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园节选翻译(于园张岱文言文翻译76句)
一、于园
1、庆元四年(1198),陆游在《小园新晴》中写到,“园林只在小窗前”,诗以园为标题,抒发了“物华心赏元无尽,剩住人间作地仙”的生活感悟。
2、住宅是如此,办公场所亦是如此。
3、淡雅的心境,在繁华生活中是一种奢侈,而在亮点的花园中,它会成为一种习惯。
4、木色地板、灰色床组、奶白色硬包、反挑灯带、L型飘窗,在沉稳的色调和用材之下,姜黄色的床品和黄玫瑰在室内点缀,烘托着居家的暖意,让居住者在令人心神安定的氛围中,感受到家的方向,也享受着家的温馨。这,是家带给我们最迷人的地方。
5、李光政更愿意把它们解读为一种“生活感”,温暖丰盈,令人心安。家是风雨相依的世界,是此生最浓的情结,我们聊到对家的理解,他们不约而同地说了“舒适”两字。李光政生于小城滁州,于园长在南京市井,寻常百姓家的烟火一日一日地蒸腾,最终熏染出他们平和克己的性情以及对家的温暖概念。纵观北岩目前的作品,大多温润有余,鲜少富丽堂皇,其中当然不乏一些客观的因素限制,但我更愿意相信的是,这就是他们的初心,这就是他们的设计观点,这就是他们对“吾心安处即是家”的诠释。
6、白居易说:“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7、案例地址:上海.松江安信湖畔天地
8、在地板和书架木质纹理的指引下,沙发、挂画、抱枕、边几等不同明度的黄色系绝妙搭配、和谐辉映,轻重之间并无繁复也无冲突,加以纯白入境,越发让人觉得清新醒目,舒适自然。
9、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磥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10、也是在旅行中,伯林顿结识了日后被誉为“现代园林之父”的威廉·肯特。“伯林顿文人圈”的灵感,让这位年轻的艺术家找到了方向。
11、两三岁的孩童,正是好动的时候,男孩更甚。设计师跳脱了传统客厅的定位和布局,除去电视、多人沙发组,以超大落地窗、加长地台的形式,通过所有可自由移动的家具营造出轻松、不受拘束的亲子空间。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这个家,带给他无限的可能。搭配木色元素,室内风景与窗外树木之景融为一体,仿佛置身在自然木场般地轻松自在。
12、2017年台湾六艺奖陈设艺术类年度十佳等
13、清道光年间,时任湖南粮储道的邑人张瑞溥(号鉴湖,字百泉),辞官回到永嘉故里后,在谢灵运“池上楼”旧址旁,临池建屋三幢,取名“如园”。张瑞溥在建如园时,“以存谢公(谢灵运)之旧”,在传说中的“谢池”边建了“池上楼”、“春草池”、“春草轩”、“怀谢亭”等。清代温州知府梁恭辰之父梁章钜的“楼阁俯城隅,一角永嘉好山水;风流思太守,千秋康乐旧池塘”,正是如园的写照。
14、坐在阁子中,这里的境界使人感到舒坦、碧绿、幽深。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到了于园,看了这里的假山奇石,就没有遗憾了。
15、听到于园这样说,我忍不住问设计师的思考和想法从何处而来,毕竟繁忙的工作占据了他们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留给学习的空间可能少之又少。“从每一个案子的进行中学习。”话音刚落,便听到李光政这样回答。
16、觉得本文不错的点大拇指!
