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谍战片说说(精选93条)
看谍战片说说
1、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以外的其他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的窃取、刺探、收买或者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或者策动、引诱、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活动;
2、 不过谢若林到底是老牌情报单位的人,对于情报有着非常准确的敏感,他能从几份零星的情报中就把余则成联系了起来。而这几份零星情报是胡宗南部队进攻延安时挖出来的。历史上真有这样的事情吗?有的,确实有过。1947年3月,胡宗南部占领延安,曾任边保科长的韩继恩叛变,他不但对国民d政府组织的中外记者团侃侃而谈有关中共的情况,还写了一本书《延安今昔》来污蔑共产d。更重要的,正是他带着人到安塞挖出了边保秘密埋藏的一些档案文件。当然都是一些不太重要的文件,真正重要的文件或者被带走或者被销毁,不可能就地埋藏。《潜伏》中谢若林得到的文件也确实没什么多大价值,只是他太有情报分析的禀赋,把这和余则成、翠平联系了起来。从发现延安埋葬的文件这点上来说,编剧还倒是下了点功夫,没有凭空臆造。
3、 片尾主题曲《深海》非常震撼,但其旋律似乎并不陌生,仔细一听,原来是苏联歌曲《神圣的战争》的旋律。这首歌可是苏联二战时期军歌的代表作,被称作“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如此昂扬、激越的旋律,固然极富艺术感染力,但用于表现隐蔽战线斗争是否妥帖,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听着改成深海歌词的《神圣的战争》,笔者的感觉实在有些异样。(看谍战片说说)。
4、 第一件,查清叛徒袁佩林的下落,使地下d迅速行动将叛徒处决。袁佩林也有原型,就是曾任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处长的袁晓轩,他于1942年1月叛变,供出卫立煌与中共领导人秘密往来的情况,以及在洛阳的80多名中共秘密d员的姓名、住址等。后任军统渝特区特别工作组组长、保密局东北特种技术组组长,1949年东北解放时被捕,1975年被特赦。
5、《马迭尔旅馆的枪声》是由广西电视台与黑龙江同利达影视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姜峰导演,邵兵、张恒、赵立新、吕行等主演的29集国际密战传奇剧。《马迭尔旅馆的枪声》讲述1938年秋,共产d地下d员孙博文与苏联红军代号"野狼"的特工前往哈尔滨执行特殊任务,摧毁了日本关东军的"猎熊行动"计划的故事。
6、 当时地下d从几个途径得到了天津城防图,第一个是中共华北局城市工作部领导的天津市工务局内的地下d,工务局城防第一区工程处的地下d员麦璇琨,利用工作之便亲手绘制一张第一区城防工事的图纸交给了组织。工务局建筑科工作的地下d员张克诚将《天津市城防工事布置总图》偷带回家,经过两个晚上的连夜工作,将图纸手工复制出来,这张图不仅标出了城防碉堡的位置,而且还有碉堡的形状、尺寸规格、高度、单双层次、明暗之别、射孔位置等。第二个是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社会部地下d员王维,参加国民d天津市军、警、宪联席会议,掌握了国民d军警宪特的内部分工、管辖分工、城防布局、兵力配备等情报。第三个是解放军华北军区情报部门获取了国民d天津警备司令部制发的《天津城防要图》和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到任后加强城防构筑的工事地带、碉堡抗力、外壕深度与蓄水量、地雷铺设区等情况。第四个是中共东北局冀察热辽分局社会部获取了《天津城防要图》。第五个是中共华北局城市工作部通过地下d员李介人与其舅舅时任国民d第17兵团司令和津塘防守司令侯镜如恢复组织联系,获取了平津国民d守军布防图、天津防守图等情报。
7、 但抗战开始,军统逐渐发展,后来居上,其势力和影响都逐渐超过了中统。两家情报机构相互倾轧,争斗相当激烈。戴笠规定的军统“家法”之一就是不得私下与中统人员接触,这一情况在《潜伏》中也有反映。
8、“风筝”与国民d特工“影子”争斗了一辈子,各自都想挖出对方。这个期间,他们从相杀到相爱再到相杀,情节跌宕起伏,着实让人心疼。两个敌对阵营的人争斗了一生,都不知道敌人就在身边。
9、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间谍行为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不得拒绝。
10、《智者无敌》是简川訸执导,陈宝国、丁志诚、田中千绘、黄曼、徐成峰等主演的抗日电视剧。该剧讲述了中共地下d与日本侵略者之间敌我较量的故事。
11、实施间谍行为,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给予奖励。
12、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的上海。中共特工“杜鹃”中村功(陈宝国饰)在好友掩护下,从“佐尔格”谍案中脱身,出任上海特别行动处主任。负责与他单线联系的老郭被“白鸽”出卖,最终在牢中自杀。特务组织机关长影佐祯昭(徐成峰饰)怀疑中村功的身份,又苦于证据不足,便把特高课长石川云子(田中千绘饰)安排在中村功的卧榻旁边,以期获取证据。由于情报失误,新四军情报部门派情报科长董剑飞(丁志诚饰)赴上海刺杀中村功。中村功深知董剑飞共d身份,他与其巧妙地周旋着。期间,中村功动用他广泛的人脉搜集了日军大量情报,特别是日军将南下作战的方案布署。但怎么将情报送出去成了摆在他心头的难题,他决定孤注一掷.....
