《上海教育》杂志第10和11两期上连续发表文章,题为《校长的主要工作是什么?——介绍苏霍姆林斯基的〈和青年校长的谈话〉》,拉开了传播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序幕。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开始,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著作相继被教育研究者介绍到中国,并逐渐引起基层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学习。直到今天,苏霍姆林斯基几乎所有的著作被译介到中国,无数的教育工作者自觉地学习和实践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可以说,没有一位外国教育家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影响会如此巨大。

4、2010年10月20日

5、每一届新生入学,在第一次家长会上,我都会对家长们说:“我们是同事关系。我们也许在社会角色、专业知识、性格特征、气质修养等等方面都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教育,而且我们的教育对象完全一致——那就是你的孩子!”

6、这就使得他能从学校工作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面地观察、了解研究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种现象和问题,避免理论与实践中的片面性,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其提升到理性的高度,逐步形成自己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著作是近几十年来罕见的先进教育经验宝库。

7、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学生的精神世界》、《致女儿的信》;

8、在家长学校的每一个组里,老师们都向父母们反复说明,学校在这个时期怎样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以及学校希望家庭给予哪些协助。苏霍姆林斯基介绍道:“在家长学校的各组里,我们都要专门讲到学校和家庭在教育影响上保持一致的问题。这种教育影响的方向就是培养关心人、体贴人、待人诚恳、对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抱善良的态度这些品质。如果儿童不在家庭里从事实际活动来加深和发展这些道德品质,我们学校是很难取得什么显著成效的。我们跟每一位父亲和母亲商量好,规定他们的孩子在家里要做哪些事(照料动物、种树、养花)。”(《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全一册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第532页)

9、在今天的中国教育界,接受教育的儿童和孩子们被放在了非常尊重的位置,因而“爱”孩子的思想和作法,非常容易引起教师读者的共鸣。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文章,我们无不为他爱孩子的语言所打动,更为他倾注满腔爱心帮助困难学生转化和成长的做法所感动。

10、教育科学出版社董事长、总经理李东编审在致辞中说,党和国家已经在顶层设计层面明确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需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如何在学校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则需要更多研究与探索。《苏霍姆林斯基论劳动教育》是关于劳动教育的经典之作,在坚持立德树人、推进“五育并举”的时代背景下,本书的出版更具有特殊的意义。通过回溯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观点与具体实践,可为当前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开展提供诸多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11、为此,“研之乐”读书会把这本书纳入到镇海区教科研骨干阅读素养提升班和镇海区教育科研种子培训的共读书目,并邀请闫学老师在“云端”和大家进行分享,让大家在和闫学老师建立“连接”中收获更多。

12、作为从教近四十年的教师,我的学生中有不少出类拔萃者——不仅仅是考上名牌大学,而且走上工作岗位后事业有成。但我从来不在任何场合说自己如何如何“培养”了许多“人才”,这不是因为我谦虚,而是我清醒地知道:对于学生来讲,他的真正成才,教师或者说学校教育的功劳最多占三分之还有两个三分之一分别是其家长的教育培养和孩子自身的天资以及勤奋。因此,我对一些教师爱把自己班上考上大学的学生仅仅作为自己的教育成果不以为然。在我看来,一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乃至以后成就了一番事业,这首先要归功于其父母。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伴随终生的老师。

13、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学生的精神世界》《致女儿的一封信》《我不是最弱小的》等教育专著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

14、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若放任孩子不管,孩子恶习一旦养成,学校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对他进行‘再教育’,这对孩子、家庭和学校都是巨大的损失。—苏霍姆林斯基

15、苏霍姆林斯基简介(1918——1970)。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和1枚红星勋章等。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等教育专著。

16、郑豪杰总编辑与专家们围绕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和育人功能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7、我突然想到,苏霍姆林斯基出版了那么多著作,怎么说1968年出版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他的第一本著作呢?他是1970年去世的,难道他生前出版的著作并不多吗?

18、苏霍姆林斯基:最受中国教育者欢迎的外国教育家

19、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和1枚红星勋章等。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等教育专著。立志从教。如果解决了你的问题,请点好评,谢谢。

20、苏霍姆林斯基是以真正的教育家姿态去把握教育的本质。

三、苏霍姆林斯基介绍及其相关作品

1、也正是在这第一次家长会上,我总要朗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父亲和母亲是如同教师一样的教育者,他们不亚于教师,是富有智慧的人类创造者,因为儿子的智慧,在他还未降生到人间的时候,就从父母的根上伸展出来。对人的教育是从胎教开始的。”(《家长教育学》杜志英等译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年第1版第45页)

2、是的,家长也是教育者!

