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儿受伤了难过的说说【100句】
一、小孩受伤的心情说说
1、孩子:“我觉得继续以前做过的会更好一些。”
2、有时候爸爸带孩子们出去玩,玩了好几个小时高高兴兴的回来,小丫头见到我就一头扎到怀里嘤嘤的哭得好委屈,说她摔倒受伤了好痛,她爸爸一脸懵:啥时候受伤的,我怎么不知道呢?
3、有个朋友总是发牢骚,说自己的女儿长得丑。的确,爸爸妈妈外貌十分出色,走到哪儿都不逊色于人,但是女儿确实没有得到父母的遗传,长得差强人意。
4、妈妈:“你都多大了,连自己的行李都不会收拾吗?”
5、你平时管过我的学习吗?
6、首先,你不能因为怕“惯毛病”,而对受伤的孩子不闻不问,或者斥责他“不坚强”,他是小孩子啊!他就是会觉得自己“坏掉了”,就是会恐惧怕痛,就是想享受一下到被父母在乎的感觉,这又有什么错呢?因为这些而怪孩子,是不是太冷血了一点?是亲生的嘛!
7、我一个人在家真的是身不由己的状态,一个人在家受伤的宝宝,让我感觉始终是那么的手足无措!
8、爸爸:“你连飓风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说让你平时多看看书啊!”
9、如:心理学认为孩子10岁以后,由“亲情关系”逐渐转变“同伴关系”。
10、如果是前者,你就要给他明确的答案,解决他的困惑。如果是后者,那父母就需要跟孩子进行一次深入交流,满足他的沟通欲望了。
11、孩子:“怎么不知道?伤心、难过,就是这种感觉啊。”
12、也许是孩子的妈妈过于担心孩子,这么小就计划着等她长大后给她整容了,所以对孩子说的话也毫无遮掩:
13、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减少,对事物的认识注重同伴的评价,开始疏远父母,不愿与父母交流,他们物品也不喜欢父母动,日记不让父母看。
14、如果父母轻易说出这种话,则会误导孩子,让孩子产生羞愧心理,认为外界的评论和眼光比自己的理想和成就动机更重要。而结果则只会让孩子迷失,不知道如何制订正确的计划并为之努力。
15、但事实上,这话本身就表达了一种谴责的态度,而谴责的对象就是孩子的想法和他们的行为。其实,这句话只强调了父母自己的想法,而没有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见,所以只会让孩子产生心理负担和抗拒感。
16、肠绞痛|便便常见问题|湿疹|脊柱发育
17、又到医院报道啦,孩子生病比自己生病还要受罪!一个人照顾实在是心力憔悴。
18、儿童不值得尊重,因为他们小孩。
19、在不少父母心里,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对他们的精神生活重视不足,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不知道孩子的想法,不关心孩子的学习过程,只注重结果,缺少用心陪伴,等等。
20、孩子:“刚才爸爸看新闻时我也在旁边听到了,说美国有飓风登陆,死了很多人。”
二、娃儿受伤了难过的说说
1、把孩子当成满足私心的工具
2、虽说这两种情绪都是消极情绪,但从对孩子的破坏性上来说,羞愧给人带来的痛苦要远远超过内疚。
3、同样,良好的沟通者还具有给予正面回馈的能力和勇气。例如他会这样说:“当我要跟你说话时,你却拿起报纸来看,我觉得很不舒服,好像被你拒绝了一样。”在良好的家庭关系中,面对面的接触是必要的,它代表着愿意说出真心话、愿意面对对方以解决误会——这其实是一种爱的表达。
4、觉不到的呼吸触不到的心跳
5、父亲总是忙碌,母亲总是无条件地否定孩子的感觉,“不准多说话”“不准表现情绪”的规则主宰了整个家庭。
6、什么事都想插一脚的孩子,的确有些折磨人。父母在烦闷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大发雷霆,这也是人之常情。
7、还有人拿狗蛋、丑八怪、花猪等称呼自己的孩子,或者是更换其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把金大寿改为金大手,把申正爱改为申短腿,等等。在大人们眼中,这些话是因为孩子可爱才说的,但却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阴影。
8、原来暧昧的感情,因为执着变得深刻,我为你付出的更多,也是你的一份意志,面对幸福,别人看了,谁能知道心里的痛。
9、满周岁后,幼儿就会用几个简单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了;到两三岁后,孩子就能察觉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了;一进幼儿园,孩子就开始理解混合情绪了,即在一件事中同时感受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10、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责备!
