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的翻译简短(诗经氓的翻译147句)

2024-03-03 09:00:24

一、氓的翻译

1、第四章就是抒发了女主人公对负心男子的怨恨。诗人用同样的“比”的手法,用“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来说明女子的容貌已经衰减了,揭示出她被氓抛弃的直接原因。

2、这是一首短短的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将一个情爱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诗中女子情深意笃,爱得坦荡,爱得热烈。即便婚后之怨,也是用心专深的折射。真真好一个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的鲜明形象。

3、第四段“渐车帏裳”说明女子还是出嫁走在路上,而它前文又说“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这不是顺序反了吗?

4、当时作为封建生产关系和等级制度的观念形态也逐步形成,妇女的恋爱和婚姻常常受到礼教的束缚、父母的干涉和习俗的责难,进一步形成了对妇女的精神桎梏。《卫风·氓》这首诗正是当时社会痴情女子负心汉的反映。

5、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

6、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

7、其实学生不敢提问,除了被动学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怕自己提的问题显得“傻”,怕同学嘲笑自己。针对这个问题,我跟他们讲,我们要向日本人学习,课堂是出错的地方!你们如果都是正确的,还要学习干吗?更何况,文科性质的学习内容,有许多属于人类主观认识,是完全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的。

8、教师点评:这是“我”婚变后触景生情。从景物本身看,桑树由“沃若”而“黄陨”,内含时间变化,给人岁月流逝的感觉。从选取景物角度看,桑树是农妇常见常采之物,以桑树引发感情,符合人物身份。从比兴角度看,桑树不仅是景物,还有联想比附含义,桑树“沃若”好像说的是“我”的青春亮丽,“其黄而陨”好像说的是“我”的美貌衰败。不过,从比附恰当看,“其叶沃若”解读为二人感情热烈亲密时,“其黄而陨”解读为二人感情淡化乃至产生怨恨,可能更为贴切。

9、(1)匪(匪来贸丝)通“非”,不是

10、我插话说,那个时候可能礼俗没有后来严厉。

1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12、东北师大附中是全国名校,学生整体素质高,自主学习习惯好。吉林省初中学校使用张翼健主编、长春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选《诗经》二首(《关雎》《蒹葭》),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选有《诗经三首》(《氓》《无衣》《静女》),学生已经对《诗经》有所了解,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已经有一定的积累,因此课堂不必介绍相关知识,但应该推荐一些篇章作为拓展阅读的材料。根据学生生理发育、心理发育的情况,可以重点选择《诗经》中的爱情诗,引导处于情窦初开时期的学生鉴赏我国古代的情诗,从中学习含蓄、优美的表达方式。

13、第二章时写女主人公热切地盼望婚嫁的情形,进一步刻画了她纯朴热情的性格;另一方面也为以后的婚姻悲剧,为女主人公性格的发展变化埋下了伏笔。

14、涉:渡过。淇:河名。

15、婚后多年守妇道,繁重家务劳动没有不干的。起早睡迟,朝朝如此,不能计算了。你的心愿实现后,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道我的遭遇,见面时都讥笑我啊。静下心来细细想,只能独自伤心。

16、(7)既然已订“秋以为期”,为什么还说“子无良媒”?

17、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

18、点击标题下的诗经情话一键快速关注

19、(5)“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兄弟为什么笑?

20、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就算了吧!

二、诗经氓的翻译

1、参考译文:当你妻子多年,终日忙碌活全干。起早贪黑操家务,没有哪天空闲过。

2、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穷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婚后三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

3、这个同学不适应诗歌省略而产生的句子跳跃性。有同学指出,从前文看,女子说“来即我谋”,但省略了和她谋什么,从后文看,应该是商量婚事,但遭到女子的拒绝,又从后文“将子无怒”可以看出“氓”遭拒绝,就生气离开,所以女子为了不让他难过,就送他,给他安慰。

4、我的心上人一直没有出现。

5、注意文章内在的结构和章法,它没有采用日记的形式写恋爱婚姻到感情的破裂,而是采用回忆的形式,有一条内在的抒情线索。

6、(21)遂:安定无忧。

7、乘:登上。诡垣(guiyuan):毁坏了的墙。

8、我很赞赏他们的敏感,这确实是个难解的问题,我把孙绿怡先生的解释说给他们听,他们觉得可以接受。

9、“乘彼垝垣”中的“彼”“垝”让你想到了什么?