3、后来她来几次来中国,时间允许我都要见见她。2004年秋天,我带着我的学生给她写的信去江阴看她,她非常愉快地给我的学生写了一封回信——

4、人们对教育活动现象的认识

5、01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

6、仅从这些丰富的谈话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帕夫雷什中学对家长的指导是多么全面而细致,远不是我们中国中小学有的家长会那样,主要是谈学习,甚至只是各科试卷分析。

7、这次我来乌克兰,除了重访帕甫雷什中学,就是想再见见卡娅。

8、曲霞老师从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的角度阐述了如何解决劳动观念上的问题、劳动精神的问题和劳动能力的问题。她还说,劳动教育既有渗透德智体美各育的作用,也有整合各育的功能。因为劳动是五育中唯一通向生活世界和工作世界的教育,它要整合引导大家创造性的把所学的知识、养成的情感投身到社会生活中,劳动教育是渗透、整合和辩证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就是一个很好的整合过程。

9、《苏霍姆林斯基论劳动教育》一书由教育科学出版社于近期出版,苏霍姆林斯基结合在帕夫雷什中学工作的亲身经历,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教育的影响、实施劳动教育的手段和途径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阐述。书中的材料和所阐述的方法会对教师实施劳动教育给予实质性的帮助,有助于广大教师在各自的工作实践中完成劳动教育的任务。

10、在一所农村学校身不离校地工作32年,这对我是无与伦比的幸福。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孩子们,所以考虑很久之后给这本书题名叫《把整个心灵现给孩子》。我认为,我是有权这样做的。……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孩子!

11、进入“微商城”购买本书!

12、●新书速递|如何与孩子相处,这是一门学问

13、三是如诗如画,生动优美。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教育家,也是一位文字水平高超的文学家,运用生动的描述性的语言,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排比等句式。阅读他的论文中的事例,如同阅读一篇篇充满爱心的优美的小小说;阅读他的描述性的文章,如同阅读一篇篇优美的散文诗。

14、●孩子不接受批评怎么办?

15、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殷长春,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研究员,全国比较教育学会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秘书长、国际苏霍姆林斯基学会理事肖甦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卢晓东教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中心副主任曲霞等来自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百余人参加了此次发布会。

16、苏霍姆林斯卡娅的题词是——

17、这是因为我心灵中所获取的一切美好的、智慧的、诚实的东西应该都归功于她她在我面前打开了童话、祖国语言和人类美德的世界奶奶善于用童话解释极其复杂的难题

18、03别老想着请教别人,只有你自己能够帮你自己

19、我拿出1998年和她一起登长城的照片,她看了说:“那时候您真年轻啊!”我说:“您不也很年轻吗?”

20、卡娅在上面写道:“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您!奥丽佳·苏霍姆林斯卡娅。”

四、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

1、“儿童世界则是一个特殊的世界。儿童有他们自己的善恶和荣辱观念及人的尊严观念;他们有自己的美的标准,甚至有自己的时间长度:童年时代,一天犹如一年,而一年则是无限长的。我一向认为,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门,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才不会把您当成一个偶然闯入他们那个童话世界大门的人,当成一个守卫这个世界的看守人,一个对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都无所谓的看守人。”

2、《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霍姆林斯基写作的短文,文章题目是萨沙带着自信、坚强和自豪想说的一句话,也是作者激励我们每一个孩子挺起腰板自豪地说出的一句话。

3、我真诚地赞扬并祝愿您取得进一步的成绩——在永远是十分艰难但又是如此高尚的、培养人这个星球的未来的事业中!

4、欢迎扫码关注“镇西茶馆”

5、这本书记述作者五年期间与一个班的三十一名学生朝夕相处的平凡岁月,内容是一年小学预备班和四年小学班的日常教育和教学工作。

6、本茶馆不定期会有广告文案,我早有说明:《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请感到不适者自行离去。

7、关于这本书的出版经历,我多少知道一些,1998年第一次和卡娅见面时我听她说过。这本书出版于1968年,但在苏联无法出版,苏霍姆林斯基只好“绕道”在东德出版,这是他出版的第一本著作,但他因此而受了党纪处分。

8、听到这里,她又笑了:“苏霍姆林斯基也从来不做家务事。你看,你和苏霍姆林斯基有多了一个共同点——不过,这可不是优点啊!”

