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夜雨的凄美诗句(精选65条)
描写夜雨的凄美诗句
1、即使到了梓州,会有案牍劳形,也会有人事安排,也会有仕途牵绊,抑或一年半载,抑或三年五载,诗人不能确定,因为回家的时间是一个未知数,所以诗人说: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还没有确定的日期。
2、我们看淡一些,看轻一些,看通透一些,生活也便简单一些,快乐一些、自在一些。
3、李商隐的诗,特别是他后期的诗,感伤情绪很浓。这种感伤大多是诗人心路足迹和人生际遇的文字化表现,只是这种感伤表现得很曲折、很深沉。
4、一生历经悲欢离合,到如今,只任雨声点点滴滴到天明,有大彻大悟之感。
5、开篇一句短短七个字,看似简单,细思之下,却是余味悠长:格式上是一问一答,语气上先停顿、后转折,诗情跌宕起伏,诗意错落有致,极富表现力。诗人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早已蕴含其中,诗人情感的悲喜动荡早已跃然纸上。
6、那么就让我虔诚地许愿,我愿与心爱的人携手到老,哪怕是做山林间的野兽,我也愿与他并肩而行;哪怕是做山林间的草木,我也愿与他枝枝相依。
7、可这桩婚姻也为李商隐坎坷的人生埋下了伏笔,正是这桩婚姻将其拖入了牛李d争的风波之中。
8、夜晚有些许凉意,诗人索性点起蜡烛,披上外衣,推开窗户,向远处望去,只有山形的轮廓在昏暗的灯光掩映下依稀可辨。
9、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将王国维的这句话放置在李商隐彼时的心境下,又是一种缠绵悱恻的境界。
10、此时,一阵秋风裹挟着夜雨飘落在李商隐的面颊下,这让诗人顿时清醒了过来,原来他刚才陷入了沉思,进入了幻境。
11、正所谓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李商隐虽然科举惨淡,但在写作上却完成了由散文向骈体文的转变,实现了文学创作的华丽转身。
12、贞元十四年(798),白居易27岁,为了生计与前程,他不得不离开符离。
13、《夜泛西湖》 宋 苏轼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14、空气中有湿润的凉气在飘,整间屋子连同自己,都好似与世隔绝,有股天荒地老的味道。
15、全诗没有糅杂、化用高深难懂的典故,也没有镶嵌、编织绮丽华美的语言,而是以拉家常般的语言写出了这首形同书信的诗歌。
16、不久,令狐楚去世,李商隐得到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李商隐也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经过一番权衡之后,他决定先在基层历练一番。于是便接受邀请,去了泾州做了王茂元的幕僚。
17、那是元和六年(西元811年)的一个夜晚,窗外雨声萧萧,白居易想念着年少时的恋人湘灵,久久无法入眠。
18、《题邻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19、大约在白居易11岁的时候,为了躲避家乡战乱,他随着母亲搬家到了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他的父亲白季庚做官的地方。
20、诗词丨李煜这8首词,说尽了一生,美到极致!
21、“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长相思》)”
22、是夜,李商隐投宿在咽喉台下的月琴坝驿站。深夜时分,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在这样的季节,在这样的地方,秋雨本来是很常见的,但对于初来乍到的李商隐来说,他还是感到有些意外。
23、在这夜雨之中,万物悄然生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井床听夜雨,出藓辘轳青”;
24、李商隐说“巴山夜雨涨秋池”,诗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和巴山淅沥飘零的夜雨交织在一起,诗人胸中的愁绪也如秋池夜雨一样弥漫了整个时空。
25、是《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6、王茂元很欣赏李商隐的才华,还将女儿嫁给了他。王氏聪慧美丽,并通诗文,李商隐和她夫妻伉俪,情感甚笃。
27、世间有一种很美好的感情,叫作“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28、那两首《逢旧》,就像一个无可奈何的句读,终于要给这段长达二十余载的恋情,做一个收梢了。
29、这一切都是境由心生,妻子已经去世了,刚才他看到的妻子的音容笑貌都是一场幻觉,李商隐内心深处的软肋被深深触动了。
30、每当行到了高处,我就会回头望着你在的方向。我想象着,此时的你会不会也在西楼之上,凭栏眺望远方,思念着我呢?
31、这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月琴坝驿站夜雨中的诗人的孤单背影,他刚刚在幻境中听到了妻子那跨越了万水千山的问候:你问我何时才能回家?