17、园林作为诗人借物抒情的对象,成为沟通诗人抒情世界与现实的桥梁,也透视出他们的人生追求和生活哲理。
18、依绿园西傍九山河,南枕松台山,环境清幽,风光旖旎,结构精巧,杂植佳卉,四时芬芳,为当时一方之胜。曾唯兄弟交游广阔,疏财好义,乐善好施。据嘉庆年间《孤屿志》记载:曾唯不仅独资修造海坦山石坝,江心屿的浩然楼、文天祥祠堂等,都是他出重金重建的。
19、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20、每个人都可以用艺术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二、于园张岱文言文翻译
1、后厅面向巨大的水塘,因为周围的建筑都建在7米多高的台基上,所以这个水塘是很深的。但是水比较浅,水塘中建造了奇特的假山,高耸直立,悬崖绝壁,直上直下,人可以从台基上的建筑沿着台阶下到水塘的底部。水面上应该有小桥。由于是在七月,向上观看,岸上水池种植的荷花(或是假山上种植的荷花,这是明末造园家计成(字无否,《园冶》作者)独创的假山营造方式)正在盛开,巨大的荷花和荷叶能够伸展到水塘边上,让人看到空中的美景。
2、楼盘名称:大华香邑美颂
3、目前公司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经进入稳定的上升期。也曾有过最艰难的时候,但他们简单地一语带过,因为明白那些是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阶段,世间事大抵都是如此,他们坚定地信仰着一个最朴素的道理:但凡努力付出,总会有好的回报。今年“金堂奖·中国室内设计年度评选”大奖赛中,两位的双双入围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印证。
4、我们总是一边向往静谧,一边害怕寂寞,一面渴望都市的喧嚣,一面寻找独处的自在。
5、很辛苦吗?设计师回答,不会,反而很开心。虽然相对于南京本地案子来说,沟通成本稍高些,但胜在上海的资源优厚。所以说,距离并不是设计的绊脚石,相反,它是考验一个工作室能力和毅力的存在。七月,期待我们的第二次合作。
6、因为卧房外面的地面高程与前堂、后厅的地面是一致的,也是很高的。栏杆外面的假山堆出了一个洞穴,这是假山建造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洞的开始是一条沟,所以可以叫“壑”,因为洞口的高程很高,所以可以旋转而下,直到大水塘的底部。
7、全国两岸四地69个城市建设的47个国内展园和29个国家建设的34个国际展园,携中国园林博物馆、永定塔、主展馆、锦绣谷等园林景观
8、以上内容,由《Dlife》杂志年度合作伙伴特约发布
9、我们聊到了设计风格——作为室内设计师,这是他们想得很多亦聊得很自然的话题。“我们不想做传统风格类的东西,那样太限制性了。比方说如果客户喜欢新中式,那么我们可以在这个框架内给他进行设计,去帮他营造空间想要的感觉和意境,而不是一定得摆放红木家具、花格、博古架之类的元素。其他风格也是这样,应该带有设计师的思考和想法在里面,‘神’比‘形’重要。”
10、九思文创园|灵动文创花园办公
11、一整面超大的落地窗,没有过多的装饰,温暖的阳光穿梭于窗帘的微隙,柔和自然地散落在屋内。层层叠叠,光影交错。随处安放的花束,在阳光的滋养下开得愈发灿烂,在光影的变化中,曼妙起舞。坐在窗前,看着缠绵的光束亮点,从纤纤指缝间一路缱绻,是最纯真的阳光。
12、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委员、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委员
13、风格设计方面,设计之初屋主想以现代简约风格装饰空间,营造自然、沉稳、宁静的空间感,故设计师使用了大面木质贯穿整个空间,再搭配以别致的几何形体进行切割,使品质感得到很大提升;木质墙、顶与浅灰地面的色彩呼应,给人以沉稳、安详、自然的亲近感,其它大面留白,淡然清雅的生活态度跃然纸上。最终,这处宁静、自然、温润的居所,散发着居者寻求本真、淡然回归的精神追求,本案亦完美收官。
14、灰白色系为主调,以温婉柔和的光彩诠释着南方水乡女性独有的气质,岁月为伴最为动人。挂画的色彩与伸展的姿态,与阳台的凤尾竹摇曳散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空间充满柔化安定的美感。