9、“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指的是一个人,中国有没有“苏霍姆林斯基”我不知道,如果有也许是陶行知或其他中国真正的教育家,但肯定轮不上我——我远远不够资格,因此我绝不敢接受这个称呼;“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则指的是一类人,所有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做老师的人,都配得上这个称呼,包括千千万万的中国教师,也当然包括我,所以我受之无愧。

10、当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也有他本国国度和时代的局限,在当代中国也并不是万能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经验有如盛开的玫瑰。我们要把一丛玫瑰从别的花园移植到自己的园地里来,……首先要考察并改善自己这块地的土质,……要连土一起移,不要伤根。”(《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585页)而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包括经验)在当代中国的传播与生长,正犹如一丛移植并盛开的玫瑰,虽然其主要思想基本适合于我们这一块土地和今天时代大背景,但我们要从他丰富和教育著作和教育理论中,吸取更多适用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以指导好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改革。

11、曾天山副所长指出,劳动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活、生存教育;二是职业启蒙价值;三是联通了“工作的世界”或是“劳动的世界”。此外,劳动还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体现了分工合作精神,所以劳动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包含了深刻的育人价值。加强劳动教育可以解决四个“不”的问题(即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不尊重普通劳动者),让年轻一代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同时还要将劳动形态向上延伸,加强智力劳动的含量,提升教育的境界。

12、“学生和教师好比是在共同构筑一座楼房,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接过一块块的砖头时,要知道把这些砖头垒到什么地方去,并且能看见整个楼房,用思维来把握它,不时地站得远一点来看,把这个建筑物看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

13、我想在复信中给你们写几句话,谈谈我对生活、学习、学校和教师的看法。

14、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和1枚红星勋章等。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等教育专著。

15、你初三吗,呵呵,我也是。第一个问题:童话故事是孩子最喜欢的文学体裁,生动形象,容易让孩子接受,也更易理解。第二个问题,我们老师是这样说的:本来上帝是世界的主宰者,他操纵着一切,但是人拥有了爱情就有了操纵一切的力量,对于爱情的忠诚和追忆,是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和幸福的,所以懂得爱情内涵的人就成为自己和地球的主宰者。

16、听了您刚才充满激情和爱心的发言,我很感动。您是一位真正的教师!

17、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基本吻合。

18、这样饱含教育真情的著作,居然曾经是苏联的“禁书”!

19、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生活在上世纪中期,主张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在其3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共撰写了41种专著、600多篇论文和1200余多供儿童阅读的童话、小故事。他的作品先后被译成3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他本人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苏霍姆林斯基对中国当代基础教育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和巨大的。

20、《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读过多次,每一次都被感动。在该书的序言中,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深情地写道——

五、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1、我再次感到惊喜,接过礼物,不住地说“谢谢”。

2、04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

3、卡娅带我们去参观苏霍姆林斯基图书馆,她现在在那里上班。在大巴上,我们简单聊了聊。我问她为什么现在瘦了,她说她很希望这样,所以工作量比过去多一些,这样对身体有好处。

4、有缘相逢,来者皆客,欢迎再来!

5、卡娅的孙女又拿出一本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说:“这是《我把整个心灵现给孩子》。”

6、在帕夫雷什中学“家长学校”的教学大纲里,既包括共同性的教育学问题,也有学前期、学龄初期、少年期和青年期教育上的一些特殊问题。“我们摆在中心位置上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育目标问题。‘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在家长学校的每一个组里,都是从这一讲开始的。……我们认为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设计人’的工作不仅成为教师的事业,也要成为家长的事业。我们在分析教育过程时,用一些实际事例来说明:学生从家长那里得到些什么,从教师那里得到些什么,以及从他度过闲暇时间的那个环境里得到些什么。家长们认识到:儿子或女儿首先是向他们学习的,包括学习好的品质和坏的品质。”(《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全一册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第530页)

7、附:我为卡娅抓拍的一组肖像照

8、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经验与理论著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他一生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既当校长,又当普通教师;既教课,又当班主任;既做具体工作,又搞科学研究。他是一位勤奋务实,笔耕不辍的杰出人物。

9、本书是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经典之作。

10、苏霍姆林斯基简介(1918——1970)。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和1枚红星勋章等。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等教育专著。