13、 第三种是秘密督察,由督察室秘密指派人员担任,身份完全保密,彼此之间都不知道谁是秘密督察,这种秘密督察是最有效的,也是令军统人员最为忌惮的。
14、电视剧播到36集,林楠笙和朱怡贞一起的戏份可以说少得可怜,可是你却能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深情。
15、 当然观众印象更深的是余则成通过广播密码接受指示,这种方式在反映二战诺曼底战役的美国电影《最长的一天》里也有表现,盟军通过广播向德占区的抵抗组织发送指令,一听到法国著名诗人保尔·魏尔兰《秋之歌》的第二行:“无尽单调的气息,伤我的心。”就表明登陆将在未来24小时内进行,各抵抗小组按照早已布置好的任务开始行动。
16、 因此,实际上《潜伏》中余则成的几份功绩都是把众多地下d的功绩以艺术加工的手法汇总到他一个人身上,当然余则成作为众多地下工作者的艺术形象代言人,也应该可以得到这份荣誉。
17、❦ 这两部谍战剧与《风筝》情节相似,同样是值得一看的经典作品!
18、 交换间谍,在冷战时期是东西方阵营之间经常采用的。而在解放战争中,似乎还没有正式的记载。不过,中共倒曾有过与军统交换各自被捕的情报人员的打算。龙潭后三杰之一的熊向晖在回忆录《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中提到周恩来曾经对他表示:“要考虑选一个被我们抓到的军统头目,把王石坚换回来。”——王石坚是中共中央社会部领导下的一个情报网的负责人,这个情报网在1947年10月被军统破获,涉及华北、西北、东北地区五部地下秘密电台被破坏,王石坚等44名地下d员被捕,被牵连被捕的更多达123人,连熊向晖也因此暴露,只是因为他此时已被胡宗南派往美国留学而幸免,这一惨痛损失使李克农大病一场——只是后来因出现变故而未实施交换。
19、 余则成是个成功的卧底,剧中他接连干了几件漂亮的活。让我们就一一道来。
20、假夫妻在谍战片中一点儿也不新鲜,《潜伏》里也是这样的组合。对比再细致一些会发现这两个剧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两对假夫妻都有一个中共上级;女同志最开始都要把事情搞砸;周乙和余则成都是绝顶的聪明老练,在自己打入的机构里过关斩将层层攀升,然而也都有一个不省油的领导和两三个对他们有重要影响的同事……再进一步,如果抛却两个故事发生的年代和地域不谈,把《悬崖》压缩再压缩,挑出骨骼来看,这两部剧几乎同出一辙。
21、❦ 这三部军统谍战剧很有意思,连名字都差不多,您都看过吗?
