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花馍的说说(精选11条)
蒸花馍的说说
1、 每年端阳节,宋艾利都会制作“五毒花馍”,五种动物栩栩如生,白鹤寓意爱国诗人屈原国亡身殒,童子手持艾草辟邪祛毒。此外,她做的花馍在春节、清明、婚丧,满月或者祭祖拜寿时也可以用到。(蒸花馍的说说)。
2、农村过年特别讲究仪式感,有着悠久的敬神蒸供的传统习俗。过年谣中的“蒸枣花”不仅指的是春节前的蒸年馍习俗,而且点明花馍中要有枣山儿。枣山儿是用一圈一圈面团做成云卷叠起来的三角形大馍,每一圈上贴一个枣,一般约有30多个枣。枣山是供神敬祖的用品,除夕夜接回祖先爷亡灵,敬供时先敬灶神爷,后供祖先爷。把枣山儿放在先祖的牌位前,两面放上亡疏,是一个纸做的长方形立起来的纸盒,里面装满了纸金、纸银和纸钱,到了正月十六送祖先爷时烧化。老大同人叫“送亡”,一个意思。还有一个与花馍有关的年俗,年夜在院里接财神、点旺火,小孩子们用筷子挑了花馍在旺火上烤,意思沾点旺气。(蒸花馍的说说)。
3、弟妹年节蒸花馍很讲究,她选用头道白面,经过温水和面、发酵、揉面、捏形等工序,蒸出来的花馍不仅花样多,有面鱼儿、蛇盘兔、蟠桃、喜兔、佛手和各种花的模样,并恰当地在花馍中间点缀了红枣或用食色点个小红点,既有装饰美感,又能引起食欲。而且因为在面粉中加了牛奶,格外洁白喧腾,松软香甜,筋道可口。咬一口慢慢嚼,新鲜的面香掺合着奶香便弥漫开来。她每年给我们蒸一大面袋,我除了送左邻右舍及亲朋挚友,剩下的便冷冻在冰箱里,能吃一正月。
4、 宋艾利,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移村人。心灵手巧的她从小就跟着母亲学习制作花馍,上图中的“五毒花馍”就是宋艾利为过端阳节祈福所精心制作的。
5、花馍是民间的艺术品,反映的是民间的聪慧,指尖的灵巧。这亘古的母亲艺术,承接着故土感恩的绵延。在许多孩子的记忆中,看长辈们做花馍,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对于我家来说,这些年花馍的味道就是我家年的味道。
6、花馍的制作据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不仅家庭主妇们蒸制,还有专业店铺经营。据说,大同在明清和民国时期就有大北街100号的丁饼铺、北关东马路的一道顺、南门街79号的德盛魁等老字号,这几家店铺制作的花馍,因技艺超众,生意特别火红。新中国建立后的50年代,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定量配给,花馍店逐渐凋敝。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这几年市里又有了专营花馍的店铺,为那些没工夫和不会蒸花馍的市民带来了方便。又因为有漂亮的包装礼盒,方便了亲戚之间礼尚往来。五六年前,我因给高速路的一家收费站做企业文化策划,过年时,站上给我送来了节日礼品,最显眼的是一盒“双合成”年馍,大红的礼盒上写着“娘家年馍”字样,打开礼盒,里面有面鱼儿、如意卷、福喜馍、宝葫芦馍、元宝豆馍、枣馍、八宝福馍等,花样众多,寓意吉祥。因了这盒年馍,我家那个年过的特别喜庆。
7、 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是五种动物,它们分别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仲夏五月,天气炎热,蚊蝇繁殖,百病滋生。因此在古代,五月被认为是“毒月”、“恶月”。勤劳淳朴的小丘人也在端午前后制作“五毒花馍”用以祈福辟邪。
8、过年蒸花馍的习俗在我国北方由来已久。民间早有婚庆嫁娶、添喜去旧总要蒸个大花馍的传统,是人们欢乐的载体、喜庆吉祥的象征。每逢过年过节或家有喜事,家里总要摆开长长的案板,邀请村里的巧手媳妇们聚在一起,边拉家常,边蒸花馍。老姐妹们围坐在面案旁,嘴上说说笑笑,手里揉搓挑压,小捏子、小剪子、小梳子、小竹签、小细棍,在她们灵巧的双手里翻飞转动,不一会儿,一个个面团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面点。
9、 众位看着不过瘾,可以来小丘塬上做客哦,热情淳朴的小丘人民蒸好花馍和小编一起欢迎您!
10、刚过腊八不久,山阴老家的弟妹就捎来话,说是年下吃的花馍已篜好,叫我们抽空回去取。瞬间,我好似闻到了刚出锅花馍氤氲的香气,年节的味道扑面而来。说实话,如今物质丰富,生活甜美,什么鱼、肉、虾,包子、饺子、烧卖的,随时都能吃到,都吃腻了。每年过年发愁吃啥好,幸亏老家的花馍给我带来了盼年的兴奋感,才觉得有了过年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