11、随后,我又找来了他的全部著作,包括《帕夫雷什中学》《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要相信孩子》等,由此使我进入了一个教育的世界。

12、那次,苏霍姆林斯卡娅提出,希望我做她的研究生,专门研究苏霍姆林斯基。她甚至还给我提了两个参考课题的范围:班级集体主义教育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美育思想和语文教育。吴盘生帮我翻译道:“她说,要把你培养成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

13、苏霍姆林斯基在1968年出版了第一本著作《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两年后就去世了。也就是说,虽然他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一直结合自己鲜活的实践在不停地写作,可他的大部分著作,是在他去世后陆续出版的。

14、《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苏霍姆林斯基创作的小说作品,1981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15、苏霍姆林斯基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教育活动中,一边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一生写下了41本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和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

16、谈到生活,我想引用苏霍姆林斯基对此用过的词“需要――困难――美好”。生活总是给我们提出任务、问题和课题,我们需要完成和解决它们,那就不会那么容易,就会遇到困难,必定要锤炼意志,开动脑筋,耗费心血。而当这些问题被解决的时候,那就会感到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和胜利的欢乐与美好。生活能如此展开,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直至一生,那就是充满希望、胜利和成就的一生,无悔无愧的一生。当然,上述胜利和成就对于他人来说也许会是微不足道的,但它们对于你们每个人自己却是至关重要的。

17、所谓“真正的教师”,就是真诚、真实、正派、正直的教师,这应该成为所有教师终生的目标,这也是我一辈子的追求。

18、帕夫雷什中学“家长学校”专门为家长们开设的课程,并不是具体的学科课程,因为“家长学校”并不是家长的文化补习学校,而是提升家长教育学修养的学校。所以,其课程必须有教育学,还有解剖心理学、神经系统、缺陷学、身体和心理发育、儿童的精神生活,等等。

19、这时,卡娅插画补充说:“里面还有李镇西的名字,有您的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情况。”我估计是《追随苏霍姆林斯基》一书。我很惊喜,也感到荣幸。同时,后悔没有带几本《追随苏霍霍姆林斯基》来赠给这座图书馆。

20、多年来,每次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憧憬:如果有一天我能够亲临苏霍姆林斯基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亲临巴甫雷什中学,该多好!

六、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1、——————————————

2、卡娅说:“因为这本书主要写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观点和他的实践,就是教育必须面向大自然,面向生活,不能仅仅是在学校和教室。而当时的苏联教育,就是不许学生走出校门,而是老老实实地呆在校园内,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苏霍姆林斯基这个主张当然就不能提倡。另外,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本书中特别强调了教育要有人性,要符合孩子的个性。而当时的苏联,则强调集体,忽略个性。说话写文章都爱说‘我们’,而不是‘我’。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明明是我的想法,我的做法,怎么会是‘我们’呢?”

3、更需要指出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生活在上世纪中期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中,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注意吸收人类教育丰富的历史遗产,密切联系苏联教育的实际,并进行长期实验研究而形成了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理论,这是他与欧美其他教育家的根本区别。苏霍姆林斯基的国情同中国基本是一致的,他的学校管理模式和教育方法也同中国大致一样,这也是他的教育理论受到中国教育工作者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4、半年后的9月下旬,我终于来到乌克兰,走进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乡。再次见到了卡娅。

5、然后她又拿出几件礼物送给我:一张苏霍姆林斯基的照片,一件乌克兰民族的刺绣,和一枚苏霍姆林斯基纪念币。

6、“人生下来,并不是为了像无人问津的尘埃那样无影无踪地消失。人生下来是为了在自己身后留下痕迹——永久的痕迹。一个人首先要使自己留在人的心中。我们常说的不朽就在于此。我们活着,就是为了使儿子或女儿牢牢记住自己,就是为了活在他们的激情和劳动之中。人最大的幸福和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此,如果你想留在人们心中的话,那你就去培养自己的子女吧。培养人,这可是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7、我一看她,和五年前在合肥见到时相比,明显瘦了。我把送给她的礼物——一包普洱茶送给她,她愉快地收下了。

8、乌克兰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前克列缅从宏观上为我们介绍了乌克兰的教育情况,卡娅不时插话补充。我们了解到乌克兰目前也在进行教育改革,主要是将原来的十一年制改为十二年制,以提高教育质量。他们还询问了中国的教育情况。克列缅说:“乌克兰和中国关系一直很好,乌克兰对中国一直非常友好,比俄罗斯对中国更友好!”大家都笑了。

9、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以公民教育精神为主线,全面论述了培养真正的公民所进行的智能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体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美感教育以及劳动教育。

10、——————————————————————

11、在闲聊中她又问及我的家人,我说我爱人也在学校工作,喜欢做家务事。“因为我平时太忙,所以从来不做家务事!”