10、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11、那个人老实忠厚,拿着布匹来换蚕丝。其实并不是真的来换蚕丝,而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的。送你渡过淇水,直到顿丘。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呀。请你不要生气,就把秋天订为我们的婚期吧。

12、(26)旦旦:诚恳的样子。

13、醒世箴言:千万别做被一块蛋糕就能“哄”走的女孩儿。

14、人们总是习惯于在具体的事件中了解人,判断事物,这是文本解读的心理准备,把这种习惯迁移到对《氓》和《静女》的解读,同样有效。这两首诗都具有情节性:《氓》写的是痴情女子如何被貌似忠厚的负心汉骗到手后遗弃的过程,《静女》写的是小伙子同心爱的姑娘约会的过程。抓住以上情节的梗概,再逐章阅读就能理出情感的起伏变化和心理的波动轨迹,从而走进《诗经》。

15、第4节说:“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承接第3节开头,仍然以桑为比,是说女子青春不在,人老珠黄,因此恩爱不在。表面说桑,实则说人。上节说桑叶正鲜嫩,女子青春貌美,没有被遗弃的借口,而现在不同了。“徂”就是“到”的意思。此句不是说三岁就嫁到氓的家,而是指多年,过苦日子从没有怨言,因为当初女主人公看中的是什么呀?“蚩蚩”。她看中的不是氓的社会地位,也不是看他有多少财产,而是一个人。而氓的择偶标准恰恰相反,他取貌不取德。

16、第1诗节,女主人公先写氓“蚩蚩”的忠厚样子。这种择偶标准说明女子看中的是内在品质,不是氓的长相,但氓表面靠得住,最后并没靠得住。但恋爱中的她“情人眼里出西施”,就觉得氓很“蚩蚩”,很好。学生不了解古代的婚姻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才有“既然男女相恋,干脆结婚算了,为什么还要媒人”和“既然已订‘秋以为期’,为什么还说‘子无良媒’”的疑问。古代自由恋爱是不被认可的,如果不经过媒妁的沟通,就是私定终身。从诗的内容看,“秋以为期”可能是女主人公为私奔作准备,因为爱到极致,她安慰氓:“请你不要生气,我最迟秋天就跟你走。”

17、终于看到了你,就又说又笑。

18、这部分请您详细写出您对文本的正确而独到的理解。

19、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

20、随着情节的发展,情感上又一次发生了变化。

三、氓的翻译简短

1、有同学说,过去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这女子敢私定终身吗?

2、憨厚农家的小伙子,怀中抱着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来换丝,是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望郎不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3、为什么男子就可以不沉溺爱情而得到解脱,而女子就无法解脱呢?

4、登上那堵破土墙,面朝复关凝神望。复关遥远不得见,心里忧伤泪千行。情郎忽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问吉祥,卦象吉祥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把我财礼往上装。

5、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来是商量婚事的。

6、(13)沃各:润泽的样子。

7、原想同你白头到老,但相伴到老将会使我怨恨。

8、世上没有不变的情感,只有在变化中不断更新和不断充实的情感。世上没有架在空中的爱情,只有在实实在在、平平淡淡的度日中生长起来的爱情。

9、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10、“送子涉淇”中的“涉”字,一般解释为“渡过”,显得不具体,渡过淇水可以有多种方式,你认为是哪一种?

11、在扫清文字障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文化常识,获取鉴赏的经验;体会这两首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12、教师点评:应该是挽起裤管,赤脚蹚过河水的。因为“涉”字是一个“水”加一个“步”,显然是徒步过河。中国北方雨水集中在秋季,根据文中“秋以为期”,说明秋天还没有到来。如果展开诗意想象的话,在二人情感初好之时,感情是纯洁的,安排一个“清且广”的淇水作为背景,是十分和谐的。

13、参考译文:静心思前又想后,独自悲愁心哀伤。

14、参考译文:从小一块同游乐,有说有笑心喜欢。忠诚盟誓都明白,哪知他会改变。

1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卫风·氓

16、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

17、婚后三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

18、在《诗经·邶风》中还有一首著名的《谷风》,与《氓》同中有异,一个怨而生怒,一个怨而不怒,于是牵连出“温柔敦厚”的诗教问题。如时间允许,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安排学生对比阅读,并进行深入研讨。