15、可惜此屋1948年曾遭大火,谢府藏品尽毁,这是上个世纪温州文化界的一场灾厄,夏承焘日记中有“不谓俄顷灰烬,令人起无常之感,怅惘无已”的叹息。后谢家将劫余文物宋瓷、叶适墓志及曾衍东小说《小豆棚》手稿等尽捐温州市图书馆和文管会。
16、▲旧温属图书馆(籀园)
17、园在山中——再探张南垣叠山造园的意义与传承顾凯/19
18、谈到公司的未来发展,李光政说,不会刻意追求多么大的规模,最关键的还是认认真真将每一个案子都做到让自己和客户双方满意。当然,他也希望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增加更多的尝试和挑战,因为设计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乐于开拓并且期待成果。“不管以后发展到哪一步,面对哪样的客户群体,我们都还是会坚持自己的风格和特色,预算多也好,少也好,都要兼顾美感和舒适度,这是我们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要始终坚持的一点。”于园补充道。
19、2014年中国(南京)室内设计总评榜公寓空间风格设计奖
20、中西交流视野下的明代私家园林实景绘画探析刘珊珊/84
三、于园节选翻译
1、▲1921年弘一大师与周孟由等人合影,左二为周孟由,右二为弘一。
2、在空间布局上,整个空间通透明亮,空间规划具有穿透性和流动性的同时,又保持着不同空间的区域,让视线随着串联的空间顺势展开。客厅的推拉门将户外的清风与暖阳盛邀入室,自然与清新充满整个空间。卧室和书房大面窗户承接了室外的阳光雨露,让居者足不出户也能将户外江景尽收眼底。
3、本案在空间设计上并没有太多的色彩泼墨,纯粹的白,温和的灰,天然温润的原木行走于每个区域,让家回归自然,回归本色。不同的材质交错、融合、加减,铺设出干净利索、静柔舒缓的空间氛围,偶有零星绿色作为点缀,为整个空间注入一丝清新的活力,传达出设计师一种寻求真我、回归本质的生活态度。
4、其实,清末民初的温州古城,虽然不大,却精致玲珑,山水环绕,很有特色。温州之有花园,始于宋元,盛于明清。尤其是清乾嘉年间,名园几遍郡城。历代著名的花园有18处,其中附属于官衙的3处,私家的15处。特别是在近代,一度有“十大私家花园”的美称。
5、更艺术的表达,更美好的生活
6、《渔洋山人诗集》有《瓜洲于园二首》:
7、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史与文化史方向硕士研究生
8、转向凝目,白色大理石的中岛吧台笔直延伸,引导出流畅的生活动线。厨房的超高长虹玻璃门将空间的线条拉伸,通透的质感也让自然光线洒满西厨和玄关的区域。高挑纤细的线条婷婷而立,纯白与黑色的经典组合奠定现代极简的基调。
9、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
10、于园,俗称“吕宅”,位于纱帽河44弄、原大众电影院后门。它曾是晚清至民国期间温州显赫人物吕渭英的私家花园。
11、城市中心花园人文美创空间
12、阿科米星建筑事务所建筑师
13、考虑到水利和造景的需要,乾隆在原来水闸的位置上建“水心榭”,出水闸墩成八孔,夹水横陈,水光倒影,“上头轩榭水中图”。湖区的水顺走势过水心榭流出山庄外,又回到庄外的武烈河之中。山庄理水尊重水脉走势,合理控制水流、梳理水系的做法充分考虑自然生态水系与造景之间的融合,因地制宜,“精而合宜”。
14、设计师选择以天然石材、原木、实木贴皮等富有自然纹理的材料,借由纹理引申出温润质朴的空间氛围。在有限的造价内,创造出舒适非凡的自然生活品质。也许,“本色”是一句出之天然的人间真情话,是一个不施脂粉的素雅女郎,是一首不经雕琢的原味诗歌。徜徉于“本色”之间,不见奇特的意象,亦无瑰丽的夸张,却于平淡自然中独具韵味,细品方知人间至美不过本色而已。
15、余秋雨曾说:“就中国文化而言,院落是安顿生命、安顿家属和安顿精神的场所,一道墙把一个家围起来以后,里面是个独立的世界,院落就是他们的天地。”
16、午后的江东北路行人寂寥,许是因为周临街的商场店铺也显得懒洋洋的。我在一张靠窗的桌子旁坐下,李光政和于园在对面,大片的阳光从他们侧面倾斜下来,通透,沉静,光影中可以看见缓缓浮动的尘埃。此时天晴日暖,正是一年中最舒适的时节,十月的天空清如水,明如镜,我们就在这样的光景里开始了此次的对话。
17、说到园林,你会想起什么?