12、教育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孙袁华主持发布会。

13、本书可为当前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提供诸多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14、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对于如何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兴趣和特长,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的问题,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他一生在基层从事平凡工作,创造了不朽的业绩。他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是他取得成功的力量源泉;他对理论问题的勤奋、求实的探求精神,使他获得了重大理论建树。苏霍姆林斯基的精神,是一切教育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15、所谓“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的说法就源于这个题词。但后来被误传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这两个称谓是有区别的。

16、1918——1970)。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等教育专著。

17、我一跨进去,卡娅就看见了我,她迎了上来,握住我的手,很热情地说着什么。我虽然听不懂,但我知道她是在向我表示欢迎。

18、苏霍姆林斯基说:“尊敬的年轻的家长们,要记住,你孩子的身体的和智力的发育全决定于你。记住,创造人,这不只是简单的生物行为即可完事的。人之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他认清了自己的活动目的,其中包括在孩子身上再现自己。”(《家长教育学》杜志英等译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年第1版第45页)

19、让瓦西里·阿列山大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的形象和思想永远成为您的引路的明星。

20、Suchomlinsky Sukhomlinskii 由于他是苏联人,因此他的原名是俄罗斯语,所以翻译成英文有好几个版本,这里是其中的两个。

1、在《我把心灵献给孩子》一书的前言中,苏霍姆林斯基曾深情地说:

2、除了上课,“家长学校”还有安排了老师与家长的许多谈话活动。老师每月都要对他们进行一至两次小组咨询和个别谈话,内容是谈怎样发展的禀赋、爱好和才能,怎样为青年人选择今后的生活道路。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段,都有相应的谈话题目。

3、我想到1998年在北京,我曾经当面问卡娅:“您认为你父亲在教育理论上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当时,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正是我父亲,第一个把‘人性’引入了苏维埃教育!”

4、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5、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我不可能去读她的研究生,但卡娅对我的鼓励我一直铭记在心。

6、十分感谢你们给我的来信,你们在信中言辞关切,充满温情,并谈及了苏霍姆林斯基和李镇西。

7、落款时,她问:“今天是几号?”

8、如众所周知的《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女儿的信》以及某些论文和小故事。他的作品每一新版都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

9、苏霍姆林斯是具有执著的教育信念和顽强的工作作风。自从1948年被任命为帕夫雷什中学校长后,他的教育才华就愈益明显地展示出来。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他已成为一名成熟的教育家,活跃在原苏联教育界。

10、我说:“和苏霍姆林斯基有关的信息,我都记得。”

11、她马上笑着点头,对翻译说:“不用翻译,我听懂了。”

12、苏霍姆林斯基的所有教育论著,都是用散文的语言表述的,读他的著作,便是听他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抒发感情,一边阐述理念,阅读他的文章简直是一种享受。

13、于是,我问卡娅:“1968年出版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第一本著作吗?”

14、苏霍姆林斯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教育国情来说,也是非常适合的。

15、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美育是要培养对艺术的美、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习惯的美、大自然的美的充分感受和正确理解能力,培养爱美和创造性地美化周围现实的能力

16、每当我遇到这样的家长时,我会为自己能被他们真诚信任而感动,但同时也会感到不安:如果家长仅仅用“托付”与“告状”与我“配合”,我的教育能够成功吗?我毫不怀疑这些家长对老师对学校教育的厚望,但这种“厚望”背后隐藏着一种令人忧虑的东西,这就是——同样作为教育者的家长的失职。

17、●别盲目让孩子进行“项目式学习”,了解PBL的这8个真相是前提

18、又如,1955年以前的一段时间内,原苏联普通学校一度完全取消了劳动课,而他主持的帕夫雷什中学却从未间断过。不仅如此,学生毕业时,既领取毕业证书,还领取职业证书。

19、那天上午,当我们走进乌克兰教育科学研究院三楼一间会议室时,卡娅已经在那里等候我们了。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关于桂林的诗句和俗语(关于桂林的诗句57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