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去来辞多少字(陶渊明归去来辞原文及翻译65句)

2024-03-02 10:32:29

一、陶渊明归去来辞

1、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序文: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已岁十一月也。

2、世俗同我合不来,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呢?

3、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

4、把云和鸟都比做自己,也就是寓意了自己在官场太久厌倦之后回到家中,这应该叫比拟,其实就是比喻加拟人的意思,还用了对偶

5、(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回去

6、《归去来兮辞图•稚子候门图》明•马轼。诗人与家人久别重逢,一派温馨团圆氛围。画家刻画的诗人、小儿、邻居、僮仆各人情态不同,匠心顿显。

7、陶渊明,中国晋朝时期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其诗文风格质朴自然,清新俊逸。《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代表作。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8、草书秋色|庆祝建国七十年秋分笔会情意浓

9、《归去来兮辞》的境界,是隐退避世的超越境界。中国传统士人受到儒家思想教育,以积极用世为人生理想。在政治极端黑暗的历史时代,士人理想无从实现,甚至生命亦无保障,这时,弃仕归隐就有了其真实意义。其意义是拒绝与黑暗势力合作,提起独立自由之精神。陶渊明,是以诗歌将这种归隐意识作了真实、深刻、全面表达的第一人。《归去来兮辞》在辞史和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即在于此。

10、终于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带着幼儿们进了屋,美酒已经满觞。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开颜;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

11、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2、(近义词): 归心似箭、告老还乡

13、引(yǐn)壶(hú)觞(shāng)以(yǐ)自(zì)酌(zhuó),眄(miǎn)庭(tíng)柯(kē)以(yǐ)怡(yí)颜(yán)。倚(yǐ)南(nán)窗(chuāng)以(yǐ)寄(jì)傲(ào),审(shěn)容(róng)膝(xī)之(zhī)易(yì)安(ān)。园(yuán)日(rì)涉(shè)以(yǐ)成(chéng)趣(qù),门(mén)虽(suī)设(shè)而(ér)常(cháng)关(guān)。

14、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15、孙过庭《书谱》(二玄社版)

16、回去呀!让我断绝同外人交游吧。

17、一张七弦琴,千年文化史;一首古琴曲,悠悠人间情。古琴,以音律的方式,表达仁义礼智信的人间真情,表达归于无我的道家精华,归于清净的释迦根本,中华文化儒释道之精髓,尽浓缩于此。若懂古琴,识得音律,人生无憾。明了古琴的文化性,便知古琴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18、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19、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20、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二、陶渊明归去来辞原文及翻译

1、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2、这篇辞赋,不仅是陶渊明一生转折点的标志,亦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归隐意识的创作之高峰。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一种“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

3、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4、明白过去的事情不能改正,知道将来的事情还可以追寻,

5、苏东坡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这就是陶诗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

6、(英文): At last,I have come home!

7、欧阳修云:“晋无文章,唯《归去来辞》而已。”此文代表了山水田园文学的最高成就,陶渊明从此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隐士典范并流芳于世。

8、《归去来兮辞图•或棹孤舟》明•夏芷。作此幅为图卷中的第七段,诗人趁趁兴乘舟,载书远游。姿态闲适以坐舟中,凝视水之前方,画幅中用以表现水天一色的大面积留白尽增情致,与诗人的心境契合。

9、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10、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明知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还要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回家为是而做官为非。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恨晨光朦胧天不亮。

11、《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

12、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

13、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我们自己在此苦难深重的娑婆世界中徘徊不息,随自业漂流不息。我们相遇又分别,或再次以不同的身份相见。无始以来,我们经历了无量生命,遭受无数痛苦、折磨、不幸,填满了坟丛墓地,这足以使人厌离此生命的存在,足以让人醒悟而解脱自己。

14、医学小白如何逆袭成为专业医疗笔译?