22、 汉训班总共举办9期,培训学员约670人,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渗透进入边区,直到50年代公安部还将其列为专案,但始终未能全部查清。
23、好像扯远了,话题说回来。八九十年前,哈尔滨有一个听上去很浪漫的称号,“东方小巴黎”。然而战争年代,四处兵荒马乱,哈尔滨更是腥风血雨。日本甚至在此设立了满洲国(借用剧中称呼)——这就是《悬崖》的时代背景。男主角周乙是共产d的一名特工,潜伏在哈尔滨警察厅;顾秋妍假扮周太太,帮他一起搞情报工作。
24、 正是通过这样的“三督三官”,戴笠对军统内部的控制达到了非常严密的程度。
25、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保守所知悉的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
26、 剧中以余则成为核心的地下d情报小组非常具有典型性,余则成负责情报搜集,翠平以假夫妻为掩护,两人作为第一线;秋掌柜负责译电,陶四毛负责报务,这两人作为二线,负责将余则成搜集到的情报或是通过电台或是通过地下交通传送出去。必要时,还可以得到其他小组的支援和配合。其中秋掌柜是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因为他掌握着最关键的无线电密码,上级的指示,获取情报的传送,都是通过他。陶四毛只是个负责发送电文的报务员,对具体电文是一无所知的。这也是后来他之所以要当余则成的面咬舌自尽的原因所在,因为他这样做就是告诉余则成,他是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余则成。
27、该剧突破了几十年来艺术作品对战争的解读,以其独特的视角、全新的选题、精心的架构和宏大的战争场景,获得了观众的青睐,不仅使得作品呈现出突破以往的新意,将视角锁定在一群国民d俘虏上,也更有助于刺激创作者的深度探索和观众的感受、思考。整部戏中没有好人与坏人之分,体现出的只是每个人因为拥有不同信仰而走出的不同路线,正因为如此,全剧张扬着人性的魅力。
28、据说编剧一开始并没有让周乙死,他对这个被修改过的结局颇为不满。虽然我很想看到这些人后来的生活,但又觉得现在这个结局真的已经足够好了。一个人不是什么都可以拿下的,你当然可以辩驳说我就表现这个特工最牛X的那段经历,但像我刚开说的,《悬崖》是一个足够完满的世界,主要人物的坚韧、隐忍、恐惧、无助乃至温情都非常立体和饱满,所以似乎也应该承认自己也有抓不住的东西,搞不定的就是搞不定,这是诚实的。
29、 与《最长的一天》中那一句特定的诗句代表特定的指示有所不同,余则成的密码指示要复杂得多,在约定的频率和时间,广播里播放的只是一连串阿拉伯数字,然后再对照密钥本——剧中是本《蝴蝶梦》,将每个数字(或者每几个数字)对应书中某页某行的某个字,从而把阿拉伯数字翻译成明文。从密码学角度来说,其实这就是密码学中所说的比较简单的代换法密码。因为密钥本的可选择性范围极大,各种各样的小说都可以,所以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密文来进行概率性的暴力破译,是很难破译的。
30、一是林永健,他一直以来是以喜剧示人,但这次,他成功地扮演了一个,老谋深算,但又不失人情味的国民d高官。
31、那对茶色眼镜后面的小眼睛,可以准确地传达出丰富的内在,恰如其分地吸引着观众进入到这部戏里。
32、图23:在解放天津的战役中地下d发挥了重要作用
33、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34、30年代上海滩,叶飞的父亲魔术世家锦荣班班主叶锦荣因挑战德国魔术师胜利后被其他魔术班排挤迫害含恨而终,叶飞北上拜在名师门下学成之后回到上海为父报仇。之后得上海黑帮老大之女萧瑶倾慕。抗战爆发,叶飞与黑帮联手截获日军大批军火送给共产d,萧瑶也因保护叶飞身亡。叶飞报仇后逃到重庆参加文艺义演为前线募捐,在一次前线演出时与鬼子遭遇,队长李蓉冒死救出重伤的叶飞,两人组成了家庭,并帮助地下d完成了解放上海的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后,叶飞来到萧瑶的坟前,碰到了从美国抱着萧海升骨灰回来的权叔,两人默默的站在坟前,几十年的风雨沧桑,血泪往事如过眼云烟历历在目,而这些都见证了一位伟大魔术师为理想,为爱情,为尊严,为民族而付出的传奇一生。