18、余绮楼正对飞霞古洞,四面云山如列屏障,小桥前横,清水环抱,洵为佳景。楼后有天井,通向河埠头的门边有株橄榄树。余绮楼东边旁门出来就是巽园。巽园南面有粗石垒成的围墙,设有大门。门上方有青石板的园额。两个大约50厘米左右、由龙游余绍宋题书的行楷阳刻于青石板上。
19、我们懂得美并创造美,我们渴望点亮世界,同时让世界看到我们。
20、园博园到机场全程至少要30分钟,并且没有直达公交车,岛外的士也基本没有.大致线路:园博园门口乘巴士至殿前站,打的至机场(有摩的拉客,到机场最多给5元)
四、于园在哪里
1、建筑的尺度在注入热气腾腾的生活后,
2、明朝灭亡之后,张岱因拒绝进入清廷任职,从衣食无忧的富家子弟变成了下层贫民,生活穷困潦倒,后来更是以入山著书以终。张岱擅长散文,一生著作颇丰,包括《琅缳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石匮书后集》《四书遇》等。
3、在书中,我们还设置了一个小机关,感受营造园林营造过程。
4、我们都在不同的风景和相同的时光里
5、以家之名,酝酿此间生活的丰饶与美好。
6、再往后有一座水阁,长如小船,横跨在小河上,水阁四周被茂密的灌木丛围绕,可以听见鸟儿叽叽喳喳的며声,如同身在野林深山,我坐在其中,欣赏到眼前一片碧绿幽远的景色非常愉悦。
7、顶面极具张力的黑色线条贯穿整个空间,呈现出纯净、灵动、流畅的简约之美。软装搭配得宜,或许观者无法从画面上感受空间的舒适度,但业主在此生活十分舒适自在,“黑白视界”的感觉油然而生。原有入户花园打掉改为门厅,同时也扩大了客厅的空间,原有北卧改为餐厅,扩大厨房空间的基础上,把原来餐厅位置作为岛台,使整个空间更加通透和宽敞。完工以后业主这样说:“将我们所期望的家充分描绘出来,实现了我们心目中完美家居的那个梦。”
8、乔治·兰伯特,《从瀑布上的阳台眺望奇兹威克庄园》,油画,1742年,查茨沃斯协会藏
9、《于园》着重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远意境,抒写作者游园得自然之趣的感受,赞颂了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10、《于园》文言文是明代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于园》文言文是明代文学家张岱创作的`,第一段的原文的翻译:于园在瓜洲停船的地方,叫做五里铺,它是富人于五所建筑的园子。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那么就不会用钥匙打开门来迎接客人。葆生叔在瓜洲任同知,带我前往于园,于园的主人处处殷勤招待我们。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
11、在亮点的花园空间中,“亦内亦外”是它的魅力所在。木桌椅和木地板,突显古雅而朴实的特性;花园的围合适度地隔开了外部闹市的喧哗;露天设计则拉近了日常工作与自然的链接尺度,无论是在此洽谈或茶歇,都会别有一番格调。
12、国际视野下中国传统庭园避暑营造智慧科学化研究鲍沁星;朱柳霞;StephenR.J.Sheppard;张敏霞;宋恬恬/168
13、流行于18世纪英国的“大旅行”促使年轻的艺术家与年轻的赞助人,离开家乡,他们在文化的浪潮中寻找属于这个国家与时代的风格。
14、一边是冷静的白色瓷砖与黑色铁艺,另一边是温润的原木地板与布艺沙发,在材质、色调、比例、线条这四者之间交互流转,再加上自然光源的配合衬托,于是,设计有了声音。
15、周守良是我国银行界元老,曾就读北京大学商科,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弟子,蔡元培曾称赞他“居士仁心到鱼鸟,古人居教自诗书”。他还受梁启超赏识,书联教诲:“得意当为三日雨,问心可对十年灯”。
16、这本书还细细挖掘了,园林营建的建造背后的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