19、“与你偕老”当年话,老了怨苦更增加。淇水虽宽有堤岸,沼泽虽阔有边涯。回顾少年未婚时,想你言笑多温雅。海誓山盟还在耳,谁料翻脸变冤家。违背誓言你不顾,那就从此算了吧。

20、当然,学习《氓》绝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艺术手法,更重要的是对人物形象有认识和感受。古代妇女地位低下,命运往往掌握在别人手中,很难自由追求爱情。我们读这首诗,能感受到作者对女子深深的同情,对氓“二三其德”的谴责。这是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弃恶扬善,具有悲悯情怀。

四、氓的翻译英语

1、教师点评:称呼由“你”转变为“他”,反映出人物心理距离的变化,“你”是亲切的称呼,“他”是对人的疏远乃至远拒,这里表现出女主人公遭受多年屈辱,经过深刻思考而发生的情感上的剧变。

2、至于,古义:到;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3、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4、农家小伙笑嘻嘻,抱着布币来换丝。原来不是来换丝,找我商量婚姻事。我曾送你渡淇水,直到顿丘才告辞。并非我要拖日子,你无良媒来联系。请你不要生我气,重订秋天作婚期。

5、吴起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吴起听说魏文侯很能干,想让他帮自己做事。文侯就问李克说“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呀”

6、以为,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7、(2)于(于嗟鸠兮)通“吁”,叹词,表感慨

8、复关:地名,中男子居住的地方。

9、《卫风·氓》这首诗的结构,是和它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叙述时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的。全诗六章,每章十句,但并不像《诗经》其他各篇采用复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人物命运发展的顺序,自然地加以抒写。它以赋为主,兼用比兴。赋以叙事,兴以抒情,比在于加强叙事和抒情的色彩。

10、(4)即我:到我这里来。谋:商议,这里指商谈婚事。

11、(11)体:卦体,咎言:不吉利的话。

12、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

13、“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的句式有纵横感,从纵的来看与从横的来看所传达的信息是不同的,你能尝试着说明吗?

14、布:古时的货币,即布币。贸:交换。

15、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将下表中字词的读音、意思弄明白。表格为动态随机填写而成。

16、淇水再宽总有个岸,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意思是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17、(23)隅:即“湿”,河名,指漯河。泮(pan):岸。

18、情人节里,多么痛的领悟

19、参考译文:男人沉迷于爱情,想离开时可脱身。但女子沉迷于爱情,想要脱身不可能。

20、(6)宴,古义:快乐;今义:宴会。

五、氓的翻译和注释

1、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穷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

2、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对《诗经》的解读也渐渐返璞归真,一般学者都会从写作者本人的角度出发,以质朴的眼光看待一首作品。这样,《氓》便是一首普通的抒情叙事诗,是一位勇敢追求爱情的女子,发现心上人不值得自己的爱情,勇敢选择结束这段感情后,为自己写的一首哀歌。

3、《国风·卫风·氓》出自《诗经》。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和损害的现象。这首诗音调铿锵自然,富有真情实感。诗中用了不少“蚩蚩”、“涟涟”、“汤汤”、“晏晏”、“旦旦”等叠字形容词,它们不但起了摹声绘貌的作用,且加强了诗的音乐性。《诗经》民歌的章法,多半是叠章复唱的。由于《氓》诗作者感情复杂,叙事曲折,故分章而不复唱,这在《国风》民歌中是少见的。

4、婚后三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

5、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

6、诗歌爱情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

7、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

8、即我:到我这里来。谋:商议,这里指商谈婚事。

9、语文学习强调广泛阅读的重要性,作用之一应在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10、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

11、“秋以为期”是什么意思?

12、第1节描写男子等待姑娘时的情态。“静女其姝”,静是娴静的意思,姝是美丽的意思。,在男子的心里,心爱的姑娘既娴静又美丽,并且“俟我于城隅”,是姑娘主动约我的,可是她现在为什么不见了?是有意躲避还是爽约?他着急,所以“搔首踟躇”。

13、我忍不住说,还省略了“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顿丘”。

14、第3诗节,小伙子开始回想与姑娘的美好的交往,她赠送我彤管,还赠送我“荑”——爱情的信物,在小伙子看来,这些东西实在太美了,但他知道,并不是这些东西本身有多美,其实是因为“美人之贻”。爱屋及乌,古已有之,今亦有之,古今一也。