32、可是呀,这样的深情,打动得了旁人,却打动不了白居易的母亲。
33、他们一心一意地为子女筹谋算计,盼着自己的儿女少走一些自己走过的弯路,少受一些自己从前受过的苦。
34、九月下旬,李商隐安排好家事后,才动身前往梓州。李商隐经过巴山时已是深秋季节,《夜雨寄北》就是在这样的行旅足迹和心境中写成的。
35、不曾学过苦行僧的佛法,教我如何忘记那些刻骨铭心的过往。
36、贞元二十年(804),白居易已成为校书郎,准备将家眷迁往长安。
37、那时候白居易已经44岁了,湘灵也40岁了,可她还没有结婚。
38、曾经美好的过往,转向了那充满希望的、像过往一样美好的将来。这该怎样理解呢?原来这是诗人再一次掉进了幻想的空间中:那时的他们相依相偎,在西窗前度过了每一个浪漫的夜晚、每一个共情的时刻,他们还要卿卿我我、你侬我侬地倾诉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39、在这夜雨之中,芭蕉诉着离愁,“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40、两次“巴山夜雨”画面的出现,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而虚写的巴山夜雨不过是诗人的一个幻想罢了。值得一提的是,诗人想象中的与妻子在西窗前彼此诉说巴山夜雨的情景,是往昔共剪西窗烛的美好回忆和现实情境中巴山夜雨的对比。
41、那女孩七八岁的样子,长得很是活泼可爱,两人很快就成了玩伴,这便是湘灵。
42、原来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d的成员;而令狐楚父子属于牛d。因此,李商隐的行为很轻易地就被解读为对刚刚去世的令狐楚和牛d的背叛,并且很快就为此付出了代价。
43、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历代诗歌中都有描写爱情的篇章,而唐诗无疑就是诗歌桂冠上的那颗璀璨明珠。
4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45、唐文宗开成二年,应令狐綯推荐,李商隐得中进士。但在唐代,取得进士资格一般并不会立即授予官职,还需要再通过由吏部举办的考试。
46、双方都没有错,但往往许多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47、来源:诗词世界(ID:shicishijie)
48、巴山夜雨的凄美画面定格在巴山夜雨的时空中,巴山夜雨凄美的画面也定格在每一个读者的心中,它能最大程度上引起每一个经历刻骨铭心的相思之人的情感共鸣。
49、而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是爱情诗歌中的代表作。
50、生如逆旅,死即小别,不过是早走与晚走的分别。
51、这个小村子傍晚的时候风雨潇潇,遇到的绿林好汉竟然也知道我的名字。
52、这问候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但是诗人却不知该如何回答妻子的殷切期待与问候,因为这是一个自己也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因为他还未到梓州。
53、三更雨点点洒落在梧桐叶上,一声一声,都是离别之音。秋夜无寐,感受到的是蕴藏在梧桐夜雨之中无尽的离恨。
54、在这个愁绪满怀、夜雨如织的情景中,诗人面对摇曳不定的灯火,内心一片茫然,他需要一个能轻柔地托住他身心的空间,他需要一种能让他感到安适的归属感。可是在这巴山夜雨中,这个空间和归属感都是不存在的。
55、行至阆州,诗人经过一番短暂的休整后便步履不停地启程前往梓州。李商隐翻越了一座座山脉,跨过了一条条河流,离梓州也越来越近了。
56、《夜雨寄北》一诗,只有短短四句,寥寥数语却带给读者时光流转、回味无穷的艺术审美感。《夜雨寄北》原诗如下:
57、于是,他研磨执笔,借着刚才的幻境,在月琴坝驿站的夜雨陪伴中,一首缱绻动人、清韵悠长的《夜雨寄北》从诗人的笔尖、从诗人的心田涓涓流泻而来。
58、也就是说,在鉴赏诗歌或者品评文章时,了解作者的生平、作者写作诗歌、文章的时代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诗文的内涵和意义。
59、因为它的缠绵悱恻与唯美动人是永恒的,是在时光的荡涤下历久弥新的一种美,是千百年来依然感动着读者的一种美。
60、昏黄时分,他来到梓州城外月琴坝驿站,映入眼帘的是绮丽的巴蜀风光。十月的梓州,群山层林尽染,沟壑云雾缭绕,流水潺潺;夕阳将它最后一抹余晖洒在月琴坝驿站,也洒在诗人飘飘的衣袂上。
61、虞美人听雨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62、李商隐,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也与温庭筠平分秋色,合称“李”。
63、巴山夜雨,更加重和加深了诗人的烦恼和悲愁,但这种悲愁并不是排山倒海的,而是细水长流、欲说还休的。
64、是《生离别》,“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