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诗歌有哪些现代127条

2024-04-30 09:28:49

关于端午节的诗歌有哪些

1、关于端午节的诗歌有哪些歇后语

(1)、译文:在石溪住久了开始思念端午时节的场景,在驿馆楼前观看开始行动的时机。鼙鼓初击时似雷声,兽头吐威,万人冲破齐声呼喊,跳跃着的浪花与飞鸟争先恐后。多条船像龙一样的向前冲去,果然获得了锦标归来。

(2)、往日为国尽忠的人,现在白发苍苍。尽管三湘和这里相隔很远,仍然想要从屈原那里获得慰藉和力量。

(3)、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4)、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5)、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6)、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7)、苏轼在这首端午的诗中,描绘端午的习俗:童之臂、门之艾、菖蒲之剑、风筝漫舞、对酒当歌、龙舟竞发、诵君之赋,哪个不是美轮美奂的图画?

(8)、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9)、赏析:岸上人惊讶地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其实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在空中翻飞,锣鼓喧闹在清清的水流上。屈原的冤屈终究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不觉得其中有什么忧愁。

(10)、《端午》南宋/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试为问大钧,举杯三酹地。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死。生为薛城君,死作汨罗鬼。高堂狐兔游,雍门发悲涕。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荣,但知死者贵。勿谓死可憎,勿谓生可喜。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岁。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莫作留连悲,高歌舞槐翠。

(11)、译文:五月是石榴花开的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

(12)、这首诗的意思是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13)、译文:五月端午节日适逢接近仲夏,时令气候清凉白天渐渐变长。盐佐料已放在鼎里可以吃梅,畅饮美酒举杯劝酒尽情谈笑。端午节是古人遗留下的习俗,到现在时间久长已延续多年。

(14)、天中节此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日本以五月五日为“男儿节”,可能也是据天中节而来,因其认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气。

(15)、翻译: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

(16)、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17)、赏析:这首诗是写“竞渡”的名篇,把竞渡活动写得最为传神,洋洋洒洒几十字,把竞渡的激烈场面、围观的喧嚣氛围描写得淋漓尽致。

(18)、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19)、关于端午节第一个就会想到肯定是爱国诗人屈原,而古代在端午诗歌也会缅怀屈原。

(20)、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2、关于端午节的诗歌有哪些现代

(1)、《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2)、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3)、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4)、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宋·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5)、赏析:上阕写端午日,石榴花盛开,丝线包裹粽子,佩香囊,悬菖蒲,拴五色丝线,龙舟竞渡等,下阕重点描写竞渡场景,最后是嗅着荷香,身披月牙微光而回。

(6)、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7)、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8)、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9)、第二名:黄河是什么时候由江苏省入海变成从山东省入海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10)、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11)、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12)、后两句将“榴花”拟人化,一个“笑”字赋予榴花以人的情感,使得全诗生动而蕴含趣味,诗人在与榴花的交流中,借榴花之“笑”流露自己虽有才华但是不得志的情感。巧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运用对比的方法,表在自嘲,实指超脱自我。一个”醒“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回味无穷。

(13)、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14)、诗人感叹世道的不公平,如此大的江水却洗不清爱国忠臣的冤情。

(1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6)、13)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

(17)、翻译: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18)、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19)、29)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20)、1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3、三年级关于端午节的诗歌有哪些

(1)、在南宋代诗人张孝祥笔下《点绛唇》中的端午则是这样的:

(2)、传说五月初五这天,屈原跳进汨罗江后,当地的老百姓闻讯后,大家就马上划船过来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也没发现屈原的尸体。那天恰逢下雨,湖上的小船就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边。当其他人知道这件事情后,也都冒雨前来,争相划船到洞庭湖上来。

(3)、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4)、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5)、赏析:都说众人作诗是纪念屈原,可是全都乐呵呵的是为什么。曾经听说对木雕神像祈福,试着向艾人求福吧!

(6)、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宋·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7)、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8)、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

(9)、18)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0)、《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唐/徐夤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唐/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11)、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12)、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13)、赏析:“竞渡”就是现在赛龙舟活动的前身。为了衡量竞渡的胜负,唐人创造了“锦标”的比赛制度,指在龙舟划到终点的时候,以抢夺浮标来判断胜负,抢得头标的人就是比赛的冠军,鼓声擂动,船只齐发,争先恐后,惊吓得水鸟乱飞,只为夺得锦标。

(14)、28)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15)、第三名:中国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名单:江苏26个浙江21个山东15个,广东6个

(16)、赏析:这是作者感叹人生易老,年华易逝。选取特定的一个时间——端午节来说事,可见那时的端午节是非常热闹,很有节日气氛:挂艾草、悬蒲剑、饮蒲酒,划龙舟...但作者年事已高,不能参与,感到很泄气。(1)诗的品质不是很好,也难寻一两句醒目的佳句。——《端午日》

