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过零丁洋在哪里(文天祥过零丁洋写作背景80句)

2024-03-04 11:16:37

一、文天祥过零丁洋

1、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天地悠悠——文天祥过零丁洋写照

4、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5、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7、出品|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

8、✦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9、忽必烈夺取汗位后,调整对宋攻击的战略方向,主攻襄阳,1273年襄阳城陷落。元军一路势如破竹,猛攻至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从考中进士这十几年中,文天祥虽已入仕但为人正直,遭奸臣贾似道、董宋臣等人的排挤、陷害,屡遭罢免,英雄无用武之地。1274年,文天祥被委任为赣州知州,奉诏征兵勤王,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文天祥率所征兵将万余人沿赣江而下,前去拱卫京师,途中经过惶恐滩。

10、《过零丁洋》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11、►联系我们:zgmsbvip@1com

12、⑦零丁:即“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13、崖山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以南,从地图上看,海丰(广东汕尾市海丰县)至崖山的路线刚好经过零丁洋,也就是在这样的旅途中,文天祥利用张弘范递过来的纸笔写下了不朽的诗作。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得好人、都要死,只是有的人是偷偷摸摸的死人要有一些英雄的胸怀与精神不要贪生怕死的做一个小人要不怕死努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一生才没有遗憾

15、1278年12月,南宋丞相文天祥在广东海丰被俘虏,而陆秀夫带着小皇帝还在广东崖山组织抵抗,在这个至暗时刻,蒙军统帅张弘范想利用文天祥来劝降陆秀夫。彼时大宋已经退无可退,仅剩的十万军民集结了数千战船准备与蒙军决一死战,面对视死如归的宋人,张弘范并无必胜的把握。

16、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17、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8、据说张弘范看到文天祥这首诗,尤其是尾联这两句,连称:“好人,好诗!”诚然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19、人rén生shēng自zì古gǔ谁shéi无wú死sǐ ? 留liú取qǔ丹dān心xīn照zhào汗hàn青qīng 。

20、颔联接着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昰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

二、文天祥过零丁洋写作背景

1、首联中“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天祥于德祐元年(公元12宋恭帝赵㬎的年号),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公元12南宋卫王赵昺的年号)被俘,恰好四个年头。此自叙生平,思今忆昔。从时间说,拈出“入世”和“勤王”,一说个人出处,一说国家危亡,两件大事。唐宋时期,作为知识分子要想保家卫国,必须通过科举考选,考选就得读经,文天祥遇难时,衣带中留有个自赞文说:“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就是把这两件事拴在一起的。圣人著作就叫经,经是治国安邦的。

2、天地悠悠——文天祥过零丁洋写照(局部)

3、“这是一次精彩的创作过程。”浙江省文联主席、浙江美协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由许江领衔创作的油画《天地悠悠——文天祥过零丁洋写照》入选了“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体现了文天祥为抗击外敌入侵兵败被俘的场景。文天祥作为南宋宰相被元军俘虏后拒绝出仕元朝,写下了《过零丁洋》以诗明志。

4、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四年来,孤军作战,转战天涯。

5、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6、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

7、装帧精美书香玉坠精致礼盒

8、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诗人为自己的命运忧虑,感叹自己的孤苦伶仃,无力挽救国家的句子是“,”。

9、文天祥(公元1236—1283),男,汉族,吉州吉水(今属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抗元名将。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宋理宗宝佑时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诗词,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0、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惶huáng恐kǒng滩tān头tóu说shuō惶huáng恐kǒng , 零líng丁dīng洋yáng里lǐ叹tàn零líng丁dīng 。

12、✦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经起家步入仕途,宋以经学取士,此即指考取进士。文天祥是宝祐四年(1256年)二十岁时考中进士第一名,即状元。✦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13、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

14、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5、《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这首诗是他在1279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6、过零丁洋的题目意思是:经过零丁洋有感而发。

17、惶恐滩位于江西省万安县境内,在距万安县城5公里的江面上,与桃园滩、白涧滩、鳖滩、横弦滩、天柱滩,南风滩、狗脚滩、大湖滩、金沙滩、良口滩、昆仑滩、武索滩、小蓼滩、大蓼滩、棉津滩、漂神滩、茶壶滩并列,是千里赣江著名的十八险滩之一。也是赣江十八滩的最后一个锁口,江水湍急,暗礁林立,令人望而生畏,赣江之险尽在这十八滩。

