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联璧敦品类70条
格言联璧金缨
1、金缨格言联璧名句
(1)、鱼吞饵,蛾扑火,未得而先丧其身;猩醉体,蚊饱血,已得而随亡其躯;鹚食鱼,蜂酿蜜,虽得而不享其利。
(2)、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明道济世著述,谓之福;有聪明浑厚姿质,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无疾病缠身,
(3)、苏轼“爱”韩愈,杜甫“粉”李白:诗人追星欢乐多
(4)、读书者不贱,力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
(5)、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6)、金缨,清朝后期生于一个颇为富有的书香人家。《格言联璧》将流传于世的格言,分为学问、存养、持躬、摄生、敦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等11类,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有关这些内容的至理格言。
(7)、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8)、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友之兄弟;以祖宗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和之族人;以天地之心为心,天下不无爱之民物。
(9)、清明以养吾之神,湛一以养吾之虑,沈警以养吾之识,刚大以养吾之志,果断以养吾之才,凝重以养吾之气,宽裕以养吾之量,严棱以养
(10)、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
(11)、处众以和,贵有强毅不可夺之力;持己以正,贵有圆通不固执之权。
(12)、于福作罪,其罪非轻;于苦作福,其福最大。
(13)、无事时埋藏着许多小人,多事时识破了许多君子。
(14)、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15)、诋缁黄之背本宗,或衿带坏圣贤名教;詈青紫之忘故友,乃衡茅伤骨肉天伦。
(16)、小人处事,于利合者为利,于利背者为害;君子处事,于义合者为利,于义背者为害。
(17)、乌获病危,虽童子制梴可挞;王嫱臭腐,惟狐狸钻穴相窥。
(18)、事当快意时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出自《格言联璧·持躬类》
(19)、谓之福;无尘俗撄心,谓之福;无兵凶荒歉之岁,谓之福。
(20)、读书为身上之用,而人以为纸上之用。做官乃造福之地,而人以为享福之地。壮年正勤学之日,而人以为养安之日。科第本消退之根,而人以为长进之根。
2、格言联璧敦品类
(1)、孑孓、仄亾、片爿:这些汉字天生一对,你认识多少?
(2)、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小人之事上也,必谄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
(3)、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未免灾及其身。设阴谋,积阴私,伤阴骘,事事皆阴,自然殃流后代。
(4)、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菑畬,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义理为膏梁,以著述为
(5)、过去事丢得一节是一节。现在事了得一节是一节。未来事省得一节是一节。
(6)、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7)、搏弈之交不终日,饱食之交不终月;势力之交不终年,惟道义之交可以终身。——金缨
(8)、赏析:选自清·金缨《格言联璧·存养类》。在大事或难事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担当能力。在逆境顺境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胸襟。在高兴和愤怒之时,能看出一个人的涵养和修为。与众人相处时,能看出一个人的学识和见地。
(9)、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10)、作者的用意在于用圣贤先哲的至理格言来鞭策启迪童蒙,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努力进取、长大以后成为于国于家有用的人。
(11)、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12)、开卷有益,作善降祥;崇德效山,藏器学海。
(13)、立朝不是好官人,由居家不是好处士。平素不是好处士,由小时不是好学生。
(14)、金缨,清代学者,浙江山阴人,生平不详。编著有《格言联璧》一书。金缨,清朝后期生于一个颇为富有的书香人家。《格言联璧》将流传于世的格言,分为学问、存养、持躬、摄生、敦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等11类。
(15)、踪多历乱,定有必不得已之私;言到支离,才是无可奈何之处。