35、对于谍战片,绝大多数是描写我方特工深入龙潭虎穴,如何刀尖起舞,如何隐忍艰难;而《叛逆者》反其道而行之,故事聚焦于反派林楠笙,故事浓墨重彩的刻画反派林楠笙是如何一步步信仰动摇直至信仰坍塌,再到重建新的信仰大厦,并为新信仰奉献付出的历程。
36、 第二件,营救核物理专家钱思明。很多人认为钱思明的原型是钱学森,那就错了,钱学森是物理学家和火箭专家,而且1934年去美国,直到1955年才回国,肯定不可能有被挟持去台湾的情况。其实钱思明的原型是另一位姓钱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钱三强,他才是核物理专家,而且是1948年回国,在清华大学任教,是国民d在撤离大陆前计划要带到台湾去的专家。这些才符合钱思明在剧中的情况,所以钱思明的原型应该是钱三强。
37、朱一龙的演技令笔者非常惊喜,每一个阶段都循序渐进层次分明,连背影都能演出情绪,更难得的是,他扛得起超近距离的大特写,每一根皱纹、青筋的表达都非常到位,在最后一集,当那双琥珀色的泪眼占据了整个电视屏幕,那份夹杂着希望的难过、伤感直击人心。
38、 音乐方面的错误也是《潜伏》的特色,想来负责音乐的人对有关曲目的背景知识了解较少。首先是贯穿余则成和左蓝爱情故事始终的那首歌,苏联歌曲《共青团员之歌》。选曲不错,也有一定指向性。只是《共青团员之歌》最早是1947年苏联话剧《路途的起点》中的一首插曲。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秘书长赵沣带队参加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的第二届世界民主青年联合会。途经苏联的时候,各个火车站都在放这首歌,团中成员孙维世记下俄文歌词并译成中文,这才逐渐流传开来的。这首歌出现在《潜伏》第一集,那时抗战尚未结束,怎么可能有《共青团员之歌》呢?不要说中文版,连俄文原版都没问世呢。
39、《叛逆者》是一部年代谍战剧,由朱一龙(林楠笙)、童瑶(朱怡贞)、王志文(顾慎言)、王阳(陈默群)、朱珠(蓝心洁)等优秀演员联袂出演,阵容还是不错的,主角多是青年优秀演员,也有王志文这样的老戏骨加盟。
40、 之所以采用广播密码的方式,主要还是出于安全考虑,因为如果采用无线电密码下达指示,就势必要增加无线电联系的工作量,自然也就会增加被发现的概率。一般来说,地下d采用广播密码的方式,是比较少见的,主要都是为一些比较高级别的特工服务。当然,这种方式也有缺陷,就是只能下达一些比较简单的指令,复杂详细的指令就只能通过地下交通或无线电由秋掌柜来转达了。
41、关于细节,就更多了。从办公场所、交通工具到人物服装,甚至桌上一个墨水瓶都非常讲究。记得周乙一家在撤离途中,因为儿子暂不能接受他,孙悦剑(原配妻子)去说服小孩。谈话开始前,小男孩站在傍晚的雪地里,一辆辆地数山腰上开过的卡车队。周乙告别顾秋妍和莎莎时,不知世事的莎莎跟着村里的小孩儿在户外推木板车玩耍,木板车后的绳子在疏松的雪地上留下长长的痕迹……
42、该剧在剧本创作上,首次将魔术与抗战两大题材相结合,一个是制造奇迹的表演艺术,一个是民族救亡下的悲壮历史,两相融合下,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故事内容,都在视觉和感官上打造不一样的上海传奇。口碑不错,值得一看。
43、算是比较早期的国产谍战剧,但是绝对是一部良心之作,首播的时候看得欲罢不能,刚看完今天的就在想明天是什么情节了。
44、1:推荐5部暴爽的动作电影绝对让你热血沸腾!
45、《连环套》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谎言计划”,剧中,国共两d的任何一个微小纰漏都可能造成满盘皆输的局面,间谍与反间谍、潜伏与反潜伏、策反与反策反互相穿插,让人处于紧张状态中。同样是一部值得推荐的作品!