(17)、端午节的来历,有好几种说法,我们最熟悉的一种,就是纪念屈原。

(18)、诗人在端午节遇到风雨,天气昏暗,使得汨罗江上没有人祭奠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屈原忠心为国却屡遭贬谪,怀才不遇,千年后的风雨还耽误了人们对屈原的祭奠和怀念,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凭吊屈原英魂的地方,诗人心中不由得伤感起来,然而开放的榴花似乎在嘲笑诗人自寻烦恼,于是诗人只好自嘲的引用陶渊明的事迹,纵然陶渊明这样的纵情山水的隐士,对屈原的仰慕之情也丝毫未减。全诗在平淡的天气描写和议论中抒发情感。

(19)、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20)、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端午节的著名诗句有哪些《端午》

4、关于端午节的诗歌有哪些二年级

(1)、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2)、19)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赏析:五月五日端午节,你赠与我一枝艾草。故人看不到,新结交的知己在万里之外。往日为国尽忠的人,现在白发苍苍。尽管三湘和这里相隔很远,仍然想要从屈原那里获得慰藉和力量。

(4)、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5)、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6)、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7)、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

(8)、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9)、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1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11)、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端午节的著名诗句有哪些1)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12)、在元代诗人袁易的《重午客中》中是这样写的:

(13)、译文: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和雄黄酒,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们的瓯江,何必要劳民伤财以如此豪华的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呢?

(14)、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15)、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16)、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与端五同义。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17)、这首诗的意思是节气中端午节的来历是因谁开始的,自古以来传闻是为了纪念屈原。只能嘲笑楚江尽管空阔浩渺,也不能洗刷尽忠臣的冤情。

(18)、5)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19)、张孝祥笔下的端午节是色彩缤纷,热闹欢快的,把端午当天的景色,饮食和宴会都描写的无比美好。

(20)、22)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5、关于端午节的诗歌有哪些四年级

(1)、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2)、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3)、而下片首先借用老莱子斑衣娱亲的典故,继而化用杜甫《端午日赐衣》诗句:“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然后作者用太阳寸草心进行对比,突出了臣下对君王的忠臣,而一句“风推雨如”,则突出臣子的无奈。很显然,这些内容都是作者想起了屈原的往事,不由得替古人发愁,于是他自己也愈发忧愁。作者索性借酒消愁,读起了《离骚》。

(4)、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5)、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6)、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7)、对着栏杆看见木槿长得茂盛,朝着浅水闻到芦苇飘的清香。祝愿百姓安居乐业健康长寿,众臣共同努力让国家更繁荣。忠贞不渝始终如一报效国家,这种美德留给后代子孙传诵。

(8)、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9)、10)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10)、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1)、这首诗具体描写了当时人们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平淡的闲言琐事在诗人的笔下变得瑰奇纯粹。

(12)、此姓氏是“满洲八大姓”中唯一的汉姓,这个姓氏和满洲有何渊源?

(13)、26)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4)、21)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15)、第七名:讽刺了现实社会丑陋之处的13幅插画

(16)、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17)、15)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8)、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初二为端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19)、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20)、忠言不被楚王采纳,最后投江而死,留下的文章像星斗一样不朽。再倒一杯昌歜酒,为屈原击节歌唱吧!

(1)、赏析:岸上人惊讶地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其实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在空中翻飞,锣鼓喧闹在清清的水流上。屈原的冤屈终究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却不觉得其中有什么忧愁。

(2)、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3)、赏析:诗中提到的端午节的习俗有:饮用菖蒲酒,雄黄酒点额,门上贴驱邪符。

(4)、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5)、每年端午节都会下雨刮风,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想要找人谈谈这些心事,只听到屋舍南北的鹁鸠鸣叫。

(6)、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7)、第一名:为什么壮族人口是少数民族中最多的?

(8)、宋代诗人陆游在《乙卯重五诗》是这样描写端午的:

(9)、小学划片 | 探校 | 成都建筑故事 | 孩子撒谎

(10)、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不时的,窗外树丛中黄鹂鸟儿鸣唱声,打破闺中的宁静,打破了那纱窗后手持双凤绢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梦。

(11)、《浣溪沙》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2)、赏析:“浴兰”指古人端午节“浴兰汤”的习俗,用草药煎汤淋浴。因为粽子用丝线缠裹,所以说“彩缕碧筠粽”。早期的粽子是用黍米做的,也称粽子为“角黍”。唐代开始用糯米代替黍米来制作粽子,色泽变白,味道香甜,所以形容粽子为“香粳白玉团”。

(13)、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14)、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15)、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16)、8)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17)、  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 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

(18)、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20)、23)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1)、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2)、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3)、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4)、第六名:文化山西:盘点晋商中的“七大世家”

(5)、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6)、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

(7)、后两句将“榴花”拟人化,一个“笑”字赋予榴花以人的情感,使得全诗生动而蕴含趣味,诗人在与榴花的交流中,借榴花之“笑”流露自己虽有才华但是不得志的情感。巧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运用对比的方法,表在自嘲,实指超脱自我。一个”醒“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回味无穷。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无奈无助失落的句子说说心情82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