15、无(将子无怒)通“毋”,不要

16、(本文约4650字,阅读大约需要13分钟)

17、有同学说,正因为这样,才表现这女子的勇气。

18、《氓》全诗共分六章。第一章写的是女主人公答应了氓的求婚。诗歌一开头就说明了氓是一个“抱布贸丝”的小商人,到女主人公这里来“贸丝”只是作为一个因头,目的是“来即我谋”。为了达到目的,他装出一副“蚩蚩”的忠厚面孔,来向少女求婚。

19、教师点评:“尔为卜筮”只是静态地交代“氓”做了什么;而“尔卜尔筮”既交代了“氓”用龟甲和筮草占卜的行为,同时又以“尔卜”“尔筮”的句式构成一种动态的节奏,让人想见“氓”带着“我”欢天喜地地忙碌着到神灵面前祷告占卜,祈求神灵赐以吉祥。其行动是急速的,其心理是幸福的,其神情是欢悦的。这一句非常富有表现力。

20、醒世箴言:女人要懂得投资和提高自己,无论是容貌、才情还是智慧。一成不变,必然灾难。

六、氓的翻译

1、我跟同学们讲,这个争论的意义在于我们能够从文本整体看,从地方产物看,有没有定论不那么重要。

2、由于这位女主人公没有能够看破氓的虚情假意,一口答应了氓。于是,她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媒正娶的礼数也不管了,勇敢地许下了“秋以为期”的诺言,错误地把自己的爱情投在了一个骗子身上。

3、匪(匪来贸丝)通“非”,不是

4、(24)总角:古时儿童的发式,借指童年。宴:逸乐。

5、这个问题我以为触及该诗歌艺术的一个核心问题。既是艺术,就有怎么讲故事的问题,它的背景是什么?气氛怎样营造?如果从写作角度看,淇水就是诗歌的一个很好的道具。它一开始以浅浅清清,承载着二人涉水的身影,后来它浩浩汤汤,挡住了女子回归之路。淇水是背景的,气氛的,寓意的。淇水使《氓》成为诗。

6、❤美文怡心,美图怡情,诗经情话,不见不散

7、《卫风•氓》是一首夹杂着抒情的叙事诗。诗中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形象、生动地叙述出她和氓从恋爱到结婚,继而受虐,最后被弃的全过程,表达出了弃妇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同时,深刻地反映出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和损害的现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着当时社会的不平等,使整首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刻了。诗中女主人公弃妇的惨痛教训,可以说是封建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典型,所以能博得后世读者的共鸣。其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更是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句子。。

8、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9、真理五之:以“王子和公主牵手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结尾的只是童话;现实生活中,生活的矛盾才刚刚开始。

10、(17)渐(jian):沾湿,浸湿。帷裳:车饰的帷幔。

11、“淇水荡荡,溅车帷裳”,表明她离去了。这么做不是因为她有什么“不爽”,不对,而是士“贰”了,什么是“贰”?以前他很“蚩蚩”,现在他不“蚩蚩”了,这小子前后行为不一致,有贰心了,遗弃了我,男人啊没个定准,经常变来变去。与其这样,不如趁早离开,所以女子主动走了,虽则首先是氓变心了,女子不得不走这一步,但也可见她性格中坚韧的一面,她的主动离开也是一次抉择。

12、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

13、唉,姑娘呀,不要沉溺于男子的爱情中。

14、为什么要到“垝垣”去望?

15、回味那属于我们的美丽的过去。

16、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穷苦受煎熬。

17、译文: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

18、课文研读(每个诗节都是教师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读、朗读、齐读,以下环节亦如此。)

19、“尔卜尔筮”如果改为“尔为卜筮”,都可以表示“氓”用龟甲和筮草占卜的行为,但二者传达的信息却有多寡的区别,请你仔细体会体会其中的分别。

20、(1)第四章写桑叶与其它内容有什么关系?

1、教师点评:增加形象感。这个细节写的是“氓”利用做生意作掩护来找“我”谈婚事,颇有偷着谈恋爱的快乐,“我”回忆这个细节是带有感情的。

2、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同学不认为是丈夫的兄弟。而女主人公兄弟笑话她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女主人公当初不听家人的劝阻,私定终身,现在果然应验了妇女兄弟的话,所以文中“兄弟不知”,不是说兄弟们不知道女子的处境,而是说他们不能理解她的心理。

3、静下来想想,只能自己伤心。

4、(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与文章内容有什么联系?