46、 很多朋友问我,余则成的原型到底是谁啊?笔者以为余则成可以视为中共地下d情报人员的杰出代表,也是把很多人的事迹汇集到一个人的身上才形成的艺术形象,如果一定要对号入座找个原型的话,最接近的要算程一鸣了,只是程一鸣早年曾是中共d员,后来脱d才加入军统。而不相余则成那样完全是从军统人员被策反过来的。
47、《马迭尔旅馆的枪声》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共产国际情报机关在哈尔滨与日伪特务机关展开的一场阴谋与反阴谋、追捕与反追捕、斗智斗勇的殊死较量。1938年秋。日本关东军为侵略苏联制定了“猎熊行动”计划。苏联红军总参情报局获此情报后,派出代号“野狼”侦察员伊万诺维奇前往哈尔滨执行特殊任务。哈尔滨地下d孙博文临危受命,前往马迭尔旅馆与伊万诺维奇接头,不幸被捕送进特别监狱。但孙博文为了完成任务,凭智慧和勇敢,奇迹般地逃出特别监狱。孙博文逃出虎口后,哈尔滨地下d却对他产生了怀疑。面对自己人的误解和日伪特务的追捕,孙博文在险境中始终怀着对d组织的无限忠诚与信仰,终于化解了d组织对他的信任危机,并联系上伊万诺维奇,最后完成d交给他的任务,粉碎日本特务机关的“猎熊行动”。
48、注:(本篇由小编进行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
49、国家对支持、协助反间谍工作的组织和个人给予保护,对有重大项献的给予奖励。
50、其他剧往往是主角聪明能干,但是很多时候,感觉像是有如神助一般,执行任务必定成功,对手总是关键时刻掉链子,不合理的地方很多。而这部电视剧,男主角林楠笙确实聪明,可以说是相当聪明了,但是对手也同样聪明,双方斗智斗勇看起来真的太精彩了。
51、机关、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动员、组织本单位的人员防范、制止间谍行为。
52、 第三个“官”是“棺材”的棺,戴笠对部下可是握有生杀大权的,对于因违反军统“家法”而被处死的,戴斗笠还专门起了个名称叫“殉法”,和在执行任务时死亡的“殉难”、在工作中因病身故的“殉职”一样,家属都能得到抚恤,甚至一样能在军统每年4月1日的四一大会上得到公祭。
53、以文革时期“风筝”的凄惨经历,反应了文革时期的黑暗与残酷,把最真实的历史展示给大家。
54、1945年,国共军队争夺山东平原县。国军45旅排长于成山及士兵秃嘎、曹根被八路军36团俘虏,45旅旅长廖高轩派特攻队营救于成山未果。日本投降了,曹根、秃嘎愿真正成为八路军,但于仍想回到国民d部队。36团向东北进发中,于成山、秃嘎溜走,救出妇救会主任张英。廖高轩率45师攻下义州,于成山救出重伤的团长王北风。36团升格为师,王北风命于到国军15师驻扎的阜城捣乱协助部队拿下北顺城,阜城也被解放军攻下,于以自己亲身经历教育新的“俘虏兵”。王北风向廖高轩招降,廖高轩手下楚暮云起兵造反。王北风奉命攻打义州,于入城欲营救廖高轩,楚暮云杀死廖高轩,于炸掉碉堡,义州攻克。以于成山为代表的一批俘虏兵在解放东北的战斗中成为真正的革命战士。
55、《马迭尔旅馆的枪声》除了从国际视角再现二战“猎熊计划”,占得题材先机,在服装、化妆、道具、拍摄方面也极具专业水准,颇有美剧风范。此外,诸多演员在演技上也进行了突破性尝试,使剧中很多角色从观众心中的固有形象中跳脱出来。在战争题材的剧中,爱情向来是战争中唯一的浪漫点缀。电视剧《马迭尔旅馆的枪声》中,分别演绎了不同国籍人的跨地域恋爱,有明恋,有暗恋,也有三角恋,而张恒扮演的“林雅茹”与邵兵扮演的孙博文之间的彼此爱慕,显得两人更有心心相印的味道,但两个人却因为特殊的身份只能在心里苦恋对方,毫无疑问,二人的感情命运也是该剧的一大看点。
56、图17:《潜伏》剧照,余则成情报小组的核心秋掌柜
57、 剧中天津站行动队第一任队长马奎因为私下调查站长,结果被余则成利用,与左蓝联手用反间计将他除掉,有点蒋干盗书的味道。只是马奎在军统中可是老特工了,可是在余则成和左蓝的圈套中,他竟然如此低能无知?居然会和左蓝在路边茶馆里见面,而且还就这么大模大样坐在大堂,居然会想不到安排个小套间,毫无一丝保密的意识。另外,他针对军调共产d代表的行动,怎么可能事变不向站长汇报?要知道军统的纪律和家法可是相当严格的,如此行为,岂不是在自寻死路吗?即便他对站长有所怀疑,也完全可以通过军统的内部监察系统来进行,要知道军统可是国民dd政军各机构单位中组织最严密的。
58、整部剧,就象编导摆出的一副珍珑棋局,让观众去自行破解。
59、《悬崖》看过四五次,最后几次是被我当成做家务时播放的背景音乐。一位朋友说,如果很喜欢一部剧,往往有种剧中人物是自己熟悉的亲人或朋友的感觉,会时不时想起他们、谈论他们。我同意她的说法。因为《悬崖》,两年前我还跑到哈尔滨,去了剧中常出现的马迭尔西餐厅、索非亚大教堂和中央大街。不用说,如今这些地方仅仅是城市招揽游客的标签。中央大街人流如织,马迭尔西餐厅品不出当年的味道;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被更名为哈尔滨建筑艺术馆的索非亚大教堂,繁复的枝形大吊灯下摆着一个个玻璃橱窗,用于陈列这座城市所有欧式建筑的沙盘,墙壁上挂满黑白照片,连起来看就是哈尔滨的近现代史。倒是路边被江风吹得叶片翻飞、远远看上去像开了一树白花的白杨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0、以至于到了36集,我才突然觉着,是了,他们至今铭刻对方在心,最主要的原因,只是他们初遇那段时光的影响力,可谓绵延至今,仍未停歇啊!