11、父母要做的不是全面否定孩子的人格,而是指出孩子具体错在哪儿了,怎么错的,如何改正和补救,这才是正确的教子方法。
12、妈妈:“你就只会说。只说不做,让妈妈怎么相信你!”
13、文化宫校址:沈阳市铁西区南九路德工街工人文化宫一楼门市
14、不少父母因为工作需要上夜班,孩子只能独自在家。当你问他们时,他们也许回答不怕。
15、或者,买张不适合自己的年龄看的电影票,偷偷去感受一下刺激,这种事情也不在少数。然后被大人发现了,基本上都会听到这样的话:
16、他们似乎从没有正式地告别过。而每一次都是绝别。
17、切忌切忌不要说类似“这点小伤算什么”“一点都不疼”“这有什么好哭的”,不接纳孩子感受的话,你一定会把他惹得哭得更凶的。
18、父母:“这已经讲到第几遍了?你怎么就一直听不懂呢?”
19、其实,即便是母子两人单独谈话,父母都不应该说出这种话,更何况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这位妈妈竟然毫无顾忌地大吼大叫,平常母子之间的对话模式可想而知。
20、可能是最近累着了,孩子生病,我独自管着俩,一个请了这么多天假,一个又放了几天假,天气热的我今天晚上就有点撑不住了。
三、宝宝受伤的心情说说
1、爱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孩子受点小伤就哭个不停,其实很大程度上并非是身体承受不了,而是心里委屈,当父母的,这个时候不要觉得烦,这正是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赶紧用爱来治愈你的宝贝吧!
3、但是,如果孩子仅仅是为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老师的好评而去做事,就会背负很大的压力,如果达不到目标就会产生严重的受挫感。更极端的情况是,他会认为自己需要不惜任何代价去换取别人的好评。
4、希望也会带来失望,你找到了,可能他已经走在了别人的路途,彼此错过,留下失望的阴影——终生遗憾。
5、无论如何,父母应该先肯定孩子。比如说,从某方面来说,孩子的选择也有其可取之处。然后,父母再换个说法,比如,“如果是妈妈,可能会那样做”,“爸爸觉得这样做好像也不错”,等等,用这种方式来表达父母的想法。
6、小小年纪,你懂什么
7、这个段子有意思在:比起“一定死”,“不一定死”的感觉,其实更加让人痛苦。
8、宝贝生病的这几天无数次的崩溃,对着孩子发脾气,心里虽然很心疼她,但是对她却充满了各种无奈、
9、同样的,他们也会特别在意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完美”,当他们受伤的时候,尤其破洞流血的时候,会感觉自己的身体“坏掉了”“不完美了”,这破坏了他们心中的秩序,让他们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不可控和不安全,那可真整个人都觉得不好了,情绪崩溃那是必然的。
10、都是妈妈没用,让你摔得这么大一个包,疼在你身,痛在我心,宁愿伤的是我,也不愿是我的小宝贝。
11、妈妈:“就是一些妈妈需要的东西。”
12、这不再只是挫伤自尊心和勇气的问题,而是无情地吹灭了孩子幼小心灵中全部希望的火苗。
13、恐怖的两岁|搞定熊孩子|高需求宝宝
14、强迫性思考在强迫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包括强迫性担忧、过度注意细节、过分形象或过分抽象等。它让人丧失选择的能力,使人变得浮躁、肤浅,在面对困难时,只知逃避或沉溺,放弃内省和对内在的探索。他们因此给孩子树起一只错误的标杆。
15、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变得面目全非。时光没有教会我们任何东西,却教会了我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个神话;而神话最让人膜拜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不可信!