18、“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常常会琢磨这几个字。难道文天祥抱定以死殉国的决心就只是为了青史留名吗?如果只是这样理解,那就错了。想当初,他拿出所有家资招兵买马,欲救国于危难之中时,有人就劝止说,以你所率之众与强势的元军抵抗,那就是带着群羊入虎口。文天祥回答说,我知道,我就是要以身殉国,就是要用死来唤醒天下人保家卫国的士气,且为这个濒危的国家争取最后的一点希望。细细揣摩,文天祥的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是以卵击石也要去击的行为,背后所透露出的那种东西,就是气节。而他所谓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想用自己的死,将这种气节播种下去。(杨蓉)

19、胡婷婷唱古文:文天祥·过零丁洋

20、辛xīn苦kǔ遭zāo逢féng起qǐ一yī经jīng , 干gān戈gē寥liáo落luò四sì周zhōu星xīng 。

三、文天祥过零丁洋在哪里

1、④风飘絮:形容南宋国势如风中柳絮飘荡不定。

2、高考必备64篇之陆游《游山西村》

3、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

4、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5、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今日被俘押在零仃洋又是这样的孤苦伶仃。

6、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有一个一语双关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说惶恐”“叹零丁”既与前面的“惶恐滩”“零丁洋”俩个地名相吻合,有巧用这俩个词的意义:“惶恐”即惊恐害怕的意思,“零丁”即“伶仃”孤独的意思,一语双关。

7、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四年的艰苦岁月。

8、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9、《 过guò零líng丁dīng洋yáng 》

10、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11、一介书生,临危受命,抛头颅,洒热血,做完自认为该做的,面对家国方向,百拜后而亡,文天祥的一颗丹心,终究得偿所愿,“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了。

12、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

13、⑧丹心:红心,赤诚的心。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许江、邬大勇、孙景刚

16、《过零丁洋》是真正的绝唱,是宋朝的,也是文天祥自己的。

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8、公元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东下,于赣州组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被拘,后脱逃至温州,转战于赣、闽、岭等地,曾收复州县多处。

19、尾联笔势一转,忽然宕进,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如此结语,有如撞钟,清音绕梁。全诗格调,顿然一变,由沉郁转为开拓、豪放、洒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诚然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20、辛苦遭逢起一经②,于戈寥落四周星③。

四、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

1、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2、我人生的种种不幸和辛苦源于十年寒窗苦读,从起义抗元以来差不多已经四年了。四年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国家如在风雨飘摇中一般,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3、首先他是一个传统的汉族知识分子。所以他遵从儒家的道统,维护国家民族,积极抗金,至死不渝。其次他还是一个诗人。正气歌和过零丁洋是代表作。

4、伶仃洋位于中国广东珠江口外,为一喇叭形河口湾。又称零丁洋、珠江口。其范围北起虎门,口宽约4千米,南达香港、澳门,宽约65千米,水域面积约2100平方千米。

5、是中国的一座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6、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7、尾联笔势一转,忽然宕进,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如此结语,有如撞钟,清音绕梁。全诗格调,顿然一变,由沉郁转为开拓、豪放、洒脱。

8、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天祥于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1278)被俘,恰为四个年头。此自叙生平,思今忆昔。从时间说,拈出“入世”和“勤王”,一关个人出处,一关国家危亡,两件大事,一片忠心。

9、点上面“趙氏宗亲”加入关注

10、颔联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㬎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更加的形象生动。这时文天祥母亲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似水上浮萍,无依无附了。

11、③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引申指战争。寥落,零零落落。四周星,四周年。古时把地球一年绕太阳一周,称为一个“周星”。这里指文天祥从起兵抗元到兵败被俘,断断续续战斗了四年。

12、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中最后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作者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英勇气概。

13、④考研|2017年考研时间确定,今年有3大政策变化!另附考研备考攻略!

14、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译)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下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南宋爱国诗人。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末,全力抗敌,兵败被俘,始终不屈于元人的威逼利诱,最后从容就义。他后期的诗作主要记述了抗击元兵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慷慨悲壮,感人至深。

15、文天祥 朅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一山还一水,无国又无家。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酹江月》

16、颔联接着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昰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形象生动,而心情沉郁。这时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像水上浮萍,无依无附,景象凄凉。

17、《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所作。

18、两首诗的创作背景极其的相似,心境也是相似的。不同在于夏完淳表现了自己生前身后也要为抗清坚持斗争的信念,比文天祥的宁死不屈、史册留名更彻底。同时,夏完淳似乎对家人的眷念较多,没有文天祥的情感纯正。

19、(解析)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并出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20、✦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腾王滕王阁序原文讲解(腾王滕王阁序原文王勃87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