61、 军调就是军事调停的简称。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经过谈判,签订《会谈纪要》即著名的《双十协定》。1946年1月5日双方达成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并于1月10日下达“停战令”。规定从1月13日起双方停止一切战斗行动。美国应国民政府之邀,由前任陆军参谋长乔治·卡特里克·马歇尔(GeorgeCatlettMarshall)五星上将作为总统特使到中国参与国共双方的军事调停。马歇尔到中国后,促成成立了一个负责进行军事调停的由国民d代表、共产d代表、美方代表组成的“三人委员会”。美国代表就是马歇尔、国民d代表是张群(后为张治中)、共产d代表是周恩来。在“三人委员会”之下,1945年12月在北平成立了“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军调部由国民d、共产d、美国各派一名代表组成,由美方代表担任主席,一切事宜均须三名委员一致通过,三名委员均有否决权。军调部下设38个执行小组,分赴各地执行监督停战的任务,禁止双方军队的战斗接触,妥善处理双方军队的相处与整编问题。
62、《悬崖》像一个永远在下雪的世界,这个世界它有着独特的纹理和质地,它深沉、细腻、冷峻、坚硬,上空恒久地笼罩着淡青色的光。
63、几个性格鲜明、形态各异的人物簇拥着刘新杰形成了一个绝佳的气场,几位演员对人物性格的把握精准老道,对手戏不温不火松紧适度颇见功底。反而将悬念叠起、起伏跌宕的剧情点缀的妙趣横生,这在谍战题材的戏中极少见到,真是令人耳目一新。
64、二是吴秀波,他通过这部戏,已经大红了。现在已被人称作是“师奶杀手”。其实,第一次看他和刘蓓演的一部什么戏时,就觉得他肯定要红,因为他那样忧郁冷峻的形象,在中国太少有了。
65、因为“徐立文和朱怡贞”那一段时光,朱怡贞对于林楠笙来说,就像是一束光照进了他的生活,而那些朝夕相处的日子里,那些理念合拍的时光里,林楠笙也已经印进了朱怡贞的心里。
66、如果你认可剧情的精妙,就会很难相信:水手以生命设局,只为一场欺骗;老谭明察秋毫,会在最接近真相的地方溃败;
67、 第二个“官”则是“关”——军统内部纪律极严,被称为“家法”。一旦违反,就会被关入军统自己的监狱。时间长短也全凭戴笠的喜恶。重庆望龙门两湖会馆看守所,是临时囚禁之地,通常先在这里审讯后再送到其他监狱,在军统内部这个看守所被称为“小学”。重庆白公馆看守所,这是以前川军军阀白道成的公馆,叶挺就曾被关押在这里,而在白公馆后面的洪炉山还有一些单独的平房,是关押重要政治犯的地方,曾关押过廖承志。在军统内部这个看守所被称为“中学”。贵州息烽阳朗坝监狱,是军统建立的规模最大的监狱,可以囚禁500人,在军统内部被称为“大学”。军统内部被关押的人员称为“修养人”,可以领取按薪水的一定比例下发的生活费。通常军统“修养人”还会和被捕的其他人员如中共地下d员等混关在一起,同时负有监视的职责。
68、 另外,军统对内部控制还有“三官”。第一“官”就是官位,因为戴笠可以任意设立机构,从而可以设置更多的官位,所以在军统同样资历年纪的人要比其他机关升迁得快,而且只要戴笠下手令晋升哪怕是破格越级晋升,铨叙厅任官任职都没有二话完全执行。在薪水待遇上,抗战时期所有d军政机关都是只发打八折的“国难薪”,只有军统是不打折扣照实支付。在局总部的内勤人员,每月交工资的10%作伙食费,不足由军统补贴。要知道军统的伙食可是非常丰盛的,午餐晚餐都是八菜一汤的标准。如果是需要值夜班的,另外还有夜间津贴。相比其他d政军单位的同级人员,薪水几乎要高40%到50%。外勤单位有公开职务的,可以拿两份薪水。没有公开职务的,也可以有活动费、房租补贴等额外收入。组长、站长的,还有办公费和特别活动费。除了这些名正言顺的收入,三教五流给军统人员的“孝敬”更是不在话下了。《潜伏》中余则成收到的“孝敬”就能换好几根金条,倒是事实。
