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名句100句(精选好句63句)
古诗名句100句
1、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
3、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张谓《早梅》
4、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古诗名句100句)。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7、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8、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朱熹的《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9、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1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1、0要看银山排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1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3、15>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龚自珍)
14、译文:人在幼年的时候,注意力高,容易专心,长大成人就不这样了,精神涣散,难以专心,所以需要在幼年的时候对人进行教育,千万不要从过这个大好时机。
1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1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9、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20、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21、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断肠 一作:肠断)
2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23、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郑谷《淮上渔者》
24、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25、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2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膝王阁序〉)
2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8、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2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30、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31、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3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3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3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37、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3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
39、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40、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苟子·劝学》)
41、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罗隐《西施》
4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43、月光的森然,乐律的精魂,一切只是幻影,稍纵即逝。
44、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45、译文:做到肯施舍而不奢侈,能节俭而不吝啬。
46、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4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48、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欲素 一作:如素)
49、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50、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51、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唯美爱情经典古诗词名句大全(篇三)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5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53、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54、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55、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56、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春恨》
57、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58、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59、我与先生,夙期已久,人间无此。——姜夔《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
60、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
61、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6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