5、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

6、你用车来接我,我带上财物嫁给你。

7、经过9月的铺垫,10月我想让我的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为此我提出六个字的学习口号:提问、发现、探究。“提问”就是只要有不懂或者有怀疑的地方都可以作为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发现”包括问题,但更多的是对文本的欣赏或批评。“探究”就是对提的问题加以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有的问题甚至课堂上无法解决,单靠文本也无法解决的,必须搜集文本以外资料,参考学术研究成果才能予以解决。

8、“至于顿丘”的“至于”意思好理解,那当然是“到”的意思,但是这还没有体会出其中的情味,你能否解得其中味呢?

9、“抱布贸丝”这个细节有什么好?

10、《卫风·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

11、点亮“在看”,功德无量

12、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

13、要注意“尔卜尔筮”,“卜”是用龟壳占卜,“筮”是用筮草占卜,在《左传》中,国君打仗常常要“卜”“筮”,来测定吉凶。这里氓说自己既卜又筮,没什么不好,我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就是没有提到“良媒”。由此氓的卜、筮也值得怀疑,也许只是甜言蜜语罢了。但女主人公相信了,于是“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了,正如王骆宾《达板城的姑娘》这首歌中所唱的:“带着你的嫁妆,带着你的妹妹,赶着的马车来”,但是不光是女子本人,女子的财物也属于氓了。由此可见,第2诗节在感情上已经比第1诗节进了一步,已由恋爱到结合了。只是没有提到媒妁之言,所以让人怀疑是私奔。

14、桑树叶子未落时,挂满枝头绿萋萋。唉呀那些斑鸠呀,别把桑叶急着吃。唉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太痴。男人要是迷恋你,要说放弃也容易。女子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不好离。

15、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弃妇面容憔悴与被弃的痛苦。第三章的“吁嗟鸠兮,无食桑葚”是对喻,比喻下面的“吁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六章的“淇则有岸,湿则有泮”是反比,比喻氓的变心是无边无际不可捉摸的。

16、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

17、教师评点:“兮”“矣”都是感叹词。“兮”的发音较长,诗歌第三节从第二句开始一句一“兮”,形成一句一叹的缓板,诗歌音韵显得缓慢而悠远。在第二节欢乐气氛达到高潮之后,以“兮”字音表现女主人公情绪的缓缓下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她的深沉忧伤。第五节5句6“矣”,音节急促,显示女主人公情绪逐渐激昂。我们看到,过去辛劳屈辱的生活情景接踵而至,奔涌到女主人公的心头;未来生活的不堪景象,也清晰地逼人而来,造成她的激荡难平的心境。这些表现到外部,就是急促的仿佛带着喘息的语气语调,这一个个短促的“矣”字句,分明是女主人公在热烈地数落,愤怒地控诉。

18、全诗一共六段,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描写了两人结婚前的甜蜜、结婚后生活的不幸和离婚后女子的无奈和悲哀。整个故事从开始到结束,情节基本完整。表达的情感则是婉转跌宕,哀而不伤。

19、提出问题的同学认为,从整个诗歌看,“氓”的家境似乎比女方要穷一点,比如后文讲到女子是“以我贿迁”,说到“氓”时是“三岁食贫”。但遭到其他同学反驳,如果“氓”“抱布”就是说明他的家乡产布,那么女子嫁过去后遭遇婚变以“桑”为比兴抒情,岂不是矛盾?

20、醒世箴言:岁月是把杀猪刀,女人除了容颜,还要有志同道合共度难关等智慧。

1、是让她好好学习。《氓》是高中的时候学的一篇文言文。氓讲述了一个怨妇控诉男人变心的故事,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让我们早早认清现实。高中是青春期,人家专门给女子上的《孔雀东南飞》、《琵琶行》,《氓》不好好学习的女孩子没有未来的。

2、第三段、第四段显然是女子自己在说自己的事情,怎么突然对“女”发起议论来了呢?

3、这种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

4、(22)硒(xi):大笑的样子。

5、醒世箴言:婚后唯有多沟通交流,才能化解接踵而来的现实矛盾和性格冲突。

6、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自从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淇水波涛滚滚,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我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7、诗歌反复写“淇水”,有什么内在意思吗?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宋词元曲大全600首(宋词元曲的区别13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