69、还想说说顾秋妍。第一次看《悬崖》时我并不喜欢这个女人,只看到她的固执和自负。而现在我对她有了深切的同情和理解。她到底也只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啊。虽然她最初犯的错误导致了两个年轻人的死亡,故事悲剧性的结尾在某种程度上也跟她直接有关,但是你真的忍心去责怪吗?她是另一位共d的妻子,后来又成了母亲,这些角色让她在面对危机时更加瞻前顾后、仓皇无助。她还是一个布尔乔亚小女子,喝咖啡、看书、听音乐……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情节,顾秋妍在执行任务时,对一个准备去刺杀斯大林的俄罗斯艺术家动心了,她在去向苏联当局fang。这些都是她作为一个真实的女人的正常反应。
70、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
71、图20:《潜伏》剧照,天津站行动队第一任队长马奎
72、一部《叛逆者》,就是一部林楠笙信仰的重建史。
73、《红色》是抗战片中的小清新,跟前两个剧怎么看怎么不同。它的剧情脉络不是线性的,而是一种辐射状。像一颗石子投进水中,泛起的涟漪一圈圈向外波及,所到之处全部遭殃。小会计徐天身怀绝技但一心只想过寻常日子,有一次帮共产d人运了批药,不料被日本人影佐撞见了,两人以前在日本有过交情,也深知对方底细,日本人虽然没有十足的证据抓徐天,但自此便盯上他不放。徐天帮忙运药这件事,就是这颗引发灾难的石子。
74、1938年6月,武汉会战爆发,抗战局势危急。军统特工谢庚杨自作主张,将长期秘密关押的中共特工孟庆凡“盗出”监狱并射杀江边,抛尸江中,顺水飘到日军阵地。孟庆凡身上携带着一份谢庚杨伪造的假情报,使日本人相信苏联人将会出兵中国东北,进攻武汉的步伐被迫放缓。由于准备仓促,谢庚杨的计划出错,日本特工佐藤坚信这是中国人的阴谋。他亲自到武汉验证情报真伪。死里逃生的孟庆凡从日本人的拷问中,得知了这份计划会对中共造成伤害。他冒死逃离日军营地,返回武汉进行阻止。“谎言计划”被提交到国共高层面前。为了武汉抗战,国共决定携手完成“谎言计划”。为了弥补计划瑕疵,八路军女播音员马小茴被安排与孟庆凡假扮夫妻,两人接受日本人的考验。国共双方情报精英,与日本最精锐的特工人员,围绕着这份谎言计划,在武汉展开了一场搏斗。
75、 需要说明的是,军统在延安始终没能建立起秘密电台,因此《潜伏》中吴敬中通过电台指示“佛龛”调查余则成是不可能的。
76、 第二种是公开的不固定督察,也就是由非督察人员轮流担任一周的督察,称之为周督察。在军统局本部以及军统控制的公开单位,由军统督察室指派人员轮流担任一周的督察。督察室会先召集周督察开会,下发督察报告的规定事项,然后在结束周督察之后上报。军统人员易啸夫在回忆文章里就写到他当过两次周督察,一次因为报告详细得到嘉奖,一次因为刚到新单位没有任何报告而受到警告。他本以为这不过是走过场的评价,后来发现这两次奖惩记录居然全部记入个人档案。
77、 要是马奎对站长的行为有所怀疑,完全可以向局本部的督察室来反映,绝不会自行一套,自寻死路。
78、公民和组织应当为反间谍工作提供便利或者其他协助。发现间谍行为,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
79、 对于违反纪律的军统人员,戴笠有三种惩罚手段:口头警告、禁闭关押和枪决。通常军统内部的惩罚没有固定审判程序,基本上由戴笠一言决之。军统内部因违反纪律而被处死的几乎达到2000人。
80、骆战-赵峥,现实中老婆谢润,情深深雨蒙蒙里年轻时的傅文佩。
81、《黎明之前》看得很过瘾,好久没这么酣畅淋漓享受到好剧的滋味。可是,品味之后,你是否会觉得结局有些费解,是否会质疑主角的翻盘太过突兀?水手真的骗倒了老谭吗?刘新杰与谭忠恕最后的谈话有什么不寻常的意味?编剧牺牲逻辑的严密,是否只为结局的出人意料?