16、宝贝,妈妈不光是代替不了你现在摔倒疼,更代替不了你以后的苦。
17、老一辈有一套哄孩子的做法,譬如说“给揉揉”“给吹吹”,或者念叨一下“摸摸毛吓不着”,之所以流传至今,就是因为这套方法对孩子来说真的很受用,虽然无论是“吹吹”还是“揉揉”,都对伤口恢复没有任何用处,但是这种做法非常响应孩子的心理需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痛苦被接纳,仿佛是一种“修复仪式”,抚慰了孩子恐惧的心灵。
18、9)容许犯错,而且视错误为学习过程。
19、你看孩子肯定是牵肠挂肚。肯定是舍不得,有很多放心不下。比如说他孩子饿了。吃不好睡不好,怕他冻着。怕孩子摔着受伤了。也怕被别人欺负。作为父母肯定有很多很多的放不下。
20、孩子在他朋友店里玩摔伤了,缝了四针,这是第二次缝针了,好心疼,宝贝,妈妈不会再让你受伤了,一定。
四、小孩受伤心里难受的说说
1、孩子是最敏感的,当他感受到父母的轻蔑时,很快就会自我否定,将自己想得一无是处。更可怕的是,他会强烈地感觉到父母不爱自己。
2、妈妈:“到底要让妈妈照顾你到什么时候啊!你就不觉得羞愧吗?”
3、2)有自由去思考自己所想的,而不是应该怎么想。
4、所以,孩子才会反复问一些很简单的常识性问题,直到确认父母真的爱自己为止,否则他们不会罢休。
5、父母:“上次你不就是报的那两个吗?”
6、爸爸:“怎么突然问到这个问题啊?”
7、家有小孩,最怕孩子生病。家长都希望孩子生病早点好,孩子少遭罪。其实孩子看病也有很多方法,这些方法能让医生治疗效率提高,让孩子少受罪。
8、“你这样的孩子,当初就不该生下来。”
9、我们每个人都曾是小孩,都曾将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全部,遇到问题找妈妈是太正常不过的情趣。我们现在嫌弃孩子事情多,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孩子就会嫌弃我们事情多。
10、儿子胳膊受伤了,我感觉特别的心痛,真的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想为她忍受这一切!
11、2)家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同样的有价值。
12、后来经过我多方观察发现,她的哭闹其实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有多疼:
13、众所周知,教育是专业性很强的事业。
14、自己选的路就算荆棘满途死也不后悔.
15、给予孩子无限制的宠爱通常是有害的。家里所有东西都是他的,做错事可以得到无底线的宽容,可以不承担任何家务或者相关责任,一切都有父母准备好……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受到的伤害是隐性的,然而待到他们成人之后会表现出极大的性格缺陷,比如:无责任感更无法担当应承担的责任,情商极低,自制力差,很容易受伤,甚至轻易地就选择自杀。
16、读到这些,相信父母心里一定不是滋味,是孩子的问题,还是教育出了差错,你辛苦抚养大的孩子内心竟有这么多责问。
17、看孩子睡觉的姿势,好像特别没有安全感,需要保护,也许这就是孩子生病时候的心态吧,比平时更依赖人。
18、当然,这些责问中有很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增强,对世界的认知,虽然不够全面,却需要引起重视。
19、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正负两个方面。而很有一些东西,是我们人类天生就带来的。比如,情绪!无论多小的孩子,难受了会哭,高兴了会笑。
20、妈妈:“乖女儿,你真棒。”
五、孩子受伤了心情不好的说说
1、...............................................................................................................................................................................................