(16)、语出清·金缨《格言联璧》。对于内心的欲望,如果过分的放纵,便会有所损失,因此关键在于隐忍。
(17)、出一个大伤元气进士,不如出一个能积阴德平民;交一个读破万卷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端人。
(18)、丈夫之高华,只在于道德气节。鄙夫之炫耀,但求诸服饰起居。
(19)、“鱼吞饵,蛾扑火,未得而先丧其身。猩醉醴,蛟饱血,已得而随亡有福,以杀为有禄,以淫为有缘,以诈为有谋,以贪为有为,以吝为有守,以争为有气,以嗔为有威,以赌为有技,以讼为有才。——山阴金先生《格言联壁》
(20)、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3、金缨格言联璧 学问
(1)、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2)、誉人之言太滥不可,责人之言太尽不可,一事虽不畅意,日后亦无悔心。含蓄之妙不可不知。石成金
(3)、能知足者,天不能贫。能忍辱者,天不能祸。能无求者,天不能贱。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能不贪生者,天不能死。能随遇而安者,天
(4)、处富贵之时,要知贫贱的痛痒;值少壮之日,须念衰老的辛酸;入安乐之场,当体患难人景况;居旁观之地,要谅局内人苦心。
(5)、赏析:选自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类》。世上的许多事,都是难上加难。采取任何行动,经常考虑到失误。每件事都认真反省,发现到处都有错误。
(6)、毋受小人私恩,受则恩不可酬;毋犯士夫公怒,犯则怒不可救。
(7)、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
(8)、官不必尊显,期于无负国法。道不必博施,要在有裨民物。
(9)、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
(10)、惩忿窒欲,其象为损,得力在一“忍”字。迁善改过,其象为益,得力在一“悔”字。
(11)、人君以天地之心为心,人子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一之心矣;臣工以国家之事为事,奴仆以家主之事为事,天下无不一之事矣。
(12)、无愧于事,不如无愧于身;无愧于身,不如无愧于心。为人处世最要紧的是问心无愧。石成金
(13)、书有末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出自《格言联璧·持躬类》
(14)、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则弃诗书矣。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子孙享家业,则忘勤俭矣。
(15)、一能胜予,君子不可无此小心。吾何畏彼,丈夫不可无此大志。
(16)、饭休不嚼便咽,路休不看便走,话休不想便说,事休不思便做,财休不审便取,气休不忍便动,友休不择便交。
(17)、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道通。
(18)、面前的理路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远,令人有不匮之思。
(19)、竭忠尽孝,谓之心。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20)、原文:与除烦恼先忘我,各有因缘莫羡人。指遇事超脱一些,不老想着自己,就能去掉烦恼;世上的人,各有各的机缘,不要羡慕别人。人若要是没有烦恼,那必须使自己对物质等一切的欲望,杂想都消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姻缘,别人的姻缘好,没必要羡慕。该是自己的姻缘自己会到来。人生有因必有果 ,一切随缘。
4、格言联璧由清代学者金缨编著,汇集历代
(1)、阿谀取容,男子耻为妾妇之道。本真不凿,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2)、《格言联璧》是金缨选录其所辑《觉觉录》中浅近格言另刻之单行本。该书刊行之后,民间有异本流布,“惜坊本刊印草率,讹压滋多,附刻喧宾夺主,传本各异”。
(3)、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
(4)、休诿罪于气化,一切责之人事。休过望于世间,一切求之我身。
(5)、《格言联璧》一书以类编次,分为学问、存养、持躬、摄生、敦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11类。各类之间,并非经纬分明,而是有所交错,要之皆以“修已、行仁、省躬、察物为归”。
(6)、此文出自清·金缨《格言联璧》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7)、以鲜花视美色,则孽障自消;以流水听弦歌,则性灵何害。
(8)、施必有报者,天地之定理,仁人述之以劝人。施不望报者,圣贤之盛心,君子存之以济世。
(9)、(译文)天下没有不能教化的人,只怕诚心不够。天下没有不能成功的事,只怕志向不坚定。
(10)、乾隆年幼时,一年春天,和以往出游一样,轻车简从,身边只带了一位小太监来福,打马出了京城,到景忠山一游,彼时已是黄昏时分。 来到山前,乾隆定眼观看:这里山势雄伟,绿荫如盖,红墙古寺,紫气氤氲,真是一处绝妙的佛门圣地,福地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