82、其实假设但戈然投诚是假的,不就可以推论出另一个嫌疑人范仕成了吗?
83、说到谍战剧,我们马上会想到《潜伏》、《悬崖》、《黎明之前》、《暗算》、《风筝》、《伪装者》以及《麻雀》等等。但有一部谍战剧因为年代久远,很多年轻的朋友可能没有看过,所以会被忽视,它就是《誓言无声》。话说这部2002年播出的《誓言无声》在当时是非常火的,不仅横扫了当年的飞天、金鹰等各大奖项,而且还掀起了电视荧屏谍战剧的热潮,所以该片也被称为现代谍战剧的“开山之作”。
84、 军统的内部监管可以用“三督”来概括,也就是三种督察制度。第一种是在编制上的公开的固定督察,军统局本部设有督察室,为总部八个处三个室之属于一级直属单位。各区、站、组都设有督察,连军统控制的公开单位也都设有督察处或督察室,这些督察人员定期向总部督察室汇报,因此一般军统人员见到督察都是畏惧三分。
85、在此前,朱一龙给笔者的印象,是一个粉丝疯狂的流量明星,《知否》里惊鸿一瞥,最终因为对题材的不喜没有看下去,没想到,粉丝多并不意味着没演技,起码在《叛逆者》中,笔者觉得,他与志文叔对戏不落下风,感染力极强,令人对林楠笙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
86、《风筝》这部剧虽说是谍战剧,但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谍战剧,《风筝》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共产d情报员跌宕起伏、沧桑苦难的一生经历。
87、《悬崖》拍摄之前,编剧全先勇给剧组写过一封信,多次提到真实和细节。《悬崖》中的真实,是对这段历史、对身处不同境地的人无偏见的对待。关于当时的满洲国和日本人,他说:“日本人当时和满洲国是一种貌似平等的,但实际上又不平等的关系。日本人表面上是给满洲官员面子的,甚至很客气,很尊重……他们的力量是隐藏在温文尔雅的表相之后的。”那么我们的特工周乙呢?他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男人,不过他的人格魅力绝不是由特工这个职业所赋予,而出自他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自我修养。这个人稳重、克制,从不偏激,也不会把信仰二字时刻挂在嘴边。他没有被塑造成英雄,所以我们很少看到他做出特别冒险的行动去拯救一个个濒临绝境的同志。那么多共产d人在他身边被捕,被枪毙,他无能为力;甚至哈尔滨和佳木斯要联合抓捕时,他的理智也只是让上级转移了几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我在周乙身上看不到仇恨的影子,尽管他是中共特工,却也没有表现出明确的政治立场,他关切的是那个时代人类的命运,用他的话来说,他是“国际主义战士”。
88、 谢若林是个典型的金钱至上的情报贩子,他没有主义,没有信仰,只是追逐金钱。当时确实有这样的情报贩子,但谢若林毕竟是中统人员,这样毫无顾忌地买卖情报,可能性不大。因为虽然抗战结束后中统逐渐式威,而且中统也不像军统那样对内部控制严密,家法森严,但毕竟也是个老牌的情报单位,对于其成员也还是有一定的控制。
89、《连环套》是华谊兄弟娱乐投资有限公司出品的战争剧,由孙文学执导,于和伟、王丽坤主演。该剧以武汉会战为背景,讲述了国共两d特工为了拯救武汉的无数民众,通过"谎言计划"拖延日军大规模进攻的故事。
90、 余则成与左蓝再次相遇是由于左蓝作为军调的中共代表来到天津的契机,那么这个军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91、这种着意“做旧”的创作理念,是今天很多电视剧最为欠缺的品质。
92、其实我看剧很少,对我来说,看剧即挖坑,费时费力;如果遇到喜欢的,必定废寝忘食不知黑白地看完,搞得身心俱疲,事后还要来个自我批评:最近好像太堕落了?所以我一般不主动去看,国内的就更少,两只手都能数得过来。其中谍战类型有四:《悬崖》《潜伏》《黎明之前》,以及正在看着的《红色》。都是好剧,最爱的是《悬崖》,《潜伏》和《红色》次之。