2、继钧是一位父亲,同时也是家族公司的总裁。他的父亲在有生之年从不间断地工作,直到去世。“工作不懈”是继氏家庭的信条。继钧虽然心中厌烦这句话,但还是在不同场合引用它。起先他的工作态度还很正常,但逐渐地,周末也变成了应酬的日子。他虽然口口声声说爱家庭,但没有工作的周末却令他恐惧不安。他常答应陪孩子去钓鱼或打球,却总是食言。他的妻子却对孩子说,父亲都是为了你才这样辛苦的。因此孩子对父亲的食言敢怒不敢言,甚至常有罪恶感和内疚感。因为他的母亲说,他所有的玩具和豪华的享受都是来自父亲的辛苦和牺牲。
3、摔倒了那又怎样,爬起来才是王者。西北狼无所畏惧,永不放弃。孩子们,风雨过后就是阳光。
4、这条不用说,“别人家的孩子”,几乎可以荣登伤害值的榜首!只能提醒妈妈们,这句话在任何情况下,都别说!
5、只是手指头刮掉了一层薄如蝉翼的皮而已,她也会哭得活像整只手断了一样……哄半天也不好不说,还恃“伤”行凶,举着那个伤口,手也不能洗了,笔也不能拿了,饭也不能吃了,恨不得变成残废,难搞程度已经和她那魔王哥哥不相上下了。
6、知道初恋与最后的恋爱的区别吗?初恋就是,你觉得这个是最后的恋爱,而最后的恋爱是,你觉得这才是初恋。
7、........................................................................................................................................................................................
8、每次孩子生病,我都想自己要是能替他就好了,哎,当了妈以后才知道妈有多不容易!儿子,你的健康就是妈妈的快乐!孩子目前多大了?在哪个部位受的伤,是皮外伤还是骨头有问题呢!一般腿受伤以后,最好把下肢抬高,可以减轻水肿。把详细情况告诉我希望我能帮到你。看着宝宝难受的样子,我的心如刀割。
9、不主动就会失去,但主动多了真的好累。哀莫大于心死,累莫大于心累。一个人最大的劳累,莫过于心累。有时候,听到一首歌,就会突然想起一个人。有时候,听着一首歌,听着听着就哭了,有时候,别人突然对你说,我觉得你变了,然后自己开始百感交集。爱累了,心也累了,一个人带着疲惫不堪的落寞,到另一个安静的地方慢慢的修复着受伤的心,小心的呵护着,不让它再为任何人,任何事,再担忧着....有时候,莫名的心情不好,不想和任何人说话,只想一个人静静的发呆。有时候觉得等待不苦,苦的是没有结果的等待,到最后受伤的是自己。
10、当你知道儿童的情绪发展后,你就能够明白,孩子们从小就是情绪互动的好手。所以,请不要一味地用年龄小为理由去无视孩子,而是应该尝试着在情绪交流方面,和孩子进行更为积极的互动。
11、发烧咳嗽|扁桃体发炎|入园后爱生病
12、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发火,或者无视孩子的存在,其实最终是为了强调自己的立场和权利。
13、跌倒一万次都可以,只要最后一次站起来你就是成功,把最好的爱给我们的孩子。
14、人们在自己取得进步时会变得兴奋,达到自我设定的目标时会产生成就感,而感受到这种喜悦和成就感后就能发挥出无限的潜力。
15、苏霍姆林斯基说:“父母与子女间相互关系中最可怕的东西,就是父母那种轻率的满足物质快乐的‘供养’与孩子精神上、心灵上、生活上的空虚和贫乏。这就是说不善于去爱。”
16、很心痛吧~最爱孩子的人,永远是父母亲~父母辛勤养育,其恩情深似海。多关心理解他们。努力做好自己,做个让父母省心的孩子。
17、小孩子生病真是太难熬了!赶紧出院吧!
18、另一种不良的夫妻关系,则是彼此过分依赖。两个人都误以为依靠对方会使自己变得完整。他们在情绪上彼此依赖,没有能力分离,好比两个人共乘一艘独木舟——当一个人移动时,另一个也被迫移动,毫无选择余地。
19、每次孩子生病,我都想自己要是能替他就好了,哎,当了妈以后才知道妈有多不容易!儿子,你的健康就是妈妈的快乐!
20、但是,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父母无条件的爱,并不矛盾。正如,武志红常说的,我们要学会“温柔的坚持”。面对孩子“调皮捣乱”,制止的态度要坚决,但是语言要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