15、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16、✦寄傲: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审:深知。✦容膝:形容居室狭小只能容下双膝。✦易安:简易安适。

17、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最后两句"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表达了他乐乎天命的人生态度。

18、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死后其好友暗赠谥号靖节先生,浔阳人(一说宜丰人)。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等。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19、本文写于东晋义熙元年(405)。文章前面还有一个序,叙述作者因家贫出仕,后在彭泽令任上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田的经过。

20、归(guī)去(qù)来(lái)兮(xī),请(qǐng)息(xī)交(jiāo)以(yǐ)绝(jué)游(yóu)。世(shì)与(yǔ)我(wǒ)而(ér)相(xiàng)违(wéi),复(fù)驾(jià)言(yán)兮(xī)焉(yān)求(qiú)?悦(yuè)亲(qīn)戚(qī)之(zhī)情(qíng)话(huà),乐(lè)琴(qín)书(shū)以(yǐ)消(xiāo)忧(yōu)。

三、陶渊明归去来辞多少字

1、朱熹说:“其词意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尤怨切蹙之病。”

2、✦已矣乎:算了吧。✦寓形:寄身。✦曷:何。✦委心:随心。✦任去留:任其自然地死、生。

3、陶渊明自幼“爱闲静”,“爱丘山,不同流俗”饱读儒家经典,因彼时老庄盛行,他又浸润道学时风,兼具儒道两家修养。出仕之后,他视炙手可热的官场人脉为无物,追求更为隐逸自然的生活,解印辞官。回乡下之前,他发布了一篇名叫《归去来辞》的诗作,一反时文骈俪之采,行文朴素自由。这是一篇述志的作品,文中着重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直到三百多年后的唐代,几位文学大家发起古文运动,给予《归去来辞》等陶渊明诗文以极高评价,文坛哗然。

4、=============

5、归去,回去的意思,指归隐田园。来兮,句末语气助词。作者在此用句末语气词加强了语气,表达了强烈唏嘘和感慨。归隐田园未必真的是快乐的,只是官场实在让人厌恶,空有满怀抱负却无处施展,黑暗的社会、丑恶的官场,不如归去。

6、乌峰行草书册页:白居易《琵琶行》

7、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兮,将有事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8、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9、✦以心为形役:心灵为躯体所累。✦形,躯体。这句是说:为了免受饥寒,不得不违心去做官。

10、✦其:语助词,大概。✦今是:指现在退隐为是。✦昨非:指过去出仕为非。

11、关山飞翰——乌峰书法作品故乡展(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侧记

12、余(yú)家(jiā)贫(pín),耕(gēng)植(zhí)不(bú)足(zú)以(yǐ)自(zì)给(gěi)。幼(yòu)稚(zhì)盈(yíng)室(shì),缾(píng)无(wú)储(chǔ)粟(sù),生(shēng)生(shēng)所(suǒ)资(zī),未(wèi)见(jiàn)其(qí)术(shù)。亲(qīn)故(gù)多(duō)劝(quàn)余(yú)为(wéi)长(zhǎng)吏(lì),脱(tuō)然(rán)有(yǒu)怀(huái),求(qiú)之(zhī)靡(mí)途(tú)。

13、丁酉秋日通临孙过庭《书谱》

14、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

15、他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

16、《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这篇文章作于作者亲身经历辞官之初,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17、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18、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提出要走出去放眼未来的句子:“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释义:“悟已往之不谏”:认识到过去的错误(指出仕)已经不可挽回。谏:谏止,劝止。“知来者之可追”:知道未来的事(指归隐)还来得及补救。追:补救。“实迷途其未远”: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太远。实:确实。迷途:指出仕。其:大概。“觉今是而昨非”:已觉悟如今的选择是正确的,而曾经的行为才是迷途。是:正确。非:错误。

19、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面临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

20、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四、陶渊明归去来辞全文

1、书法网络教学模式曾被央视(改革在哪里)栏目报道

2、童仆欢喜我前来迎接,幼儿在门口等候。院里的小路快要荒芜,松树菊花还长在那儿,

3、有时坐着蓬布车,有时划着一只小船,

4、✦无心:自然而然。✦岫(xiù):山峰。

5、我携着幼儿走进屋里,家里的酒坛里装满了酒。拿起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观赏着院里的树木感到高兴,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张孝祥名篇(词人张孝祥的词集是96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